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省字开头,最高规格!-《改开下岗?超级帝国!启动》

  “事在人为!”

  “我已经走出这一步了,不可能退缩!”

  “再一个,我有不同于其他研发团队的地方。”

  “青城日化可以给我提供研发资金。”

  在座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张烨禁不住眉飞色舞的道:“一千八百万一年!”

  “你打算把你赚到的钱全部投在通讯研发?”

  萧朔毫不犹豫的道:“必须的!无线通讯的研发很耗钱,但有了成果以后,营收也是非常可观的!”

  502胶水的利润很高,却因为产品的局限性,注定了它的市场规模只有那么大。

  无线通讯的市场规模堪称无限大!

  蓝星上面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需要无线通讯。

  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会达到人手一台或几台手机,超级大的市场规模是502胶水根本比不了的。

  “你很有信心!”张烨微微一笑。

  感觉到会议室的气氛变了,萧朔也放松下来:“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事情,而是我一定要打破外国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不合理!”

  “而且!我有足够的实力!”

  “有青城日化、清华大学和青城市委做我的后盾,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办不成的!”

  程聪笑得嘴角都咧开了:“你现在多了一个后盾!”

  “我们鲁省会全力支持你的青城通讯科技!”

  “我建议,把青城通讯科技列入省重点发展企业!”

  “同意!”张烨率先表决。

  省委两个大佬带头,其他没有不同意的。

  全票通过!

  有省委的支持,萧朔要的那120万贷款,没让他等一个月。

  省委拨付一笔,银行支援一笔,当场转到萧朔的个人账户。

  萧朔和李相宜回去的时候,还有省委的汽车送回去。

  一个省级试点企业。

  一个省级重点发展企业。

  省委要派人常驻青城市,监督两家企业的发展情况。

  一旦萧朔的经营出现了违逆上方决策的事情,监督人员会第一时间制止,平时不会左右两家企业的发展。

  带着钱回到厂里,萧朔第一时间找到邹祥忠。

  机器清单是他给的,要去哪里采购那些机器,哪里生产的机器质量最好,只有邹祥忠才知道。

  看到萧朔准备的钱,邹祥忠愣了好久。

  “不是说要一个月才能拿到这笔钱的吗?怎么这么快?”

  120万啊!

  他们整个系分到的经费都不比这些多多少。

  那还是十几个导师共同的经费!

  邹祥忠整整一年能够拿到的经费不会超过五万。

  他的项目不是清华大学的重点项目,五万块钱还得他死皮赖脸求校长,且不一定每年都有那么多。

  因为经费不够,他才会特别重视萧朔给的实践机会。

  前些天开出全套新设备的清单,那是因为工作到太兴奋,根本没去想这笔钱有多难得。

  萧朔把这笔钱摆在眼前,邹祥忠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宋惜尧和赵海钧听到消息,两人急急忙忙跑过来。

  “那笔钱拿到了?”

  “这么快就把那笔钱拿到手了?”

  宋惜尧和赵海钧都是一脸惊诧而又不敢置信的表情。

  那可是120万啊!

  赵海钧觉得他这辈子都见不到那么多钱。

  宋惜尧虽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她从未在个人手里见过这么多钱。

  那么大一笔钱,就连她爷爷都得小心翼翼。

  萧朔去一趟省里,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那么多钱带回来了。

  他身上有什么魔力,让省委那么信任他?

  “已经到手了,还得了两个意料之外的好处。”

  “什么好处?”

  邹祥忠、宋惜尧和赵海钧,几乎异口同声道。

  萧朔微笑着道:“青城日化被评为省级试点企业。”

  “青城通讯科技被评为省级重点发展企业。”

  邹祥忠双眼一亮,呼吸都急促了:“省级重点发展企业!”

  “这是最高规格了!”

  “以前都是国企和央企才能得到的东西。”

  “改开以后,私企也可以拿到这样的资源。”

  “但是!拿到这个评定的要求非常高,你的青城通讯科技还没建起来,省里是怎么给你评的?”

  都是自己人了,萧朔没打算隐瞒。

  “邹老师,您想知道的东西属于我的商业机密了。”

  “您要是想知道,可得帮我把青城通讯科技的生产线负责到底。”

  “求之不得!”邹祥忠惊喜呼道。

  一个青城日化已经让他收获颇多。

  然而,这不过是一家五百多人的企业。

  产品的局限性,注定了它不会有特别大的发展。

  青城通讯科技可是预计要招收万人的超级企业!

  把青城通讯科技的生产线负责到底……

  那是邹祥忠想跟萧朔说,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机遇!

  万人级的超级企业!

  想来这里实践的人太多太多,他们的能力比自己更强。

  只要萧朔说一声,龙科院都得派院士级的大人物来帮忙。

  跟他们比起来,邹祥忠自觉不够看了。

  而一旦自己全权负责青城通讯科技的全部生产线……

  进入龙科院指日可待!

  只有进入龙科院才有资格站在老师面前。

  关系到萧朔的机密,邹祥忠看向赵海钧。

  赵海钧微微一笑:“导师!我之所以跟过来,是因为我的专业是无线通讯。”

  “萧朔早就邀请我参与他的研发工作。”

  宋惜尧不用问。

  萧朔的商业机密,对她那个背景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倒是宋惜尧自己想融入这个团队。

  “一个万人级的超级企业,你们父子肯定管理不好。”

  “你们没有那样的经验。”

  “我虽然也没有经验,但我背后有团队,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萧朔微微一笑,之所以在清华大学大把的花钱,就是为了笼络各种人才。

  宋惜尧说的一点都没错。

  萧常乐和自己都只有管理两百多人的企业的经验。

  青城日化增员到五百多人,萧常乐的管理就有很多疏漏的地方,是宋惜尧帮他补齐。

  到了万人级别,父子两加起来都管理不好,再来十个都不够!

  然而!

  一个宋惜尧就够了。

  她本身就擅长统筹和管理,再加上背后的团队支持……

  青城通讯科技的管理工作交给她,绝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