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坚定的信任与守护,比任何辩解都有力,让她原本紧绷的心弦彻底放松,
眼眶微微发热,却更觉前路有了依靠,不再惶恐不安。
她对李弘感激道:
“多谢太子殿下!”
李弘本就欣赏她今日的一言一行,面对她的感激,他淡淡回应:
“是孤应该做的。”
武媚娘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情绪复杂。
今日她若不严惩贺兰敏之,
李弘肯定会对她心生嫌隙,这几日母子之间好不容易缓和些许的关系,
怕是要再次降到冰点。
更遑论杨佩佩是皇家钦定的太子妃,今日若轻饶了贺兰敏之,
不仅太子心中难平,连杨家也会觉得皇家无公理,
往后东宫与她之间,恐怕也会生出隔阂。
可母亲杨氏这边又以死相逼,句句拿“武家”“孝道”绑架她,
一边是好不容易回暖的母子情分与皇家纲纪,
一边是血脉相连的母亲,这两难的境地,
竟让她一时有些骑虎难下。
杨氏见李弘步步紧逼,对她丝毫不让,只能将矛头再次对准武媚娘:
“武媚娘,你今日要是敢动敏之一根手指头,便是忘恩负义,便是要断了武家的根!
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去天下人面前,把你这忘恩负义的模样好好说道说道!
我若死在今夜,就是被你这个狠毒的女儿逼死的!
就看你,高高在上的皇后,是否能承受得起逼死亲母的罪孽!”
武媚娘被杨氏这番话刺得心口发疼,
她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母亲,
突然后悔为什么没有在杨氏开口的时候就堵住她的嘴,
以至于让她说出来这些诛心之言——像淬了毒的针,
一下下扎在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孝心之上。
她何尝不知“逼死亲母”这四个字的分量?
那是能压垮她所有声誉、让她毕生功业蒙尘的罪名。
杨氏明明是她的母亲,却偏要拿最狠的话逼她、用最毒的名毁她,
丝毫不顾她在朝堂后宫的艰难处境。
武媚娘的指尖微微发颤,胸腔里的怒火与委屈交织着翻涌,
却又被一层无形的枷锁牢牢困住——她是皇后,也是武家的女儿,
纵有滔天权势,也挣不脱“孝道”二字的束缚。
她心中呐喊:
“这世上的蠢人太多了,多到让万人之上的本宫,也不得不因为他们的愚蠢而有所顾忌!”
“而这恰恰说明,本宫站的,还不够高!”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喉间的苦涩,目光沉沉地看向杨氏:
“母亲,您何必把话说到这份上?
敏之犯了错,该罚的不能饶,可我从未想过要他的命,更不会让您落个被我气死的结局。
您若真为武家的长远着想,就该劝敏之谨言慎行,
而非拿自己的性命、拿我的名声来要挟我。”
贺兰敏之一次次触碰底线,这次更是犯了宫中大忌,
若是真的轻轻放过,不仅李弘和杨佩佩会心寒,
朝中那些盯着她的大臣,也定会借此发难,说她纵容外戚,祸乱宫闱。
难道她这么多年的努力和筹谋,要毁在杨氏和贺兰敏之手上吗?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决绝:
“母亲,敏之今日必须受罚,否则我无法向太子、向太子妃、向满朝文武交代。”
“交代?我看你是想让我死!”
杨氏突然拔高了声音,双手拍着软轿的边缘,哭喊起来:
“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年纪,就只有敏之这么一个孙儿!
你要是敢打他,我现在就撞死在这丹霞殿里!
到时候让天下人都看看,你武媚娘是个连亲生母亲都不管不顾的不孝女!”
贺兰敏之见杨氏为自己以死相逼,脸上更是得意,对着武媚娘扬了扬下巴:
“姨母,您也听到了,外祖母身体不好,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您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再说了,我不过是跟太子妃闹着玩,又没真的做什么,何必这么小题大做?
不如这事就这么算了,大家都好看。”
“闹着玩?”
李弘怒极反笑,指着贺兰敏之:
“你对太子妃动手动脚,还想污蔑她的名节,这叫闹着玩?
今日若是不罚你,他日你岂不是要闯进宫闱,祸乱后宫!
