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叔侄酒宴-《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家属楼的窗户时,张明德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张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表,堡头这边的日落,比四九城晚了将近半个小时啊。

  张明德把公文包往五斗橱上一放,脱下呢子大衣,脸上带着工作后的疲惫,但眼神明亮。

  “”来了?快洗把脸,准备吃饭了。”

  云舒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锅铲。

  “好!小霖,今天逛得怎么样?”张明德一边挽袖子一边问张霖。

  “挺好,二婶带我们去了公园、百货商店,中午在钢铁食堂吃的,味道很地道。这堡头市,真有股子热火朝天的劲头。”

  张霖笑着回答。

  “那是!国家下了大力气,咱们这些人也得对得起这份信任!”

  张明德语气带着自豪,他也算是这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啊,洗了把脸,精神了许多。

  饭菜已经摆上了桌。

  中午打包回来的羊肉汤重新热过,香气更浓。

  云舒又炒了个鸡蛋,切了盘酱牛肉,拌了个黄瓜粉丝。

  主食是热腾腾的白面馒头。

  桌上还摆着张霖带来的那瓶茅台酒和两个小酒盅。

  “来,小霖,坐!”张明德在主位坐下,拿起酒瓶,“今天高兴,咱爷俩好好喝两盅!尝尝这茅台,在咱这地界儿可不好弄。酒量怎么样?”

  他熟练地打开瓶盖,清澈的酒液倒入白瓷酒盅,浓郁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

  “二叔,我酒量还凑合,能喝点。”

  “能喝就好啊,铁打的汉子不能喝酒也是个孬货。好!来,第一盅,欢迎你来!”

  张明德端起小酒盅,和张霖轻轻一碰。

  “谢谢二叔二婶招待!”

  张霖也举杯。

  辛辣醇厚的酒液滑入喉咙,带来一股暖流。

  “吃菜吃菜!尝尝你二婶的手艺,这酱牛肉是特意去回民老马家买的。”

  云舒看第一杯酒下肚,赶紧招呼着。

  两个孩子也饿了,安静地吃着饭。

  云舒不时给孩子们和张霖夹菜。

  几盅酒下肚,桌上的气氛更加热络。

  张明德脸上的线条柔和了许多,话匣子也打开了。他开始详细询问家里的情况,每一个细节都听得格外认真。

  “老爷子……现在身体真没事了?之前来信说病了,可把我们都吓坏了。电话里总说好了好了,可没亲眼见着,心里总是不踏实。“张明德夹了块牛肉,没立刻吃,看着张霖。

  “真没事了,二叔。医生都说恢复得比预想的好。现在每天作息规律,早上起来还锻炼身体,也回去工作了。连拐棍都扔了。”

  张霖如实说道。

  “哈哈哈哈,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大哥呢?他现在在市里管政法,担子不轻吧?”他又问起张明良。

  “我爸还是老样子,不过,以前在市局,现在在市里管政法,也算是对口,没那么累。”张霖答道。

  “嗯,那就好。以前我这个大哥就比我出息,现在级别落我一大截了。你二哥在邮局干得咋样?发行科科长,管着报纸信件分发,责任也不小。”

  “二哥挺好的,工作挺顺手。二嫂也在邮局嘛,两口子日子过得挺安稳。张家正也不错,健康着呢。他性子可不随我二哥,跟个皮猴子一样。”

  张霖说起小侄子,脸上带了笑。

  “哈哈,你二哥小时候多老实啊,天天被你欺负。”张明德也笑了,又给两人倒上酒,“说说你,小霖。在轧钢厂保卫处,担子不轻吧?那么大的厂子,人多事杂。”

  “还行,按部就班。我之前转业的时候是到了街道的派出所,后来带着人成立了保卫科,所以这厂子里的保卫底子是我带过去的,厂子也是我看着起来的。工作吗主要是防范敌特破坏,维护厂内秩序,配合生产安全。这次押运任务,也是职责所在。”

  张霖回答得比较概括。

  “嗯,保卫工作无小事,特别是押运,路上更要万分警惕。你们这次……路上顺利吗?”张明德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眼神却带着深意。

  张霖心里一动,想起关沟那次异响,但面上不动声色:“挺顺利的,二叔。有厂里的精干力量,还有铁路同志配合,按时安全送达。”

  张明德点点头,没再追问,又喝了一盅:“顺利就好!来,再喝一个!祝你这次任务圆满成功!”

  两人边喝边聊,从家里的琐事聊到堡钢的建设,聊到全国的大好形势。

  茅台酒下去大半瓶,张明德的脸膛越来越红,眼神开始有些迷离,话也更多了,带着浓浓的醉意。

  倒不是他酒量不行,是心里有事。

  “霖子,你知道吗?二叔……二叔我……也想家啊!”

