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全体帝王:这操作,谁能看懂?!-《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天幕之上,那摧枯拉朽的进军画面,戛然而止。

  那势如破竹的洪流,凝固了。

  整个画面骤然定格,陷入绝对的死寂。

  紧接着,镜头从广袤的战场上拉回,聚焦到了白雪皑皑的前线指挥部。

  一名通讯兵脚步匆匆地跑了进来,将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报,郑重地递交到指挥官手中。

  指挥官打开电报,只看了一眼。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指挥部内所有等待着命令的将领。

  下一刻,天幕之上,浮现出了一行行巨大、醒目、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黑体大字。

  天幕的旁白,在此时响起,声音庄严肃穆。

  【1962年11月21日,华夏向全世界发表声明。】

  【第一:自1962年11月22日零时起,华夏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主动停火。】

  话音未落。

  大明谨身殿内,朱元璋那震天的狂吼,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掐住脖颈,瞬间断绝。

  他脸上那狂热的笑容,彻底凝固。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天幕之上,那庄严的旁白还在继续,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口上。

  【第二:自1962年12月1日起,华夏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的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再后撤20公里。】

  轰!

  如果说第一条声明是晴天霹雳。

  那这第二条,就是天塌地陷!

  “啥?!”

  朱元璋第一个炸了,他猛地从龙椅上跳了起来,那双瞪得滚圆的眼睛里,瞬间布满血丝,写满了不敢置信的惊骇。

  他指着天幕,手指因过度用力而剧烈颤抖。

  连胡子都根根倒竖!

  “停火?还……还他娘的往后撤?!”

  “咱没听错吧?!这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刀都架在人家脖子上了,就差最后一哆嗦了!结果你不仅不砍,还把刀收回来,自己再往后退两大步?!”

  他身旁的徐达和汤和,也是面面相觑,脸上的神情活像白日见了鬼。

  他们知晓割地赔款,知晓城下之盟。

  可从来没见过打赢了的一方,不仅不要赔款,不要土地,还主动把吃进嘴里的肉吐出去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只是大明。

  大唐。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眉头紧锁,死死盯着天幕,嘴里喃喃自语:“为何?究竟是为何?”

  “大军已兵临城下,势如破竹,敌国都城唾手可得。”

  “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为何要尽数放弃?”

  他想不通。

  以他的雄才大略,也完全想不通。

  他知道后世的世界很复杂,有白头鹰和毛熊两大强国在全球对峙。

  可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如此天赐良机,先打下来再说!

  占领了敌国首都,俘虏了敌国君主,这便是最大的筹码!

  届时无论是战是和,主动权都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这主动后撤,等于将自己所有的优势,拱手相让!

  “陛下,”李靖的脸色也凝重到了极点,“此举……匪夷所思,臣……闻所未闻。”

  宋。

  赵匡胤看着天幕,长长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复杂。

  他倒是比其他帝王多了一丝别样的思索。

  后世华夏刚刚立国不久,或许……是国力不济,打不下去了?

  可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他自己给否了。

  不对!

  天幕上那摧枯拉朽的攻势,那源源不断的后勤,那高昂到极点的士气,哪里有半点国力不济的样子?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就在所有帝王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指令传达出了问题时。

  天幕的画面,再次让他们的眼珠子掉了一地。

  画面中,那些刚刚还在浴血奋战的华夏士兵,在接到命令后,虽然脸上也带着一丝不解和迷茫,但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抗拒。

  命令一下,他们立刻开始打扫战场,整理行装,井然有序地……向后撤退。

  军令如山,动若风火,静如林渊。

  这份纪律性,让李靖、徐达这些统兵大家,都感到一阵心悸。

  然而,更让他们惊掉下巴的,还在后面。

  天幕给出了一个特写镜头。

  在一个山口的公路边。

  一排排被缴获的天竺武器,包括但不限于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甚至还有几门迫击炮,被华夏士兵们用布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然后,像商店里等待出售的商品一样,整整齐齐地码放在路边。

  旁边,还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用英文写着字。

  【旁白:这些是中国边防部队在反击战中缴获的武器,现在,我们将其奉还。】

  “噗——”

  大明殿内,刚刚喝了口茶水压惊的朱棣,一口茶全喷了出来,溅湿了身前的奏折。

  他顾不上擦拭,只是死死盯着天幕,表情活像大白天撞见了活阎王。

  “奉……奉还?!”

  这还没完。

  镜头一转,来到一处临时战俘营。

  被俘的天竺士兵,一个个面如死灰,以为自己死定了。

  结果,等来的不是枪毙,而是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和肉罐头。

  有伤的,华夏军医给他们细心包扎,用上了珍贵的药品。

  没伤的,管吃管喝,甚至还给他们发香烟。

  几天之后,这些被养得红光满面的天竺战俘,在一脸懵逼中,被客客气气地送还给了天竺。

  “……”

  “……”

  整个世界,彻底安静了。

  大明谨身殿。

  朱元璋张着嘴,呆呆地看着天幕,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魄,瘫坐在龙椅上。

  他身边的徐达、汤和也是目瞪口呆,喉咙发干,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打仗……还能这么打?

  缴获的兵器,擦干净还给人家?

  抓到的俘虏,好吃好喝伺候着,治好了伤再送回去?

  这到底是打仗,还是请客吃饭啊?!

  “哈哈……哈哈哈哈……”

  死寂过后,朱元璋突然爆发出一阵干笑,笑声里充满了荒诞和迷茫。

  他一屁股坐回龙椅上,指着天幕,对着满朝文武,用一种梦呓般的语气说道:

  “咱……咱算是开眼了。”

  “打了胜仗,不仅地不要,连兵器都还给人家……”

  “这……这叫什么?这就叫……仁至义尽?”

  他想找个词来形容,却发现自己脑子里的词汇,根本不足以形容眼前这离谱到极点的一幕。

  这已经不是攻心了。

  这简直是在用一种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在第五层,不,在第十八层大气层,和对手下棋!

  所有时空的帝王将相,此刻都陷入了开播以来最大的困惑之中。

  他们绞尽脑汁,用尽了毕生所学的兵法韬略,政治权谋,都无法解释眼前这堪称“千古之谜”的操作。

  为什么?

  后世华夏,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胜利的顶点,主动放弃一切。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何等深不可测的智慧与考量?

  所有人的好奇心,在这一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