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铜锅沸 糖味长-《改开下岗?超级帝国!启动》

  毡房的门帘被风掀起一角,带着草原清晨的凉意。

  其其格阿妈往灶里添了块干牛粪,火苗“腾”地蹿高,舔着铜锅的底部,发出细微的嗡鸣。

  锅里的奶茶正咕嘟冒泡,奶皮在褐色的茶汤上翻卷。

  萧朔蹲在灶台边,手忙脚乱地捡着掉在地上的柴火。

  刚才他想帮阿妈添柴,偏偏脚下被毡子的毛边绊了一下,一捆细柴散了满地,有的还滚到了阿妈织羊毛袜的竹筐底下。

  “哎哟。”

  他有些懊恼地去够最里面那根,后脑勺突然被轻轻拍了一下。

  阿妈笑着用蒙语说:“男人要学的不是劈柴,是看女人皱眉就递糖。”

  她的汉语带着浓浓的草原口音,尾音像被风吹得打了个旋,萧朔却听得一清二楚。

  他抬头时,正看见阿妈眼里的笑意,暖融融的。

  宋惜尧坐在对面的矮凳上,手里攥着个羊骨手串,那是去年阿爸送给她的。

  她看着萧朔手忙脚乱的样子,嘴角抿着笑,眼里却藏着点心疼。

  他昨天帮着牧民赶了半宿的羊群,回来时裤脚还沾着草屑,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

  此刻却非要撑着帮阿妈干活。

  “别捡了,地上凉。”

  她起身走过去,弯腰把剩下的柴火拢到一起,手指不经意间碰到萧朔的手背,他的手总是比她热些,像揣着个小暖炉。

  “我来吧,你去歇着。”

  萧朔没动,反而按住她的手:“没事,就几根。”

  他的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蹭了蹭,像是在撒娇。

  结婚七年,他在她面前越来越不掩饰这些小性子,像个得了糖的孩子,总想着在她跟前多晃悠会儿。

  阿妈把织了一半的羊毛袜往竹筐里一放,慢悠悠地说:“惜尧啊,这男人就得磨,当年我家老头子,劈柴能劈到手,煮奶茶能烧糊锅,可后来呢?我咳嗽一声,他就知道往灶里添把火;我看天上的云发愣,他就知道我是想回娘家了。”

  她顿了顿,往铜锅里撒了把盐:“过日子哪能光看会不会干活?得看他眼里有没有你。”

  宋惜尧的脸微微发烫,转头看向窗外。

  草原的天格外蓝,远处的羊群像撒在绿毯上的珍珠,慢悠悠地挪动。

  第一碗奶茶端上来时,白瓷碗边还沾着点奶渍。

  阿妈特意少放了盐,可宋惜尧抿了一口,还是下意识地皱起眉。

  她从小在江南长大,喝惯了甜口的饮品。

  哪怕在草原待了这些年,还是不太习惯奶茶里那股淡淡的咸香。

  萧朔坐在她身边,几乎是在她皱眉的瞬间就动了。

  他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红糖块全舀出来,一块一块放进她的碗里。

  红糖遇热慢慢化开,在茶汤里晕开浅褐色的涟漪。

  “像你冲咖啡那样,多放糖就对了。”

  他的声音很低,带着点笑意,手指在她碗沿轻轻敲了敲:“尝尝,甜不甜?”

  宋惜尧舀了一勺,温热的奶茶滑进喉咙,带着奶的醇厚和糖的清甜,刚才那点不适感全消了。

  她抬眼时,正撞进萧朔的目光里,他眼里的笑意像浸了蜜,浓得化不开。

  阿妈在一旁穿针引线,竹针穿过羊毛线时发出“沙沙”的声。

  突然开口:“他看你的眼神,和我家老头子看我的一样,藏着蜜呢。”

  萧朔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阿妈:“阿妈,您又取笑我们。”

  “我可没取笑。”

  阿妈放下手里的活,看着宋惜尧:“当年我第一次跟他回草原,喝奶茶也皱眉;他就跑遍了整个苏木,找供销社的人要了半袋白糖,每天都给我碗里放,自己却喝没糖的;后来啊,我喝惯了,他反倒改不了了,总觉得我碗里的糖不够。”

  她的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好的日子,就像这铜锅煮奶茶,得慢慢熬,还得知道对方喜欢甜还是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