  他突然放下酒盅,声音有些发哽,眼圈瞬间就红了,“想老爷子!想大哥大嫂!想咱们冀省老家的老院子!想院门口那棵老枣树!那枣子……可甜了……”(我家以前院子里真有棵枣树,那枣子老甜了。)

  云舒见状,赶紧放下筷子,轻声劝道:“老张,你喝多了。少说两句,吃点饭吧。”

  “我没喝多!”张明德挥了下手,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已久的情绪,“十年了!快十年没回去了!老爷子……都这岁数的人了!我这个做儿子的……不孝啊!”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碗碟都跳了一下,两个孩子吓得停下了筷子,怯生生地看着父亲。

  “我……我在这边,看着钢厂一天天起来,看着这城市一点点变样,我心里高兴!可……可这心里头……它空落落的啊!”

  他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滚落下来,这个在荒原上指挥若定、在机关里雷厉风行的汉子,此刻像个委屈的孩子,“我也想……也想在老爷子跟前尽尽孝……也想抱抱大哥二哥的孙子……也想听听咱冀省的乡音啊!”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竟伏在桌子上,肩膀耸动,压抑地呜咽起来。

  那哭声里,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父亲的愧疚,以及一个远离故土的建设者深藏心底的孤独。

  云舒的眼眶也红了,她轻轻拍着丈夫的背,对张霖低声说:“你二叔他心里苦,平时从来不提,今天……是见到亲人了,又喝了酒……”

  张霖心里也堵得难受。

  他站起身,走到二叔身边,手搭在他宽厚的肩膀上:“二叔,我知道。爷爷知道,我爸也知道。你们在这边干的,是重要的大事!老爷子提起您,总是说,‘明德在那边,给国家打根基呢!’他老人家,心里是骄傲的!等这次回去过年,咱一家人,好好团聚!”

  张明德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张霖,用力地点点头:“嗯!回去!过年!一定回去!”

  他似乎用尽了力气,说完这句话,醉意和情绪彻底涌了上来,整个人都瘫软了。

  张霖把他扶起来,在云舒的指挥下,搀进里屋的炕上。

  张明德嘴里还含糊地念叨着“回家……过年……”,不一会儿就沉沉地睡了过去,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

  云舒给他盖好被子,叹了口气,对张霖说:“让他睡吧,睡一觉就好了。咱们出去吧。”

  回到外屋,两个孩子还坐在桌边,小脸上带着担忧和茫然。

  张露小声问:“妈妈,爸爸怎么了?”

  “没事,”云舒勉强笑了笑,收拾着桌子,“爸爸是太高兴了,又有点累。你们三哥还没吃饭呢,快接着吃。”

  气氛有些沉闷。

  张霖看着两个被吓到的孩子,心里有些歉意。

  他拿起一个馒头,掰开夹了点酱牛肉,对张云和张露说:“来,三哥给你们讲点四九城好玩的事,好不好?”

  “好!”两个孩子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重新拿起筷子。

  “嗯……讲什么呢?”张霖咬了口馒头,想了想,“就讲三哥抓坏人的事吧?那时候啊,我还在派出所当公安,发现了一个小偷,他……”

  张霖挑了些工作中遇到的、适合孩子听的趣事,比如怎么识破一个小偷,怎么帮迷路的老奶奶找到家,还有厂里组织看电影时发生的趣事。

  他讲得绘声绘色,尽量模仿不同人物的语气。

  “……那小偷被我们堵在一个角落里里,还想翻墙逃跑,结果呢,墙角那堆东西啊,其实是个破烂咸菜缸,他一踩,‘噗通’一声就掉到了缸里!被我们按个正着!“

  张霖比划着。

  “哈哈哈哈哈!”

  张云和张露被逗得前仰后合,饭都忘了吃。

  “还有啊,过年的时候,四九城可热闹了。厂甸庙会,人山人海!有捏面人的,捏孙悟空、猪八戒,像真的一样!有抖空竹的,嗡嗡响,能飞老高!还有卖冰糖葫芦的,红彤彤的山楂裹着亮晶晶的糖壳,咬一口,又酸又甜!”

  张霖描述着。

  “冰糖葫芦!!”张露兴奋地说。

  “三哥,庙会能放炮吗?”张云问。

  “能!二踢脚、麻雷子,噼里啪啦响!还有钻天猴,‘啾——’地一声就上天了!”张霖用手比划着。

  两个孩子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

  云舒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听着,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看着张霖耐心地哄着弟弟妹妹,描绘着四九城的热闹景象,她心里也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