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窗户,在室内洒下一片柔和的光晕。
苏赢月还在熟睡。
房门被轻轻推开,带着一身朝露气息的沈镜夷走了进来。
他眼底有着淡淡的青影,显然是一夜未眠,但眼神依旧清明。他动作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床榻上的人安眠。
沈镜夷径直走到床榻前,静静站立,目光落在苏赢月恬淡的睡颜上,清冷的眉眼间不自觉露出一丝柔和。
或许是他的注视太过专注,亦或是天光太亮。
苏赢月眼睫微颤,轻轻哼了一声,而后幽幽转醒。她刚一睁眼,便当即怔住,朦胧的睡意瞬间也被吓得消散。
“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苏赢月声音带着刚醒时的软糯微哑,撑着手臂,坐起身,“审完了?”
“嗯。”沈镜夷看了她一眼,略一犹豫,伸手替她拢了拢锦被的边缘,动作熟稔自然,好似做过无数次。
“刚回来不久,见你还睡得沉,便没唤你。”他的声音比平日更低沉几分,透着一丝疲惫,“陈武、陈文、陈平,都已画押招供。”
闻言,苏赢月的眼眸清明起来,“结果如何?”
“与我们所料相差无几。”沈镜夷言简意赅,“三人供认不讳,下毒、制造混乱,皆是受那花影指使,陈武陈文为财所驱,陈平为色所迷,但都对其底细一无所知。”
他顿了顿,又道,“花影此人,比我们想的更为谨慎,所用皆是弃子。”
苏赢月微微颔首,这个结果完全在她的意料之中。
她掀被下榻,取过一旁的外衫披上,“如此说来,她背后定然还有上线。从她那里,除了我昨日给你的香包,可还找到其他线索?”
“有。”沈镜夷神色一凝,从袖中取出几样用细软丝绸仔细包裹的物件,伸手递给她,“这是障尘从她房中隐秘处搜出的,你看看。”
苏赢月接过,垂眸落在那些物品上。
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暗红色矿物碎块,色泽沉郁,不知是否是花影昨日所说的那种鬼哭蓟原料。
一张看似空白的鹿纹信笺,纸倒是汴京常见的竹纸。
一卷写满女子名字的清单,从名字来看,似都同她一般的青楼女子。
一枚造型古拙的铜制令牌,令牌边缘磨损,显然有些年头,其上雕着一只鹿,透着一股异域气息。
“暗红色矿物,珠儿初步辨认,说是昨日花影房中铜炉中燃烧的鬼哭蓟原料。”
沈镜夷指向那信笺,“这些纸,已让珠儿用她所知的方法试过,暂无反应,或许需要特殊的显影药物。”
他最后点向那枚令牌,“至于这个,和这份女子名单,暂未可知其用途。”
苏赢月拿起那枚令牌,触手冰凉沉重,垂眸仔细看着。
“一只奔鹿,”苏赢月喃喃自语,指尖划过那冰冷的刻痕,“蒋巡检不是说辽人喜鹿,花影的香包上绣的也是此物。这令牌,许是他们的标志。”
她又展开那份女子名单,目光快速掠过一个个名字,最终停留在三个被极细的朱砂笔悄然圈起的名字上:“青芬、青竹、柳儿,标记这三个名字,是何用意?”
苏赢月看向沈镜夷,“是主谋?还是同党?亦或是花影下一个利用的目标?”
沈镜夷垂眸,与她一同审视着这些充满谜团的物品,沉声道:“陈氏兄弟虽已落网,但此案,绝非终点。”
“花影及其这些线索表明,辽人在汴京的渗透,已远超我等想象。毒杀刘望、毒害西域良驹,或许只是他们的开始。汴京今后恐怕不得平静。”
苏赢月抬起头,迎上他凝重的目光,宽慰道:“任他辽人诡计千般,我们亦可携手破局。”
沈镜夷点点头。
苏赢月再次拿起那张空白信纸,对着日光看了看。
纸张是汴京常见的竹纸,质地算不上顶好,边缘甚至有些微毛糙,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只是张废弃的草稿或随手放置的普通纸张。
但此物是与那鹿纹令牌一同藏得那般隐秘,若说它只是一张废纸,苏赢月是万万不信的。
沈镜夷负手立于其旁,同样目光沉静地审视着那张纸,沉声道:“密写之术,自古有之。或需火烤,或需水浸,或需特定药物方能显影。”
“珠儿已试过她知晓的几种显影之法,皆无反应。”沈镜夷眉头微蹙,“可见此法极为刁钻,非寻常手段可破。”
苏赢月看了看那奔鹿令牌,思索着抬起眼,“这显影之法,或许并非依赖外物,而是与这令牌有关?”
闻言,沈镜夷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这令牌本身,便是钥匙?”
