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与于大公子相看-《娇娇心声野,撩得反派王爷红眼宠》

  太后知道,永宁帝叫皇后出人,是不信她。

  今天她不顾永宁帝反对,坚持询问周端谨的意思,惹了永宁帝不快。

  太后叹了口气,避开福柔大长公主投来的求助目光,不再说话。

  福柔大长公主把心一横,跪在永宁帝和太后面前,“陛下!还请陛下心疼心疼平康。她自幼常来宫中,也曾被陛下抱在臂弯里逗弄过啊!陛下,平康不是不能下嫁,可要她嫁给一个猎户,偏还是那个毁了她清白的人,这叫人如何甘心!”

  “试问平康的伤,真就必须要被脱了衣服擦药吗?就算是,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女子来做这些事情吗?那猎户分明看出平康出身不凡,故意如此。”福柔大长公主说的心神俱裂,“如此趁人之危的一个小人,平康如何能嫁!”

  “陛下,娘娘,求你们心疼心疼平康啊!”福柔大长公主哭着求道。

  “倘若不是你把平康教养的如此任性跋扈,她出了事,怎么会没有一家出面为她求情,替她可惜?俱都是事不关己,看她笑话的。”永宁帝冷声说道。

  “你种下前因,如今只能让平康吃下苦果。”永宁帝说道,“事已至此,朕之命令不能更改。亦不可能为了平康一人,强迫旁人必须娶了她,绝无可能。”

  闹到如今,想让谁家心甘情愿娶平康,怎么可能?

  若是平康郡主没出事,倒是会有那为了利益娶平康郡主的。

  为了利益,忍了平康郡主的跋扈。

  可现在,谁还愿意忍?

  “平康平时是怎么作威作福欺负人的,手里头又攥了几条人命,朕不予追究。”永宁帝的话,让福柔大长公主的脸色一下子白了起来。

  “怎么?没想到朕知道?你总不会以为朕真的眼瞎耳聋心又盲吧?”永宁帝冷笑,“朕知道,朕都知道。朕不追究,便是念在往日平康在宫中如同半女的情分了。”

  “福柔,别要求太高了,回去安心给平康备嫁吧。”永宁帝冷声说道。

  福柔大长公主又看向了太后。

  太后不知怎的,想起了林知的那句话。

  注了水的猪肉没人要。

  福柔大长公主如今哭的满脸是泪的样子,确实不大好看。

  太后疲惫的捂住额头,闭上了眼睛不去看福柔大长公主,另一手挥了两下,“好了,哀家累了,你们都去吧。”

  福柔大长公主无法,只能哭哭啼啼的离开。

  周端谨也带着林知出了宫。

  马车上,林知很想看看自己的膝盖现在什么情况了,估摸着已经淤青一大片了。

  但有周端谨在,她又没法掀裙子看。

  只能等到回了卧房,才赶紧掀开裙子,又挽了裤腿,看见膝盖上果然有大片的淤青,如今颜色渐深。

  周端谨让于海送了药过来。

  小枝正给林知上药的时候,王月萍匆匆的进来。

  一瞧见林知膝盖上的淤青,心疼的便跑了过来,“哎哟!你说你去一趟宫里,怎么就闹成这样?”

  “太后罚你了?”王月萍问道。

  “太后让我给肃王当妾,我不干。她就让我去跪下了。”林知倒是没瞒王月萍,“我怎么能让咱家多出一个当妾的女儿?叫父兄日后如何在外走动。”

  “苦了你了。”王月萍看林知都又青又肿的腿,心疼的不行,“我听说王爷进宫去接你了?”

  林知点头,“若没有王爷,我怕是没那么容易出来的。好在王爷去了,还让太后打消了念头。”

  王月萍松了一口气,“这便好。”

  他家虽不是什么名门大户,可好好的人家,谁愿意让嫡女去给人当妾。

  王爷也不行。

  “打从咱们来了京城,住在王府,你便大小麻烦不断。”王月萍道,“不行,咱们不等你父兄了,我明日便开始在城中找合适的宅子,及早定下来,咱们俩先搬出去,远离是非。”

  林知心想,若是搬出去了,还怎么日日攻略周端谨?

  便赶紧说:“虽是如此,可京中宅子贵,就咱们两人,却要多付几个月的租子,实在是太奢侈了。”

  “不如现在先仔细找着,仔细对比,找价格、大小和位置综合起来最合适的。”林知说道,“光是要找这么合适的,也要花不少时间呢。”

  “也是。”王月萍琢磨着,她虽有钱,可订宅子这种大事,林丰海是坚决不同意动她的钱的。

  况就算有钱也不能大手大脚,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仔细些,便点了头。

  “不过你最近遇事太多,实在是不好。”王月萍说道,“过几日便是初一,是祈福的好日子。届时正好你腿伤也好得差不多了,同我一起去法宏寺拜一拜,祈祈福,把霉运统统赶走。”

  见林知乖巧点头,王月萍又低声说:“你既同意,我便跟工部侍郎家的于夫人说好。”

  林知眨眨眼,不解道:“咱们去上香,你同于夫人商量什么?”

  王月萍想着这件事也不必瞒着林知,便道:“前次的宫宴,工部侍郎家的长子于英格对你的印象很是不错,回去便同于夫人提了。”

  “还好你近来争气,没再闹出什么幺蛾子,跟钟雨玲和顾许安关系又好。于夫人还特找钟夫人打听了你的情况,听闻很是不错,便道过去那些谣言当不得真。”王月萍说着,掩唇笑了两声,道,“加上许清宁出了那么大的丑事,周婉月在外跋扈的性子又传了开来。从前就是周婉月说你坏话最多,是以如今有了对比,于夫人反倒不信从前那些传言了。”

  “到时你好好表现,同于大公子相看一番。”王月萍说道,“于大公子进士及第,又有于大人在朝中照应,自是不需担心前途。”

  “自古女子要上嫁,下嫁可没什么好结果的。”王月萍说道,“而于家对咱们来说,也算不得高攀。你兄长读书好,中进士不说板上钉钉,也是十拿九稳的。你父亲政绩不错,来京之后升一升亦是不难。你姑母虽往日名声不佳,可说到底也是肃王太妃,容不得别人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