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年终总结会-《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

  1958年一月底,四九城天寒地冻,北风刮得人脸生疼。

  虽然还有半个多月才过春节,但是月份牌确实是翻到了58年。

  此时,红星轧钢厂的大礼堂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

  因为全厂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正在这里召开。

  主席台上,厂党委杨书记做着报告,声音通过扩音喇叭传遍礼堂的每个角落。

  他总结了57年全厂在生产指标、技术革新、思想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台下工人们听得认真,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同志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仅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更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杨书记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显得格外有力,“这一点,极其难得,也极其宝贵!这背后,离不开我们广大职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更离不开保卫处全体同志的辛勤工作和严格监督!”

  台下不少人的目光投向了坐在前排区域的保卫处同志们。

  张霖则是坐在主席台最边上的位置。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表扬,”杨书记继续说道,“保卫处在张霖同志的带领下,不仅确保了厂区治安稳定,更在安全生产监督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日常巡查一丝不苟,隐患排查及时彻底,安全教育深入班组。这份成绩,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热烈了些。

  下方出席会议的保卫科人员,全部都激动无比,脸颊泛红。

  张霖只是微微起身向下方鼓掌的同志们点头致意,神情依旧沉稳。

  主持人把话筒递给他,让他讲两句。

  张霖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开口声音洪亮:“感谢组织信任,感谢杨书记的鼓励。安全生产无事故,功劳不是我们保卫处一家的,是厂党委领导有力,是各车间主任、班组长重视,是全体老师傅、工友们严格遵守规章,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保卫处,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今后一定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话不长,句句实在,台下又是一片掌声。

  杨书记满意地点点头,接过话头:“张霖同志讲得好啊,成绩是大家的。但他个人这股子谦虚踏实、不断学习的劲头,尤其值得提倡。同志们可能不知道,张霖同志在做好保卫本职工作的同时,这段时间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工业生产管理知识,钻研各车间工艺流程。这种又红又专、追求进步的态度,是我们全体干部学习的榜样!”

  这话让台下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不少人交头接耳,显然这事知道的人不多。

  张霖学习的事是有的,但他没声张,没想到杨书记会在这种场合点出来。

  坐在主席台后排的市工业局李局长,原本只是例行参会,此刻也微微前倾了身体,打量了张霖几眼,低声对旁边的杨书记说了句什么。

  杨书记笑着点了点头。

  表彰大会圆满结束。

  人们簇拥着劳模和受表彰者走出礼堂,议论着今年的奖金和年货发放。

  张霖被几个车间的老主任拉住说了会儿话,等他收拾好东西出来时,人流已散去大半。

  他正想着赶紧回处里安排一下春节前的安保检查,厂办的一个办事员跑过来叫住了他:“张处长,杨书记让您去小会议室一趟,工业局的领导想跟您谈谈。”

  张霖一愣,随即点头:“好,我马上过去。”

  小会议室里,杨书记正陪着工业局李局长说话。

  见张霖进来,杨书记招招手:“张霖同志,快来。李局长想听听咱们厂安全生产的一些具体做法。”

  李局长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清癯,眼神锐利。

  他和气地跟张霖握了握手:“张霖同志,年轻有为啊。坐。刚才杨书记夸你是又红又专,我很有兴趣。你简单说说,你们保卫处是怎么介入到生产安全环节的?说实话,咱四九城这么多厂子,每年大大小小的事故都有不少,这也是我们头疼的事。”

  张霖略一思索,便有条理地回答道:“报告局长,我们认为,厂区治安不仅防特务防盗抢,也要防事故。事故伤了人毁了设备,就是最大的不稳定。我们处里不少同志是部队转业,也有从派出所来的,搞预防有点经验。我们就结合各车间的生产特点,重点查劳动防护佩戴、查设备安全装置、查操作规程执行、查易燃易爆品存放。发现了问题,先是提醒车间整改,反复不改或者问题严重的,就下书面通知,报厂领导。同时,我们也定期组织各车间安全员培训,讲案例,讲法规。”

  李局长听得很仔细,偶尔问一两个细节,比如:“工人师傅们能听你们的?觉得你们是多管闲事吗?”

  张霖笑了笑:“开始确实有老师傅嫌我们啰嗦。但是我们不是照本宣科的讲隐患,而是掰开了揉碎了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来讲。而且我们不是光挑毛病,也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锻钢车间高温,我们协调后勤改善了绿豆汤供应;搬运班容易磕碰,我们建议行政科更新了劳保鞋。时间长了,大家就知道我们是为了大家好,就配合多了。”

  “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方法对头。”李局长赞许地点点头,又问,“听说你还在学生产管理?”

  “是的,局长。感觉要搞好安全,不懂生产流程不行,容易说外行话,抓不到点子上。就自己找了些书看,也常向车间里的老师傅、技术员请教。”

  张霖回答得实在。

  李局长沉吟了片刻,对杨书记说:“老杨,你们厂这个典型抓得不错。张霖同志是个好苗子,思路清楚,脚踏实地,放在一个厂里,可惜了。”

  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

  张霖的父亲张明良现在在市委政法,副部级干部,李局长自然是知道的,但他更看重的是张霖本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杨书记脸上带着笑,看了张霖一眼,话里有话:“是啊,是块好材料。我们也在重点培养。”

  张霖心里一动,但脸上没露出来,只是安静地坐着。

  李局长又鼓励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领导,杨书记拍拍张霖的肩膀:“李局长的话听到了?好好干!年前安保工作不能松懈!有什么问题去厂里协调,如果协调不了,就来找我。”

  “是,书记您放心。”张霖立正答道。

  张霖现在心里对杨书记充满了感激。

  之前说要学习生产管理的时候,杨书记看出了他的想法和家里对他的安排。

  今天李局长到来,杨厂长这是专门给他搭台子唱戏啊。

  张霖学完之后,他家里会不会给他安排?会!肯定会!但是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虽然这个代价可能不多。

  但是,如果张霖是被动的被上边发掘的,这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