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
周景昭果然被这突兀的转折引得稍稍分散了注意力。
身体微微前倾,带了些许疑惑和好奇,“李卿家学渊源,府上还有何事能让你如此烦心?”
李仁德苦笑更甚,甚至带着点难以启齿的窘迫:
“让陛下见笑了。”
“还不是臣那不成器的小女儿……年已及笄,内人紧着张罗她的婚事,这几日几乎是逼着臣定下人选,家中为此争执不下,闹得臣是头晕脑胀。”
“婚姻乃人生大事,马虎不得,难免烦恼。”周景昭笑着安慰了一句。
李仁德点头认可他的话,接着他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细节也具体起来:
“内人相中的是光禄寺少卿郑大人的嫡次子。”
“那孩子臣也见过,确是老实本分,循规蹈矩,每日里不是读书就是帮着家中打理庶务,从无半点纨绔习气。”
“内人说此子家世清白,性情温和,女儿嫁过去必能安稳顺遂。”
周景昭微微颔首,似乎在回忆,过了会才继续道:“郑家小子?朕似乎有点印象,确实是个沉稳的。尊夫人考虑得在理,求个安稳。”
“陛下说的是,内人确是此意。”
李仁德先肯定,随即话锋一转,眉头又锁紧了。
“可臣细细观察,那孩子沉稳有余,却失之木讷,遇事毫无主见,只知唯唯诺诺。”
“臣那女儿性子绵软,若再配个这般面团似的夫君,将来一旦门户有事,谁能挺身而出?”
“怕是连自家产业都要被旁支族人欺占了去。这……这岂是良配?”
他摊了摊手,一副“这绝对不行”的表情。
周景昭又是点头,“说的也是,两孩子若性子都软,以后难免被人欺了去,届时,天高皇帝远的,你也不一定护得住。”
“更何况……护得住一时,也护不住一辈子啊……”后半截话,他说的极其惆怅,显然也是有感所发。
又是叹息一声,周景昭又看向李仁德,好奇道:“既然那郑家小子看不得,可有挑选出其他好人家?”
“臣与内人说了想法……内人觉得也是这个理,便又托人打听了几家。”
李仁德叹了口气,“其中有一位,是已故靖远伯的侄孙。”
“如今在五城兵马司任个闲职。”
说着他又笑了起来,“那后生倒是截然相反,性子跳脱飞扬,交友广阔,听说弓马也娴熟,颇有几分祖上遗风,处事也是果决。”
周景昭沉吟道:“将门之后,有些锐气也是常情。或许能弥补令嫒性格之不足?兴许是个良配……”
李仁德却把头摇得更厉害了,脸上满是担忧:
“陛下有所不知,此子锐气过盛,近乎狂妄。”
“臣听闻他曾在酒楼喝了酒与人起了口角之争,接着便开始耍酒疯。”
“虽未伤人,却也赔了不少银票钱。”
“小女性情那般柔和,若许配给这般人物,臣只怕她日后稍不如对方意,便会受尽委屈。”
“甚至……唉,臣是万万不敢将女儿推进这等火坑啊!”
他说得情真意切,像是生怕女儿下一秒就受了委屈一样。
周景昭听着,不禁哑然失笑,随即又引发一阵轻咳,摇头叹道:
“咳咳……真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李卿这番左右为难,舐犊情深,朕今日算是见识了。”
“这确是难题,沉稳者恐其无能,英果者又惧其暴戾。”
“难,难啊!”
“也难怪你要头疼了!”
李仁德也是无奈摇着头,接着又是深深一揖,脸上露出一种仿佛豁然开朗,又带着点自我宽慰的神情:
“陛下圣明,一言道尽臣心中煎熬。不过,昨日臣辗转反侧时,忽然想通了一个道理。”
他目光微微放远,语气变得舒缓了些:
“这日子,终究是女儿她自己要过的。”
“她性子虽软,却并非痴愚,内里也有几分韧劲和明白。”
“我等为人父母,与其整日殚精竭虑,非要为她选定一条看似四平八稳、实则可能扼杀她所有可能性的路。”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周景昭身上,很认真道:“不如……试着相信她的眼光和手腕。”
“或许,找一个未必处处合我等心意,却能与她相互扶持、彼此包容,甚至能激发她潜力的伴侣,反而更好。”
“世间安得双全法?过于求全责备,只怕反而画地为牢,误了她的一生。”
他说完,便沉默看着周景昭,就像是在等待什么答案。
周景昭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虚空处,手指轻轻敲打着榻沿。
“过于求全责备,只怕反而画地为牢……”他在心中呢喃一遍,那话在他心中激起了细微的回响。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爱卿……能想通此节,甚是难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喜欢女扮男装的我在官场杀疯了
周景昭果然被这突兀的转折引得稍稍分散了注意力。
身体微微前倾,带了些许疑惑和好奇,“李卿家学渊源,府上还有何事能让你如此烦心?”
