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章 思想,信念,信仰-《边军造反:从拯救双胞胎女囚开始》

  本校尉范牧武的侄子范玉同?

  陈洛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的自我介绍竟会如此拗口。

  他费了点儿脑细胞才明白过来。

  这家伙是把“校尉范牧武的侄子”,当成了“将军”“官员”一样的自称身份。

  人家是本“将军”谁谁谁,本“官”谁谁谁。

  到他这里变成了本“校尉范牧武的侄子”谁谁谁。

  不对!

  范牧武不是已经死了吗?

  这小子从哪里奉来的他“大伯之命”?

  范玉堂见无人回应他,顿时觉得有些失了面子。

  又见在场众人全都看着陈洛。

  他立刻将手里的折扇合拢,用扇子指着陈洛:“喂!说你呢!聋了吗?赶紧给本少挑人!”

  陈洛微微皱眉。

  想到范牧武刚死,便决定不跟这小子一般见识。

  他淡淡地回应范玉堂:“发配营已由我接管,发配营里的人我另有用处,不对外发卖。”

  范玉同愣了一下,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随即嗤笑起来。

  “你接管?你算个什么东西?”

  “在这云州北区,军户方面的事都是我大伯说了算!

  你有手令吗?就敢大言不惭地说接管此地。”

  陈洛微微眯了眯眼睛,他冲身旁亲兵点点头。

  亲兵立刻将夏雍签发的手令递给范玉同。

  范玉同接过手令,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

  “夏雍?”

  “哼!一个刚上任的都尉,他的手令也配叫手令?”

  刺啦!

  范玉同说着,竟然当众将那纸手令撕得粉碎,随手抛在地上!

  “告诉你!现在立刻给我挑人!

  否则别说这些罪囚,就连你本少今天也能把你给发卖了!”

  范玉同嚣张地用扇子点着陈洛的胸口。

  陈洛身旁的亲兵,全都紧紧握着刀把。

  只要陈洛一声令下,他们立刻就会拔刀砍了范玉同。

  陈洛低头看了眼地上被撕碎的纸屑。

  “你一介白身,竟敢撕毁都尉手令。

  我看在范校尉的面子上可以容你。

  但军法容不了你。”

  “来人,送这位范少去见范校尉。”

  早就怒不可遏的屠狗,立刻拔出腰刀,走到范玉同跟前。

  范玉同冷哼:“你小子完了,等我见到我大伯,我一定让他把你……”

  咔嚓!

  屠狗一刀将范玉同砍翻在地。

  范玉同并没有立马咽气,而是在地上惊恐又疑惑地看着陈洛。

  陈洛看着范玉同道:“忘记告诉你了,你大伯昨天已经战死在落鹰岭了。”

  说完,陈洛高声下令。

  “清点发配营所有人数,一个时辰后出发!”

  经过清点,发配营共计有两千三百二十二人。

  其中男人有一千五百八十人,女人七百四十二人。

  这些人大多都有病在身。

  像李道元儿子李博佑那种,病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也有近四十人。

  陈洛没有放弃任何一人,直接把人全部带走了。

  返回望江屯的路上。

  陈洛提前派人回望江屯,让屯子里的人准备好饭食,热水,以及干净的衣物。

  发配营的人身子弱,所以赶路速度很慢。

  从龙山县城到望江屯,愣是走到下午四点才抵达。

  进入望江屯后,发配营的人先被带到演武场上。

  有专人在负责引导发配营的这些人。

  “所有人先排队领换洗衣服,领到衣服后去排队沐浴。

  沐浴时必须认真搓洗,只有洗干净了才能领取饭菜。”

  发配营的人都呆住了。

  刚来就有干净衣服领,还能沐浴?

  所有人赶紧排队。

  当第一批人沐浴更衣,领到香喷喷的肉粥开始吃起来时。

  压抑的啜泣声不断响起。

  发配营这些人知道,自己多半是熬出头了。

  新接管发配营的这位都伯大人,应该是个难得一遇的好人。

  李道元、李博佑、孙思景、王大木、宋巧珍。

  这五人被陈洛视作特殊人才,单独进行了一系列安排。

  李道元和李博佑自不必多说,父子二人博览群书,并且都通晓地理和水利。

  更难得的是,李博佑还是个练武之人。

  武道修为已经进入淬体七重境。

  算是个文武全才。

  王大木曾是军器监的大匠,他是不愿意配合军器监贪墨,才被陷害发配的。

  军器监的匠人,最高等级就是大匠。

  能捡到这样的人才,对于陈洛而言比捡到万两黄金更值得高兴。

  五人当中唯一的女性宋巧珍,曾经自己经营过绣楼。

  她身怀绣技,有经营和管理的经验,还擅长算账。

  陈洛准备好好培养她一下,好让她负责教导望江屯的女人们。

  入夜。

  陈洛在书房思考着,自己接下来的管理和发展。

  现在望江屯里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一万了。

  另外陈洛即将正式升任为曲长。

  一旦任命文书下来,挨着伏龙山的另外四个军屯也将归陈洛管辖。

  那四个军屯的人数加在一起,最起码也在两千人以上。

  这一万两千多人要如何管理?如何培养?

  都是陈洛急需确定的问题。

  另外身为部队出身的人,陈洛更加清楚。

  要想一支队伍拥有严明的纪律,高度的忠诚,以及强大的凝聚力。

  其核心关键还在于,这支队伍必须拥有高度统一的思想、理念、信仰。

  那么该用什么思想,作为这支队伍的指导思想?

  陈洛犹豫再三,最终写下:“以民为主,团结友爱;不惧牺牲,共创太平。”

  这十二个字表达的意思浅显易懂。

  而浅显易懂,正是这十二个字最珍贵的地方。

  陈洛也想过用“我命即天命,我心即天心”。

  或者“为万世开太平”

  亦或者“人人生而平等,平凡但不卑微”之类的话。

  作为队伍的指导思想。

  但就北齐目前的平均教训水平而言。

  这些思想要被理解,被认可,甚至是被传播,基本不太可能。

  只有浅显易懂,才有可能被理解,被认可,被传播。

  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思想也一样。

  先从简单的思想开始教育,无疑更加明智。

  确定好队伍的指导思想后。

  陈洛开始制定内部管理框架。

  原先的大队编制暂时不动,但需要增设骑兵大队。

  另外还需增设参谋部、后勤部、督察部、政工部、财务部、装备部。

  每次作战的功勋评定标准,抚恤标准,战利品处置……等等。

  也需要有相应的方案。

  不知不觉间,陈洛忙到天亮。

  这时陈洛书房的房门突然被人敲响。

  “夫君。”

  小薇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门没上栓,直接进来吧。”

  小薇推开房门,有些焦急地对陈洛道:“你快去看看吧,一大队和三大队的人刚刚打起来了,沈义和万峰刚将人制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