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勇猛的族人啊,你们现在跟随在我的身后,杀光敌人,抢走他们的女人,夺回我们的粮食和土地,杀!”
大燕昭元二十三年秋,幽州乌桓新王丘力居携乌桓众王以及乌桓大军二十五万突然杀入燕国北疆幽州境内。
作为大燕幽州边军的主将杨龄也是从来未曾放弃过对塞外势力的打探和防范。
在丘力居聚拢族人的时候,杨龄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第一时间做好了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杨龄压根就看不上高艾的原因。
用许正年的话来说就是...
“就这事儿你也不能全都怪罪杨龄,毕竟丘力居又不是偷偷送过来一个两个人,那是聚集十几二十万人。
就这种规模的兵马开始聚集,杨龄他毕竟是真正的大将,说句不好听的...虽然现在朝廷的名声也不是那么的好。
无论是帝王还是臣子,似乎也都有些不好的风评。
但大燕还不至于说是什么无可救药的地步,杨龄他能够执掌十万大军坐镇边疆,说明是有些本事的。
就丘力居的这个动静儿,需要你来去多管闲事么?”
当许正年与高艾两个人的关系有了一些进展之后,许正年说话也随意了许多。
而边疆战事也的确是如同他所猜测的一样,并没有被丘力居一击则溃这么简单。
相反,双方直接陷入了僵持之中。
杨龄的十万大军也是准备多时,利用边疆长城和诸多关隘组成了足足三道防线。
同时还从各地军中以及自己的军中抽调拼凑出来了骑兵在外面策应。
最重要的是,杨龄竟然早早从塞外另一股胡人势力鲜卑人的身上也同样抽调出来了两千人。
虽然这两千人对于这个战场并不算是多么重要的势力。
可是,这毕竟是鲜卑人的态度,如果这些鲜卑人也同样投奔了杨龄的话,那么乌桓人的后方就有些危险了。
而这些东西看上去似乎也足够了。
毕竟一般胡人入寇,一道防线加上一支骑兵就已经足够应对胡人的入侵了。
如今三道防线还有鲜卑人策应并且威胁他们的后方,在杨龄的心中对付一群乌桓人已经足够了。
在战事刚刚开始的时候,三道防线加上陈粹亲自带领八千精锐骑兵与两千由鲜卑猛将贺拔胜带领的鲜卑骑兵策应之下。
短时间里,不但将丘力居给挡了下来。
甚至还小胜了几次,杀了不少乌桓人,让军中的士气大震!
可这种事情还没有持续多久呢,意外也就再次发生了。
虽然杨龄已经颇为努力了,可是他还是低估了丘力居的手段和实力。
丘力居麾下猛将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在双方交战最为凶猛的时候突然再次领精锐乌桓大军三万人出现在了战场上。
三万人全部都是上等乌桓精骑,不仅仅身材高大,不是一般乌桓人可比。
最重要的是这三万人之中有足足三千人是披甲的!
上等的战甲,加上精良的战刀,马槊...
可以说除了腰间还缺少一柄精良的手弩之外,这身装备已经比一些燕国精锐骑兵还要精良了。
当杨龄看到这些东西之后,眼神之中也是大为惊骇。
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就是忍不住的破口大骂。
“王八蛋,这是哪个王八蛋敢给这些胡人贩卖甲胄和兵器,他们是不是疯了!
为了赚钱...他们为了赚钱,连脸面都不要了么?”
