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玉希头也没抬。
视线始终落在桌面上那本摊开的资料上。
她嫌吵,直接把耳机塞进耳朵。
音量调大之前,刚好听见陈幸冷冷开口。
“谢谢大家支持,我对这次考核很有把握。要是最后没过,那就只能说是有人后台太硬呗。”
萧玉希面无表情,手指一按,音乐轰然炸响,彻底屏蔽杂音。
她低头翻资料,专注准备第二天的内容。
纸张一页页翻过,她的目光仔细扫过每一个知识点。
偶尔用笔在空白处标注重点。
一道身影从斜侧方缓缓逼近,手臂抬起,看似不经意地掠过桌面边缘。
“哗啦”一声,水杯倒了。
水瞬间浸湿她面前的文件,顺着桌角往下流,滴在裤腿上,洇出一块深色印子。
萧玉希扯下耳机,慢慢抬头。
潘晓站在那儿,脸上挂着天真无害的笑容。
“哎呀,不好意思哦,我不是故意的。”
说着,不紧不慢地弯腰,伸手去扶那只倾倒的杯子。
萧玉希当然记得她,陈幸的小跟班。
那天她在饮水机旁接水,潘晓就在一旁和同伴嘀咕。
“有些人啊,资料都看不懂吧?全靠家里帮忙递简历,真是给我们部门丢脸。”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她听见。
她懒得理,结果人家以为她软柿子好捏。
就在潘晓准备收回手的时候,一只手突然从侧面伸出,精准地扣住了她的右腕。
萧玉希五指收紧,力道压得潘晓腕骨咯吱作响。
她想挣脱,却发现对方的力气大得惊人。
萧玉希没有丝毫闪躲,直视着潘晓惊慌失措的眼睛。
“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故意的。”
旁边的陈幸原本正抱着手臂看好戏。
可当看到萧玉希出手的那一瞬,她的表情瞬间凝固。
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
看着文文弱弱,下手可真够狠的。
陈幸心里一阵发寒。
“你干什么!快放开我!”
潘晓瞳孔微缩,声音陡然拔高。
她另一只手猛地扬起,朝着萧玉希的脸颊挥去。
萧玉希只是轻轻一侧头,便避开了这来势汹汹的一击。
随即反手扣住了对方的手腕。
紧接着,她用力一拽,借着对方前冲的惯性施加牵引。
潘晓猝不及防,脚下一滑,整个人直接“砰”地一声摔趴在了办公桌上。
桌面冰凉坚硬,撞击让她的胸口一阵闷痛。
更糟的是,桌上之前洒落的水迹还没来得及清理。
此刻她的衣服尽数浸湿。
萧玉希扯了下嘴角,声音不高不低地说道。
“不是说了是意外吗?至于这么激动?”
“你给我松手!”
潘晓咬牙切齿,狠狠甩动胳膊。
她用力往后猛挣,身体后仰,试图拉开距离。
可就在她发力的瞬间,萧玉希忽然一松劲。
力道骤然消失,让潘晓失去了支撑。
她重心一偏,脚下踉跄,后腰毫无缓冲地撞上了桌角。
剧痛瞬间从腰部炸开,直冲脑门。
潘晓忍不住弯下身子扶住桌沿,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你到底想怎样?”
她瞪大双眼,死死盯着萧玉希。
萧玉希神色淡然,早已退后半步,靠在了椅背上。
“刚才不让你走,你生气,现在让你走,你又不开心。到底想怎么样?这话该我问你吧。”
潘晓气得浑身发抖。
她知道,若是单打独斗,自己根本不是萧玉希的对手。
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她猛地转头,朝站在不远处的几个同伴使了个眼色。
动手!
一起上!
那边三人对视一眼,立刻明白她的意思,脚步微动,作势欲上前。
就在这时,陈幸抬起头,目光快速掠过天花板角落里的摄像头。
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她走过去,站到潘晓身旁,压低声音提醒道。
“这里有摄像头。”
“而且办公室对面还有几个人在加班,这种时候闹事不合适。真打起来,先不说咱们挑的事端本就理亏,万一惹出乱子,明天的考核说不定受影响。”
这是她准备了整整三个月的机会,不容有失。
所以,哪怕此刻心里也为潘晓不平,她也绝不会让自己卷入一场无谓的冲突。
她伸手拉了把潘晓的胳膊,语气里带着劝解。
“别搭理她,疯狗咬人,还能跟它对咬?值得吗?”
