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记得-《女皇武则天》

  贺兰敏之听闻武媚娘到来,回头瞥见她阴沉的脸色,才不情不愿地松开怀中姬妾,

  慢悠悠走上前,嬉皮笑脸地行了个敷衍之礼:

  “姨母来了?敏之想着外祖母生前最喜欢热闹,便特意备了些歌舞,也好让她走得开心些。”

  “让她走得开心些?”

  武媚娘冷笑一声,眼神中的杀意翻滚,无需掩饰,

  “你外祖母在世时,对你百般疼爱,视若珍宝,临死前还在为你求情,你竟以这般方式回报她?

  在她的葬礼上歌舞作乐、饮酒狂欢,你眼里还有半分尊卑礼教,半分人伦纲常吗?!”

  贺兰敏之却毫不在意,依旧吊儿郎当:

  “姨母何必动怒?外祖母已然仙逝,再多悲伤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及时行乐。

  况且,我这般做法,说不定外祖母在天有灵,也会觉得热闹呢?”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武媚娘的怒火,她死死盯着贺兰敏之,一字一句道:

  “好一个及时行乐!”

  不知贺兰敏之是否知道,今日之事,不仅丢尽武家颜面,更将他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周围的姬妾与乐师早已吓得跪地求饶,大气不敢喘一口。

  “皇后娘娘饶命!妾等都是听命于公子!”

  武媚娘恼怒,指着那些姬妾说道,

  “王延年,将她们全部卖入乐坊,终身不得赎身,也不可自赎,既然喜欢唱歌跳舞,本宫便成全她们!”

  王延年回道:“是,奴才遵旨。”

  说完招呼侍卫们一起把贺兰敏之的姬妾全部带走。

  姬妾们就算心中满是委屈与恐惧,也不敢有半分反抗,个个瘫软在地,泪水涟涟却敢怒不敢言。

  她们深知武媚娘雷霆万钧的威严,更清楚反抗只会招来人头落地的下场,

  只能任由侍卫们上前拖拽,嘴里断断续续地哀求“皇后饶命”,声音微弱得几不可闻。

  武媚娘看向贺兰敏之,

  语气平静却有如催命,

  “敏之,你外祖母定然非常想见你。”

  贺兰敏之听懂了这句话,知道武媚娘动了真怒,却仍不肯示弱:

  “姨母可还记得,您在外祖母临终前许下的誓言?”

  “誓言本宫自然记得。”

  武媚娘语气冷然,转身对身后侍卫沉声道:

  “来人,将贺兰敏之拿下,暂且关押,待本宫再行发落!”

  侍卫们不敢迟疑,立刻上前将还在愣神的贺兰敏之制服。

  贺兰敏之挣扎着大喊:“姨母!你难道要违背誓言吗?违背誓言是要遭天谴的!”

  武媚娘却没有回头,只是一步步走回灵堂,也没有给贺兰敏之任何回应。

  咸亨二年正月初七,长安晨光未散,寒意仍存,太极宫前却已车马喧阗,仪仗整肃。

  李治身着明黄常服,龙颜凝重地立于宫门前,武媚娘一袭朱红褕衣,凤钗斜簪,气度雍容。

  “弘儿,朕与你母后东巡洛阳,长安政务便全交予你了。”

  李治抬手轻拍太子李弘的肩头,语气满是期许,

  “戴至德、李敬玄皆是老成谋国之臣,你遇事须与二人商议,切不可独断专行。”

  李弘身着太子朝服,身姿挺拔如松,拱手肃然应道: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必使长安政务清明,以报父皇信任。”

  此时,戴至德与李敬玄亦上前恭送。

  戴至德声如洪钟,朗然道:“皇上放心,臣等定当全力辅佐,不敢有负圣恩与殿下所托。”

  李敬玄则躬身垂首,恭敬道:“臣会悉心打理典章制度,为殿下监国扫清阻滞。”

  武媚娘眸光转向李弘,语气缓和却藏着叮嘱:

  “弘儿,监国非比寻常,朝堂之上派系林立,你既要展现太子的担当,也要懂得权衡之术。

  戴至德为人刚正不阿,李敬玄精通典制规章,你可借二人之长,补己之短。”

  李弘闻言,眸色微沉,只淡淡垂眸应了声“儿臣知晓”。

  自杨佩佩“自尽”后,他与武媚娘的关系早已疏远,

  垂落的眼帘严严实实掩去了眼底翻涌的委屈与怨怼。

  武媚娘将他的细微反应看在眼里,心头泛起涩意,却只能强压下怅然,维持着皇后的端庄仪态,缓缓道:

  “你既明白,便好生去做。凡事三思而后行,莫要让你父皇忧心。”

  李弘仅低低“嗯”了一声,算作应答。

  “弘儿,你是大唐储君,乃天下儿郎的表率,竟以这般态度对自己的母后?”

  李治早看出二人母子间的疏离,当下眉头微蹙,沉声训斥。

  李治开口,李弘即便心中满是委屈,也只能强行隐忍,拱手行礼,对武媚娘恭敬回道:

  “儿臣谢母后教导。”

  武媚娘心中酸涩,却只能强装平静:“弘儿不必多礼。”

  李治又劝道:

  “弘儿,你母后一片苦心,句句皆是为你谋划。

  佩佩之事虽让你难过,但君臣有别、母子有伦,你怎能如此冷淡待她?”

  李弘闻言,缓缓抬头,

  “父皇,佩佩她死得太冤!

  贺兰敏之仗着有母后撑腰,逼死佩佩,母后先前说过会给佩佩一个交代,

  如今却只将他收押,如何处置至今没有定论,儿臣怎能甘心?!”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治,眼底满是委屈:

  “佩佩是儿臣认定的人啊!

  她含冤而死,儿臣连为她讨个公道都不能,

  这储君之位纵是尊贵,又有何意?”

  说到激动处,李弘喉结滚动,声音带着哽咽:

  “儿臣并非有意冷待母后,只是这‘冤屈’二字压在心头,日夜难安。

  若儿臣连亲近之人的性命都护不住,连真相都求而不得,

  又如何能心无旁骛地监国,如何能对得起父皇的期许?”

  李治看着儿子眼中的红血丝,听着他字字泣血的倾诉,抬手拍了拍他的手,温言安抚:

  “佩佩的死,父皇与你母后亦感痛心,

  但人总要向前看,不可困在过去的悲痛里,耽误家国大事。

  你是大唐储君,肩上扛着万民安危、社稷存续,

  若因私情失了分寸,不仅会遭朝臣非议,更会给宵小之辈可乘之机。”

  ——————分界线

  说来说去,最无辜的就是杨佩佩了,

  查资料的时候,阁主就对这位连具体姓名都没有的太子妃杨氏很怜惜,

  她一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美貌少女,才会被女皇选来做李弘的妻子,

  只是贺兰敏之太过分,欺辱了她。

  让她年纪轻轻就死了。

  后来的裴皇后也是没有名字留下,只有一个裴氏代表她曾经的存在,

  阁主就把她们综合了一下。

  求催更好评发电哦!感谢宝子们的支持和鼓励!

  喜欢女皇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