第一章:冰原警报-《神秘数字》

  冰。

  视野所及之处,唯有亘古不变的冰原,刺目的白吞噬了一切色彩。寒风如刀,刮过考察站穹顶,发出永无止境的呜咽。

  俞辰裹紧防寒服,呵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他面前的屏幕上,跳动着来自冰层深处的最新扫描数据。三天前,钻探团队在冰下两千七百米处发现了一个非自然的几何结构,不是金属,不是岩石,是一种无法定义的致密材料,表面刻满了从未见过的符号。

  “俞博士,最后一道激光清洁完成了。”年轻的冰川学家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高清图像传过去了。”

  屏幕刷新。刹那间,俞辰的呼吸停滞了。

  那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阵列。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维数学结构的二维投影,像是一个被强行压扁的克莱因瓶,纠缠的线条构成了一个视觉陷阱,看久了仿佛灵魂都要被吸进去。线条由更微小的数字和运算符组成,不断流动、重组。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控制台上敲击,节奏杂乱——这是第一次,数字无法带给他安宁,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看出什么了?”沈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刚走进温暖的考察站控制中心,脸颊还带着外面的冻红。

  俞辰默然地将屏幕转向她。

  沈秋只看了一眼,脸色瞬间苍白。“这不是数字会的风格。”她凑近屏幕,手指虚划过那些流动的公式,“太古老了,也太基础。像是用微积分在描述宇宙大爆炸的瞬间,用小学数学构建哥德尔证明。矛盾,但自成一体。”

  “它在表达什么?”俞辰问,声音有些沙哑。

  沈秋操作键盘,将图像进行拓扑还原和数学转换。几分钟后,一个简洁的方程式出现在屏幕中央,旁边是一个不断递减的倒计时,对应的是一个地理坐标——位于太平洋中部,和一个不断波动的概率值,目前是17.3%。

  “一个预测模型。”沈秋的声音绷紧了,“它预测的是时空曲率的自发畸变概率。就在那里,17小时后,概率会超过临界值。”

  “畸变后果?”

  “不知道。可能是空气变成玻璃,可能是重力翻十倍,也可能是那片海域的所有原子同时发生量子隧穿,彻底消失。”沈秋猛地转身,“我们必须警告......”

  话音未落,控制中心的主警报凄厉地响起,红色的灯光旋转闪烁。

  “不是我们这里!”操作员喊道,“是全球警报网络!北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海面出现异常重力凹陷,一艘货轮消失了!卫星捕捉到短暂的异常能量爆发,模式匹配......匹配......”

  操作员的声音卡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上的匹配结果。

  “匹配什么?”俞辰追问。

  “匹配圆周率π,小数点后第不知道多少亿位的一个随机序列段!”操作员几乎是在尖叫,“但这不可能!能量爆发的模式怎么会和数学常数匹配?”

  控制中心一片死寂,只有警报仍在嘶鸣。

  俞辰感到一阵眩晕,扶住了控制台。他看向沈秋,在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骇。

  数字会的序列是精心设计的谋杀。而刚才发生的,像是宇宙本身打了一个嗝,一个毫无道理、充满恶意的数学嗝。

  冰层下的古老警告是真的。

  常数波动开始了。

  混乱,不是来自某个组织,而是来自他们赖以生存的宇宙法则本身。

  沈夏冲进控制中心,她甚至没脱掉厚重的防寒服,手里拿着卫星电话,脸色铁青。

  “刚接到消息。亚速尔事件不是唯一一起。”她声音干涩,“同一时间,全球范围内记录了十一起微小的‘现实故障’:西伯利亚一片森林的树木年轮一夜之间变成了斐波那契数列;内华达州一个废弃停车场的水泥地自动重组成彭罗斯铺砖;开普敦上空出现了持续0.3秒的、符合欧拉公式的极光......”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俞辰和沈秋。

  “冰层下的东西,不是数字会留下的。它比他们古老得多。它是个警报器。”

  “而它刚刚响了。”

  ---

  东京,涩谷scralesquare顶层观景台。

  游客如织,挤在玻璃幕墙前,俯瞰着下方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人潮像不同颜色的血液,在规则的血管中脉冲、流动、交换。

  大学生吉川拓也举着手机,笨拙地想把自己、女友美雪和整个涩谷的喧嚣一起装进镜头。美雪笑着往后靠了靠,手向后撑去。

  她的手没有碰到冰冷的玻璃护栏,而是按进了一种温热的、富有弹性的、像果冻又像厚重凝胶的空气里。

  “诶?”美雪惊讶地回头。

  她手掌按过的地方,空气泛起涟漪,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但那波纹扩散得极其缓慢,并且带着一种不祥的、油彩般的诡异光泽。以她手掌为中心,大约一米见方的空间,看起来像是高清显示屏上坏掉的一小块像素,微微扭曲,闪烁。

  “拓也君,你看这个......”她下意识地想抽回手,却发现手臂被那凝胶质的空气裹住了,并不疼痛,但也无法轻易拔出。一种冰冷的麻痹感顺着手臂蔓延。

  拓也从取景框里抬起头,愣住了。“什么特效?”

