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一把攥住林之孝的衣襟,急切的问道:“祖母怎么了?”
林之孝把自己的衣襟从贾赦手中夺了出来,慢条斯理的说道:“老夫人他们如今正在荣庆堂等您呢,您再不快点,饭菜只怕要凉透了。”
“你……你可真是好样的。”贾赦气得用力点了点林之孝的额头,大步踏进了国公府。
看着贾赦气急败坏的身影,林之孝高声喊道:“奴才多谢大爷夸奖。”
贾赦闻言,脚步一顿,接着走的更快了。
杜若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大爷这些日子也不好过,你又何苦快来招惹他。”
林之孝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怒与担忧:“哼,他不好过?他就没想过,万一他有个什么,老夫人和大奶奶要怎么活?都要当爹的人了,还像以前那样顾头不顾腚,日后又该如何是好?”
此时,国公府内一片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沉寂。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贾赦穿过一道道回廊,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走进荣庆堂,他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太师椅上的贾源夫妇。他们比自己离京时,更加苍老了。
“祖父、祖母,孙儿回来了。”贾赦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膝行至两位两位老人面前,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
老夫人见状,再也无法掩饰心中的激动,双手颤抖着扶起一脸憔悴的孙子。她的眼中满是心疼与责备,忍不住重重地拍打着他的后背。
“你这个孽障,你这些日子去哪了,你……你吓死祖母了!”说完抱着他嚎啕大哭起来。
待到贾赦安慰好老夫人,已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贾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也夹杂着更多的忧虑。待老夫人情绪稍稳,他才缓缓开口。
“贾赦,你可知错?”
贾赦低下头,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孙儿知错,让您和祖母为孙儿担心了。”
贾源看了一眼,从贾赦出现后就一直沉默不语的张慧,冷着脸看向贾赦:“就只是让我和你祖母担心吗?”
贾赦顺着贾源的目光看去,就看到了一双平静到冷漠的眼睛。张慧静静地站在一旁,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仿佛对贾赦的归来无动于衷。贾赦只觉得心中一哽,想要说些什么,却怎么都张不开嘴。
张慧淡淡地扫了贾赦一眼,对着贾源夫妇行了一礼:“祖父、祖母,看到大爷平安,孙媳也就放心了。孙媳这会实在乏得很,就先回了。”她的声音清冷而疏离,仿佛与这个家格格不入。
老夫人这会也察觉到了二人之间的不对劲,她忙对一旁发呆的贾赦喊道:“赦儿,你媳妇不舒服,你还不快些送她回去休息?”
贾赦这才回过神来,他忙点头应道:“是,祖母。”说着,他上前几步,想要去搀扶张慧。然而,张慧却侧身躲开了他的手。
“就不劳烦大爷。”说完又对着贾源夫妇行了一礼,在丫鬟的搀扶下越过贾赦,径直往门口走。
贾赦看了一眼自己空荡荡的手,眼底滑过一抹晦涩,随即打起精神对着老夫人笑道:“孙儿奔波了一天,腹中实在饥饿难耐,不知祖母可愿赏孙儿一顿饱饭?”
老夫人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明白,张慧的冷漠不仅仅是因为贾赦的失踪,更是两人之间长久以来积累的裂痕。但她更不愿看到孙子继续这般失落,于是忙对贾赦笑道:“一天天的净说胡话,祖母这就让人传饭。”
饭毕,贾源看了一眼,一脸餍足的孙子。沉默片刻,还是开口问道:“你这会是回去梳洗一下,还是直接同老夫去书房?”
贾赦略一思索,沉声道:“孙儿先随祖父去书房吧。”
老夫人闻言,顿时不乐意了。她白了贾源一眼,沉声道:“什么事值得这样当紧,你就不能让赦儿歇歇再说?”
贾赦见状,忙出言安慰道:“祖母,这事迟早都要说,早些说清楚,孙儿也能早些安心不是。”
老夫人听后,虽然心中仍有不舍,却也不再阻拦:“行了,随你们去吧,我就不惹人厌了。”
祖孙二人又宽慰了几句,方才一前一后的往书房走去。
听完贾赦这些日子的经历后,贾源沉默了许久,最后重重的吐了口气说道:“太子确非明主,可你能保证四皇子就能笑到最后吗?
