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章洵和清晏王刘瑾走入牢室。
时君棠起身,敛衽一礼:“王爷。”
刘瑾目光掠过已无声息的十一王爷,便落在时君棠的身上,她一身锦裳,仪态端雅,神情不见丝毫慌乱,行止从容:“你动作倒是快。”
“杀亲之仇,不共戴天,君棠恨不得当场就报。”
刘瑾的目光落在巴朵身上:“她武功不俗。没想到世家里竟养得出这般身手的死士。”
“巴朵并非死士,而是亲人和朋友。”时君棠道。
巴朵一听姑娘的这话,唇角几不可见地微微一扬。
刘瑾在心里呵了声,笼络人心的小伎俩。
一旁的章洵开口:“王爷,沈大姑娘可曾预知十一王爷此番结局?”
“她说,十一哥原本的结局应该是被幽禁,且在本王登基之后才死,但她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今结局也就不得而知了。”刘瑾语带讥诮。
“既是预知,本当是先见而后谋,因势利导。怎听她之言,反倒像是本末倒置?”章洵沉吟着。
“本王亦有同感。”
有个问题时君棠实在是好奇,也就问了:“王爷,你当真要娶沈大姑娘为侧妃?”
“自然。且不论她这预知能力是真是假,本王都不可能把她留给别人。”刘瑾道,他不会让这种事成为风险。
此时,狱卒入内禀报:“王爷,章大人,大理寺卿贺贞贺大人到了。”
刘瑾朝章洵道:“庭璋,此处便交与你了。”
“好。”章洵应下,转而看向时君棠,“此地阴晦,不宜久留,我先行送你出去。”
时君棠点点头,朝着刘瑾施了一礼:“王爷,先走一步。”越过他离开。
望着时君棠消失的身影,刘瑾张了张嘴,他还有事要问她呢。
此地阴晦?怎么不叫他一块走?
此时,已经是午后。
马车辘辘而行,车内,时君棠一直紧绷的肩脊终于缓缓松弛下来,眸中泛起一层薄薄水光,父母血仇,她报了。
“姑娘,”火儿轻声道,“稍后婢子便去置办些香烛祭品,晚间在府中告慰老爷夫人在天之灵。”
时君棠颔首:“好。待得日后回云州,再行隆重祭祀。”
“是。”
时君棠擦去眼角的湿润,重新端正坐姿,对着火儿道:“火儿,你和巴朵都是我的亲人和朋友,谢谢你们这些年一直陪着我。”
“在火儿和巴朵心里,姑娘不仅是主子,亦是唯一的亲人,此身此心,早已誓死相随。”火儿语气坚定,她们皆是孤女,蒙姑娘收留栽培。
马车缓缓停稳。
巴朵掀帘轻唤:“姑娘,已到府邸。”
时君棠刚下马车,小枣便已迎出府门,脸上带着喜色:“姑娘,夫人和五姑娘,还有金嬷嬷,都已到了!”
“这么快?”时君棠面染喜色,快步进了府。
踏入宁馨居院门,便见继母齐氏正与君兰说笑。不知继母说了什么趣事,君兰娇嗔着扑入她怀中。
金嬷嬷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慈祥笑意。
望着眼前温馨一幕,时君棠脚步微顿。脑海里闪过年少时父母和她在院子里玩的情景,父母在两年内相继离她而去,那会,她还没从母亲的死中回过神,父亲也去了。
族人虎视眈眈于父亲留下的偌大家业,她不得不强迫自己从悲伤中走出来,一心扑在生意以及与宗族人的周旋上,独力支撑。
“姑娘?”火儿察觉异样,她极少在姑娘眼中见到这般近乎脆弱的神色。
时君棠收回思绪,深吸了口气,她已经不再是十三四岁的少女,是个大人了,担得起责任,能成为他人依靠的一族之长。
人要向前看,父母之仇已报,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她又有了至亲的人,要一步步踏踏实实地把这一生过好。
这也是父亲母亲最想看到的。
“母亲。”时君棠扬声唤道。
齐氏闻声望来,见是长女,一脸高兴,想到来时金嬷嬷所说的那些,迎了上去,张开双臂将时君棠拥入怀中:“棠儿,母亲想你了。”
时君棠微微一怔。
“长姐,兰儿也想你。”时君兰也扑过来抱住长姐,将头亲昵地靠在她肩上。
一旁的金嬷嬷见大姑娘明明很高兴,却偏是装出一副沉稳的模样,不由含笑摇头。这些年来,大姑娘总是强作老成,实则内心仍是那个渴望亲情温暖的孩子。
幸好齐氏是个心眼好的。
不至于再伤姑娘的心。
“长姐,你想我们吗?”时君兰仰着头脆声问道。
“想。”时君棠喜欢这份亲昵,当下也不掩饰她的情感,唇角漾开温柔笑意,伸手轻捏小妹脸颊:“日日惦念。”
“那老身呢?大姑娘可想?”金嬷嬷过来凑热闹。
小枣在一旁打趣:“若金嬷嬷不总是管束姑娘,姑娘自是天天想的。是不是,姑娘?”
