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红叶村的往事(一)-《萤火时代》

  “小姑娘,别站着,坐下吧,我有话问你。”朱福银进房之后,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两杯茶水,把其中的一杯放在小女孩面前。

  小女孩没说话,默默的坐到桌前,不安的看了朱福银一眼,又迅速低下头,绞着衣角。

  “你叫什么名字?”朱福银看出来小女孩很紧张,所以没有很直接,而是打算循环渐进,慢慢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梅玲。”小女孩小声的回道。

  “今年多大了?”

  “十岁。”

  “你父母呢?”

  “他们……他们都死了。”

  小女孩声音突然哽咽起来,眼角泪水涌出。

  朱福银心里暗骂自己蠢,她要是父母在世,那个老人怎会把她托付给一个外乡人?

  “对不起啊,我不该问这个的……”朱福银掏出身上的手帕递了过去。

  小女孩迟疑片刻,没有伸手去接,而是拉起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公子,我爷爷说你是好人,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说完话后,小女孩解开身上的包袱,里面是几件旧衣服和一些干粮,她拿出一个被衣服包裹着的木匣子,双手捧着递到朱福银面前。

  这个木匣子朱福银见过,就是老人第一次把孙女托付给他的时候,给他展示过的那个,里面应该是金子。

  他想了想还是伸手接了过去:“这东西你一个小女孩放在身上不安全,我就先给你保管着。”

  “那个……”朱福银放好木匣子,看着泪迹未干的梅玲,犹豫着还要不要继续追问下去。

  “公子,你是不是想问红叶村附近出现的那个杀人的怪物?”梅玲擦干脸上泪痕,抬起头看向朱福银。

  朱福银点了点头。

  “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个怪物是什么,只不过每当进过后山鬼洞的人想要离开村子时,它都会出现在上空,杀死每一个进过鬼洞想离村的人。”小女孩说道。

  “鬼洞?那到底是什么地方?你去过吗?”朱福银问道。

  梅玲摇了摇头:“我要是去过了也不可能活着走出村子。”

  朱福银想了想试探着问道:“那你爷爷呢?他不亲自带你离村,而是把你托付给我,是不是因为……进过鬼洞,无法离村?”

  梅玲点了点头,双手掩面,泪水再次涌出。

  朱福银看着低声抽泣的梅玲,狠了狠心,打算趁着她愿意说继续追问下去。

  “那你爷爷有没有告诉过你关于鬼洞里的事情?还有木匣子里的那些金子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多年,综合红叶村的突然暴富,朱福银敏锐的觉察到了这盒金子的来历恐怕是和那个什么鬼洞有关联。

  普通的农户家里能拿出几两银子都实属不易,但一个穿着破烂的老人却能拿出一盒金子,更不用说那些村民了,恐怕家中的财富和老人比起来只多不少。

  “村里人刚发现鬼洞时,我也很好奇,曾请求过爷爷想去洞里看看,但爷爷很生气的训斥我,不准我去。

  爹娘死后,爷爷说是因为他们进入鬼洞,招惹上了邪祟才被杀死的,再三警告我不能靠近鬼洞,再加上村里死了不少人,我也就不敢去了。”梅玲断断续续的回答道。

  “那这盒金子呢?你知道家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些金子吗?”朱福银问道。

  “金子……金子……”梅玲喃喃自语,继而掩面大哭:“爹,娘,你们为什么不听长官姐姐的告诫,非要去后山?玲儿不要新衣服,不要好吃的,也不要新房子,只想你们回来……”

  “长官姐姐是什么人?现在她在哪里?”朱福银赶紧追问道。

  梅玲口中的长官姐姐既然做出了告诫的举动,那必然对鬼洞有了解,是个知情人,如果能找到她,说不定能知道那杀人的怪物是什么。

  “长官姐姐早已经带人离开了村子,要是他们在的话,我父母也没机会靠近鬼洞,更不会死……”

  在梅玲断断续续的诉说下,朱福银大概的知晓了红叶村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

  四年前的一天,红叶村突然来了一队人马,两女四男,穿着打扮甚是奇怪,而随行的马车有三辆,马车上满满当当的堆积满了箱子,也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

  这队人马找到了村长,提出想在红叶村暂居,并给了不少银两,村长自然是眉开眼笑的满口答应。

  随后这些人雇佣村民搭建了几个屋子,朱福银他们后来在村里暂住的屋子便是其中一栋,还有两栋屋子比较大,建在了那些人的指定的地点。

  说来也奇怪,在屋子建好前的这段时间,这些人并未借住普通村民家中,只是在村子空地处搭建了几个布篷子居住,偶有村民路过,听到他们的谈话声,却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看来是些精通仪国语言的外族人,也不知道他们来这穷乡僻壤有什么目的,不过红叶村的村民看在这些人出手大方的份上,也懒得深究,拿钱办事,管他是什么人呢,银子到了手上才是最实在的!

  屋子建好后,这些人赶着马车去了后山的两栋房子里长期居住,村内的屋子只是用来摆放他们托村民出去采买的一些杂物,隔一段时间回来一个人,也是拿上东西后就往回走。

  后山的两栋房子靠山而建,上下两层空间比较大,并且还用石头修了一道高高的围墙,普通人想徒手爬上墙头都难,所以也不知道围墙里这些人究竟在干什么。

  村里人虽然好奇,却也无法探究,那些人好像不愿村民接近后山围墙的区域,所以才在村里建了一个采买拿取物资的屋子,宁愿自己进村也不愿意村民帮忙送到后山的屋子。

  偶有进山打柴采药的村民路过,会听到里面隐约传来的轰鸣声,但那紧闭的院门和高高的石墙完全阻挡了视线,什么也看不见。

  时间一长,村民们也就习惯了这些外族人的存在,见面也会打个招呼什么的,那些人虽然话不多,但看上去还算友善,偶尔也会和村民们聊上几句,不过却对后山的事闭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