赦儿,咱们这样的家族,实在没有必要去争那所谓的从龙之功。将来,不论是谁坐上了那个位置,咱们在京都的地位都无人可撼。
可,一旦咱们参合到夺嫡这件事上,哪怕将来四皇子坐上了那个位置,也会对咱们心生忌惮。”
贾赦闻言,神色凝重,他深知祖父所言非虚。按理来说,家族历经数代,积累了无数的财富与声望,本已立于不败之地,确实无需再去冒险争夺那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
可是……贾赦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脖子,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贾赦心中一紧,他知道张慧的话虽然尖锐,但却一针见血。他试图辩解,但张慧已经不想再听。
“慧娘,我……”贾赦刚开口,就被张慧打断。
“夜深了,你若不想明天有人到老夫人耳边嚼舌根,现在就同回去!”说完不待贾赦反应过来,转身向回廊走去,
贾赦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此刻的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无法改变张慧的心意。于是,他快步跟上张慧,两人并排地走在回廊上,夜色中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好,我这就回去。慧娘,你如今还怀着身子,切莫同我一般见识。”贾赦在张慧耳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和关切。
张慧没有看他,只是微微侧了侧身,冷声道:“哪来的那么多话,还不快些?”
一夜无语,次日一早,老夫人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小两口,笑得那叫一个高兴。
然而,幸福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贾赦结束休假的第一天,仁康帝就宣读了东北总督的奏折。
当朝臣们听到罗刹屡屡犯边时,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罗刹国与大盛朝之间的边境冲突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最近的情况似乎愈发严峻。朝臣们纷纷议论,有的主张加强边防,有的则提议与罗刹国进行和谈。
仁康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底下乱哄哄的大臣们。他眼底闪过一抹厉色,显然对大臣们的纷乱议论感到不满。他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等待着众人安静下来。
终于,朝堂上的喧嚣逐渐平息,大臣们纷纷望向仁康帝,等待他的指示。仁康帝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爱卿,罗刹犯边之事,朕已知晓。此事关乎我大盛朝的国威与边疆安宁,不可轻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在众大臣脸上扫过,仿佛在衡量每个人的反应与决心。接着,他继续说道:“加强边防,自是必要之举,但朕以为,仅是加强边防恐怕难以彻底解决边境之患。罗刹国狼子野心,若不严惩,必将得寸进尺。”
仁康帝的语气中透露出坚定与果决,他继续说道:“唯有彻底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方能让他们知晓我大盛朝的厉害,从而不敢再轻易犯边。”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有的大臣赞同仁康帝的观点,认为只有以武力震慑罗刹国,方能确保边疆安宁;而有的大臣则担忧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与风险,主张应谨慎行事,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
然而,仁康帝并未理会朝臣们的议论,他继续说道:“朕已决定,即刻调集大军,准备迎战罗刹国。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喜欢红楼之家有悍妇
林之孝把自己的衣襟从贾赦手中夺了出来,慢条斯理的说道:“老夫人他们如今正在荣庆堂等您呢,您再不快点,饭菜只怕要凉透了。”
“你……你可真是好样的。”贾赦气得用力点了点林之孝的额头,大步踏进了国公府。
看着贾赦气急败坏的身影,林之孝高声喊道:“奴才多谢大爷夸奖。”
贾赦闻言,脚步一顿,接着走的更快了。
杜若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大爷这些日子也不好过,你又何苦快来招惹他。”
林之孝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怒与担忧:“哼,他不好过?他就没想过,万一他有个什么,老夫人和大奶奶要怎么活?都要当爹的人了,还像以前那样顾头不顾腚,日后又该如何是好?”
此时,国公府内一片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沉寂。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贾赦穿过一道道回廊,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走进荣庆堂,他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太师椅上的贾源夫妇。他们比自己离京时,更加苍老了。
“祖父、祖母,孙儿回来了。”贾赦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膝行至两位两位老人面前,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
老夫人见状,再也无法掩饰心中的激动,双手颤抖着扶起一脸憔悴的孙子。她的眼中满是心疼与责备,忍不住重重地拍打着他的后背。
“你这个孽障,你这些日子去哪了,你……你吓死祖母了!”说完抱着他嚎啕大哭起来。
待到贾赦安慰好老夫人,已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贾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也夹杂着更多的忧虑。待老夫人情绪稍稳,他才缓缓开口。
“贾赦,你可知错?”
贾赦低下头,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孙儿知错,让您和祖母为孙儿担心了。”
贾源看了一眼,从贾赦出现后就一直沉默不语的张慧,冷着脸看向贾赦:“就只是让我和你祖母担心吗?”
贾赦顺着贾源的目光看去,就看到了一双平静到冷漠的眼睛。张慧静静地站在一旁,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仿佛对贾赦的归来无动于衷。贾赦只觉得心中一哽,想要说些什么,却怎么都张不开嘴。
张慧淡淡地扫了贾赦一眼,对着贾源夫妇行了一礼:“祖父、祖母,看到大爷平安,孙媳也就放心了。孙媳这会实在乏得很,就先回了。”她的声音清冷而疏离,仿佛与这个家格格不入。
老夫人这会也察觉到了二人之间的不对劲,她忙对一旁发呆的贾赦喊道:“赦儿,你媳妇不舒服,你还不快些送她回去休息?”