孤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武媚娘看着眼前僵持的局面:
咄咄逼人的母亲,怒不可遏的儿子和受了委屈的儿媳,
还有那个不知悔改的外甥,
只觉得头一阵剧痛。
就在这时,杨佩佩轻轻拉了拉李弘的衣袖,上前一步,
对着武媚娘行了一礼,声音依旧平静:
“皇后,荣国夫人心系外孙,情急之下说出些过激的话,臣女能够理解。
只是贺兰公子今日的所作所为,若是不加以惩戒,恐难服众。
臣女倒有个提议,不如先将贺兰公子禁足在府中,闭门思过,
待荣国夫人情绪平复后,再由皇后与太子一同商议如何处置。
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武媚娘闻言,心中一动。
杨佩佩这个提议,既没有完全放过贺兰敏之,也给了杨氏一个台阶下,
不至于让局面进一步恶化。
她看了眼杨佩佩,见她眼神坦荡,没有丝毫不满,
心中不禁对这个未来儿媳多了几分欣赏——遇事不卑不亢,
还能顾全大局,确实配得上太子妃的身份。
杨氏见杨佩佩松了口,也知再闹下去讨不到半分好处,嘴上却依旧不肯服软:
“禁足就禁足!
反正敏之本就没做错什么,不过是让他在家歇上几日罢了。
媚娘,我身边可离不得敏之,你就让他留在九成宫陪着我。
不然,我便也要跟他回府去!”
武媚娘知道,杨氏的身子早已经不起这般来回奔波,
她更没精力每日在武府与皇宫间周旋。
况且杨氏的性命本就已走到尽头,她不妨再忍耐些时日,
等杨氏寿终正寝那日,便是她与贺兰敏之彻底清算旧账之时。
她抬手示意侍卫:
“就按荣国夫人说的做。”
侍卫们得令,押着贺兰敏之就要走。
贺兰敏之突然停下脚步,看着杨佩佩说道:
“杨姑娘别以为这事就这么算了,咱们走着瞧。”
————————分界线
贺兰敏之不知道在作什么死,大概是一心求死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求催更好评发电哦!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喜欢女皇武则天
眼眶微微发热,却更觉前路有了依靠,不再惶恐不安。
她对李弘感激道:
“多谢太子殿下!”
李弘本就欣赏她今日的一言一行,面对她的感激,他淡淡回应:
“是孤应该做的。”
武媚娘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情绪复杂。
今日她若不严惩贺兰敏之,
李弘肯定会对她心生嫌隙,这几日母子之间好不容易缓和些许的关系,
怕是要再次降到冰点。
更遑论杨佩佩是皇家钦定的太子妃,今日若轻饶了贺兰敏之,
不仅太子心中难平,连杨家也会觉得皇家无公理,
往后东宫与她之间,恐怕也会生出隔阂。
可母亲杨氏这边又以死相逼,句句拿“武家”“孝道”绑架她,
一边是好不容易回暖的母子情分与皇家纲纪,
一边是血脉相连的母亲,这两难的境地,
竟让她一时有些骑虎难下。
杨氏见李弘步步紧逼,对她丝毫不让,只能将矛头再次对准武媚娘:
“武媚娘,你今日要是敢动敏之一根手指头,便是忘恩负义,便是要断了武家的根!
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去天下人面前,把你这忘恩负义的模样好好说道说道!
我若死在今夜,就是被你这个狠毒的女儿逼死的!
就看你,高高在上的皇后,是否能承受得起逼死亲母的罪孽!”
武媚娘被杨氏这番话刺得心口发疼,
她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母亲,
突然后悔为什么没有在杨氏开口的时候就堵住她的嘴,
以至于让她说出来这些诛心之言——像淬了毒的针,
一下下扎在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孝心之上。
她何尝不知“逼死亲母”这四个字的分量?
那是能压垮她所有声誉、让她毕生功业蒙尘的罪名。
杨氏明明是她的母亲,却偏要拿最狠的话逼她、用最毒的名毁她,
丝毫不顾她在朝堂后宫的艰难处境。
武媚娘的指尖微微发颤,胸腔里的怒火与委屈交织着翻涌,
却又被一层无形的枷锁牢牢困住——她是皇后,也是武家的女儿,
纵有滔天权势,也挣不脱“孝道”二字的束缚。
她心中呐喊:
“这世上的蠢人太多了,多到让万人之上的本宫,也不得不因为他们的愚蠢而有所顾忌!”
