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氏族人与云州三位宗主皆在宫门外等候。
时君棠向郁含烟道谢后,便朝自家族人走去。
“真没想到这个时君棠还挺招他们的待见,婢子原以为她这族长之位不过是使了些手段得来。”贴身婢女轻声道。
郁含烟挑帘望了一眼,缓缓放下帘幕,沉吟片刻:“这个时君棠不管是做一族之长,还是往后真进了清晏王府做侧妃,只要她不与我为敌,便是友非敌。青荷,今日这番话,你要时常提醒我。”
“啊?是,可姑娘为何这么说?”青荷不解。她家姑娘金枝玉叶,郁家虽非大丛第一世家,但论尊贵亦无人敢称第二,时家就算有着几百年的底蕴,祖上出过大官,不过是云州来的。
“今日之事,若换作旁的女子,未必有这般胆识。纵有胆识,也未必有与阁臣争论的见识与气度,更遑论得陛下如此喜欢。”郁含烟忍不住嫉妒。
作为皇后最为宠爱的侄女,郁氏家族嫡长女,从小到大给她的都是最好的,但她也没有能与四大阁臣对峙的勇敢,就连在皇上面前,她都有些拘谨。
凭什么时君棠能?
她嫉妒这个女人,但更要向这个女人学习才是。
时君棠一下马车,时二叔,时三叔等人便围上来细问宫中情形。
听罢经过,众人皆松了口气。
“那大哥的冤情怎么办?”时二叔急问道:“你敲登闻鼓,为的就是给大哥和大嫂申冤啊。”
“十一皇子毕竟是陛下亲子,岂会为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出头?”仇宗主低声叹道:“也多亏了这场夺嫡之争,否则这仇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得报。”
时君棠只笑不语,对她来说,父母的仇才是最主要的。
只是时家虽是世族,要报仇的话,面对的何止是皇权,还有支持十一皇子背后的那些世家。
所以,借清晏王的的力是条捷径。
彼此利用罢了。
“无论如何,咱们此番也算助了十七皇子一臂之力。”
一时,众人的话题都聊到了这场夺嫡之争中。
“慎言。”李宗主提醒道:“小心隔墙有耳。咱们先回时府再议。”
很快,众人各自登车离去。
正当时君棠欲上车时,忽听得火儿道:“姑娘,是二公子来了。”
时君棠抬眸,果见章洵的马车驶来,驾车的正是时勇。
章洵自车中下来,温声道:“棠儿,辛苦了。”
“你怎么来了?”时君棠微讶,随即想到:“宫里传召了你?”
章洵点头:“别担心。你既敲了登闻鼓,我身为时家人,又在朝堂上揭发十七皇子罪行,如今十一皇子的私兵作乱,陛下自然要召我入宫问话。”
“那你会不会有事?”
“不会有事的。”他代表的是学院一派,就算说阁臣们非要把他和云州牵连在一起,云州在皇帝眼中也构不成威胁:“你先回去。”
目送着章洵的马车进了宫里后,时君棠这才离开。
回府的路上,到处都是官兵。
街市肃然,百姓们收了摊,关了门,不少人悄悄打开窗户看着发生了什么事。
“出了这样的大事,科举放榜的时间定要延后了。”火儿道:“姑娘,你说这次十一皇子和十七皇子都会被治罪吗?”
“十一皇子必须得死。”时君棠说这话时,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至于十七皇子,清晏王不会留他。”
火儿和小枣点点头。
“姑娘,到家了。”驾车的巴朵提醒。
就在时君棠即将进门时,一辆小马车停在门口,侍女下来朝她一礼:“姑娘,婢子是沈家下人,我家沈老夫人殁了。”
时君棠怔了怔:“知道了。”
“在云州时,沈老夫人面色红润,日日笑颜迎人,这才不过几个月,人说没就没了。定是被沈大人和沈大姑娘气死的。”火儿嘀咕着。
小枣问道:“大姑娘,咱们要去吊唁吗?”
