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偶遇-《穿到六零当团宠》

  可培训班的文化课都结束了,宋向文也没回来。

  宋大志只能揣着钱,坐上了去往省城的大巴车。

  只是一下车,他就愣住了。

  省城早已不是他上一次来过的那般模样,四周的墙壁上早已经刷上了白漆,写上了一行行红色的标语。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宋大志只看了一眼,就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程度。

  路过知青办门口,看到工作人员们满脸激情的和即将下乡的知青们讲解着农村建设的伟大壮举,讲着知识青年在农村干出的伟大事业,宋大志更是默默的加快了脚步。

  宋大志熟门熟路的跑到军医院,找到了宋向文,把前因后果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宋向文。

  看着宋大志搓着手手等答案那样,宋向文只觉得脑子一抽一抽的疼。

  他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憨货?

  不过,宋南星这个提议,倒是有点意思,可供参考。

  “你把钱放我这儿,等我有空了,就去桃源县看看。”

  宋大志惊讶的看向宋向文,疑惑道:“短期培训班不是只上两个月的课吗?”

  换句话说,你不是该放假了,不回家吗?

  宋向文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果果都看出来的问题,你这憨货还没察觉出来?”

  宋大志干笑着挠了挠头,没吭声。

  宋向文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把罗彩儿那点小心思,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宋大志听。

  宋大志这才恍然大悟。

  “我咋就没想到?还是你们文化人脑子好使!”

  宋向文没吭声,只是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

  宋大志直接把宋向文的沉默当做了默认,当即就去车买了一张回程的票,然后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一股脑的全塞到宋向文的手上。

  看着宋大志那没心没肺,把他卖了还会帮忙数钱那样,宋向文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你好歹也算是进了一趟城,什么都不给孩子带一点?”

  宋大志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默默的从宋向文手里抽了一张角票回来。

  宋向文看着他小气那样,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钱往兜里一塞,拉着宋大志就去了百货公司各种买买买。

  直到把网兜装满,宋向文又塞了一块钱到宋大志兜里,这才把他送到了车站。

  对于宋向文的决策,宋大志一向是坚决执行,哪怕他心里觉得这钱他根本就用不上。

  路过知青办的时候,两人听到一道清脆的女声。

  “同志你好,报名下乡。”

  宋向文和宋大志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之色。

  要知道,下乡可是个苦活,许多人都不乐意,三催四请都不去,只能按照要求强制执行。

  如今遇到一个主动来报名的,别说宋向文和宋大志,就连知青办的人都惊讶了。

  宋向文和宋大志的脚步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不约而同的朝着知青办看了过去。

  一个十八九岁,盘靓条顺,身穿布拉加的女孩子,正对着知青办的同志,铿锵有力的说道:

  “一家四口分开报,我去省里最艰苦的地方,我弟去甘省,我爸去藏省,我妈去北大荒!”

  听到女孩子这么一说,知青办的同志差点惊掉下巴。

  本省倒也罢了,其他三个可都是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并且劳动超负荷的地方。

  “同志,你确定一家人这么报,还要一家人分开?”

  知青办的同志再三确认,那女孩却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同志,我确定!”

  难得有个自愿报名的,知青办的同志见她思想觉悟高,又是个娇气的女同志,没忍住又提醒了她一下。

  “小同志,你要不要考虑一下黑省,黑省农作物多,而且猫冬时间长,一年下来有五个月都在猫冬,相比其他地方要轻松许多。”

  没想到那女同志根本不听劝,反而拍了拍胸脯,一脸坚定道:“没事,我和我的家人都不怕吃苦。”

  “领袖说了,咱们有志青年就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我跟我弟约定好了,不在城里虚度光阴。以后农村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在那里磨一手老茧,练一颗红心,当一辈子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虽然我爸妈年纪大了,但也想为上山下乡建设新农村出一份力。正所谓劳动人民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

  话音刚落,知青办的同志没忍住鼓起了掌。

  “说得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觉悟,真是难得,户口本带了吗?我这就给你们全家安排下乡!”

  那女同志将户口本递了过去,知青办的同志当即便为她们一家四口登记了报名下乡,并发放了安家费。

  那女同志接了过来,毫不犹豫的揣进了兜里。

  宋向文和宋大志默默的等在知青办门口,等看清楚了那个女同志的长相,这才离开。

  “这小女子,绝对有问题!”

  宋大志都看出来的事儿,宋向文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他眯缝着眼睛,冷声道:“这女子,就是钱家那个独苗。”

  对于钱家,宋大志也略有耳闻。

  “捐了一个钟表厂那个钱家?”

  还不等宋向文回答,宋大志又开了口。

  “师兄,不对啊!

  你说她是钱家独苗,那她哪里来的弟弟?”

  还是一个户口本上,可以帮忙报名下乡的弟弟!

  宋向文冷笑道:“赘婿也是婿,后娘也是娘,私生子也是子。

  继母带过来的弟弟,怎么就不是弟弟了?”

  宋向文说得隐晦,但拉长耳朵,提高警觉的宋大志居然听懂了!

  “那个陆志华不是风评挺好的?孝顺长辈,疼爱妻子,风度翩翩,衣冠楚楚……”

  宋大志把自己会的四字成语,一个劲的全都往陆志华身上堆。

  宋向文抬手打住了他的话头,冷笑道:“钱老爷子还在的时候,这丫的装得还挺好。

  等钱老爷子一走,这丫的就彻底的不装了,老婆生病也不送医院,直接活生生把人给拖死了不算。

  前妻前脚刚走,这丫的就将带着个拖油瓶的柳知柔娶回了家。

  听说,那拖油瓶只比钱清清小两个月,还跟陆志华一个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