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
宋锦忍不住赞了一句。
“这位孙家二公子小小年纪,倒是懂得抓住时机。怪不得明氏要弃了乳母自保,原来孙老夫人已经动了压制明氏的心思,她不得不自断臂膀。”
刘子仪说道,
“明氏连科举舞弊都敢,不仅让学政丢了官,还会连累整个孙家,孙老夫人以前再糊涂,现在也是容不下她了,再叠加她以前对二房做的孽,孙家上下都巴不得铲除她这个祸害。”
宋锦无奈的摇摇头,
“哎,费了这么多力气,却没能让明氏在大庭广众之下绳之以法。”
刘子仪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
“阿锦莫要妄自菲薄,起码那几个买卖试题舞弊的考生被揪了出来,学政也被罢了官,万千学子都称赞宋家阿锦的勇敢呢。”
“明氏的背后是明家,这种大世家不会让外人看笑话,我们动不了明氏,她却也逃不过这一劫。明氏昨日就被送到了庄子上,孙家肯留她一条命,就算给明家面子了,也是跟明家谈判的筹码。”
宋锦并不看好,
“明氏已经是明家的弃子,孙家只怕很难靠她捞到好处,孙老夫人这下要亏大发喽。不过说来也是奇怪,当年明家为何会同意嫁个嫡女到孙家?”
看到刘子仪的表情,宋锦高兴道,
“小胖哥,你知道?”
刘子仪点点头,
“明家的女儿有高嫁的传统,别说明氏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妹,就连几个庶女都是如此。不过明氏生来跋扈,在家中时,有母亲替她遮掩,所以她待字闺中时,名声不错。父母怕她日后到夫家惹祸又护不住她,便不愿将她高嫁。”
“恰逢当年孙家大郎声名鹊起,谁不夸一句惊才绝艳少年郎,几个大家族都想将孙家收入麾下,明家也不例外。于是明氏的父亲,当时的明家家主便拍板决定,将嫡女嫁给孙大朗为妻,也就是后来的学政。”
“明家何等地位,又表现出这么大诚意,孙老夫人一时风光无二。而明家既拉拢了孙家,又给跋扈的女儿找了个好归宿。即便日后女儿闯出大祸,消息也出不了孙家大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明氏的父亲去世以后,接替家主之位的并非明氏的同胞兄弟,而是她祖父教养的一名庶子。新家主幼时经常被明氏欺负,懂事后对父亲纵容明氏的做法更是极为不赞同。”
“他接任后,自然要以明家利益为重,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像老家主那样一味以明氏为重。没有了娘家的极力袒护,明氏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这次科举舞弊东窗事发后,新家主没借机除掉这个明家最大的破绽,已经算是大度了。”
宋锦忍不住感叹,
“啊?!想不到里面还有这么多故事。看来孙老夫人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弯弯绕,表面上看她是以明氏为质,其实她是在赌,赌明家家主不敢不在乎明家的声誉。一旦明家的条件不能让她如愿,她就让明氏这个儿媳妇做下的丑事满城皆知,来个鱼死网破。”
刘子仪一副看戏的样子,
“阿锦怎么看,你觉得他们双方谁会更胜一筹?”
宋锦摇头,
“不知道,这两个人我都没接触过。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闹到不可收场的地步。虽说明家有心算计在先,可孙家也实实在在捞到了好处,若是孙老夫人不起贪念,也不会纵的明氏胆大妄为至此。说白了,两边虽然都占理,但也都理亏。”
刘子仪赞同,
“的确,他们没必要为了一个明氏,伤了两家和气。”
宋锦替他们算起账来,
“明家折了一个无足轻重的明氏,孙家却赔上了一个前途光明的孙大郎,显然孙家损失惨重,孙老夫人自然要讨回来一些,就是不知道明家主肯不肯给。”
刘子仪神秘一笑,
“大儿子不中用了,孙老夫人还有一个筹码,她的二儿子孙县令。他并未因科举舞弊案受到牵连,反而因公私分明而受到巡察使赞赏。”
宋锦撇撇嘴,玩笑道,
“咱们忙活了半天,罪魁祸首没伏法,合着净给他们两大家族挣筹码了。”
“阿锦这样还不满意啊?”
刘子仪也知道宋锦是在说笑,半打趣半认真道,
“以一己之力,让这两个庞然大物痛上一痛。关键他们还都以为是明氏那个蠢货手脚不利索,才被人发现了端倪。阿锦,谁有这本事啊?!”
要说科举舞弊的罪魁祸首,真的只是明氏一人吗?
她背后若无孙家、明家撑腰,她敢么?自然是不敢的。而孙家、明家的背后,是那几个屹立不倒的大世家。
有点规模的家族会主动依附大世家,大世家也会提拔附庸自己的大家族,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宋锦想起前世所见所闻,就连陛下,也不得不时常对这些世家退让三分。
想到这些,不免心情有些发沉,正色道,
“小胖哥,倘若有一日,我要与这些大家族为敌,不死不休,你当如何?”
刘子仪居然丝毫没表现出意外,反而洒脱一笑,
“若真到了那一日,你让我砍谁,我就砍谁呗。砍死一个不亏,多砍一个都赚。”
宋锦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刘子仪随即便面露难色,
“不过,不过吧…”
“不过什么?小胖哥莫非都是哄我的?”
