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魏王送人!-《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三日后,户部衙门。

  与往日的清净不同,今日的户部公廨,显得格外热闹。

  新官上任的度支郎中、当朝宰相房玄龄,今日,是第一天,来度支司点卯。

  户部左右侍郎等一众高官,全都陪同在侧,以示尊重,除此之外,昨日早朝,唐俭被调回户部尚书,马周调为户部侍郎。

  公廨之内,堆积如山的账册文书,如同一座座小山,散发着陈年纸墨与灰尘混合的气味。几名度支司的主事、令史,正站在几案前,对着一卷长长的账目,愁眉不展。

  “如何了?”户部左侍郎刘存敬,皱着眉头问道。

  为首的一名主事,擦了擦额头的汗,苦着脸回道:“回禀侍郎大人,这……这是刚刚汇总上来的,今年春季,江南东道一十三州的税赋总账。光是初步的核算,我等五人,不眠不休,怕是……怕是也要十天半个月的功夫。若是还要与往年账目进行比对,查验有无疏漏……那,那没有一两个月,根本下不来。”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江南东道,就要耗费如此之久!那全大唐十三个道,数百个州府的账目,全部统计核算完毕,岂不是要到明年开春去了?

  户部尚书唐俭,忍不住摇头叹息:“国朝承平,疆域日广,这钱粮账目,也愈发繁杂。度支司的诸位,确实是辛苦了。”

  侍郎马周,也看向了一旁气定神闲的房玄龄,半开玩笑地说道:“玄龄公,您这回,可是接了个天大的苦差事啊!以后,怕是连安生日子,都过不上了。”

  众人闻言,皆是善意地笑了起来。

  他们都以为,会看到房玄龄露出一副苦恼的表情。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房玄龄非但没有丝毫的愁容,反而,是微微一笑。

  那笑容,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不急。”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用一种风轻云淡的语气说道。

  “老夫,今日有备而来。”

  有备而来?

  众人皆是一愣,纷纷好奇地看向他。

  这位房相,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名小吏,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诸位大人!魏……魏王殿下,驾到!”

  话音未落,身穿华贵亲王朝服的李泰,已经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参见魏王殿下!”

  唐俭、马周等人,皆是心中一凛,连忙躬身行礼。

  户部,是朝廷重地。魏王,身为亲王,若无要事,是绝不会轻易踏足此地的。他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所有人的心中,都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李泰却是看也不看旁人,径直走到了房玄龄的面前,脸上,挂着无比尊敬与和煦的笑容。

  “梁国公,不必多礼。”他亲手将正要行礼的房玄龄扶住,语气,充满了关切。

  “本王今日冒昧前来,是听闻梁国公,不辞辛劳,以宰相之尊,兼领这度支郎中一职。本王,心中,实在是感佩万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账册,脸上的关切之色更浓了。

  “本王也知道,您年事已高,而这度支司的公务,又如此繁重。所以,本王特意为您,寻访了一些在术算方面,颇有建树的人才,希望能为您分忧,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

  说完,他对着门外,拍了拍手。

  立刻,便有五名身穿国子监监生服饰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五人,个个神情倨傲,眼神中,带着一种身为顶尖技术人才的自负。

  李泰指着他们,无比自豪地向众人介绍道:

  “梁国公,诸位大人!这五位,乃是国子监明经科中,术算一学,最为顶尖的才俊!尤其是这位,王勉之策,其心算之能,冠绝国子监!寻常的田亩、赋税之帐,他只需心念一动,便可得出结果!”

  “本王想着,有他们几位来辅佐梁国公,定能让这繁杂的账目核算,事半功倍!”

  李泰的这番“雪中送炭”,让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感到有些始料未及。

  唐俭和马周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魏王这一手,玩得实在是高!

  他明面上,是为房玄龄分忧,为国举才。可实际上,却是想将自己的势力,安插进户部这个最核心的要害部门!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房玄龄的身上。

  大家都在看,这位刚刚才表现得“胸有成竹”的房相,究竟会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好意”。

  只见房玄龄,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对着李泰,微微一笑,拱了拱手。

  “多谢魏王殿下美意。只是,区区账目,老臣这里,自有准备,怕是……用不上魏王殿下的人了。”

  他竟然,直接拒绝了!

  拒绝得如此干脆!

  李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了一下。他没想到,房玄龄竟然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点面子都不给他!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但脸上,却依旧强撑着笑容。

  “梁国公何出此言?”

  李泰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压迫感。

  “本王带来的这几位,可都是万里挑一的术算天才!他们的本事,房大人您,一试便知!”

  他根本不给房玄龄再次拒绝的机会,直接对着那名叫王勉之的监生,下令道。

  “王勉之!你,便当着诸位大人的面,将那江南东道春季税赋总账,给本王,当场算出来!”

  “是,殿下!”

  那王勉之傲然一笑,大步走到那堆积如山的账册前。

  他身后的四名同伴,立刻熟练地铺开一张巨大的算席,取出了一盒盒精致的算筹。

  户部主事连忙将最关键的几卷总账,呈了上去。

  只见那王勉之,目光如电,飞快地扫过账目上的数字,口中,念念有词,语速快得惊人!

  “歙州,田税,壹百贰拾柒万叁仟伍佰贯……婺州,商税,柒拾玖万……”

  而他身旁的四名同伴,手指,则如同在算席上跳舞一般!

  “啪!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