贾赦这才回过神来,他忙点头应道:“是,祖母。”说着,他上前几步,想要去搀扶张慧。然而,张慧却侧身躲开了他的手。
“就不劳烦大爷。”说完又对着贾源夫妇行了一礼,在丫鬟的搀扶下越过贾赦,径直往门口走。
贾赦看了一眼自己空荡荡的手,眼底滑过一抹晦涩,随即打起精神对着老夫人笑道:“孙儿奔波了一天,腹中实在饥饿难耐,不知祖母可愿赏孙儿一顿饱饭?”
老夫人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明白,张慧的冷漠不仅仅是因为贾赦的失踪,更是两人之间长久以来积累的裂痕。但她更不愿看到孙子继续这般失落,于是忙对贾赦笑道:“一天天的净说胡话,祖母这就让人传饭。”
饭毕,贾源看了一眼,一脸餍足的孙子。沉默片刻,还是开口问道:“你这会是回去梳洗一下,还是直接同老夫去书房?”
贾赦略一思索,沉声道:“孙儿先随祖父去书房吧。”
老夫人闻言,顿时不乐意了。她白了贾源一眼,沉声道:“什么事值得这样当紧,你就不能让赦儿歇歇再说?”
贾赦见状,忙出言安慰道:“祖母,这事迟早都要说,早些说清楚,孙儿也能早些安心不是。”
老夫人听后,虽然心中仍有不舍,却也不再阻拦:“行了,随你们去吧,我就不惹人厌了。”
祖孙二人又宽慰了几句,方才一前一后的往书房走去。
听完贾赦这些日子的经历后,贾源沉默了许久,最后重重的吐了口气说道:“太子确非明主,可你能保证四皇子就能笑到最后吗?
赦儿,咱们这样的家族,实在没有必要去争那所谓的从龙之功。将来,不论是谁坐上了那个位置,咱们在京都的地位都无人可撼。
可,一旦咱们参合到夺嫡这件事上,哪怕将来四皇子坐上了那个位置,也会对咱们心生忌惮。”
贾赦闻言,神色凝重,他深知祖父所言非虚。按理来说,家族历经数代,积累了无数的财富与声望,本已立于不败之地,确实无需再去冒险争夺那虚无缥缈的从龙之功。
可是……贾赦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脖子,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贾赦心中一紧,他知道张慧的话虽然尖锐,但却一针见血。他试图辩解,但张慧已经不想再听。
“慧娘,我……”贾赦刚开口,就被张慧打断。
“夜深了,你若不想明天有人到老夫人耳边嚼舌根,现在就同回去!”说完不待贾赦反应过来,转身向回廊走去,
贾赦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此刻的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无法改变张慧的心意。于是,他快步跟上张慧,两人并排地走在回廊上,夜色中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好,我这就回去。慧娘,你如今还怀着身子,切莫同我一般见识。”贾赦在张慧耳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和关切。
张慧没有看他,只是微微侧了侧身,冷声道:“哪来的那么多话,还不快些?”
一夜无语,次日一早,老夫人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小两口,笑得那叫一个高兴。
然而,幸福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贾赦结束休假的第一天,仁康帝就宣读了东北总督的奏折。
当朝臣们听到罗刹屡屡犯边时,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罗刹国与大盛朝之间的边境冲突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最近的情况似乎愈发严峻。朝臣们纷纷议论,有的主张加强边防,有的则提议与罗刹国进行和谈。
仁康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底下乱哄哄的大臣们。他眼底闪过一抹厉色,显然对大臣们的纷乱议论感到不满。他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等待着众人安静下来。
终于,朝堂上的喧嚣逐渐平息,大臣们纷纷望向仁康帝,等待他的指示。仁康帝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爱卿,罗刹犯边之事,朕已知晓。此事关乎我大盛朝的国威与边疆安宁,不可轻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在众大臣脸上扫过,仿佛在衡量每个人的反应与决心。接着,他继续说道:“加强边防,自是必要之举,但朕以为,仅是加强边防恐怕难以彻底解决边境之患。罗刹国狼子野心,若不严惩,必将得寸进尺。”
仁康帝的语气中透露出坚定与果决,他继续说道:“唯有彻底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方能让他们知晓我大盛朝的厉害,从而不敢再轻易犯边。”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有的大臣赞同仁康帝的观点,认为只有以武力震慑罗刹国,方能确保边疆安宁;而有的大臣则担忧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与风险,主张应谨慎行事,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
然而,仁康帝并未理会朝臣们的议论,他继续说道:“朕已决定,即刻调集大军,准备迎战罗刹国。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喜欢红楼之家有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