  周围几个游客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常,好奇地围过来,举起手机拍摄。

  吉川拓也上前一步,想拉住女友。他的手指刚触碰到那片扭曲空间的边缘,整个人就像被无形的力量猛地一推,踉跄着向后摔倒,手机脱手飞出。

  手机划着弧线,飞入那片扭曲的空间。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目击者的大脑陷入了短暂的宕机。

  手机没有穿过那片空间落到地上。它在进入扭曲区域的瞬间,速度骤然变慢,像掉进了粘稠的蜜糖。然后,它开始分解。

  不是破碎,而是分解。外壳、屏幕、电路板、芯片......像被一个超高精度的无形拆解工具分离,每一个部件都沿着绝对直线、彼此呈精确九十度或一百八十度角,向不同的方向缓慢地、安静地飘开。没有声音,没有爆炸,只有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几何学意义上的绝对精准的崩解。

  同时,美雪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惊叫。她的手臂,被吞噬的那部分,看起来变薄了。不是萎缩,而是像从三维被拍成了二维,厚度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皮肤和骨骼的纹理变得像一张极其逼真的绘画。这种二维化正沿着她的手臂向上蔓延。

  “救我!拓也!”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无法理解的恐惧。

  人群终于反应过来,尖叫四起,疯狂地向后退去,撞倒护栏,挤成一团。

  拓也惊恐地看着女友的手臂和那些漂浮的手机零件,巨大的荒诞和恐惧攫住了他。他猛地爬起来,抄起旁边一张被撞倒的金属休息椅,用尽全身力气砸向那片扭曲的空间。

  椅子接触的瞬间,同样的事情发生了。金属管分离、螺丝旋转着飞出、塑料垫片沿直线滑开所有运动都遵循着严格的欧几里得几何法则,但在三维世界里显得无比诡异和恐怖。

  椅子消失了,被拆解成最基本的零件,悬浮着。

  而那片“坏掉”的空间,似乎扩大了一圈。边缘的空气波纹闪烁着更加急促的光芒,颜色从油彩变成了某种无法形容的、令人不适的非光谱色。

  美雪的身体被无形的力量拉拽着,更多部分陷入那片区域,她的哭喊声开始变调,夹杂着痛苦的**。

  “不!不!”拓也绝望地嘶吼,徒劳地想去拉她,却根本无法靠近。

  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观景台的紧急安全闸门轰然落下。穿着特殊防护服、手持奇怪仪器(看起来像是大型激光测距仪和声波发生器的结合体)的队伍冲了进来,动作迅捷而训练有素。他们完全无视了惊慌的人群和绝望的拓也,所有的仪器瞬间对准了那片扭曲的空间和正在被吞噬的美雪。

  一个像是队长的人看了一眼仪器读数,面罩下的声音冰冷而毫无波动:“确认‘非欧几何畸变场’,范围扩大至1.7米,同化速度加快。目标生物体完整性丧失超过40%,不可逆。执行‘净化’协议。”

  “不!你们要干什么!救她!求你们救她!”拓也试图冲过去,被一名队员轻易地制服在地。

  那名队长从装备箱里取出一个银色的、类似圆盘的工具,精准地扔进了畸变场的中心。

  圆盘悬浮在正在二维化的美雪和无数漂浮零件中间,发出一种低沉、稳定、仿佛能抹平一切差异的单一频率嗡鸣。

  嗡——

  没有强光,没有爆炸。

  那片扭曲的空间,连同其中的美雪、手机零件、椅子碎片,以及那个圆盘,像被橡皮擦掉一样,瞬间消失了。

  不是破碎,不是溶解,是彻底的、无痕的消失。仿佛那块空间从一开始就是空的,什么都不曾存在过。空气恢复正常,视野清晰,只剩下光滑的地面。

  观景台死一般寂静。只剩下拓也被捂住嘴后发出的、绝望的呜咽声,和队员们收拾装备时冰冷的金属碰撞声。

  队长看了一眼仪器:“场已消除。记录:回收‘奇点碎片’零。生物污染已净化。撤离。”

  队伍像来时一样迅速沉默地离开,留下满目疮痍的观景台和一群彻底吓傻的游客,以及一个失去了一切的年轻人。

  几分钟后,全球新闻滚动播报:“东京涩谷发生罕见高强度局部地震,引发观光台局部结构坍塌,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遥远的南极,俞辰的平板电脑上收到了沈夏传来的加密视频和数据包——正是涩谷事件的全角度监控和那些“净化者”的装备分析。

  视频播放完,控制中心里落针可闻。

  俞辰看着屏幕上那被“擦除”的空白区域,手指冰凉,再也敲不出任何节奏。他明白了。冰层下的警告,亚速尔的失踪,涩谷的擦除......这不是灾难。这是一场战争的开端。而他们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

  宇宙的数学根基正在松动,而第一批“清理工”,已经带着他们的“橡皮擦”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