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无声的共识-《公主气运爆满,清冷首辅日日犯上》

  等他终于合上册子,额角已渗出细微汗珠。

  喉结滚动了一下,却终是没有吐出半个字。

  沉默片刻后,他默默将册子递给了身旁的户部侍郎。

  那侍郎接过,匆匆一瞥,旋即也陷入怔然。

  紧接着,册子被一位接一位的大人传阅。

  一个个朝廷重臣皆低头细读,神情或惊讶,或动容。

  待最后一人看完,全场陷入长久的寂静。

  无人开口,唯有烛火轻轻跳动。

  一个女人,还是个年不过二十的年轻姑娘……

  她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念书吗?

  在场诸位,哪一位不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历经科举千军万马才得以位列朝堂?

  可如今,面对这篇策论,竟有人自愧不如。

  他们不愿承认,不愿服气。

  一个未及弱冠的女子,怎可能在经史子集、兵政财赋之上达到如此造诣?

  可文张摆在眼前。

  才华高低,岂是几句嘲讽便可抹杀?

  这一回,满堂权贵,竟是齐齐被一个小姑娘当面打了脸。

  ……

  等等,不对,不对!

  寻常女子,即便聪慧过人,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渊博学识、老辣见识。

  更何况,她竟能融合百家之言,贯通文武之道,格局之开阔,简直不像凡人所为!

  莫非她是那位身份尊贵之人?

  众人脑海中几乎同时闪过一个名。

  一定是公主!

  是容昭公主!

  她如今已得道成仙,位列仙班,拥有通天彻地之能。

  或许只是随手点拨身边之人,赐下一缕灵光、一道妙思,便足以令人脱胎换骨。

  否则,怎能解释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切?

  这姜家三小姐,不过是运气好,得了仙人的指点罢了。

  世人总喜欢把偶然当成必然,把运气当成实力。

  她不过是个未出阁的闺阁女子,凭什么站在这金銮殿上与朝臣论政?

  难道就因为她背后站着南溪殿下?

  不,绝不能让她就此得势,否则朝廷体统何在?

  对,肯定就是这样!

  姜静姝一定是靠着旁门左道获得了某些机缘,才勉强写出几篇像样的文张。

  可区区几篇文张,怎能代表真正的治国之才?

  朝堂之上,讲究的是经年累月的学识积淀,是运筹帷幄的决断能力。

  她一个黄口小儿,又如何懂得民间疾苦、社稷安危?

  张远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只等着看她出丑。

  只要她稍有差池,他便会当场发难,让所有人都看清她的真面目。

  到那时,她再想留在朝中,便难如登天了。

  姜静姝盯着张远。

  “请问张尚书,我现在算不算无知?算不算井底之蛙?是不是眼界狭隘?又有没有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与张远之间。

  张远张了张嘴。

  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

  姜静姝的眼神太过锐利,竟让他生出几分心虚之感。

  他本想斥责她年少轻狂。

  可话到嘴边,却忽然意识到。

  若他当众羞辱一个已被皇帝默许留在朝中的女子,会不会显得自己心胸狭隘?

  南溪在一旁轻抚剑柄,慢条斯理地开口。

  “张大人,君子说话要凭良心,别张嘴就来,想清楚再答。”

  张远终究还是没敢再说什么。

  他身为尚书,本该以身作则,维护朝纲。

  可眼下局势已非他能掌控,反对之人,早已在南溪的威势下噤若寒蝉。

  他若再强出头,只会显得自己小肚鸡肠、嫉贤妒能。

  罢了,罢了……

  今日这一局,是他输了。

  这还能怎么想?

  姜静姝不仅有文张为证,更有南溪在背后支持。

  更重要的是,她刚才那一番话,正气凛然,毫无破绽。

  若他再纠缠不清,反倒显得自己心虚理亏。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眼神黯淡下来。

  “姜三小姐,文才武略兼备,确实有治国安邦的本事。”

  这话说出口的那一刻,他的背脊微微一僵。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姜静姝的胜利,来得太过干脆。

  众人心里五味杂陈,嘴上不敢反驳,全因为忌惮南溪的威压。

  他们清楚,南溪殿下虽未多言,但她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震慑。

  如今她为姜静姝撑腰,谁还敢跳出来唱反调?

  就算有人心中不服,也只能强压怒火,装作认同。

  这不仅仅是对姜静姝的认可,更是对南溪权威的屈服。

  而最震惊的,还得是姜丞相。

  他站在文官队列的前方,双手微微颤抖。

  目光落在孙女的背影上,久久无法移开。

  他记得她小时候,还喜欢缠着他讲史书故事,天真烂漫,不谙世事。

  这些年,他有意让她远离朝政,只为保她平安顺遂。

  可今日,她竟以如此方式,站在了朝堂中央,直面群臣诘难。

  她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步步进逼,逼得张远无话可说。

  姜丞相的心中涌起一阵酸涩与骄傲。

  这孩子……什么时候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地步?

  他看着孙女的背影,脑袋嗡嗡作响。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她刚才的话语。

  她早已洞悉了张远的用意,也预判了他的退路。

  这场对峙,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在张远的掌控之中。

  姜丞相闭了闭眼,心头既惊且喜。

  惊的是她的锋芒毕露,喜的是她的才华确实出众。

  他终于明白,孙女并非侥幸得势。

  而是真正有才学、有胆识、有担当。

  这孩子……真的这么厉害?

  她不是靠运气,不是靠依附他人。

  而是凭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这场较量。

  姜丞相终于意识到,他不能再把她当作需要庇护的孩子了。

  她已经有能力,也有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与天下英才并肩而立。

  这事到这儿,已成定局,没人再反对她留朝议事。

  即便是原本心存疑虑的大臣,此刻也只能默然点头。

  反对已无意义,只会让自己显得狭隘无能。

  更何况,皇帝尚未发话。

  可那含笑的目光已说明了一切。

  元武帝显然对姜静姝的表现十分满意。

  既然天子默许,谁还敢多言?

  于是,朝中上下达成了一种无声的共识。

  姜三小姐,确实有才,当得起这个位置。

  众人默默把目光转向另一位女子。

  白芷站在角落,低着头,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