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帝心难测暗潮涌-《朱门辞:瑾王爷的仵作妃》

  黎明将至,瑾王府书房内的烛火却燃得更旺,映照着楚瑾宸与林微凝重的面容。那枚被称为“幽冥珠”的“鬼工球”静静躺在紫檀木盒中,幽蓝的光芒仿佛带着噬人的寒意。

  “密奏父皇……”林微重复着楚瑾宸的决定,心中波澜起伏。这无疑是眼下最正确、也最危险的一步。一旦将此事捅到御前,便再无转圜余地,要么将太子彻底扳倒,要么……便是瑾王府万劫不复。

  “王爷,密奏之事,须得万分谨慎。”林微冷静分析,“仅凭这‘幽冥珠’和我们的推断,以及薛蟠账本上的代号,能否坐实太子与巫蛊邪术有关?陛下会信吗?太子若反咬我们栽赃陷害,又当如何?”

  楚瑾宸眸色深沉如夜:“单凭此物,确实难以定储君大罪。但此物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疑点。薛蟠一介皇商,搜罗此等前朝禁物意欲何为?其资金流向又与东宫密切相关。父皇生性多疑,尤其忌惮巫蛊魇镇之事。只要将此物呈上,再将薛蟠案与东宫关联的疑点一一陈明,无需我们多言,父皇心中自会有一杆秤。”

  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轮椅扶手,这是他在深度思考时的习惯:“至于反咬……本王今夜遇袭,便是最好的佐证!太子狗急跳墙,杀人灭口,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玄一他们带回的刺客尸体、兵器,都是证据!”

  林微了然。楚瑾宸是要将“丙辰库”遇袭事件,直接定性为太子针对揭发者的谋杀!这将极大增强密奏的说服力。

  “事不宜迟。”楚瑾宸当机立断,“必须在太子反应过来,彻底清理痕迹、统一东宫口径之前,将密奏递上去!而且,不能通过常规渠道,必须直达天听!”

  他看向林微,眼神中带着托付:“密奏的奏章,本王亲自来写。但关于‘幽冥珠’的特性、密室中尸骸的中毒迹象、以及那些可疑蜡块的分析,需要你提供最专业、最确凿的描述。你的话,有时比本王的推断更有力。”

  “妾身明白。”林微郑重点头。这是她的战场,用知识和证据说话的战场。她立刻铺纸研墨,凭借记忆,将今夜在密室中所见的一切细节,尤其是那些符合巫蛊邪术和慢性中毒的特征,条理清晰、措辞严谨地书写下来。她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客观描述,但每一个细节都指向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

  楚瑾宸则在一旁,运笔如飞,书写密奏正文。他不仅陈述了薛蟠案与东宫的关联、今夜遇袭的经过,更将“幽冥珠”的传闻、前朝教训与当前太子的行为联系起来,言辞恳切却又锋芒毕露,直指储君失德、危及社稷的根本。

  天色微明时,一份厚厚的、凝聚着两人心血的密奏终于完成。楚瑾宸用了只有皇帝和极少数心腹才懂的密语印章,将奏章封好。

  “玄一。”楚瑾宸唤道。

  一直守在门外的玄一应声而入,他手臂上缠着绷带,显然也受了伤,但眼神依旧锐利。

  “你亲自去,将此密奏交到戴权公公手中。记住,必须亲手交给他,确保直达御前,不得经任何他人之手!”楚瑾宸语气凝重。戴权是永嘉帝身边最信任的内侍大太监,掌管着直通皇帝的秘密渠道。

  “属下领命!必不辱命!”玄一双手接过密奏,贴身藏好,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消失在晨曦之中。

  送走玄一,书房内只剩下楚瑾宸和林微。高度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强烈的疲惫感席卷而至。但两人都知道,此刻远未到可以休息的时候。

  “接下来,便是等待。”楚瑾宸看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声音低沉,“等待父皇的决断。”

  这等待,注定煎熬。帝心难测,尤其是在涉及储君废立这等动摇国本的大事上。永嘉帝会相信吗?会如何处置太子?是会雷霆震怒,彻查到底?还是会为了朝局稳定,暂时压下此事,甚至……牺牲掉瑾王府以平息风波?

