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齐王妃-《穿到古代每天都想死》

  赵知静神色冷淡,与身旁的混乱对比显著,淡然接过春华递过来的帕子,一根一根仔细擦了擦手指,眼神看向对面的贵女们,无波无喜。

  众女在赵知静压迫的视线里,纷纷低下头来。

  “各位,”

  “还满意今天这场戏么?”

  无人应答。

  不等众人回话,干净利落转身。

  在众人诡异的视线里赵知静施施然走了。

  “安定疯了。”

  “安定是疯了没错吧?”

  “她竟然敢当着我们的面,把梁永怡按进水里!”

  “她一定是失心疯了!一定是!”

  ……

  梁府愣是没有下人敢上前去拦。

  众贵女从这一刻起,对安定县主的认知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从前那个人群里唯唯诺诺的赵知静,好像突然消失了。

  回到府里的时辰还早,赵知静无聊地看起了话本。

  许是被今天赵知静的行为惊到了,春华便罢了,跟着去的秋实跟冬霜直面感受到自家主子的变化,只觉得似做梦一般,久久回不过神来。

  不同于锦桂院,赵知云这边就热闹多了。

  今日为了看赵知静笑话,赵知云特意去了梁府,因着赵知静在祖母那里掀桌的壮举,这次她不敢与赵知静正面相对,特意躲在后面看了整场戏。

  “秋意,你说赵知静今天到底看见我没有?”

  秋意肯定地摇摇头:“小姐,咱们躲得隐蔽,三小姐不会发现的。”

  “她要是知道我今天特意去看她笑话,不会像今天对梁永怡那样,这样,把我往水缸里按吧?”赵知云用手做了个掐脖子的姿势,越想越害怕。

  “不会的小姐,咱们府里根本没有养睡莲的水缸啊。”秋意回道。

  “水缸没有,有水池子啊!”

  赵知云更害怕了。

  按缸里还能爬起来,按池子里就没命了啊!

  “我怕她哪一天看我不顺眼,把我扔池子里,我就活不成了啊!”她娘真是害死她了,非要在她院子里修个池子,说夏日徐徐,正好赏莲。

  她不想赏莲,她只想好好活着。

  赵知云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焦躁得厉害。

  “不行!娘说不能坐以待毙!”赵知云愁得不行,拍了拍脑袋,“我得想个法子,对,我得想法子!”

  秋意也着急得很,提议道:“小姐,要不要问问夫人?”

  赵知云摇头,叹了一口气:“二哥马上要回来了,娘现在正高兴着呢,还是不去打搅她了,免得整天骂我蠢货,反正全府只有二哥最聪明!”

  “哎,赵知静我是管不了。”

  “秋意,你去叫人过来,把池子给我填了!”

  秋意:“……”

  赵知静用晚膳的时候,隔壁还叮叮咣咣响个不停。

  “隔壁干什么呢?”

  秋实一脸茫然,平日里自家主子对于二老爷一家子都极其看不上眼,根本不理会的,这会子回答不出来,吓得她立马跪下来,声音惶然道:“奴婢有罪,县主饶了奴婢,奴婢现在就去打听——”

  “不用了,你去给我拿个铜锣来。”

  “县主的吩咐,还不快去!”牛嬷嬷瞪了秋实一眼,身无二两肉,胆子倒是挺多,居然敢让她尊贵的主子久等!

  秋实呆住了,还是夏荷使了眼色,才抹着泪赶紧站起来。

  “是,奴婢马上去!”

  秋实很快把铜锣拿来了。

  赵知静接过铜锣,与牛嬷嬷耳语了几句,就跨步出了屋子,在众人疑惑的神色里走到了院子里。

  站定后,右手重重一扬。

  ‘哐当’一声。

  一阵石破天惊。

  寂静的夜里,巨响仿佛在耳边炸开。

  “再吵,就打死!!!”

