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财路-《谍战剧中的龙二》

  龙二能感受到吴敬中话语中那份深切的失望和愤懑。

  但这正是他想要引导的方向。

  党国在这国家危难的时候就这屌样,‘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面对前线战争物资紧缺、后方政府官员消遣娱乐的情形,当时一些媒体开始关注并加以报道。

  1938年11月,《库务月报》刊载了一篇随笔文章,较早提到“吃紧”与“紧吃”的状况,指出“重庆如此,成都何尝不如此?……‘望乡台上还要贪吃’,真是要命!”1942年2月5日,《节储之友》刊载了一幅漫画,一名战士驻枪站立,凝视着饭桌上觥筹交错的政府官员。可见,战时“吃紧”情况下,官员“紧吃”的现象备受社会关注。

  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物资匮乏,而后方的国党官员却奢侈享乐、贪污腐败。

  打仗的穿草鞋、没冬衣、粮饷不济,还是浴血拼命。士兵衣食全缺,虽然规定每月仅仅可领二十四两米,就这,还总是被克扣,每月军饷可怜的四块大洋,有的发的是法币,如果是法币连买柴都不够。

  再看国统区,孔祥熙和各部会长官一起吃喝,花掉一百九十余元,只是烟酒一项就花费五十元左右。别的长官也是如此吃喝,却不知道前方战士是怎么生活的。

  还有陈克文。行政院参事,孔的部下。

  他自1935年起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等职长达13年之久。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克文随国民政府先迁武汉,后至重庆。仗打成这样,应该严重扰乱了普通人生活秩序,吃吃喝喝只有基本保障,甚至都没有。

  但是扰陈克文的饭局日常消遣却照样开展。即使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在大后方持续通货膨胀、物价不断上涨、民生愈加困难的情况下,陈克文的日常聚餐与应酬仍然应接不暇。

  1937年底,陈克文随党国中枢内迁武汉,饮宴之风因大批政府官员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火热。此时,陈克文有时甚至一晚赴约两地、应酬两次。

  1938年8月,陈克文离汉赴渝,开始战时大后方生活,同样忙于出席各种宴会应酬。此后,日军不断对重庆进行轰炸,民众日夜奔波于跑警报、躲空袭、藏防空洞。但陈克文的日常应酬和娱乐活动仍较为频繁,经常“几个约会都碰在一个时候”。

  在对陈克文日记中全面抗战时期的饭局频次进行量化统计后发现,1937年至1945年,陈克文的饭局共950次。

  还有戴老板,抗战时期,戴笠常利用驼峰航线,从外国购买新式物品。

  其实大多次的驼峰航运输,他都是为了满足第一夫人和那些皇亲国戚的私欲,但他戴笠也没少给自己购买。

  戴笠在各大城市都有公馆,仅重庆一地就有别墅十处。戴笠出门必须自带厨师,以及足够两桌用的精美餐具。因为肠胃不好,他在吃饭前都要先喝一杯开胃酒。

  戴笠酒量很大,一次能喝一两瓶白兰地或茅台酒。戴笠请客时,总是当众打开酒瓶,自己先喝上一大口,表示没有问题。如果一瓶酒没有喝完,以后就不会再喝,以防被人下毒。

  那些中下层官员,更是有样学样。

  想到这些,龙二知道潜伏里面那个追求金条古董的吴敬中开始了。还好,吴敬中人品不变,只是看开了,捞钱也只捞汉奸的,原则性还是很强的。

  龙二适时地接口,顺势说道:“大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不能亏待自己。您在前方拼命,后方那些人却在享福,这世道本就不公。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自己,也为跟着我们卖命的弟兄们,谋一条实在的活路,留一点安身立命的资本?”

  他身体微微后靠,让自己的声音更清晰地传入背靠自己的吴敬中耳中,继续说:“李维恭把站里搞得山穷水尽,戴老板又催得紧。光靠‘财神’那条药品线零星接济,或者指望总部那点杯水车薪的拨款,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年也难恢复元气。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活水’。”

  吴敬中目光一闪,他知道龙二必有后文,问道:“你的意思是?”

  龙二接茬说道:“大哥,您看看现在这世界战争的局势,仗打起来,您说现在钱还是钱吗?就是纸啊!只有美元和金条才站得稳、敲的响!”