“未尝没有可能。”苏赢月拿起令牌,入手一片冰凉。
她将令牌翻转,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特别是那奔鹿雕刻的凹陷处、边缘的缝隙,试图找到任何可能残留的粉末或液体痕迹,却一无所获。
“或许,并非涂抹。”她喃喃自语,视线在令牌光滑的正面与信纸之间来回移动。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将令牌的光滑正面轻轻覆盖在信纸之上,然后对着日光,缓缓缓移动角度,仔细观察。
沈镜夷微微向其倾身。
“有些密写,用的是微雕之法。”苏赢月解释道,眼神依旧注视着白纸。“就是将字迹以极细的针尖刻于硬物之上,以此为‘印’,蘸取极稀薄的无色涂料,再压印于纸面。”
“肉眼观之,纸面毫无痕迹,但若以特定角度光照射,利用印章微雕字迹与纸面形成微小凹凸阴影,或可窥见端倪。”
然而,令牌平滑如镜,光影也并未在纸面上投下任何有规律的阴影。
此法显然不通。
苏赢月并未气馁,她放下令牌,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脑中飞速运转,“不用药水,不用微印……那会是什么?”
苏赢月闭上眼睛,微微侧头。而后她伸出右手食指,用指腹轻轻地、极其缓慢地从信纸的一端抚向另一端。
沈镜夷默默站在一旁,屏息凝神看着她。
只见她的指尖在纸张的某些区域停留的时间稍长,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忽然,苏赢月的手指在靠近纸张右下角的一片区域停住,反复来回摩挲了几次。
她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转身走向梳妆台,研磨出一小碟极细的青黛粉。
之后,苏赢月用一支全新的、柔软的小羊毫笔,蘸取极少量的青黛粉,将笔杆在指尖轻轻弹动,让那细若尘埃的粉末极其均匀地、薄薄地撒在信纸表面。
然后,她捏住信纸两角,极其小心地轻轻一抖,将浮粉抖落。
这时,信纸右下角那片原本空白的区域,在残留的薄粉衬托下,赫然显现出几行极其浅淡的、并非书写而是微微凹陷的压痕字迹!
那字迹并非汉字,而是弯弯曲曲、如同虫鸟般的符号,所料不差的话,应是契丹文字。
“是压痕密写。”苏赢月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书写者用硬笔在垫着软物的纸上用力书写,纸背虽未破裂,但纸张已形成永久性的凹陷。”
“平日肉眼难辨,但若撒上极细的粉末,粉末落入凹陷处,便能显形。”
沈镜夷没说话,只静静看着她,深邃的眼眸中俱是欣赏。
苏赢月还在熟睡。
房门被轻轻推开,带着一身朝露气息的沈镜夷走了进来。
他眼底有着淡淡的青影,显然是一夜未眠,但眼神依旧清明。他动作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床榻上的人安眠。
沈镜夷径直走到床榻前,静静站立,目光落在苏赢月恬淡的睡颜上,清冷的眉眼间不自觉露出一丝柔和。
或许是他的注视太过专注,亦或是天光太亮。
苏赢月眼睫微颤,轻轻哼了一声,而后幽幽转醒。她刚一睁眼,便当即怔住,朦胧的睡意瞬间也被吓得消散。
“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苏赢月声音带着刚醒时的软糯微哑,撑着手臂,坐起身,“审完了?”
“嗯。”沈镜夷看了她一眼,略一犹豫,伸手替她拢了拢锦被的边缘,动作熟稔自然,好似做过无数次。
“刚回来不久,见你还睡得沉,便没唤你。”他的声音比平日更低沉几分,透着一丝疲惫,“陈武、陈文、陈平,都已画押招供。”
闻言,苏赢月的眼眸清明起来,“结果如何?”
“与我们所料相差无几。”沈镜夷言简意赅,“三人供认不讳,下毒、制造混乱,皆是受那花影指使,陈武陈文为财所驱,陈平为色所迷,但都对其底细一无所知。”
他顿了顿,又道,“花影此人,比我们想的更为谨慎,所用皆是弃子。”
苏赢月微微颔首,这个结果完全在她的意料之中。
她掀被下榻,取过一旁的外衫披上,“如此说来,她背后定然还有上线。从她那里,除了我昨日给你的香包,可还找到其他线索?”
