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厨房-《庆云浮》

  谛听的梧桐巷卫所就位于举院街上,外观是栋二层的青色小楼,后面围拢出个院子,盖了十几间偏房,南边就是厨房,供应青衣使,刀笔吏及各差役的饭食。

  杨菁立在厨房的大灶前,煎烤那一锅拇指大小的杂鱼。

  小胖墩蹲在地上盯着柴火,托着腮擦了擦口水。

  他叫周成,江南人士,家里经营酒水生意,他是嫡次子,从小就被养的没什么野心,进入谛听不过是为了他娘少絮叨几句,倒不计较做什么差事。

  “菁娘,还是咱俩眼光好,厨房当差多美?当差还不是为了赚银子,赚了银子还不是为了吃口好的?”

  杨菁:“……”

  似乎也对,不过她第一站被安排到厨房,应该纯粹是人家见她是女子,又没个靠山,当然,她也不反对,厨房嘛,呃,比较安全。

  进入谛听首先要培训学习两个月,学习期间各种差事轮换尝试,培训完再正式安排差事。

  新晋的刀笔吏们,肯定是挤破了头也想往什么,监塔,护卫所,捕房等地处上凑,容易立功,一步快,步步快,谁都清楚。

  不过,她培训了没几日,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学刀剑,她拿起刀就想剥皮剔骨,瞬间将剥皮步骤都罗列清楚。

  学《大齐律》,脑子里浮现得全是杀人越货,栽赃陷害,钻律法漏洞的各类技巧。

  昨日卫所的黄辉黄青衣使教一众新晋刀笔吏学‘律’,拿出个前周惠帝,宁德年间的案例来。

  有一樵夫孙某,好酗酒,酒后常打骂妻子,某日醉酒归家,因酒钱与妻子起纷争,痛殴时失手杀妻王氏,正逢女儿省亲归来,惊见母亲倒卧血泊,骇然下抡起菜刀杀死了父亲。

  黄使让众人都写判词。

  杨菁其实从来不怕写东西,读书到工作,论文写了一箩筐,她本身又爱看书,时不时还能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些文章。

  没落笔之前,脑子里已先成文——

  ‘今查孙娘子手刃其父一案,情由曲折,哀悯殊深,断不可仅以律目论,而当揆诸情理,体恤幽微,恳请圣慈垂悯,量予减死……’

  这般写,哪怕有人以伦理纲常反驳,说亲手弑父,罪在不赦,当明正典刑,可她这个,任谁看也没过错。

  可真正一落笔,杨菁差点把孙娘子弑|父之后应该怎么伪造\现场给详写下来,什么伪装成意外身亡,伪造不在场证明,栽赃嫁祸等等。

  怎么留下必要的痕迹,怎么误导旁人,怎么设下一重复一重的圈套,仿佛一眨眼就能想出十个八个的坏主意。

  杨菁:“……”

  她简直有点被吓到。

  那系统旁白高兴极了,那叫一助威叫好,按照旁白的意思,就是所过之处,目之所及,肯拜服的收为奴仆,不肯低头的通通大卸八块。

  唉!

  先安排她到厨房,她多少松了口气。

  灶台上火气旺,氤氲的香气丝丝缕缕。

  很快到了饭点。

  刀笔吏小林从厨上匆匆提了饭菜,送到正堂,出了门心里还直打鼓。

  听说新晋掌灯使是那一位。

  别看那人年轻,可他们这一代人,都是听着那位的传说长大的,前周七皇子谢风鸣,谢云舟,天下第一的贵公子,多少千金的梦中人,又惊艳了多少少年郎的青春。

  这会儿那位就坐在堂上,黄辉黄青衣使要招待人家。

  “不说去炼珍堂定一桌酒席,整份金银夹花之类,好歹也该去古楼子割上几斤羊肉佐酒才是。”

  偏黄使老神在在的,说什么担心养刁了上峰的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让去厨房提一盒份饭送去。

  难怪老头子快五十了,还是个青衣使。

  小林愁眉苦脸地蹲院子里发愁。

  现在各大衙门经费都极有限,恨不能一文钱掰成两半花,食材是一日差过一日,多是什么糙米粗面,偶尔有些腥膻贱肉,杂鱼小虾,做出来臭烘烘的。

  小林简直不敢相信,厨上的饭送给那位,那位会是什么表情。

  没什么表情,谢风鸣看到时,已经只剩下一条半的小鱼条。

  他默默地盯着小厮平安。

  平安:“……咳。”

  他小心把嘴里的饼子和半条鱼咽下去,抹了把嘴,“我替公子试毒。”

  平日里他倒是没这习惯,但现在他可以有。

  刚才打开食盒,金灿灿的煎烤好的鱼条齐齐整整地排了一盘子,味道算不上太浓郁,可色泽鲜亮至极,油汪汪的,调好的酱汁也不似寻常的酱料那么暗沉,是特别饱满充盈的颜色。

  旁边是烤得外焦里嫩的饼子,轻轻撕开,鱼条一夹,酱料一涂,往口中一送,酥麻鲜香,诸般滋味仿佛瞬间激活了味蕾,口舌生津,简直让人舍不得下咽。

  平安回过神,嘴里叼着一半,碟子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根。

  谢风鸣一言难尽地看了眼小厮,拿了饼子卷了仅剩的独苗鱼条,轻轻咬了一口——

  “平安。”

  “嗯?”

  “你去死!”

  平安:“……”

  谢风鸣叹息,他吃的那二十年的鱼,什么海鱼河鱼,什么号称一年捕不到几尾的银线鱼,通通都是虚名,那一帮整日天老大他老二的御厨们,手艺只能算稀松平常。

  难受了半晌,又不那么生气了。

  他好歹吃的到,待在茶楼也不吃茶的某人,一生不进荤腥不进酒,和他一比,自己不算可怜。

  杨菁此时也吃得也正香甜,吃得眉峰都舒展开,暗道,那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也不是没用,分明要看怎么用。

  就说‘活色生香丸’,只要忽略它助兴用的功效,那就是最最顶级的食疗方,正经配方用的都是名贵温补之物,如今方子凑不齐,只用个海参换成鱼虾的半方精简版,也足以让食物增色数倍了。

  熬制好,竟连野菜窝窝都好似眉清目秀起来。

  至于这配方比较邪性,唔,国人嘛,为了口腹之欲冒点险又算什么?想想年年吃菌子中毒的老饕,想想河豚?有毒的大家都不怕,还怕这点东西?

  杨菁拿方子喂了鸡鸭,鸡鸭毛色更亮,爪子更有劲,连蛋都下得又大又多,她自己吃过,杨大盟主隐隐作痛的经脉都开始好转。

  可见,这冒险算是相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