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章 只有夫妻情谊,没有男女之情-《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侯爷金口已开,此事岂有转圜余地?又岂容她们置喙?

  “那便是了。”

  易知玉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既然结局已定,无力更改,纵使你我将心悬在半空,除了徒增烦恼,又有何益?终日惶惶不过是徒耗心神罢了。”

  “与其将光阴虚掷于无用的忧虑,不如静下心来,做好眼前该做之事,才不辜负这匆匆流年。”

  小香听得似懂非懂,眼中茫然未散,虽觉得小姐的话有理,却难以立刻抚平她心头的焦虑。

  易知玉知她一时难以领会,便不再深言,转而温言安抚道:

  “你放心,你家小姐心中分寸和打算,断不会任人摆布和欺负的。”

  她顿了顿,引导着小香看向积极的一面,条分缕析地安抚道:

  “你且想想,自打我接手府中庶务以来,可曾出过半分差错,让旁人拿了把柄去?”

  小香认真想了想,摇头道:

  “不曾,小姐事事周全,从未出错。”

  “那我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可曾犯过‘七出’之条,德行有亏,予人话柄?”

  “自然没有!”

  小香答得毫不犹豫。

  “这便是了。”

  易知玉微微一笑,目光沉静而笃定,

  “我既无错处,又身负陛下亲赐的诰命。即便那崔小姐是二爷心尖上的人,即便他再偏爱那崔氏也好,崔氏想要动摇我的地位,也绝非易事,毕竟侯府也是要讲规矩体统的,岂能无故贬妻为妾呢?”

  “这等荒唐事,若传了出去,莫说侯府颜面扫地,便是二爷的官声前程也要受损。这般损人不利己的事,岂是轻易能为之?”

  她见小香神色稍缓,又故意打趣道:

  “再说了,难道在你眼里,你家小姐我就是个只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草包吗?”

  这话问出,小香却一时没有接话,只是悄悄抬眼瞅了易知玉一眼,那眼神欲言又止,分明在说:

  您可不就是一个任人拿捏总被欺负的草包嘛。

  易知玉被她这毫不掩饰的目光看得有些窘迫,轻咳两声掩饰尴尬,挽尊道:

  “咳咳……从前那般,那是你家小姐我韬光养晦,暂避锋芒,暂且隐忍,此乃‘蛰伏’之策,你懂不懂?”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你家小姐早已非吴下阿蒙。我既醒了,便定会护得住自己,也护得住你们周全。”

  她说着,轻轻拍了拍小香的手背,将话题引向实处:

  “好了,别胡思乱想了,回去好好收拾打点,今日账本都还未看完,得回去赶紧看了,明日好出府一趟,去瞧瞧手下铺子。”

  “是,小姐。”

  小香点了点头,轻声应下,眉宇间却仍凝着一丝化不开的愁绪。

  她悄悄抬眼,目光在易知玉平静的侧脸上流连,唇瓣微动,欲言又止。

  易知玉察觉到她这副模样,不由失笑:

  “还想说什么便直说,这般偷偷瞧我作甚?”

  小香眼珠转了转,似在斟酌措辞,片刻后,才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问道:

  “小姐……二爷这就要将他心尖上的人迎进门了,您……您心里头,当真一点儿都不难受吗?”

  易知玉闻言,脚步微顿,有些诧异地侧过头来看向小香,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问:

  “难受?为何要难受?”

  见她神情不似作伪,眼中只有纯粹的疑惑,并无半分勉强或隐忍,小香心中更是惊讶。

  这些时日以来,二爷待小姐体贴入微,对一双儿女更是疼爱有加,两人相处时虽不似话本里那般浓情蜜意,却也和睦融洽,颇有几分举案齐眉的模样。

  她看在眼里,早已暗自认定小姐对二爷是生了情意的。

  “奴婢是觉着……近来二爷待您和少爷小姐极好,您二位相处得也越发融洽,奴婢还以为……”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

  “还以为您心里是在意二爷喜欢二爷的。”

  在意,喜欢,这几个字落入耳中,易知玉的心弦像是被轻轻拨动了一下,泛起一丝陌生的涟漪。

  她不由得怔住了,这个问题,她似乎从未真正深思过。

  她喜欢沈云舟吗?她在心底默默地问自己。

  目光不由飘向远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身姿挺拔、眉目疏朗的身影。

  平心而论,沈云舟的确是个出类拔萃的男子。

  论相貌气度,他龙章凤姿,卓尔不群;

  论品性担当,他忠君爱国,骁勇善战,是国之栋梁。

  而在家中,自两人间那些隔阂冰释之后,

  他作为夫君,给予了她应有的尊重与维护;

  作为父亲,对两个孩子更是倾注了满满的关爱。

  他重情重义,行事磊落,确是一位君子。

  面对这样一个人,她怎么会讨厌呢?

  喜欢,应该是喜欢的吧。

  想到此处,易知玉唇角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语气平和地答道:

  “谁说不喜欢?我自然是喜欢他,也在意他的。”

  听她亲口承认,小香眼中的困惑反而更深了:

  “既然小姐您心里有二爷,那……那怎么还能眼睁睁看着他迎别的心仪女子进门呢?难道您瞧见二爷与崔小姐在一处,心里就不会堵得慌、不会难过吗?”

  易知玉微微偏过头,目光投向不远处一树初绽的玉兰,仿佛真的在认真思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难过吗?

  她细细体察着自己的心绪,却并未捕捉到那份预期中应有的酸楚。

  沈云舟心中早有他人,这件事她几年前便已知晓。

  既然早已心知肚明,为何要在今日才突然感到难过?

  诚然,崔若雪会以妾室身份入府,确实在她意料之外,也让她对未来的后院安宁生出了几分隐忧。

  但她了解沈云舟的为人,他是一位重诺守礼的君子。

  即便再偏爱那位青梅,想来也会顾全大局,给予她这个正妻应有的体面和尊重。

  既然如此,她又何须过度忧心?

  至于难过,就更显多余了。

  她与沈云舟的结合,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若论情意深浅,她不过和沈云舟才认识几年光景,相处的时日也只有不到一年光景而已,自然比不得他与崔家小姐自幼相伴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