  “打死———”

  牛嬷嬷的声音仿佛自带回响,如同惊雷一般响彻整个侯府。

  犹如打雷般的炸响,寿安堂里的老夫人惊得在床上一坐而起,矫健得不行。

  “翠屏!翠屏!”

  “屋子要塌了吗?!”

  “翠屏你个死丫头赶紧扶老身出去!”

  等到片刻后,老夫人彻底了解了事情始末,坐在床上仍然气得不行,直抚着胸口喘,咬牙切齿地道:“这两个死丫头!老身真是欠了她们!”

  经过一夜的赶工,赵知云院子里的池子终于被填上了。

  因着主家催促得急,活儿难免干得粗糙,赵知云嫌弃地看向一堆的淤泥,捏着鼻子嫌恶道:“真是臭死了!”

  “昨夜下人们挖了许多莲藕起来,今日主子可要尝尝?”秋意帮自家主子解决了一桩心事,也很是高兴,笑着讨巧道。

  莲藕在北周也确实是个稀罕食物。

  赵知云想到这两日隔壁院里的丫鬟老是出去买吃食,心里有了主意,便吩咐秋意道:“你叫人洗一筐莲藕给赵,给三妹妹送去。”

  赵知静看话本看得起劲儿的时候,就收到了赵知云的‘心意’。

  看着一大框滴水的藕,一时间都沉默了。

  “你说赵知云把她院子里的池子都给填了?”赵知静不可思议。

  夏荷点头:“是的,县主,昨儿连夜填的呢。”

  “她这是干什么?还给我送藕过来,送这东西有什么寓意?”赵知静不懂就问。

  她这具身子与赵知云势同水火。

  一定有什么她不知道的用意,赵知静沉思。

  这时候牛嬷嬷添了一句:“昨天在梁府,奴婢就瞧着二小姐躲在假山后面,她一定是想看您笑话,县主您昨日把梁小姐埋水缸子里,二小姐昨夜就填了池子。”

  赵知静明白了。

  “嘲讽!”

  “一定是嘲讽!”

  “还专门给我送藕过来,提醒我不能把她按池子里是吧?呵,”赵知静冷笑一声,眯着眼:“先让她蹦踏两天,改天教她好好做人。”

  秋实想着方才送藕过来的秋意,对方态度很是恭敬的样子。

  不像县主跟牛嬷嬷说的那样啊。

  不过秋实胆子小,春华今日又休了假,她也不敢吭声反驳。

  昨日梁小姐遭了那么大的罪,梁大人今日便去告御状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唱贺声起。

  “臣有奏,镇北侯府安定县主性格跋扈,光天化日之下,欲致臣女于死地!求圣人为小女做主啊!”梁大人悲愤至极,跪地疾呼。

  半晌。

  “可有出人命?”威严的声音从高台上传来。

  “幸而府医救治及时,小女才捡回条命——”梁大人涕泗交加。

  “些许小事,何须朝堂上奏。”

  梁大人重重磕头:“可小女差点——”

  “退朝!”

  “圣人——”

  梁大人跪坐于朝堂上,心凉至极。

  有同僚上前劝道:“镇北侯还在边关打仗,圣人自然不能拿安定县主怎样,梁大人,想开点。”

  梁大人告御状的事情传扬开来。

  随着传扬开的,还有圣人轻描淡写的处置,自此安定县主的地位大家心里都有了一杆称。

  此时的寿安堂气氛也诡异得过分。

  “圣人真就这么说?”张氏惊讶至极,不敢相信丫鬟的话:“那死丫头都快要弄死梁家小姐了,在圣人眼里,居然是些许小事?”

  “二夫人,外间都这么说。”丫鬟回道。

  “这不可能!”张氏不信。

  老夫人嫌弃地瞥了张氏一眼:“大惊小怪个什么?这都是因为静儿她老子替圣人在边关效力呢!圣人若是处置了她,可不得寒了臣子的心?只要我儿一日镇守边关,这朝堂内外都得给侯府面子!”

