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2章 “朕的土地!”-《视频共享古代,龙国军演吓傻古人》

  那死一样的寂静,最终碎裂于一声脆响。

  大秦,咸阳宫。

  嬴政面前的青铜酒爵,被他无意识地捏成了扭曲的废铁。

  他缓缓松开手,那团废铜“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没有看地上的酒爵,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那片漆黑的天幕,仿佛要将它烧穿。

  终于,那片黑暗中,亮起了第一个字。

  字是用血写的。

  【秦·嬴政】:“岂有此理。”

  简简单单四个字,没有咆哮,没有怒吼,却像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着焚天灭地的力量。

  紧接着,第二条弹幕,带着同样的血色,撕裂了黑暗。

  【秦·嬴政】:“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东至大海,西达流沙,朕一寸一寸打下来的土地,皆为秦土。”

  咸阳宫内,李斯和赵高连呼吸都已停止,他们从未见过始皇帝如此模样。

  那不是单纯的愤怒,而是一种创造者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肆意摧毁后的,最原始的暴怒。

  汉,未央宫。

  刘彻猛地一挥手,面前的竹简被扫落在地。

  他盯着天幕,双眼赤红。卫青和霍去病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封狼居胥的豪情还在胸中激荡。

  可那张被撕得七零八落的海棠叶,却像一根毒刺,扎进了他的心里。

  天幕上,他的名字亮了起来。

  【汉·刘彻】:“西域都护府何在。”

  没有问号,这是一个冰冷的质询。像是在审问那些不肖的后世子孙。

  【汉·刘彻】:“告诉朕,朕的大汉铁骑用命换来的河西四郡,燕然勒石,都到哪里去了。”

  唐,太极殿。

  李世民的手始终按在剑柄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万国来朝的盛景,是“天可汗”的尊号,是那张囊括四海的巨大疆域图。

  再睁开眼时,只剩下无尽的寒意。

  【唐·李世民】:“安西,安北,安南,安东,北庭,单于。朕的六大都护府呢。”

  他的文字,比刘彻的更长,也更痛。每一个名字,都曾代表着大唐的荣耀与威严。如今,却像是在宣读一份遗失珍宝的清单。

  【唐·李世民】:“为何会变成那样。”

  明,奉天殿。

  朱棣的胸膛剧烈起伏着。

  他想起了自己五次亲征漠北,想起了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他想起了郑和的宝船,那支无敌的舰队,宣扬国威于万里之外。

  可天幕上那条不断向内收缩的疆界线,让他感觉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成了一个笑话。

  尤其,是安南。

  那是他亲自下令,费尽心力才重新纳入版图的地方。

  【明·朱棣】:“为何放弃安南。”

  【明·朱棣】:“谁做的决定,谁。”

  杀气。

  跨越了时空,四位性格迥异、甚至互为敌手的帝王,他们的愤怒在天幕之上,汇聚成了同一股如有实质的杀气。

  这股杀气,让所有正在观看天幕的人,都感到一阵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寒冷。

  这不再是攀比,不再是炫耀。

  这是一种最纯粹的、被背叛的愤怒。

  就像一个辛劳一生的父亲,眼睁睁看着自己留给子孙的万贯家财,被一群败家子输得一干二净。

  紧接着,更多的弹幕爆发了。

  【明·朱元璋】:“俺的个乖乖,这帮龟孙子。真是气死俺了。”

  【汉·刘邦】:“咳,那个,大家先消消气,消消气。家业大了,总有那么一两个不成器的嘛。”

  然而,他这条和事佬一样的弹幕,瞬间就被淹没了。

  【秦·嬴政】:“刘季,闭嘴。”

  【汉·刘彻】:“高皇帝,此事,无关对错,关乎存亡。”

  【唐·李世民】:“高祖皇帝此言差矣。这不是不成器,这是在卖祖宗的基业。”

  刘邦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他发现,这次,这帮后辈皇帝们是真的炸了毛,谁劝都没用。

  最尴尬的,莫过于宋朝和清朝的皇帝们。

  宋太祖赵匡胤脸色发紫,一言不发。他能说什么?说他杯酒释兵权是为了稳定?可结果就是,他的后代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拿回来,最后还偏安一隅。

  天幕上那块小小的【南宋】地图,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所有赵氏子孙的脸上。

  清朝的宫殿里,气氛更是凝重如水。

  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缔造了清朝鼎盛时期的君主,此刻脸上都火辣辣的。

  那巨大的海棠叶,是他们的骄傲。

  可那一张张屈辱的条约,也是在他们奠定的“康乾盛世”之后,由他们的子孙签下的。

  【清·玄烨】:“……”

  康熙想说些什么,可打了几个字,又默默删掉了。

  他能说什么?

  说“朕的子孙不肖”?嬴政、刘彻他们已经说过了。

  说“此乃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听起来更像是无力的借口。

  最终,他什么也没说。

  沉默,就是最沉痛的自白。

  就在这时,一道金色的、带着草原雄鹰般桀骜气息的弹幕出现了。

  【元·铁木真】:“土地,是用来放马的。你们的子孙,连马都养不好了么。”

  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却像是一瓢热油,倒进了滚烫的油锅里。

  整个天幕,彻底沸腾了。

  【秦·嬴政】:“放肆。”

  【汉·刘彻】:“蛮夷之言。”

  【唐·李世民】:“夏虫不可语冰。”

  【明·朱棣】:“朕的土地,岂容尔等胡虏置喙。”

  一股前所未有的共识,就在这片刻的争吵与愤怒中,悄然形成。

  他们或许彼此为敌,或许相互鄙夷。

  但在这一刻,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夏之主。

  他们有了一份共同的家业——那片历经千年、由他们亲手开拓或守护的土地。

  而现在,这份家业,被外人侵占,被后人出卖。

  天幕的黑暗中,嬴政的血色弹幕再次浮现,这一次,只有两个字,却重如泰山。

  【秦·嬴政】:“国贼。”

  这两个字,像是一道惊雷,炸响在所有帝王的心头。

  国贼。

  谁是国贼?

  是那些签订条约的,是那些放弃土地的,是那些偏安一隅的。

  一股冰冷的、肃杀的意志,开始在天幕上蔓延。

  它不再是某个皇帝的个人意志,而是跨越了千年时空的,来自这片土地历代主人的集体意志。

  他们,要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