“而这恰恰说明,本宫站的,还不够高!”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喉间的苦涩,目光沉沉地看向杨氏:
“母亲,您何必把话说到这份上?
敏之犯了错,该罚的不能饶,可我从未想过要他的命,更不会让您落个被我气死的结局。
您若真为武家的长远着想,就该劝敏之谨言慎行,
而非拿自己的性命、拿我的名声来要挟我。”
贺兰敏之一次次触碰底线,这次更是犯了宫中大忌,
若是真的轻轻放过,不仅李弘和杨佩佩会心寒,
朝中那些盯着她的大臣,也定会借此发难,说她纵容外戚,祸乱宫闱。
难道她这么多年的努力和筹谋,要毁在杨氏和贺兰敏之手上吗?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决绝:
“母亲,敏之今日必须受罚,否则我无法向太子、向太子妃、向满朝文武交代。”
“交代?我看你是想让我死!”
杨氏突然拔高了声音,双手拍着软轿的边缘,哭喊起来:
“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年纪,就只有敏之这么一个孙儿!
你要是敢打他,我现在就撞死在这丹霞殿里!
到时候让天下人都看看,你武媚娘是个连亲生母亲都不管不顾的不孝女!”
贺兰敏之见杨氏为自己以死相逼,脸上更是得意,对着武媚娘扬了扬下巴:
“姨母,您也听到了,外祖母身体不好,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您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再说了,我不过是跟太子妃闹着玩,又没真的做什么,何必这么小题大做?
不如这事就这么算了,大家都好看。”
“闹着玩?”
李弘怒极反笑,指着贺兰敏之:
“你对太子妃动手动脚,还想污蔑她的名节,这叫闹着玩?
今日若是不罚你,他日你岂不是要闯进宫闱,祸乱后宫!
孤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武媚娘看着眼前僵持的局面:
咄咄逼人的母亲,怒不可遏的儿子和受了委屈的儿媳,
还有那个不知悔改的外甥,
只觉得头一阵剧痛。
就在这时,杨佩佩轻轻拉了拉李弘的衣袖,上前一步,
对着武媚娘行了一礼,声音依旧平静:
“皇后,荣国夫人心系外孙,情急之下说出些过激的话,臣女能够理解。
只是贺兰公子今日的所作所为,若是不加以惩戒,恐难服众。
臣女倒有个提议,不如先将贺兰公子禁足在府中,闭门思过,
待荣国夫人情绪平复后,再由皇后与太子一同商议如何处置。
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武媚娘闻言,心中一动。
杨佩佩这个提议,既没有完全放过贺兰敏之,也给了杨氏一个台阶下,
不至于让局面进一步恶化。
她看了眼杨佩佩,见她眼神坦荡,没有丝毫不满,
心中不禁对这个未来儿媳多了几分欣赏——遇事不卑不亢,
还能顾全大局,确实配得上太子妃的身份。
杨氏见杨佩佩松了口,也知再闹下去讨不到半分好处,嘴上却依旧不肯服软:
“禁足就禁足!
反正敏之本就没做错什么,不过是让他在家歇上几日罢了。
媚娘,我身边可离不得敏之,你就让他留在九成宫陪着我。
不然,我便也要跟他回府去!”
武媚娘知道,杨氏的身子早已经不起这般来回奔波,
她更没精力每日在武府与皇宫间周旋。
况且杨氏的性命本就已走到尽头,她不妨再忍耐些时日,
等杨氏寿终正寝那日,便是她与贺兰敏之彻底清算旧账之时。
她抬手示意侍卫:
“就按荣国夫人说的做。”
侍卫们得令,押着贺兰敏之就要走。
贺兰敏之突然停下脚步,看着杨佩佩说道:
“杨姑娘别以为这事就这么算了,咱们走着瞧。”
————————分界线
贺兰敏之不知道在作什么死,大概是一心求死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求催更好评发电哦!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喜欢女皇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