李仁德苦笑更甚,甚至带着点难以启齿的窘迫:
“让陛下见笑了。”
“还不是臣那不成器的小女儿……年已及笄,内人紧着张罗她的婚事,这几日几乎是逼着臣定下人选,家中为此争执不下,闹得臣是头晕脑胀。”
“婚姻乃人生大事,马虎不得,难免烦恼。”周景昭笑着安慰了一句。
李仁德点头认可他的话,接着他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细节也具体起来:
“内人相中的是光禄寺少卿郑大人的嫡次子。”
“那孩子臣也见过,确是老实本分,循规蹈矩,每日里不是读书就是帮着家中打理庶务,从无半点纨绔习气。”
“内人说此子家世清白,性情温和,女儿嫁过去必能安稳顺遂。”
周景昭微微颔首,似乎在回忆,过了会才继续道:“郑家小子?朕似乎有点印象,确实是个沉稳的。尊夫人考虑得在理,求个安稳。”
“陛下说的是,内人确是此意。”
李仁德先肯定,随即话锋一转,眉头又锁紧了。
“可臣细细观察,那孩子沉稳有余,却失之木讷,遇事毫无主见,只知唯唯诺诺。”
“臣那女儿性子绵软,若再配个这般面团似的夫君,将来一旦门户有事,谁能挺身而出?”
“怕是连自家产业都要被旁支族人欺占了去。这……这岂是良配?”
他摊了摊手,一副“这绝对不行”的表情。
周景昭又是点头,“说的也是,两孩子若性子都软,以后难免被人欺了去,届时,天高皇帝远的,你也不一定护得住。”
“更何况……护得住一时,也护不住一辈子啊……”后半截话,他说的极其惆怅,显然也是有感所发。
又是叹息一声,周景昭又看向李仁德,好奇道:“既然那郑家小子看不得,可有挑选出其他好人家?”
“臣与内人说了想法……内人觉得也是这个理,便又托人打听了几家。”
李仁德叹了口气,“其中有一位,是已故靖远伯的侄孙。”
“如今在五城兵马司任个闲职。”
说着他又笑了起来,“那后生倒是截然相反,性子跳脱飞扬,交友广阔,听说弓马也娴熟,颇有几分祖上遗风,处事也是果决。”
周景昭沉吟道:“将门之后,有些锐气也是常情。或许能弥补令嫒性格之不足?兴许是个良配……”
李仁德却把头摇得更厉害了,脸上满是担忧:
“陛下有所不知,此子锐气过盛,近乎狂妄。”
“臣听闻他曾在酒楼喝了酒与人起了口角之争,接着便开始耍酒疯。”
“虽未伤人,却也赔了不少银票钱。”
“小女性情那般柔和,若许配给这般人物,臣只怕她日后稍不如对方意,便会受尽委屈。”
“甚至……唉,臣是万万不敢将女儿推进这等火坑啊!”
他说得情真意切,像是生怕女儿下一秒就受了委屈一样。
周景昭听着,不禁哑然失笑,随即又引发一阵轻咳,摇头叹道:
“咳咳……真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李卿这番左右为难,舐犊情深,朕今日算是见识了。”
“这确是难题,沉稳者恐其无能,英果者又惧其暴戾。”
“难,难啊!”
“也难怪你要头疼了!”
李仁德也是无奈摇着头,接着又是深深一揖,脸上露出一种仿佛豁然开朗,又带着点自我宽慰的神情:
“陛下圣明,一言道尽臣心中煎熬。不过,昨日臣辗转反侧时,忽然想通了一个道理。”
他目光微微放远,语气变得舒缓了些:
“这日子,终究是女儿她自己要过的。”
“她性子虽软,却并非痴愚,内里也有几分韧劲和明白。”
“我等为人父母,与其整日殚精竭虑,非要为她选定一条看似四平八稳、实则可能扼杀她所有可能性的路。”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周景昭身上,很认真道:“不如……试着相信她的眼光和手腕。”
“或许,找一个未必处处合我等心意,却能与她相互扶持、彼此包容,甚至能激发她潜力的伴侣,反而更好。”
“世间安得双全法?过于求全责备,只怕反而画地为牢,误了她的一生。”
他说完,便沉默看着周景昭,就像是在等待什么答案。
周景昭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虚空处,手指轻轻敲打着榻沿。
“过于求全责备,只怕反而画地为牢……”他在心中呢喃一遍,那话在他心中激起了细微的回响。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爱卿……能想通此节,甚是难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喜欢女扮男装的我在官场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