时君棠想到自父母死后,沈老夫人是唯一真心待她好的外人,就凭这份情在,她也该去送她最后一程:“去。你去准备吊礼。”
“是。”
“火儿,替我备一套素服。”
“是。”
宁馨居是时君棠的院子,带来的婢女皆是金嬷嬷精心调教,平日各司其职,几无喧哗。。
今日却都聚在了一处,看见大姑娘回来了,纷纷敛衽行礼。
时君棠看见了时宥谦的女儿时君月,她跪在主屋的门口,一双杏眼哭得红肿,满面泪痕。看见她时,几乎是跪爬过来的:“族长,求你放过我爹一命吧。他知错了,他真的知错了。”
时君棠神情平静地看着她半晌:“你今年也有十六岁了吧?”
时君月点点头。
时君棠语气平淡:“也是明辨是非的年纪了。时君月,将我在船上说的那些话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要忘记,这样,你和你母亲,还有那两个庶弟还能好好地过你们的余生。”说着,进了屋。
“族长,族长。”时君月还想拉住她说话,被婢女们拦住了。
当时君棠换上一身素衣出来时,时君月仍跪在原处,但她并没有再看她一眼,出了府,上了马车,朝着沈府而去。
沈府门前白幡低垂,已是素雪满堂。
吊唁者来了不少,沈侍郎夫妇与其子跪于灵堂,向吊客答礼。
“奇怪,怎么不见沈大姑娘?”火儿左右看了眼,没见着人。
时君棠的目光则落在形销骨立的沈夫人身上。昔日见这位夫人,虽非珠圆玉润,却也是精神奕奕,如今这般模样,是伤心过度吗?
她倒是第一次见婆母逝世,儿子孙子不见一分憔悴,反倒是儿媳哀毁骨立的。
“时族长?”沈侍郎赶紧起身,一揖示礼,感动中带着几分哽咽:“时族长是家母晚年唯一的忘年之交,家母临终前还在念叨着不要断了两家的交情。往后时族长若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沈家必竭力相助。今日您能来送她最后一程,家母在天之灵,定是欣慰不已。”
时君棠淡淡回了两字:“节哀。”
沈侍郎脸色一僵,又赶紧堆起笑容来。
时君棠向郁含烟道谢后,便朝自家族人走去。
“真没想到这个时君棠还挺招他们的待见,婢子原以为她这族长之位不过是使了些手段得来。”贴身婢女轻声道。
郁含烟挑帘望了一眼,缓缓放下帘幕,沉吟片刻:“这个时君棠不管是做一族之长,还是往后真进了清晏王府做侧妃,只要她不与我为敌,便是友非敌。青荷,今日这番话,你要时常提醒我。”
“啊?是,可姑娘为何这么说?”青荷不解。她家姑娘金枝玉叶,郁家虽非大丛第一世家,但论尊贵亦无人敢称第二,时家就算有着几百年的底蕴,祖上出过大官,不过是云州来的。
“今日之事,若换作旁的女子,未必有这般胆识。纵有胆识,也未必有与阁臣争论的见识与气度,更遑论得陛下如此喜欢。”郁含烟忍不住嫉妒。
作为皇后最为宠爱的侄女,郁氏家族嫡长女,从小到大给她的都是最好的,但她也没有能与四大阁臣对峙的勇敢,就连在皇上面前,她都有些拘谨。
凭什么时君棠能?
她嫉妒这个女人,但更要向这个女人学习才是。
时君棠一下马车,时二叔,时三叔等人便围上来细问宫中情形。
听罢经过,众人皆松了口气。
“那大哥的冤情怎么办?”时二叔急问道:“你敲登闻鼓,为的就是给大哥和大嫂申冤啊。”
“十一皇子毕竟是陛下亲子,岂会为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出头?”仇宗主低声叹道:“也多亏了这场夺嫡之争,否则这仇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得报。”
时君棠只笑不语,对她来说,父母的仇才是最主要的。
只是时家虽是世族,要报仇的话,面对的何止是皇权,还有支持十一皇子背后的那些世家。
所以,借清晏王的的力是条捷径。
彼此利用罢了。
“无论如何,咱们此番也算助了十七皇子一臂之力。”
一时,众人的话题都聊到了这场夺嫡之争中。
“慎言。”李宗主提醒道:“小心隔墙有耳。咱们先回时府再议。”
很快,众人各自登车离去。
正当时君棠欲上车时,忽听得火儿道:“姑娘,是二公子来了。”
时君棠抬眸,果见章洵的马车驶来,驾车的正是时勇。
章洵自车中下来,温声道:“棠儿,辛苦了。”
“你怎么来了?”时君棠微讶,随即想到:“宫里传召了你?”
