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建造生祠!-《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画师们已经开始的动笔,准备将这一幕画下来,然后刊印成册,运售其他地方。

  当然,一定要画好,要想办法表现出镇北侯的器宇轩昂,要想办法将镇北侯的面容上,增添一些忧国忧民的底色。

  还有镇北侯手捧土豆的那一幕……土豆有些小了,得画的更大一些才像话。

  而那些陕西的儒家大佬们,不少也在此处,见到此情此景,忍不住赋诗一首。

  也有人开始提笔,写今日的见闻的随笔,遣词造句极为优美,一开始写美景,然后是写陕西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日子里,陕西百姓是过的怎样的生活?如何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如何收成极少,朝不保夕。

  然后才是写最近发生的事,从今年开始组建生产建设团,什么种植土豆是功在当时,而那些水利工程、灌溉工程是利在千秋。

  甚至那些部分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在今年也发挥了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哪怕到了今日,整个关中平原在崇祯二年,也只下过了三次稀稀落落的雨。

  那些水利工程,那些沟渠里面并不多的水流,却为关中平原的土豆丰收,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最后发出感慨,世上怎么会有镇北侯这样的奇男子?

  反正话里话外,都是说镇北侯来到陕西之后,陕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人,历朝历代有谁能够相提并论?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拍起马屁,那简直就是其他人拍马所不能及的。

  当然,并不是说陕西的读书人都来了,也有一部分顽固分子,一心要与叶铭为敌。

  叶铭挖了几株土豆,意思了一下,然后将放下锄头,脸上带着笑意。

  “诸位,如此一来,陕西的局面,应当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卢象升笑着说道:“先生功德无量!”

  其他人也跟着奉承,谁都明白,经过这一次的土豆丰收,整个大明,镇北侯算是彻底站稳了。

  任何人想要对付镇北侯,都要掂量掂量够不够格,要组织起一股怎样的力量,才能战胜镇北侯这样的庞然大物。

  叶铭此刻觉得,好像死不死,回不回去继承那十亿,好像并不重要了。

  在这里的日子也很爽啊。

  “这些土豆,按照一开始的计划进行分配,负责种植土豆的生产建设团,按照收成进行工分计算,该奖励的就进行奖励。”

  早在收获之前,西安府的官员,都对那些即将收获的土豆安排。

  部分土豆用来作为粮食,度过整个崇祯二年,别问够不够,按照现在的收成,数百万石的收获是绝对有的,这足够支撑到下一季土豆收获了。

  还有很大一部分,用以当做种粮,这同样无比重要。

  这些粮食的储备,也早就做好的了准备,哪些生产建设团驻地的地形适合建造地窖储存粮食,都早早的挖好了地窖,这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土豆能够存放的更长的时间。

  这些种粮,除了陕西之外、还有其他省份,都应当有一定的土豆种植份额,这一部分土豆,在收获之后就会尽快送往各省。

  各省如今都对这些土豆种极为眼馋,那些守旧的地主老财们再如何阻止,都抵挡不过事实,青壮派的官员都会认为土豆会对他们的仕途的有极大的增益,对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争相想要得到一定的的份额。

  他们清楚的明白,有些东西的普及,已经无法阻止了,整个陕西都因为这土豆重现生机,想再说土豆的坏话?

  这天下的百姓,又不是傻子,诓骗无知百姓是一种统治手段,但绝对不是主要的统治手段。

  守旧派的地主老财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喟然长叹,说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一众官员看着越来越多土豆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箩筐,脸上都带着笑意,这些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看起来实在是有些可爱啊。

  他们每一个的存在,都是他们的进身之阶。

  而那些生产建设团的百姓,一个个脸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

  这些都是他们种出来的啊,虽然种出来要重新分配,这些土豆绝大多数不会落入他们的手里,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原本都快活不下去了,要不是侯爷在,他们如今已经不知道在何处了。

  哪处山谷散落的骨头是自己的?

  能让他们活下去,有口饭吃,已经算是他们祖上积德,遇到了侯爷了,怎么敢奢求更多?

  种地的地不是他们的,种子不是他们的,甚至锄头镰刀这些都不是他们的,只是帮侯爷种地而已。

  更何况他们是白种吗?并不是的,除了能够吃饱饭之外,实打实的工分也落在他们手上了,他们这个月的评级,也一开始板上钉钉的甲等

  甲等可以让他们得到极多的资源,可能是牛羊、可能是衣服,也有可能是实打实的金银铜钱,这些东西,都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活下去。

  如今这些生产建设团,几乎都私自建造了一座座的生祠,里面供奉的,都是叶铭的塑像。

  不管这些生产建设团各自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以至于他们的生产资料是否匮乏,他们都会自发的建造这样的生祠,在固定的时候进行祭祀。

  日子过得不错的生产建设团,祠庙就整的更好一些,每个月评分不算好的生产建设团,祠庙就没那么好。

  但是不管是好的祠庙还是不好的祠庙,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些生产建设团,都尽可能做的最好,尽他们的所能让生祠更好些,更华贵一些。

  当年给魏忠贤建造的那些生祠,一个个的奢华无比,仿佛花费更多的钱财,才能体现自己的诚心诚意。

  但在很多人眼里,那算什么生祠?给侯爷建造的,才是真的生祠。

  即便是朝廷真的调查,也没有一点水分,都是他们诚心诚意的想要给镇北侯立生祠。

  甚至如果有一天,镇北侯真的失势了,朝廷要求砸碎这些生祠,他们也不愿意拆,如果真的强拆,他们也会偷偷供奉镇北侯的塑像。

  现在见到真人,他们更是没事就朝着叶铭所在的方向叩头,也不管叶铭能不能看见。

  说实话,这一幕都有些犯忌讳了,但是在场的不管是文武百官,亦或者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亦或者是普通老百姓,都不觉得有什么。

  哪怕是秦王朱存极,都不觉得这一幕有什么不对,会不会对他们朱家产生什么威胁。

  要是真较真,镇北侯他娘的直接撂挑子不干了,谁他娘的帮他们朱家收拾如今的烂摊子?

  现在需要这位爷为我朱家天下撑起一片天啊!

  更何况,陛下都没有说什么,他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说什么?

  你现在问问陛下,如果他和镇北侯两人只能活一个,陛下会选谁?

  犹豫一个呼吸,都是陛下对镇北侯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