  我儿!

  我儿!

  那是您儿子吗!

  二老爷瘪瘪嘴,您想当人家娘,人家可不想当您儿子!

  赵知静听闻外间传来的消息,内心一点都不惊讶。

  如今的北周内忧外患,其中的外患指的就是与北周接壤的大靖,大靖兵强马壮,随时有覆灭北周的可能,要不是镇北侯挡着,大靖早就打进来了。

  可以说,就算赵知静想不开去刺杀圣人。

  只要没成功,圣人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选择原谅。

  自安定县主差点淹死梁小姐,最后却全身而退的消息传开后,邀赵知静的帖子就跟雪花般,越堆越多,给赵知云嫉妒坏了。

  “天哪!”

  “这是惠安伯府家五姑娘的帖子!”

  “户部尚书大人家三姑娘的帖子!”

  赵知云翻着装饰精致的帖子,一遍遍抚摸着,珍惜极了,每看一张,就艳羡一份,嫉妒使她暂时忘记了赵知静的可怕:“三妹妹,这么多张拜帖,人家真诚相邀,要是都不去,岂不是会开罪那些贵女?要不——”

  “要不你替我去。”

  “真的吗?三妹妹!”赵知云惊喜极了。

  正翻看另一张描着白鹤帖子的赵知希抬起头:“二姐,三姐要是不去的话,那些府门会把你赶出来的。”

  赵知云:“………”

  “要你说!”赵知云白了她一眼:“显着你了还!”。

  “咦——这是,这是齐王府的帖子!”赵知云眼尖,猛地从赵知希手里抢过帖子,声音激动得厉害:“是齐王妃的帖子!”

  “三妹妹!三妹妹!我的好妹妹!齐王府的宴会,带我去吧,求你了三妹妹。”赵知云要疯了,她从来没想到她还能离雍城的权贵阶级如此近。

  这可是齐王府的帖子!

  能够去一次齐王府的宴会都够她吹嘘大半年了!

  “有什么好去的,不去。”赵知静拒绝。

  “三妹妹,这可是齐王府的帖子!你以前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别看这段时间赵知静安定县主的名号响亮,搁以前,哪怕作为镇北侯独女,出于某种隐秘原因,赵知静也是够不着这种级别的宴会的。

  赵知云一副你疯了的表情,眼睛都嫉妒红了,双手紧紧抓住赵知静的袖子,面目狰狞:“况且,听说这次宴会还请了太子,三妹妹你怎么不想去呢?”

  “那可是太子!!!”

  “是太子啊啊啊啊!!!”

  简直比现代的粉丝还可怕,赵知静无语地掏掏耳朵:“闭嘴吧你,吵死了!说了不去就不去!”

  赵知云的闺秀礼仪早忘得一干二净,此时重重地拍着桌子,声音嘶吼、状若疯魔道:“我要去见太子!让我去见太子!!!”

  见赵知云这疯子模样,赵知希赶紧退后一步。

  赵知静动作慢了点,被桌上震出来的茶水烫了下,她手一哆嗦,顿时怒而起身,一把拽过赵知云的头发,痛得赵知云龇牙咧嘴。

  即便如此,赵知云还梗着脖子道:

  “三妹妹,求你带我去齐王府宴会!”

  “你不带我去,我就一直闹!”

  “一直闹!”

  “这就是你求人的态度!”赵知静怒极反笑道:“你可真行!”

  赵知希小声开口:“三姐姐不去比较好吧,齐王妃帖子里说了,要让你跟梁二小姐化干戈为玉帛呢,要是去了,咱们侯府不就认输了么?”

  她人小也知道,她三姐跟梁府小姐间的争执,因着朝堂诸公介入,已经演变成文武两派的争斗了。

  三姐这次要是听了齐王妃的话,与梁府议和的话,侯府名声也会受到影响的。

  “要让我化干戈为玉帛??”

  “好啊,去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