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袁氏余孽-《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

  经过百般拷打,还有陶安易不断挑衅,总算是在此人身上敲出些有用的消息。

  此人名叫袁左,乃袁氏余孽,但背后主使陶安易还没有问道。

  但陶安易猜测和袁绍留下来的家眷和文臣脱不了关系。

  由于贪官污吏事件,张角雷霆大怒,太平道已经经历过一轮大洗牌。

  许多官员要不被杀,要不就重罪流放,现如今还在冀州疾苦之地开荒!

  这些之前的官员落马之后,自然是要重新提拔一批,张角培养的人才还没有那么快成长。

  于是袁绍留下来的文臣班底也得到了重用,之前在袁绍麾下做县令的以及中央那套班底,得到重新启用。

  当然也有不愿意出仕的,对于这类人,陶安易也有办法,不就是放不下面子吗?

  陶安易直接颁布法令,凡是不愿意出仕的,一年之内不得启用!

  乱世之中,一年足以有许多变化,而赶不上变化,迟早要被时代给淘汰。

  在张角的熏陶之下,陶安易的手段逐渐变得更为成熟,心也颇狠!

  不管是不是同族,只要犯了罪,一视同仁!

  因为陶安易明白有无数人盯着自己这个丞相位置,想要看自己笑话,然后取而代之。

  这个位置,压力非常之大。

  审问袁左的时候,陶安易说了些杀人诛心的话,比如贤王府的防卫是故意减弱的,就是为了勾引袁左这种二愣子上钩。

  至于大贤良师的妻儿,陶安易早就转移走,毕竟如若主母有几分闪失,陶安易担当不起,整个陶家担当不起。

  只要主母的地位不倒,张雄这个嫡长子的身份将极其牢靠,按照如今的继位法,张雄必然能够继承张角的位置,成为下一代太平道的领袖。

  为了陶家的大好前程,陶安易自然不可能冒险。

  再听从贾诩的意见之后,果然在城中发现一伙鬼鬼祟祟的人,于是陶安易将计就计,来了请君入瓮,不然怎么把这些家伙一网打尽,从口中套出有用的消息。

  第一师兵分五路,这个决策确实是比较冒险,陶安易暂时还颇为犹豫,但张宝、张梁这两人还是得保,虽然两人才大志疏,可也是太平道的领袖,死了会对太平道士气有所打击。

  于是下令周仓让其派遣两位得力将领各带两千人马,驰援广平、广宗,以防瀚林军暴动。

  周仓则继续率领第一师驻扎在廮陶城之外,按兵不动,以防瀚林军突袭廮陶城。

  廮陶城之前只是巨鹿郡的治所而已,城墙并不高大,四周也不是环山或者环水,只有一条大河支流从这里经过,供全城军民用水!

  哪怕张角已经极其完善廮陶城的设施,可用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毕竟作为冀州的州城,要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人口日益增多,廮陶城已经容纳不下,接下来要不迁移政治中心,要不只能新建城池,重新打造新的廮陶城!

  当然就算张角选择迁都,这廮陶城也会作为副州城的存在,一时半会也衰落不了,毕竟张角在这里注入太多心血。

  没有很好的防御措施,面对大军来袭,只能选择野战,这也是陶安易留下周仓第一师的缘故。

  以第一师的精良程度,哪怕对方来了几万大军,陶安易也有信心将其击退,这便是之前野战积累的信心。

  廮陶城还是太过重要,陶安易不能冒险,要是廮陶城受到大军威胁,那绝对太平道全体上下人心惶惶,到时恐怕就会涌现不少叛徒。

  毕竟张角那苛刻的政策还不足以让官员们归心,一有机会还是想反叛,让其余诸侯灭掉张角,因为其余诸侯开出来的条件更为优渥。

  只有那种有进取之心的人,才会死心塌地的跟随张角,因为张角真的能率领他们问鼎天下,是真正的全才。

  打仗无敌!策略无敌!治理无敌!

  简直就是完完全全的六边形战士,至少陶安易看不到张角身上任何的缺点,只希望张雄能继承到他爸身上的优点,别一无是处就行。

  决定好作战方针之后,陶安易便准备提问袁氏余孽,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个野心,还想重铸袁氏荣光?

  天下楷模的袁绍已经被大贤良师所灭,而远在淮南的袁术,宛如一条死狗,不用理会,想必不久就会覆灭。

  要不是太平道远在冀州,或许也会想去分一杯羹,毕竟淮南没有经历战火,还是颇为丰裕。

  这么一手的好牌却被袁术打成这样,陶安易得知之后只能摇摇头,觉得拴条狗,都要比袁术发展的好!

  此时袁氏余孽已经关押到廮陶城,被严加看守,按理说应该是 不会出问题,但陶安易直觉告诉他,越是不会出问题,越容易出问题。

  袁绍长子袁谭已经过了弱冠之年,行冠礼,字显思,和袁绍一同征战,也算的上勇武过人!

  袁绍兵败身死之后,几位谋士也想和和袁谭带着家属趁乱离开,再寻破敌之法,或者去投靠袁术也行!

  毕竟至少是袁家人,不会被亏待。

  可邺城早就被团团包围,苍蝇都别想飞走一只,很快计划破灭,袁谭等人全部被抓,最后遣送到廮陶城,当罪犯盯着。

  毕竟袁绍作为天下楷模,出身四世三公,还是有威望,不少人想救出袁氏余孽,报效恩情。

  也有豪强、世家念及袁氏好,想要反抗,将袁氏余孽救出来,重新立大旗。

  恐怕瀚林军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让袁氏余孽出面,打着袁氏余孽的大旗,收拢豪强、世家的心。

  毕竟袁氏对于这个阶级非常友好,至少不像张角动不动就要清点田地,处理隐藏人口,不服从一股脑的杀杀杀。

  袁绍不仅不像张角那么做,还时不时给予豪强、世家好处,并且委任重用!

  至于其在地方胡作非为,袁绍也是睁一只眼闭只眼,不然他也无法窃夺韩馥的胜利果实。

  就是靠着名望以及各种优待,策反韩馥身边的文臣,夺取邺城。

  至今邺城附近的豪强、世家都念着袁绍的好,要是袁绍还活着,他们也不用至此啊。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袁氏余孽振臂高呼,这帮豪强、世家就会立马资助其东山再起,毕竟投资越多,回报越多,袁氏不吝啬。

  反正在豪强、世家的心目中,张角的名声已经烂透,跟袁氏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