杨龄驻守边疆多年,对这塞外的胡人也是非常了解的。
其中匈奴人也有几位明主,鲜卑人也是发展得不错,远方的柔然和女真,契丹等势力太过于遥远了却也不好多说。
可是乌桓人,那群脑子里面都是肌肉的家伙,哪里有这种本事。
他们这群莽夫连大刀都打造不出来,有铁矿还只能卖给他们的主儿竟然还有这么精良的甲胄和马槊了。
这要是他们自己打造出来的,杨龄直接架上一口锅给自己炖了算了。
杨龄看到这群人身上的甲胄就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不过现在因为这一个意外,他的布置就彻底出了大麻烦。
三道防线虽然准备充足,但针对的都是乌桓人多势众的情况,从来没有想过乌桓人竟然还有这种手段。
此时乌桓人凑出来了一支精锐,加上鲜于兄弟以及同样以勇猛著称的乌桓王蹋顿的带领。
杨龄的防线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前两道防线在这种集中力量的猛攻之下接连崩溃。
而最后一道防线是由杨龄亲自驻守,同时也将陈粹与贺拔胜等人调到了自己的身边,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但最后一道防线已经是幽州边疆的坞堡和壁垒群了。
虽然挡得住乌桓人的凶猛进攻,但是却不能挡得住所有的乌桓人。
在双方于最后一道防线上僵持的时候,乌桓人已经有上万人直接杀入了幽州之中。
他们在上谷,渔阳,辽西,右北平四郡之中不断劫掠厮杀。
而杨龄虽然在后方还留下了部分兵马,可是他们又要维持主要城镇。
另一边还要随时支援前方,所以根本就无法完全顾得上这些乌桓人。
尤其是当这些乌桓人开始在地方肆意劫掠屠戮乡镇村落,他们就更加的不放在心上了。
这就导致那些可怜的百姓彻底失去了依靠,面对乌桓人的凶猛残杀这些百姓选择无助的哀嚎。
就在他们已经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候,许正年终于来到了渔阳郡郡守齐周的府门之内。
与此同时,不久之前才刚刚立下大功的石宏也在关键时刻押送着一批粮草和钱财送到了前线军中。
这一次,石宏自然也是奉了许正年的命令前来的。
而他们拿出来了极大的代价,只是为了一件事情。
“渔阳军如今胡患严重,乌桓人劫掠地方格外让人痛心!
我等不求其他,只希望能够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
我等愿意自备粮草和钱财,只希望府君/将军准许我等招募流民百姓打造兵器,共抗胡人!”
当这些话被拿到了台面上之后,整个北方乃至于整个天下的局势,终于有了完全的不同!
而许正年一直苦苦等待的那个机会,终于到来了。
大燕昭元二十三年秋,幽州乌桓新王丘力居携乌桓众王以及乌桓大军二十五万突然杀入燕国北疆幽州境内。
作为大燕幽州边军的主将杨龄也是从来未曾放弃过对塞外势力的打探和防范。
在丘力居聚拢族人的时候,杨龄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第一时间做好了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杨龄压根就看不上高艾的原因。
用许正年的话来说就是...
“就这事儿你也不能全都怪罪杨龄,毕竟丘力居又不是偷偷送过来一个两个人,那是聚集十几二十万人。
就这种规模的兵马开始聚集,杨龄他毕竟是真正的大将,说句不好听的...虽然现在朝廷的名声也不是那么的好。
无论是帝王还是臣子,似乎也都有些不好的风评。
但大燕还不至于说是什么无可救药的地步,杨龄他能够执掌十万大军坐镇边疆,说明是有些本事的。
就丘力居的这个动静儿,需要你来去多管闲事么?”
当许正年与高艾两个人的关系有了一些进展之后,许正年说话也随意了许多。
而边疆战事也的确是如同他所猜测的一样,并没有被丘力居一击则溃这么简单。
相反,双方直接陷入了僵持之中。
杨龄的十万大军也是准备多时,利用边疆长城和诸多关隘组成了足足三道防线。
同时还从各地军中以及自己的军中抽调拼凑出来了骑兵在外面策应。
最重要的是,杨龄竟然早早从塞外另一股胡人势力鲜卑人的身上也同样抽调出来了两千人。
虽然这两千人对于这个战场并不算是多么重要的势力。
可是,这毕竟是鲜卑人的态度,如果这些鲜卑人也同样投奔了杨龄的话,那么乌桓人的后方就有些危险了。
而这些东西看上去似乎也足够了。
毕竟一般胡人入寇,一道防线加上一支骑兵就已经足够应对胡人的入侵了。
如今三道防线还有鲜卑人策应并且威胁他们的后方,在杨龄的心中对付一群乌桓人已经足够了。
在战事刚刚开始的时候,三道防线加上陈粹亲自带领八千精锐骑兵与两千由鲜卑猛将贺拔胜带领的鲜卑骑兵策应之下。
短时间里,不但将丘力居给挡了下来。
甚至还小胜了几次,杀了不少乌桓人,让军中的士气大震!