一席话引得众人莞尔。
四人坐下。
“母亲,君兰,金嬷嬷,爹娘的血海深仇,今日已然得报。”时君棠道,“具体的事,现在还不能说,以后我会讲给你们听的。”
齐氏激动得指尖微颤:“当真?那我明日便回云州上山祭告,让老爷夫人知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着急。母亲和妹妹既然来了,就别回云州了。”时君棠道:“我打算将家族的重心一点点放到京都来。”
这是她上一世就有的计划。
这一世才实施。
“你是说,以后时家会在京都落脚吗?”齐氏问道。
时君棠点点头:“待这边的事落幕了,我会和宗老们商议家族迁移的事,母亲和妹妹心里有数就好。对了,明琅可有来信?”
商队寄给她的信函多是商事往来,关于幼弟和两位堂弟的近况,往往只有末尾一句“一切安好”。
这也是她跟商队交代的,除非是发生了大事,要不然明琅的信都寄给母亲,齐氏才是最为关心明琅的那个人。
两位堂弟的信也只要寄给二叔三叔就行。
“两封信,还有一张画像。”齐氏吩咐婢女去取来。
时君棠看了信,讲的都是一些所见所闻,看完之后,拧了拧眉:“巴朵,修书给楚柯,让他给明琅请个练字的先生,命明琅每月将习字之作寄来给我过目。”
“是。”
众人:“......”
时君棠看见画像上三个晒得黝黑却神采飞扬的小少年时,这才展颜一笑:“晒黑了,倒真有几分男子汉的气概了。”
时君棠起身,敛衽一礼:“王爷。”
刘瑾目光掠过已无声息的十一王爷,便落在时君棠的身上,她一身锦裳,仪态端雅,神情不见丝毫慌乱,行止从容:“你动作倒是快。”
“杀亲之仇,不共戴天,君棠恨不得当场就报。”
刘瑾的目光落在巴朵身上:“她武功不俗。没想到世家里竟养得出这般身手的死士。”
“巴朵并非死士,而是亲人和朋友。”时君棠道。
巴朵一听姑娘的这话,唇角几不可见地微微一扬。
刘瑾在心里呵了声,笼络人心的小伎俩。
一旁的章洵开口:“王爷,沈大姑娘可曾预知十一王爷此番结局?”
“她说,十一哥原本的结局应该是被幽禁,且在本王登基之后才死,但她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今结局也就不得而知了。”刘瑾语带讥诮。
“既是预知,本当是先见而后谋,因势利导。怎听她之言,反倒像是本末倒置?”章洵沉吟着。
“本王亦有同感。”
有个问题时君棠实在是好奇,也就问了:“王爷,你当真要娶沈大姑娘为侧妃?”
“自然。且不论她这预知能力是真是假,本王都不可能把她留给别人。”刘瑾道,他不会让这种事成为风险。
此时,狱卒入内禀报:“王爷,章大人,大理寺卿贺贞贺大人到了。”
刘瑾朝章洵道:“庭璋,此处便交与你了。”
“好。”章洵应下,转而看向时君棠,“此地阴晦,不宜久留,我先行送你出去。”
时君棠点点头,朝着刘瑾施了一礼:“王爷,先走一步。”越过他离开。
望着时君棠消失的身影,刘瑾张了张嘴,他还有事要问她呢。
此地阴晦?怎么不叫他一块走?
