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状元归家,鹏程万里!-《改开下岗?超级帝国!启动》

  萧朔凑到宋惜尧身边,小声道:“邹祥忠教授的老师是谁?”

  刚来清华一个月,自己那个学科的导师都认不全,就更不用说邹祥忠的老师。

  “钱雪深!”

  “卧槽!”

  萧朔惊得弹了起来,马上窜到邹祥忠跟前,双手握住他的手。

  “导师!请您务必马上组织团队去青城搞实践,我一定全程陪同,满足您的任何需求。”

  钱雪深!

  那可是钱雪深啊!

  工程控制论的开创者!

  鹰酱火箭之父!

  龙国导弹之父!

  一个人顶鹰酱五个师的超级牛人。

  他教出来的学生个个牛逼冲天,邹祥忠可能是他的学生里面最不起眼的那个,但也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搭上邹祥忠这条线就等于搭上了钱雪深。

  这可是天大的机遇!

  完全不亚于开启系统的机遇!

  毕竟,钱雪深完全相当于一个人形系统,他的能力太强了。

  邹祥忠老怀大慰,笑得格外开怀:“好好好,我这就收拾东西,组织团队去青城市。”

  “我也去!”宋惜尧忽然站起来。

  “萧朔不会花钱,我去给他帮忙。”

  一个月花了二十四万!

  要不是自己帮他看着,再加一倍都会被萧朔挥霍完。

  这家伙根本不知道怎么花钱,更不知道怎么省钱。

  能赚钱是一回事,省钱又是另一回事。

  赚了钱不会省钱,那不是白白浪费很多人的血汗?

  邹祥忠看了看宋惜尧,又看了看萧朔,笑得意味深长:“你们年轻人是该多多交流。”

  “咳咳!”高敬德干咳两声。

  萧朔不知道宋惜尧的背景,他能不知道吗?

  宋惜尧主动去帮萧朔,那是他的福气,有这座靠山在,谁也动不了萧朔一根毫毛。

  邹祥忠的团队很快整合完毕,萧朔回去之前,他的导师还抱怨了几句。

  自己的专业都没认真学习,就带着邹祥忠回青城去了。

  核物理也有很多项目要钱啊!

  自己系的财神,一个不留神就跟别的导师跑了,他能高兴才是怪事。

  得知萧朔要回青城,赵海钧不请自来。

  那天听到的东西太颠覆认知了,赵海钧想知道萧朔的具体情况。

  …………

  一行人经过三天的火车颠簸,到了泥泞烂路的时候,个个皱起了眉头。

  尤其是宋惜尧,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烂的路。

  “青城市不是一座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城市吗?”

  “我们不是已经到了青城市吗?”

  生在京城,她根本无法想象,一座城市的主要道路会烂成这样,完全找不到下脚的地方。

  邹祥忠眉头紧皱:“我的那些仪器,经受不住这条路的颠簸。”

  越精密的仪器越金贵,一点颠簸都能让它们彻底瘫痪。

  来之前他仔细问过萧朔,青城完全没有研究环境,只能从清华大学带仪器过来。

  萧朔知道这群人的金贵,看了看四周,找了个看起来有点面熟的中年人。

  “大叔!麻烦你去青城日化找萧常乐,就说他儿子回来了,需要他带人来帮忙。”

  中年男人马上反应过来:“你是萧朔!咱青城市的状元?”

  周围的人听到他的这声呼喊,全都转头看过来,有见过萧朔的人马上认出了人。

  “萧朔!他是萧朔,我的偶像啊!”

  “小厂长,你不是去清华大学读书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厂长,你看我能不能帮上忙,老李我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您尽管使。”

  “父老乡亲们,咱们的状元之才回来了,都来帮忙啊。”

  “…………”

  不过一会,萧朔一行人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知道他们需要帮助,大家把牛车牵过来,有去通知市委的,也有去通知萧常乐的。

  宋惜尧一脸懵逼的看着周围那些无比热情的市民,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一个人对一座城市做了善事以后的超凡影响力。

  这是她在爷爷身边才见识过的!

  被那么多陌生人围着,虽然是善意,但她一个女孩子也暗暗感到害怕。

  唯一能让她感到安心的只有萧朔。

  默默靠在萧朔身旁,亦步亦趋的跟着他。

  在邹祥忠的指挥下,他的那些仪器被人抬起来。

  没过多久,李相宜骑着他的二八大杠赶来,得知萧朔带回来清华大学的团队,兴奋得头皮都炸了。

  “好!好!太好了!”

  在萧朔身上下那么大的投资,就是希望他从清华大学带回发展机遇。

  这才一个月多点,萧朔就带着清华大学的团队回来了。

  哪怕只有这一个团队,那么多投资也值了!

  那可是清华大学的团队啊!

  他们研究的东西一定会落户青城,借此机会,青城市一定可以腾飞,要不了多久就不会比南边的沿海城市差!

  “来来来!乡亲们,我是市委书记李相宜,大家听我指挥。”

  “邹教授的这些仪器,我们一定要完好无损的护送到青城日化!”

  “好!!”

  众人拾材火焰高。

  所有清华大学的学生和导师,全都被安排到了牛车上面,就连萧朔也不例外。

  坐在牛车上面,邹祥忠禁不住感叹。

  “敬重知识!尊重才华!”

  “这样的青城市想不发展起来都难啊!”

  民众的热情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根本不敢想象会有那么多人来帮忙。

  这一刻,他有点明白老师在戈壁滩度过的那些年。

  明明是那么艰苦的环境,他却从不抱怨。

  没有什么比善良的百姓更能温暖人心啊!

  邹祥忠更加明白了,老师为什么甘愿放弃国外的优渥待遇。

  金钱再好,那也是冰冷的。

  龙国百姓一句善意的问候,一个简单的帮助,能沁人心扉,哪怕是三九严寒也能被他们的温暖融化!

  源自同一血脉,邹祥忠能狠狠的共情。

  “邹老师,先把仪器放到青城日化,我再带您去看看我的新工厂。”

  “那是一个占地面积达到三百亩,先期预计招收五千职工,最终可能达到一万人的超级工厂。”

  “青城日化的盈利情况比较可观,我那新工厂的前期研发投入就靠青城日化了。”

  “邹老师,我希望您把主要目标放在我的新工厂,那里更加需要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