可这种事情还没有持续多久呢,意外也就再次发生了。
虽然杨龄已经颇为努力了,可是他还是低估了丘力居的手段和实力。
丘力居麾下猛将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在双方交战最为凶猛的时候突然再次领精锐乌桓大军三万人出现在了战场上。
三万人全部都是上等乌桓精骑,不仅仅身材高大,不是一般乌桓人可比。
最重要的是这三万人之中有足足三千人是披甲的!
上等的战甲,加上精良的战刀,马槊...
可以说除了腰间还缺少一柄精良的手弩之外,这身装备已经比一些燕国精锐骑兵还要精良了。
当杨龄看到这些东西之后,眼神之中也是大为惊骇。
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就是忍不住的破口大骂。
“王八蛋,这是哪个王八蛋敢给这些胡人贩卖甲胄和兵器,他们是不是疯了!
为了赚钱...他们为了赚钱,连脸面都不要了么?”
杨龄驻守边疆多年,对这塞外的胡人也是非常了解的。
其中匈奴人也有几位明主,鲜卑人也是发展得不错,远方的柔然和女真,契丹等势力太过于遥远了却也不好多说。
可是乌桓人,那群脑子里面都是肌肉的家伙,哪里有这种本事。
他们这群莽夫连大刀都打造不出来,有铁矿还只能卖给他们的主儿竟然还有这么精良的甲胄和马槊了。
这要是他们自己打造出来的,杨龄直接架上一口锅给自己炖了算了。
杨龄看到这群人身上的甲胄就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不过现在因为这一个意外,他的布置就彻底出了大麻烦。
三道防线虽然准备充足,但针对的都是乌桓人多势众的情况,从来没有想过乌桓人竟然还有这种手段。
此时乌桓人凑出来了一支精锐,加上鲜于兄弟以及同样以勇猛著称的乌桓王蹋顿的带领。
杨龄的防线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前两道防线在这种集中力量的猛攻之下接连崩溃。
而最后一道防线是由杨龄亲自驻守,同时也将陈粹与贺拔胜等人调到了自己的身边,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但最后一道防线已经是幽州边疆的坞堡和壁垒群了。
虽然挡得住乌桓人的凶猛进攻,但是却不能挡得住所有的乌桓人。
在双方于最后一道防线上僵持的时候,乌桓人已经有上万人直接杀入了幽州之中。
他们在上谷,渔阳,辽西,右北平四郡之中不断劫掠厮杀。
而杨龄虽然在后方还留下了部分兵马,可是他们又要维持主要城镇。
另一边还要随时支援前方,所以根本就无法完全顾得上这些乌桓人。
尤其是当这些乌桓人开始在地方肆意劫掠屠戮乡镇村落,他们就更加的不放在心上了。
这就导致那些可怜的百姓彻底失去了依靠,面对乌桓人的凶猛残杀这些百姓选择无助的哀嚎。
就在他们已经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候,许正年终于来到了渔阳郡郡守齐周的府门之内。
与此同时,不久之前才刚刚立下大功的石宏也在关键时刻押送着一批粮草和钱财送到了前线军中。
这一次,石宏自然也是奉了许正年的命令前来的。
而他们拿出来了极大的代价,只是为了一件事情。
“渔阳军如今胡患严重,乌桓人劫掠地方格外让人痛心!
我等不求其他,只希望能够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
我等愿意自备粮草和钱财,只希望府君/将军准许我等招募流民百姓打造兵器,共抗胡人!”
当这些话被拿到了台面上之后,整个北方乃至于整个天下的局势,终于有了完全的不同!
而许正年一直苦苦等待的那个机会,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