此时,已经是午后。
马车辘辘而行,车内,时君棠一直紧绷的肩脊终于缓缓松弛下来,眸中泛起一层薄薄水光,父母血仇,她报了。
“姑娘,”火儿轻声道,“稍后婢子便去置办些香烛祭品,晚间在府中告慰老爷夫人在天之灵。”
时君棠颔首:“好。待得日后回云州,再行隆重祭祀。”
“是。”
时君棠擦去眼角的湿润,重新端正坐姿,对着火儿道:“火儿,你和巴朵都是我的亲人和朋友,谢谢你们这些年一直陪着我。”
“在火儿和巴朵心里,姑娘不仅是主子,亦是唯一的亲人,此身此心,早已誓死相随。”火儿语气坚定,她们皆是孤女,蒙姑娘收留栽培。
马车缓缓停稳。
巴朵掀帘轻唤:“姑娘,已到府邸。”
时君棠刚下马车,小枣便已迎出府门,脸上带着喜色:“姑娘,夫人和五姑娘,还有金嬷嬷,都已到了!”
“这么快?”时君棠面染喜色,快步进了府。
踏入宁馨居院门,便见继母齐氏正与君兰说笑。不知继母说了什么趣事,君兰娇嗔着扑入她怀中。
金嬷嬷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慈祥笑意。
望着眼前温馨一幕,时君棠脚步微顿。脑海里闪过年少时父母和她在院子里玩的情景,父母在两年内相继离她而去,那会,她还没从母亲的死中回过神,父亲也去了。
族人虎视眈眈于父亲留下的偌大家业,她不得不强迫自己从悲伤中走出来,一心扑在生意以及与宗族人的周旋上,独力支撑。
“姑娘?”火儿察觉异样,她极少在姑娘眼中见到这般近乎脆弱的神色。
时君棠收回思绪,深吸了口气,她已经不再是十三四岁的少女,是个大人了,担得起责任,能成为他人依靠的一族之长。
人要向前看,父母之仇已报,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她又有了至亲的人,要一步步踏踏实实地把这一生过好。
这也是父亲母亲最想看到的。
“母亲。”时君棠扬声唤道。
齐氏闻声望来,见是长女,一脸高兴,想到来时金嬷嬷所说的那些,迎了上去,张开双臂将时君棠拥入怀中:“棠儿,母亲想你了。”
时君棠微微一怔。
“长姐,兰儿也想你。”时君兰也扑过来抱住长姐,将头亲昵地靠在她肩上。
一旁的金嬷嬷见大姑娘明明很高兴,却偏是装出一副沉稳的模样,不由含笑摇头。这些年来,大姑娘总是强作老成,实则内心仍是那个渴望亲情温暖的孩子。
幸好齐氏是个心眼好的。
不至于再伤姑娘的心。
“长姐,你想我们吗?”时君兰仰着头脆声问道。
“想。”时君棠喜欢这份亲昵,当下也不掩饰她的情感,唇角漾开温柔笑意,伸手轻捏小妹脸颊:“日日惦念。”
“那老身呢?大姑娘可想?”金嬷嬷过来凑热闹。
小枣在一旁打趣:“若金嬷嬷不总是管束姑娘,姑娘自是天天想的。是不是,姑娘?”
一席话引得众人莞尔。
四人坐下。
“母亲,君兰,金嬷嬷,爹娘的血海深仇,今日已然得报。”时君棠道,“具体的事,现在还不能说,以后我会讲给你们听的。”
齐氏激动得指尖微颤:“当真?那我明日便回云州上山祭告,让老爷夫人知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着急。母亲和妹妹既然来了,就别回云州了。”时君棠道:“我打算将家族的重心一点点放到京都来。”
这是她上一世就有的计划。
这一世才实施。
“你是说,以后时家会在京都落脚吗?”齐氏问道。
时君棠点点头:“待这边的事落幕了,我会和宗老们商议家族迁移的事,母亲和妹妹心里有数就好。对了,明琅可有来信?”
商队寄给她的信函多是商事往来,关于幼弟和两位堂弟的近况,往往只有末尾一句“一切安好”。
这也是她跟商队交代的,除非是发生了大事,要不然明琅的信都寄给母亲,齐氏才是最为关心明琅的那个人。
两位堂弟的信也只要寄给二叔三叔就行。
“两封信,还有一张画像。”齐氏吩咐婢女去取来。
时君棠看了信,讲的都是一些所见所闻,看完之后,拧了拧眉:“巴朵,修书给楚柯,让他给明琅请个练字的先生,命明琅每月将习字之作寄来给我过目。”
“是。”
众人:“......”
时君棠看见画像上三个晒得黝黑却神采飞扬的小少年时,这才展颜一笑:“晒黑了,倒真有几分男子汉的气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