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破罐子破摔,增强萧朔的潜力!-《改开下岗?超级帝国!启动》

  以前去过的工厂,因为制度管着,邹祥忠纵有再大的才华也难以施展。

  萧朔全力支持。

  青城市全力支持。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环境了呀。

  别说一个月,就算一年,邹祥忠都会在青城等着。

  这是他的机遇!

  做了几十年的增产研究,能不能拿到更多的数据,能不能让青城日化大量增产,全看这一次的实践。

  如果青城日化更换新机器以后,如他的数据那样,以后就能在师兄弟面前抬起头颅,就算见了老师也能有几分骄傲。

  这可是实实在在让民众受益,让所有工厂都能增产的项目。

  “先吃饭!忙了这么久,大家还没吃饭呢,资金的事情,我明天就带着萧朔去搞。”

  停下工作,所有人都感觉肚子空了,招待所里面已经安排了饭菜,到达地方就开吃。

  邹祥忠一行人只是一味的吃饭,完全不管李相宜他们的敬酒。

  李相宜也知道他们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只能就此作罢。

  第二天一大早,李相宜就找到萧朔,带着他赶往省里。

  申请那么大一笔贷款,该做的资料,李相宜已经加班加点赶出来,接下来只要去省里跑程序。

  萧朔非去不可。

  这是他的贷款。

  提前打了电话,省里的大佬全都在会议室等着。

  那可是120万!

  谁都不知道李相宜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胆子敢做这么大的贷款。

  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接下这笔贷款?

  所有省委大佬都很好奇!

  面对一众省委大佬,萧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座大佬个个眼神凌厉无匹,只是跟他们对视,萧朔就感觉自己无比渺小,不由自主的心生惶恐。

  “张书记,陈省长,这是萧朔,青城日化的厂长。”

  张烨的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幅度:“青城日化……”

  “我有点印象,好像是我们省为数不多的和平改革的工厂。”

  一家两百多个职工的工厂,根本入不了张烨的法眼。

  青城日化唯一能引起在座众人的记忆,是它的和平改革。

  改革即下岗!

  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也是大部分企业公转私的必经之路。

  并不是所有接手公家企业的人都能扭转亏损的局面。

  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大部分私企会在改革初期裁员。

  只有自己能够活下来,才能谋求发展。

  自己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谁也不会带着那么多累赘。

  公转私的厂长不得不裁员。

  职工不想失去工作。

  由此而引申的矛盾,导致很多企业在改革的时候发生了动乱。

  李相宜把早就准备好的报告交给在座各位。

  “青城日化改革以后,不仅没有裁员,还在改革后大量招收新职员。”

  “现在的青城日化已经拥有564名职工。”

  “另外!萧朔还要再开一家工厂,预计招收……”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省长程聪打断:“改革以后大量招收新职员?”

  “青城日化凭什么招收新职员?”

  “李相宜,你别说话,让萧朔来说。”

  报告式的发言他听了太多太多。

  萧朔看起来只有二十几岁,明显不如李相宜老辣,他的言语是真是假,程聪一听就知道。

  公转私以后大量招收新职员的事情,程聪还是第一次听见。

  沿海那些更早改革的地方,他有去考察过,改革初期大家都一样,青城和南边沿海地区没有不同。

  都经历了裁员,都经历了动乱。

  这么大的事情,程聪不想听报告式的发言,更不想听到一句假话。

  他要听当事人完完全全真实的发言!

  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个个省级大佬逼视着萧朔,给他施加最大的精神压力。

  面对这么大的阵仗,萧朔不由得紧张起来,来的路上跟李相宜商量的东西全都忘到了脑后。

  完全是出于本能的,按照自己一直以来做的准备回答。

  “因为青城日化的改革,李书记给了我一个去清华大学面试的机会。”

  “面试期间认识了几个清华大学的导师和学生。”

  “以前在青城日化安排生产的时候,因为物料使用错误,导致生产出错。”

  “那次的错误我一直记在心里,跟清华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以后,我发明了一款胶水。”

  “是这款胶水扭转了青城日化的亏损,我赚了钱才能给职工涨工资,招收更多的职员。”

  萧朔的紧张肉眼可见,豆大的冷汗顺着额头滑落下来。

  相宜不由得暗叹一声,心中暗道:“还是吃了年轻的亏啊。”

  萧朔这样的回答很难让在座众人满意,这次的贷款申请大概率要泡汤了。

  程聪眉头一皱:“胶水?是502胶水吗?”

  李相宜很想帮萧朔说话,却被程聪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是的!502胶水是我发明的。”

  “哦?!”张烨的嘴角勾起一抹幅度,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赏。

  “清华大学,你考进去了吗?”

  鲁省出了几个清华学子,却都没有回来,有去国外留学的,也有隐姓埋名参加国内重要科研工作的。

  留在鲁省发展的,目前还没有一个。

  “考进去了!”

  “李书记给了我五十万的无息贷款,凭借那笔钱,我援助了清华大学的三十几个项目。”

  “这次回来是带着清华的科研团队回来的。”

  “他们正在对青城日化的生产线进行科学的改进。”

  “之所以需要120万,是因为邹教授提出了一个能够大量增产的方案。”

  “完了!”李相宜在心里暗道一声。

  五十万的无息贷款,其实是有一些违规操作的。

  那些事情不拿到明面上来说,什么事都没有,等到萧朔还清贷款,又或者自己离任,那就小事化无了。

  拿到这种场合来说,一点小事都会变成大事。

  搞不好自己的乌纱帽就没了!

  已经是这样,他也不可能责怪萧朔。

  人家毕竟只有二十三岁,没见过大场面,也没见过大人物,失言是正常的。

  感觉到众人投来质疑的目光,李相宜心里一颤。

  破罐子破摔!

  能为萧朔争取到这笔贷款,就算自己被一撸到底也值了。

  “我不仅给萧朔批了五十万无息贷款,还给了他三百亩土地,并帮他建设新的厂区,没要他出一分钱!”

  证明萧朔的潜力!

  让省委大佬们觉得可以在他身上下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