另外两人也反应过来,纷纷上前帮忙。
一人一边架住潘晓的双臂,合力将她往后拖。
萧玉希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抬起右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仇人太多了。
从那天宋漾亲自带她走进A栋顶楼开始,敌意就从未断过。
以前她总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她充满恶意。
她试过找原因,也反复过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后来才懂,有些恶意根本不需要理由。
你不用非得理解,只要知道它存在就够了。
如果无法消除,那就让自己变得更强。
强到他们连仰望都够不着。
这个念头在一次次冷眼与质疑中悄然发芽,如今已长成挺拔的树干。
她不再奢求被理解,也不再期待被接纳。
她只相信,唯有实力,才能打破偏见的高墙。
唯有站在巅峰,才能让所有质疑的声音彻底闭嘴。
第二天就是考核日。
萧玉希早早起床,穿上那件藏蓝色西装套裙。
她深知,今天的每一分表现,都将决定她能否在这片残酷的职场丛林中站稳脚跟。
萧玉希走进考场才发现,三位考官里,有两个是之前一起去石城项目的同事。
左侧那位戴金丝边眼镜的男考官叫周维。
曾在项目中期对她提出的成本优化方案表示过怀疑。
右边那位穿着灰色高领毛衣的女考官则是李芸。
一向行事严谨,极少对新人给予额外关注。
她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
最初这两人对她的印象确实一般,但项目后期的合作还算顺利。
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她主动加班三天,完成了系统对接模块的压力测试。
并提出了关键性的应急预案,最终帮助团队提前两天交付成果。
那时,周维还难得地点头称赞了一句。
“反应快,有担当。”
李芸也在总结会上提到。
“萧玉希的进步值得肯定。”
这些微小的认可,如今想来,或萧是今天考核中唯一的缓冲地带。
视线始终落在桌面上那本摊开的资料上。
她嫌吵,直接把耳机塞进耳朵。
音量调大之前,刚好听见陈幸冷冷开口。
“谢谢大家支持,我对这次考核很有把握。要是最后没过,那就只能说是有人后台太硬呗。”
萧玉希面无表情,手指一按,音乐轰然炸响,彻底屏蔽杂音。
她低头翻资料,专注准备第二天的内容。
纸张一页页翻过,她的目光仔细扫过每一个知识点。
偶尔用笔在空白处标注重点。
一道身影从斜侧方缓缓逼近,手臂抬起,看似不经意地掠过桌面边缘。
“哗啦”一声,水杯倒了。
水瞬间浸湿她面前的文件,顺着桌角往下流,滴在裤腿上,洇出一块深色印子。
萧玉希扯下耳机,慢慢抬头。
潘晓站在那儿,脸上挂着天真无害的笑容。
“哎呀,不好意思哦,我不是故意的。”
说着,不紧不慢地弯腰,伸手去扶那只倾倒的杯子。
萧玉希当然记得她,陈幸的小跟班。
那天她在饮水机旁接水,潘晓就在一旁和同伴嘀咕。
“有些人啊,资料都看不懂吧?全靠家里帮忙递简历,真是给我们部门丢脸。”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她听见。
她懒得理,结果人家以为她软柿子好捏。
就在潘晓准备收回手的时候,一只手突然从侧面伸出,精准地扣住了她的右腕。
萧玉希五指收紧,力道压得潘晓腕骨咯吱作响。
她想挣脱,却发现对方的力气大得惊人。
萧玉希没有丝毫闪躲,直视着潘晓惊慌失措的眼睛。
“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故意的。”
旁边的陈幸原本正抱着手臂看好戏。
可当看到萧玉希出手的那一瞬,她的表情瞬间凝固。
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
看着文文弱弱,下手可真够狠的。
陈幸心里一阵发寒。
“你干什么!快放开我!”