  一切都是未知数。

  林微看着楚瑾宸冷峻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这个男人,明明身处漩涡中心,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却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和决断力。他就像一棵扎根于悬崖峭壁的孤松,任凭风雨肆虐,我自岿然不动。

  “王爷,先去歇息片刻吧。”林微轻声道,“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需保存体力。”

  楚瑾宸收回目光,看向她,见她眼底也有着掩饰不住的青黑,点了点头:“你也一夜未眠,回去休息。府中戒备已升至最高,安全无虞。”

  两人各自回到院落,但谁都明白,不过是合衣假寐,根本无法真正安眠。整个瑾王府,都陷入了一种山雨欲来前的诡异平静之中。

  时间的流逝变得异常缓慢。每一刻钟都如同一年般漫长。

  期间,孙管事来报,说宫中和各府邸似乎都异常安静,连平日里最活跃的几位言官今日也未见上折子,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种宁静,反而更让人心悸。

  直到午后,玄一终于回来了。

  他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直接来到楚瑾宸的书房,林微也被请了过去。

  “王爷,王妃,密奏已亲手交到戴公公手中。”玄一压低声音,禀报道,“戴公公什么都没说,但接过奏章时,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他让属下带一句话给王爷。”

  楚瑾宸和林微的心都提了起来。

  “什么话?”

  玄一深吸一口气,模仿着戴权那特有的、不带丝毫感情的嗓音:“陛下说,‘朕,知道了。让瑾宸……好生待在府里,近日,就不必上朝了。’”

  朕知道了。好生待在府里,不必上朝。

  短短两句话,信息量却巨大!

  永嘉帝收到了密奏,并且“知道了”。这三个字,意味深长,既可能是重视,也可能是……不置可否。

  而让楚瑾宸“待在府里”、“不必上朝”,这听起来像是禁足?是一种保护?还是一种变相的软禁和疏远?

  帝心,果然如海般深邃难测!

  楚瑾宸听完,沉默了片刻,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眸色更深了些许。

  “本王明白了。”他淡淡说道,挥了挥手,“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玄一退下后,书房内再次陷入沉寂。

  林微看向楚瑾宸,试图从他脸上读出些什么:“王爷,陛下此举……”

  楚瑾宸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嘲讽,也有一丝了然:“父皇这是要把水搅浑啊。他既没有立刻发作太子,也没有安抚本王,而是将我们都按在原地。这是在观望,也是在权衡,更是在……等待更大的鱼饵出现。”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皇宫的方向:“‘幽冥珠’的出现,牵扯出的可能不止是太子。那些前朝余孽、那些可能暗中支持太子的势力……父皇是想借此机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林微恍然。永嘉帝考虑的,不仅仅是儿子的罪责,更是整个朝局的平衡和潜在的威胁。他将楚瑾宸“保护”在府中,既是避免兄弟阋墙的丑闻立刻爆发,也是将楚瑾宸这把刀暂时藏起,麻痹对手,等待最佳时机。

  “那我们现在……”林微问道。

  “等。”楚瑾宸转过身,目光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和锐利,“按照父皇的意思,好好‘待在府里’。但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东宫。玄一!”

  “属下在!”玄一的声音立刻从门外传来。

  “加派人手,严密监控所有与薛蟠、与前朝秘闻、甚至与南洋邪术可能有关的线索和人!尤其是……那位‘影先生’的踪迹!”楚瑾宸下令道,“父皇在钓鱼,我们也不能闲着。必须在他收网之前,找到更多足以定罪的铁证!”

  “是!”

  暗流并未因表面的平静而停止,反而在更深、更黑暗的地方汹涌澎湃。

  瑾王府的大门暂时关闭,但一场围绕皇朝最高权力、涉及巫蛊邪术的惊天风暴,正在永嘉帝的掌控下,悄然酝酿。

  而林微和楚瑾宸,既是这场风暴的揭发者,也注定将是风暴中心最重要的棋子。

  他们的命运,与皇朝的未来,紧紧捆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