  龙二向后靠着椅背,声音压得极低,继续说道:“大哥,我刚给您说了呀,我马上有一条财路。就是穆连成。他手里有一条现成的金山,东北的土产生意。人参、貂皮、乌拉草,还有虎骨、鹿茸、熊胆。这些东西,在咱们国统区,是那些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抢破头的硬通货,能挣来美元和金条,利润高得吓人。”

  “现在穆连成被日本人要求娶一个日本女人,监视他的生意。所以他急于把穆家的老生意切割分散出去,好让他自己遥控指挥,其中东北这条线切割出来。也同时为了投靠我身后的吉田和藤田,他要将他侄女嫁给我联姻的同时,把东北土产生意也给我,作为投靠拉拢的筹码。”

  吴敬中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巨大价值,呼吸不由得微微急促:“你是说,你要娶穆连成的侄女,而且把这生意接过来?”

  “没错。”龙二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但这生意,不能按穆连成的路子走。他想让我当个前台傀儡,钱怎么赚,赚多少,还是他说了算。我要的,是彻底掌控。货源在东北,我是动不了,但销售渠道,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吴敬中急忙说道:“东北货源,我也动得了!你忘了,我以前在东北待过!”

  龙二高兴的直接表露意图,说道:“大哥,太好了,这就需要您来帮我。您在渝城、在东北的人脉和渠道,又坐镇津塘,正好可以整合这条销路。我们可以建立一条秘密的运输线,将货物从东北发到津塘运出,经您的渠道进入国统区。”

  这个提议极具诱惑力。吴敬中瞬间心动了。

  这不仅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经费问题,更能带来持续不断的巨额收入,让他在军统内部和后方官场都拥有更强的底气和活动能力。

  龙二也很高兴啊!不但能彻底的撇开穆连成,得到这条财路。更重要的是,这是和吴敬中深度捆绑,利益共享,远比嘴上哥哥弟弟之类的关系更为牢固。

  吴敬中毕竟是老牌特工,警惕性极高,于是问道:“风险呢?这条线路安全如何保障?日本人、穆连成,还有国统区那边的检查……”

  龙二早已成竹在胸:“风险可控。运输我们可以借助日本人的缉私船队,挂上‘特殊物资’的牌子,佐藤和藤田为了分润,会睁只眼闭只眼。进入国统区后,以您的身份和人脉,完全可以以‘采购军需’或‘特别物资’的名义通关。至于穆连成,等他那个日本妻子进门,他自己都自身难保,哪还有精力插手?只要我们运作得当,这就是一条连接敌占区和国统区的‘黄金通道’,不仅是财路,未来也可以是情报和人员的秘密通道。”

  吴敬中沉吟良久,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龙二的计划大胆而周密,利润惊人,且确实能解他的燃眉之急,甚至带来长远的好处。他对国党后方的失望,也让他更倾向于为自己和兄弟们谋一条实在的后路。

  “利润,除了打点日本人那份,剩下的我们三七分账,您七,我三。这条线,上上下下您都有人,账目对您是透明的!而且您也要重建津塘站,还能让您个人,以及渝城那些需要打点的关系,都再无钱财之忧。”

  终于,吴敬中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低声对龙二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此事你全力推进,尽快从穆连成手里把生意接过来。国统区那边的渠道,我来想办法打通。具体细节,我们单线联系,绝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完整计划。”

  “明白!”龙二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与吴敬中的这次联盟,将彻底改变津塘的格局,也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更为稳固的潜伏之路。“大哥放心,我会处理干净。”

  吴敬中在东北可是先后担任军统西北区区长、东北区区长、保密局津塘站站长,在国统区也是大把人脉。

  有他鼎力相助,穆连成这条财路就能完整的夺过来!

  两人又低声交换了一些联络方式和初步行动计划,龙二答应先尽量筹集一部分钱,随后吴敬中便如同一个普通的茶客般,悄然起身离去,消失在咖啡馆外的阳光里。

  龙二独自坐了一会儿,将杯中的黑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力量。

  吴敬中回来了,带着对后方的失望和对现实的妥协。而自己,则即将掌控一条横跨两大阵营的财富动脉。

  他站起身,整了整衣冠,脸上恢复了那种精明而低调的“龙顾问”表情,迈步走向门外。

  接下来,该去看看那位刚刚成为他女人的穆晚秋,以及她身后那位急于脱手的伯父了。东北的土产宝藏,他龙二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