潘晓瞳孔微缩,声音陡然拔高。
她另一只手猛地扬起,朝着萧玉希的脸颊挥去。
萧玉希只是轻轻一侧头,便避开了这来势汹汹的一击。
随即反手扣住了对方的手腕。
紧接着,她用力一拽,借着对方前冲的惯性施加牵引。
潘晓猝不及防,脚下一滑,整个人直接“砰”地一声摔趴在了办公桌上。
桌面冰凉坚硬,撞击让她的胸口一阵闷痛。
更糟的是,桌上之前洒落的水迹还没来得及清理。
此刻她的衣服尽数浸湿。
萧玉希扯了下嘴角,声音不高不低地说道。
“不是说了是意外吗?至于这么激动?”
“你给我松手!”
潘晓咬牙切齿,狠狠甩动胳膊。
她用力往后猛挣,身体后仰,试图拉开距离。
可就在她发力的瞬间,萧玉希忽然一松劲。
力道骤然消失,让潘晓失去了支撑。
她重心一偏,脚下踉跄,后腰毫无缓冲地撞上了桌角。
剧痛瞬间从腰部炸开,直冲脑门。
潘晓忍不住弯下身子扶住桌沿,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你到底想怎样?”
她瞪大双眼,死死盯着萧玉希。
萧玉希神色淡然,早已退后半步,靠在了椅背上。
“刚才不让你走,你生气,现在让你走,你又不开心。到底想怎么样?这话该我问你吧。”
潘晓气得浑身发抖。
她知道,若是单打独斗,自己根本不是萧玉希的对手。
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她猛地转头,朝站在不远处的几个同伴使了个眼色。
动手!
一起上!
那边三人对视一眼,立刻明白她的意思,脚步微动,作势欲上前。
就在这时,陈幸抬起头,目光快速掠过天花板角落里的摄像头。
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她走过去,站到潘晓身旁,压低声音提醒道。
“这里有摄像头。”
“而且办公室对面还有几个人在加班,这种时候闹事不合适。真打起来,先不说咱们挑的事端本就理亏,万一惹出乱子,明天的考核说不定受影响。”
这是她准备了整整三个月的机会,不容有失。
所以,哪怕此刻心里也为潘晓不平,她也绝不会让自己卷入一场无谓的冲突。
她伸手拉了把潘晓的胳膊,语气里带着劝解。
“别搭理她,疯狗咬人,还能跟它对咬?值得吗?”
另外两人也反应过来,纷纷上前帮忙。
一人一边架住潘晓的双臂,合力将她往后拖。
萧玉希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抬起右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仇人太多了。
从那天宋漾亲自带她走进A栋顶楼开始,敌意就从未断过。
以前她总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她充满恶意。
她试过找原因,也反复过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后来才懂,有些恶意根本不需要理由。
你不用非得理解,只要知道它存在就够了。
如果无法消除,那就让自己变得更强。
强到他们连仰望都够不着。
这个念头在一次次冷眼与质疑中悄然发芽,如今已长成挺拔的树干。
她不再奢求被理解,也不再期待被接纳。
她只相信,唯有实力,才能打破偏见的高墙。
唯有站在巅峰,才能让所有质疑的声音彻底闭嘴。
第二天就是考核日。
萧玉希早早起床,穿上那件藏蓝色西装套裙。
她深知,今天的每一分表现,都将决定她能否在这片残酷的职场丛林中站稳脚跟。
萧玉希走进考场才发现,三位考官里,有两个是之前一起去石城项目的同事。
左侧那位戴金丝边眼镜的男考官叫周维。
曾在项目中期对她提出的成本优化方案表示过怀疑。
右边那位穿着灰色高领毛衣的女考官则是李芸。
一向行事严谨,极少对新人给予额外关注。
她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
最初这两人对她的印象确实一般,但项目后期的合作还算顺利。
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她主动加班三天,完成了系统对接模块的压力测试。
并提出了关键性的应急预案,最终帮助团队提前两天交付成果。
那时,周维还难得地点头称赞了一句。
“反应快,有担当。”
李芸也在总结会上提到。
“萧玉希的进步值得肯定。”
这些微小的认可,如今想来,或萧是今天考核中唯一的缓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