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雄英6-《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

  朱雄英见朱元璋如此坚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无奈地带着两个重孙女转身离去。

  周王朱潚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住朱雄英,安慰道:“大侄子,别往心里去,老爷子这也是为了你们好。”

  朱雄英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却依然担忧着朱元璋的病情。

  待走到殿外后,他先让人将两个孩子送回府中,然后转头对着朱潚问道:“五叔,爷爷的病到底怎么样了?”

  朱潚叹了口气,面露愁容地回答道:“老爷子这病来得突然,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恐怕需要好生调养一段时间才行。”

  朱雄英听后,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焦急地说道:“五叔,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侄儿一定会全力照办的。”

  然而,朱潚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雄英啊,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五叔知道如今朝堂上的事情繁多,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五叔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

  “你爷爷这边你就不用操心了,安心处理好你的事务便是。”

  朱元璋生病的消息,朱雄英一直瞒着朱标,生怕他知道后会忧心忡忡。

  毕竟朱标身为太子,肩上的责任重大,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分心。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顺统四年。

  在这个新的一年里,朱雄英依然按照惯例,在正月十五之后举行科举考试,以选拔优秀人才,补充朝廷官员队伍。

  经过这次科举,大量有才能的人得以进入官场,朱雄英的工作量也随之大幅下降,恢复到了贪污案发生之前的水平。

  与此同时,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太子妃赵月婵有了喜脉。

  这个好消息让整个东宫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朱雄英更是喜出望外。

  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背后,却是朱雄英三年多来没日没夜的辛勤付出。

  长时间的劳累使得他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人也消瘦了许多,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

  太子妃赵月婵对朱雄英的身体状况忧心忡忡,她每天都会悄悄地为朱雄英炖煮一些滋补的食物,希望能帮助他恢复健康。

  对外,她则声称这些补品是为了自己怀孕补身体用的,以免引起他人的过多关注。

  这一年,对于朱雄英来说,可以算是他监国以来相对轻松的一年。

  不过,这种轻松也仅仅持续了半年而已。

  在这半年里,朱雄英并没有丝毫懈怠,他大力整顿官场,严惩贪污腐败行为,同时提高官员的待遇,以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在无数个深夜里,朱雄英常常与朱高炽一起审阅奏折,两人常常会发出同样的牢骚:“老弟啊,我这一辈子,真的再也不想看到那么大的贪污案了,实在是太累了。”

  这句话既是对过去艰辛经历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官场清明的期许。

  而朱高炽在这几年间也消瘦了许多,在朱雄英这位兄长的威压之下,他带领着内阁成员四处奔波,早已没有了昔日那圆滚滚的模样。

  如今的他身材略显壮硕,皮肤也因长时间的户外活动而变得黝黑。

  时光荏苒,顺统四年的冬天悄然来临,一场大雪如鹅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将整个京师都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

  人们本以为今年的忙碌即将画上句号,可以稍稍喘口气的时候,一个噩耗却突然传来——朱元璋病重,卧床不起,意识也变得模糊不清。

  紧接着,朱标也陷入了病危的状态。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朱雄英心急如焚,他与众臣紧急商讨后,决定派遣刘璟前往日月之国,召回秦王朱樉。

  顺统五年正月十五过后,朱雄英强打起精神,亲自举行了顺统一朝的科举考试,为大明选拔优秀的人才。

  然而,此时的他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春节过后,蜀王朱椿按照朱标的要求留了下来,进入内阁协助朱雄英处理政务。

  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朱标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他痛恨自己如此早地倒下,无法再为儿子分担更多的压力。

  在蜀王朱椿的大力协助下,朱雄英终于成功地将科举考试顺利举办完毕。

  然而,就在科举结束的当天,他却突然昏倒在了吏部的后堂里,这可把那些即将进入内阁的学子们和吏部的官员们吓得不轻。

  众人惊慌失措地赶紧传唤太医前来为朱雄英诊治。

  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太医们松了一口气,原来朱雄英只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身体虚弱,并无大碍,只需静心调养、好生休息便可恢复。

  尽管如此,朱雄英肩上的监国重任仍然无法卸下。

  无奈之下,朱高炽和朱椿经过商议后决定,就在朱雄英的病榻前处理政务。

  就这样,祖孙三代皇帝和太子,竟然同时病倒在床,这恐怕是翻遍历史也难以找到的罕见情景。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

  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顺统五年的三月。

  今年的科举考试也逐渐落下帷幕,大量优秀的学子们被选拔进入内阁,这无疑为内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效地缓解了因外派而导致的人手短缺问题。

  短短五年时间里,大明王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人才匮乏、各地官衙仅有一两个人的艰难局面已经彻底得到改善,整个大明开始步入平稳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宛如夜空中的流星划过天际。

  西方大陆在日月之国遭受重创后,并未就此罢休,而是选择了隐忍,暗中积蓄力量,妄图东山再起,再次与大明一决高下。

  此时此刻,大明朝堂刚刚稳定下来,皇帝和太子的身体状况都令人担忧。

  面对这样的局势,朱雄英深知局势严峻,他当机立断,下令几大兵团严密防守,不得有丝毫松懈。

  同时,他派遣朱桢亲自赶赴西方边境,坐镇指挥,以确保边境的安全。

  此外,海外舰队也加强了警戒,以防敌人的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