宋锦调笑道。
刘子仪赶紧解释,
“当然不是,阿锦,到时候咱们可不可以不砍阿朗,他虽然生在大家族,但人还是不坏的。”
宋锦:……
李朗:兄弟我呀,最讲义气了。嘿嘿嘿……
宋锦忍不住赞了一句。
“这位孙家二公子小小年纪,倒是懂得抓住时机。怪不得明氏要弃了乳母自保,原来孙老夫人已经动了压制明氏的心思,她不得不自断臂膀。”
刘子仪说道,
“明氏连科举舞弊都敢,不仅让学政丢了官,还会连累整个孙家,孙老夫人以前再糊涂,现在也是容不下她了,再叠加她以前对二房做的孽,孙家上下都巴不得铲除她这个祸害。”
宋锦无奈的摇摇头,
“哎,费了这么多力气,却没能让明氏在大庭广众之下绳之以法。”
刘子仪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
“阿锦莫要妄自菲薄,起码那几个买卖试题舞弊的考生被揪了出来,学政也被罢了官,万千学子都称赞宋家阿锦的勇敢呢。”
“明氏的背后是明家,这种大世家不会让外人看笑话,我们动不了明氏,她却也逃不过这一劫。明氏昨日就被送到了庄子上,孙家肯留她一条命,就算给明家面子了,也是跟明家谈判的筹码。”
宋锦并不看好,
“明氏已经是明家的弃子,孙家只怕很难靠她捞到好处,孙老夫人这下要亏大发喽。不过说来也是奇怪,当年明家为何会同意嫁个嫡女到孙家?”
看到刘子仪的表情,宋锦高兴道,
“小胖哥,你知道?”
刘子仪点点头,
“明家的女儿有高嫁的传统,别说明氏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妹,就连几个庶女都是如此。不过明氏生来跋扈,在家中时,有母亲替她遮掩,所以她待字闺中时,名声不错。父母怕她日后到夫家惹祸又护不住她,便不愿将她高嫁。”
“恰逢当年孙家大郎声名鹊起,谁不夸一句惊才绝艳少年郎,几个大家族都想将孙家收入麾下,明家也不例外。于是明氏的父亲,当时的明家家主便拍板决定,将嫡女嫁给孙大朗为妻,也就是后来的学政。”
“明家何等地位,又表现出这么大诚意,孙老夫人一时风光无二。而明家既拉拢了孙家,又给跋扈的女儿找了个好归宿。即便日后女儿闯出大祸,消息也出不了孙家大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明氏的父亲去世以后,接替家主之位的并非明氏的同胞兄弟,而是她祖父教养的一名庶子。新家主幼时经常被明氏欺负,懂事后对父亲纵容明氏的做法更是极为不赞同。”
“他接任后,自然要以明家利益为重,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像老家主那样一味以明氏为重。没有了娘家的极力袒护,明氏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这次科举舞弊东窗事发后,新家主没借机除掉这个明家最大的破绽,已经算是大度了。”
宋锦忍不住感叹,
“啊?!想不到里面还有这么多故事。看来孙老夫人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弯弯绕,表面上看她是以明氏为质,其实她是在赌,赌明家家主不敢不在乎明家的声誉。一旦明家的条件不能让她如愿,她就让明氏这个儿媳妇做下的丑事满城皆知,来个鱼死网破。”
刘子仪一副看戏的样子,
“阿锦怎么看,你觉得他们双方谁会更胜一筹?”
宋锦摇头,
“不知道,这两个人我都没接触过。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闹到不可收场的地步。虽说明家有心算计在先,可孙家也实实在在捞到了好处,若是孙老夫人不起贪念,也不会纵的明氏胆大妄为至此。说白了,两边虽然都占理,但也都理亏。”
刘子仪赞同,
“的确,他们没必要为了一个明氏,伤了两家和气。”
宋锦替他们算起账来,
“明家折了一个无足轻重的明氏,孙家却赔上了一个前途光明的孙大郎,显然孙家损失惨重,孙老夫人自然要讨回来一些,就是不知道明家主肯不肯给。”
刘子仪神秘一笑,
“大儿子不中用了,孙老夫人还有一个筹码,她的二儿子孙县令。他并未因科举舞弊案受到牵连,反而因公私分明而受到巡察使赞赏。”
宋锦撇撇嘴,玩笑道,
“咱们忙活了半天,罪魁祸首没伏法,合着净给他们两大家族挣筹码了。”
“阿锦这样还不满意啊?”
刘子仪也知道宋锦是在说笑,半打趣半认真道,
“以一己之力,让这两个庞然大物痛上一痛。关键他们还都以为是明氏那个蠢货手脚不利索,才被人发现了端倪。阿锦,谁有这本事啊?!”
要说科举舞弊的罪魁祸首,真的只是明氏一人吗?
她背后若无孙家、明家撑腰,她敢么?自然是不敢的。而孙家、明家的背后,是那几个屹立不倒的大世家。
有点规模的家族会主动依附大世家,大世家也会提拔附庸自己的大家族,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宋锦想起前世所见所闻,就连陛下,也不得不时常对这些世家退让三分。
想到这些,不免心情有些发沉,正色道,
“小胖哥,倘若有一日,我要与这些大家族为敌,不死不休,你当如何?”
刘子仪居然丝毫没表现出意外,反而洒脱一笑,
“若真到了那一日,你让我砍谁,我就砍谁呗。砍死一个不亏,多砍一个都赚。”
宋锦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刘子仪随即便面露难色,
“不过,不过吧…”
“不过什么?小胖哥莫非都是哄我的?”
宋锦调笑道。
刘子仪赶紧解释,
“当然不是,阿锦,到时候咱们可不可以不砍阿朗,他虽然生在大家族,但人还是不坏的。”
宋锦:……
李朗:兄弟我呀,最讲义气了。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