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重新拍卖,作废部分债务-《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

  “这些企业,我觉得可以先让购买之人先把差价补上,再次拍卖不见得有那么多人买得起。

  如果先前购买企业的人无法补上差价,那我们再多这些企业进行拍卖。

  至于那些工程,我觉得没有继续搞的必要。

  毕竟上一届政府只是搞了一个开头,没什么进度。

  我们要是继续搞的话,投入太大了。

  相当于花两倍的钱,只做了一件事。

  大家别忘了,干部、教师和医护人员还有整整四年的工资没发。

  还有那些已经离开教师队伍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也还拖欠着不少工资。

  加起来有近三百万!

  另外,因为这些工程欠的债,也应该作废!

  因为这些钱并没有用到工程中。”

  胡正义说道。

  这是最好的办法,之前购买企业人还是有点实力的。

  那些工程进度又没多少,大部分只是搞了一个围了一块地,搞了个开工仪式,随便干了点。

  这样的工程,没有必要再继续搞,还要作废因为它们而欠的债务。

  “我觉得还是直接拍卖这些企业为好,原来购买这些企业的人已经被抓了,很快就要被判刑,短时间内出不来。

  让他们补差价不现实,他们也不一定愿意补差价。

  对于那些工程,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投入,咱们乡没有钱。

  即便有钱也不应该投入到这里面去,没有任何意义。

  还不如补发拖欠大家的工作。

  另外,废除因为这些工程欠的债,因为钱并没有用在这些工程上。”

  张飞扬说了自己的意见。

  “我赞同张副书记的意见!”

  韩东海也说了自己的意见。

  “我赞同张副书记的意见!”

  房爱国和徐凯也说出了自己意见。

  “上一届政府出售这些企业并不合法,乡里留下的话又没办法管好它们,重新拍卖是最好的办法。

  上一届政府留下的工程,没有任何继续搞的价值,有这些钱还不如搞新的工程。

  起码我们不会投了那么多钱,连个影也没有。

  我们搞的工程,都是稳步推进的,就乡修乡里通往各村的公路和挖池塘,短短两个月多,已经完成了80%。

  对于上一届政府因为搞这些工程欠下的债,我应该视情况而定。

  那些给上一届政府借了钱又参与了骗取工程款的人,作废他们的债务。

  剩下的人的债务,我们得承认,我们作为一级政府得讲信用!

  乡里有钱了,在保证各部门正常运转,乡里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先解决拖欠大家的工资。”

  祁同伟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之前他的想法还是不成熟,有些问题没有思考透。

  对于私人债务,不能一刀切作废,那样就会显得碧云乡政府不讲信用。

  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开展。

  “我赞同乡长的意见,乡长说的比较充分,考虑得比较周到。”

  陈兴华说道,付瑞奇说的也不算差,但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胡正义和张飞扬说的比较接近他想要的答案,但不是完美答案。

  只有祁同伟的答案才是完美答案,既解决了问题,又保住了政府的信誉。

  “接下来开始投票表决,支持付委员意见的请举手!”

  陈兴华说道,然后付瑞奇和翁苏怡就举起了手。

  “支持乡长意见的请举手!”

  等付瑞奇和翁苏怡放下手后,陈兴华接着说道。

  随后,祁同伟、房爱国、张飞扬、胡正义、韩东海、徐凯和陈兴华都举起了手。

  “好,支持付委员意见的两票,支持乡长意见的7票,乡长的意见形成决议!

  那就重新拍卖这些企业,停掉上一届政府搞的工程,作废那些给上一届政府借了钱又参与了骗取工程款的人的债务。”

  陈兴华说道,决议已经形成,那就按决议执行。

  党委结束之后,祁同伟召集张飞扬、胡正义、周翰文、冯大刚、余庆伟和吉祥林开会。

  “关于以前乡属企业和上一届政府搞的工程后面的安排,乡党委已经开会研究出了决定。

  要对这些企业重新拍卖,停掉上一届政府搞的工程,作废那些给上一届政府借了钱又参与了骗取工程款的人的债务。”

  祁同伟把党委会的结果说了一下,张飞扬和胡正义已经知道结果,但周翰文、冯大刚、余庆伟和吉祥林不知道。

  “下面,我分配一下任务,飞扬书记、正义乡长、翰文乡长和祥林乡长负责重新拍卖这些企业。

  大刚乡长和庆伟乡长负责作废那些给上一届政府借了钱又参与了骗取工程款的人的债务。”

  祁同伟把任务分了出去,他主持全乡的工作,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自去做。

  “好的,乡长!”

  张飞扬、胡正义、周翰文、冯大刚、余庆伟和吉祥林点头应道。

  祁同伟把这两项工作交给他们去做,说明十分信任他们。

  散会后,祁同伟把周翰文留了下来。

  “翰文乡长,政策宣传和法律知识普及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项工作也安排下去两个月了,应该有很大的进展了。

  “乡长,全乡16个村已经全部展开了,文化站、广播站和司法所的人分为三个组,每天都下乡进行宣传,一天去一个村。”

  周翰文说道,这件事他一直在稳步推进。

  这可是他的一个工作重点,他每天都在关注。

  每周,他都会下乡去看一下。

  “跟翁委员还能配合得来吧!”

  祁同伟听说周翰文和翁苏怡经常吵架,想来配合不是很好。

  “我跟翁委员的配合不是很好,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为了保证政策宣传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我没有依她。

  因此,闹了不少矛盾。”

  周翰文说道,这也没办法,按照翁苏怡的想法来,耗时耗力,却没多少进度。

  按照祁同伟的办法来,进度反而很快。

  “咱们的翁委员毕竟是从市里下来的,想法比咱们多很正常。

  但乡镇的工作不像市里,很多东西都要因地制宜,按照实际情况来。

  办法不要变,还是按我之前安排的来,不过露脸的机会多给一些翁委员。

  说不定以后去市里办事需要找她帮忙!”

  祁同伟说道,让周翰文稍微迁就一下翁苏怡,不要把关系搞得太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