“有。”沈镜夷神色一凝,从袖中取出几样用细软丝绸仔细包裹的物件,伸手递给她,“这是障尘从她房中隐秘处搜出的,你看看。”
苏赢月接过,垂眸落在那些物品上。
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暗红色矿物碎块,色泽沉郁,不知是否是花影昨日所说的那种鬼哭蓟原料。
一张看似空白的鹿纹信笺,纸倒是汴京常见的竹纸。
一卷写满女子名字的清单,从名字来看,似都同她一般的青楼女子。
一枚造型古拙的铜制令牌,令牌边缘磨损,显然有些年头,其上雕着一只鹿,透着一股异域气息。
“暗红色矿物,珠儿初步辨认,说是昨日花影房中铜炉中燃烧的鬼哭蓟原料。”
沈镜夷指向那信笺,“这些纸,已让珠儿用她所知的方法试过,暂无反应,或许需要特殊的显影药物。”
他最后点向那枚令牌,“至于这个,和这份女子名单,暂未可知其用途。”
苏赢月拿起那枚令牌,触手冰凉沉重,垂眸仔细看着。
“一只奔鹿,”苏赢月喃喃自语,指尖划过那冰冷的刻痕,“蒋巡检不是说辽人喜鹿,花影的香包上绣的也是此物。这令牌,许是他们的标志。”
她又展开那份女子名单,目光快速掠过一个个名字,最终停留在三个被极细的朱砂笔悄然圈起的名字上:“青芬、青竹、柳儿,标记这三个名字,是何用意?”
苏赢月看向沈镜夷,“是主谋?还是同党?亦或是花影下一个利用的目标?”
沈镜夷垂眸,与她一同审视着这些充满谜团的物品,沉声道:“陈氏兄弟虽已落网,但此案,绝非终点。”
“花影及其这些线索表明,辽人在汴京的渗透,已远超我等想象。毒杀刘望、毒害西域良驹,或许只是他们的开始。汴京今后恐怕不得平静。”
苏赢月抬起头,迎上他凝重的目光,宽慰道:“任他辽人诡计千般,我们亦可携手破局。”
沈镜夷点点头。
苏赢月再次拿起那张空白信纸,对着日光看了看。
纸张是汴京常见的竹纸,质地算不上顶好,边缘甚至有些微毛糙,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只是张废弃的草稿或随手放置的普通纸张。
但此物是与那鹿纹令牌一同藏得那般隐秘,若说它只是一张废纸,苏赢月是万万不信的。
沈镜夷负手立于其旁,同样目光沉静地审视着那张纸,沉声道:“密写之术,自古有之。或需火烤,或需水浸,或需特定药物方能显影。”
“珠儿已试过她知晓的几种显影之法,皆无反应。”沈镜夷眉头微蹙,“可见此法极为刁钻,非寻常手段可破。”
苏赢月看了看那奔鹿令牌,思索着抬起眼,“这显影之法,或许并非依赖外物,而是与这令牌有关?”
闻言,沈镜夷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这令牌本身,便是钥匙?”
“未尝没有可能。”苏赢月拿起令牌,入手一片冰凉。
她将令牌翻转,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特别是那奔鹿雕刻的凹陷处、边缘的缝隙,试图找到任何可能残留的粉末或液体痕迹,却一无所获。
“或许,并非涂抹。”她喃喃自语,视线在令牌光滑的正面与信纸之间来回移动。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将令牌的光滑正面轻轻覆盖在信纸之上,然后对着日光,缓缓缓移动角度,仔细观察。
沈镜夷微微向其倾身。
“有些密写,用的是微雕之法。”苏赢月解释道,眼神依旧注视着白纸。“就是将字迹以极细的针尖刻于硬物之上,以此为‘印’,蘸取极稀薄的无色涂料,再压印于纸面。”
“肉眼观之,纸面毫无痕迹,但若以特定角度光照射,利用印章微雕字迹与纸面形成微小凹凸阴影,或可窥见端倪。”
然而,令牌平滑如镜,光影也并未在纸面上投下任何有规律的阴影。
此法显然不通。
苏赢月并未气馁,她放下令牌,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脑中飞速运转,“不用药水,不用微印……那会是什么?”
苏赢月闭上眼睛,微微侧头。而后她伸出右手食指,用指腹轻轻地、极其缓慢地从信纸的一端抚向另一端。
沈镜夷默默站在一旁,屏息凝神看着她。
只见她的指尖在纸张的某些区域停留的时间稍长,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忽然,苏赢月的手指在靠近纸张右下角的一片区域停住,反复来回摩挲了几次。
她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转身走向梳妆台,研磨出一小碟极细的青黛粉。
之后,苏赢月用一支全新的、柔软的小羊毫笔,蘸取极少量的青黛粉,将笔杆在指尖轻轻弹动,让那细若尘埃的粉末极其均匀地、薄薄地撒在信纸表面。
然后,她捏住信纸两角,极其小心地轻轻一抖,将浮粉抖落。
这时,信纸右下角那片原本空白的区域,在残留的薄粉衬托下,赫然显现出几行极其浅淡的、并非书写而是微微凹陷的压痕字迹!
那字迹并非汉字,而是弯弯曲曲、如同虫鸟般的符号,所料不差的话,应是契丹文字。
“是压痕密写。”苏赢月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书写者用硬笔在垫着软物的纸上用力书写,纸背虽未破裂,但纸张已形成永久性的凹陷。”
“平日肉眼难辨,但若撒上极细的粉末,粉末落入凹陷处,便能显形。”
沈镜夷没说话,只静静看着她,深邃的眼眸中俱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