章洵点头:“别担心。你既敲了登闻鼓,我身为时家人,又在朝堂上揭发十七皇子罪行,如今十一皇子的私兵作乱,陛下自然要召我入宫问话。”
“那你会不会有事?”
“不会有事的。”他代表的是学院一派,就算说阁臣们非要把他和云州牵连在一起,云州在皇帝眼中也构不成威胁:“你先回去。”
目送着章洵的马车进了宫里后,时君棠这才离开。
回府的路上,到处都是官兵。
街市肃然,百姓们收了摊,关了门,不少人悄悄打开窗户看着发生了什么事。
“出了这样的大事,科举放榜的时间定要延后了。”火儿道:“姑娘,你说这次十一皇子和十七皇子都会被治罪吗?”
“十一皇子必须得死。”时君棠说这话时,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至于十七皇子,清晏王不会留他。”
火儿和小枣点点头。
“姑娘,到家了。”驾车的巴朵提醒。
就在时君棠即将进门时,一辆小马车停在门口,侍女下来朝她一礼:“姑娘,婢子是沈家下人,我家沈老夫人殁了。”
时君棠怔了怔:“知道了。”
“在云州时,沈老夫人面色红润,日日笑颜迎人,这才不过几个月,人说没就没了。定是被沈大人和沈大姑娘气死的。”火儿嘀咕着。
小枣问道:“大姑娘,咱们要去吊唁吗?”
时君棠想到自父母死后,沈老夫人是唯一真心待她好的外人,就凭这份情在,她也该去送她最后一程:“去。你去准备吊礼。”
“是。”
“火儿,替我备一套素服。”
“是。”
宁馨居是时君棠的院子,带来的婢女皆是金嬷嬷精心调教,平日各司其职,几无喧哗。。
今日却都聚在了一处,看见大姑娘回来了,纷纷敛衽行礼。
时君棠看见了时宥谦的女儿时君月,她跪在主屋的门口,一双杏眼哭得红肿,满面泪痕。看见她时,几乎是跪爬过来的:“族长,求你放过我爹一命吧。他知错了,他真的知错了。”
时君棠神情平静地看着她半晌:“你今年也有十六岁了吧?”
时君月点点头。
时君棠语气平淡:“也是明辨是非的年纪了。时君月,将我在船上说的那些话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要忘记,这样,你和你母亲,还有那两个庶弟还能好好地过你们的余生。”说着,进了屋。
“族长,族长。”时君月还想拉住她说话,被婢女们拦住了。
当时君棠换上一身素衣出来时,时君月仍跪在原处,但她并没有再看她一眼,出了府,上了马车,朝着沈府而去。
沈府门前白幡低垂,已是素雪满堂。
吊唁者来了不少,沈侍郎夫妇与其子跪于灵堂,向吊客答礼。
“奇怪,怎么不见沈大姑娘?”火儿左右看了眼,没见着人。
时君棠的目光则落在形销骨立的沈夫人身上。昔日见这位夫人,虽非珠圆玉润,却也是精神奕奕,如今这般模样,是伤心过度吗?
她倒是第一次见婆母逝世,儿子孙子不见一分憔悴,反倒是儿媳哀毁骨立的。
“时族长?”沈侍郎赶紧起身,一揖示礼,感动中带着几分哽咽:“时族长是家母晚年唯一的忘年之交,家母临终前还在念叨着不要断了两家的交情。往后时族长若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沈家必竭力相助。今日您能来送她最后一程,家母在天之灵,定是欣慰不已。”
时君棠淡淡回了两字:“节哀。”
沈侍郎脸色一僵,又赶紧堆起笑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