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用临期茅台办酒会-《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炉子快灭了,炭灰底下还埋着半块狗肉。刘邦伸手掏出来,油纸都焦了边,他咬了一口,没嚼几下就吐了口渣:“这肉,再香也撑不了三天。”

  樊哙站在旁边,手里铁钳还沾着油,听见这话抬头:“你不是说存着救命的?”

  “救什么命。”刘邦把剩下的肉塞回炉底,“现在得想办法,让别人觉得咱们过得比谁都体面。”

  萧何刚从远程会议下线,手指还在手机上划拉,眉头没松:“市场部报了个预算,想投八百万做品牌广告,董事会秒拒。说刚上市,得控成本。”

  “八百万?”刘邦笑出声,“够买多少瓶茅台?”

  “临期的,能买三百多瓶。”萧何报了个数,“过期前三个月,价格砍到一成。”

  刘邦眼睛亮了:“那就买三百瓶。”

  樊哙愣住:“你疯了?拿茅台当水喝?还是拿去送礼?咱现在连办公室租金都拖了两个月,物业天天堵门!”

  “谁说要喝了?”刘邦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咱们不喝,但得让全天下人都以为——咱天天开国宴。”

  屋外是深秋的傍晚,风卷着枯叶拍打在铁皮围挡上,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是一栋藏在城中村深处的老厂房改造的共享办公空间,外墙斑驳,招牌上的字掉了两个,“大汉集团”只剩“大 汉 集 团”。门口停着一辆破旧的五菱宏光,车尾贴着一张泛黄的A4纸打印的标语:“大汉上市,未来可期”。

  可没人信。

  三个月前,大汉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敲完当天股价冲上28美元,第二天开盘直接跳水,一路跌到3块7。投资人撤资,媒体开骂,证监会发函问询,公司账户被冻结,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如今的大汉,就像这间办公室里的炉子——火苗将熄,余温尚存。

  刘邦蹲在炉子前,用铁钳拨弄着炭灰,眼神却像盯着整个天下。他三十出头,头发稀疏,穿着件洗得发白的polo衫,袖口磨出了毛边,但领子始终竖着,像是在倔强地维持某种体面。

  他不是真名刘邦,真名叫刘三。可自从创业第一天起,他就改了名,说自己是“草根逆袭”的典范,要当“现代版汉高祖”。他招人从不看简历,只问一句:“你信不信我能成事?”信的留下,不信的走人。

  樊哙是他发小,以前在菜市场杀猪,一身腱子肉,脾气暴,讲义气,现在是大汉的首席运营官,负责“落地执行”。萧何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原是投行精英,被刘邦三顾茅庐请来当cFo,管钱、管账、管合规,人称“财务铁面”。

  三人挤在这不到六十平的办公室里,像极了当年芒砀山避雨的那三个落魄汉子。

  “三百瓶茅台,”萧何冷静地说,“得花七十万。公司账上只剩四十三万,还得留二十万发工资和交水电。”

  “那就先付定金。”刘邦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剩下的,我去借。”

  “找谁借?”萧何皱眉,“你现在信用评级比p2p跑路的还低。”

  “我知道一个人。”刘邦笑了笑,眼神忽然深邃,“他最怕的,不是我穷,是我装富。”

  第二天一早,刘邦开着那辆五菱宏光,载着三十箱临期茅台,直奔“鸿门商务会所”。

  会所藏在城郊一片园林之中,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门口两尊石狮威严耸立。这里是本地富豪谈项目、洗资金、搞关系的隐秘据点。门童穿着唐装,见刘邦下车,眉头一皱:“先生,我们这儿不接待……送酒的。”

  刘邦不恼,从兜里掏出一张烫金名片,递过去:“刘季,大汉集团董事长,约了项总,谈战略合作。”

  门童将信将疑地打电话确认,片刻后脸色变了:“请进,请进!项总等您半天了!”

  会所三楼,包厢“楚宫”内,项羽正靠在红木沙发上刷手机。他三十岁上下,身材魁梧,寸头,一身黑色高定西装,袖口露出一块百达翡丽。他是本地新能源车企“西楚动力”的创始人,去年公司估值破百亿,是新一代“创富神话”。

  他抬头看见刘邦进来,冷笑:“你还有脸来?上个月问我借两百万,说周转三个月,结果呢?一分没还,还天天在朋友圈发‘大汉崛起’的鸡汤文。”

  刘邦不坐,反而亲自打开一箱茅台,取出一瓶,拧开盖子,倒了一小杯,双手递上:“项总,酒我带来了。不是来借钱的,是来谈收购的。”

  “收购?”项羽差点笑出声,“你拿什么收?拿你那辆五菱宏光?”

  “我拿‘概念’收。”刘邦眼神锐利,“你知道现在资本市场最缺什么?不是技术,不是产能,是故事。而我,最会讲故事。”

  他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封面写着《大汉科技:AI赋能传统屠宰业的革命性突破》。

  项羽翻了两页,嗤笑:“你们公司去年营收八百万,净亏两亿,就这还AI赋能?你怕不是把杀猪视频上传到云端,就叫数字化转型?”

  “没错。”刘邦坦然点头,“但我们有用户。三百万注册用户,日活八万,全是三四线城市的个体户屠夫、餐馆老板。他们每天在我们平台上传杀猪视频、比价、拼单、直播带货。我们不是科技公司,我们是‘新农人生态聚合平台’。”

  项羽眯起眼:“所以?”

  “所以——”刘邦压低声音,“我打算把这三百万用户,打包卖给‘阿里牧’。”

  项羽一愣:“阿里牧?那个做智能养猪的?”

  “对。”刘邦微笑,“他们烧了八十亿,用户才八十万。而我,只要三十万,就能把三百万精准用户导过去。他们肯不肯买?”

  项羽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根本没想卖。你是想借这个‘要卖’的消息,炒高自己估值。”

  “聪明。”刘邦竖起大拇指,“所以我今天来,不是求你投资,是请你——当我的‘战略合作伙伴’。”

  “怎么合作?”

  “你公开宣布,西楚动力拟战略投资大汉科技,金额暂定五千万。消息一出,我立刻召开发布会,宣布获得‘顶级车企巨头注资’,顺势推出‘大汉智能杀猪刀’,预售十万把,一把九百九十九,三天回款上亿。”

  “然后呢?等舆论炸了,你再澄清说合作取消?”

  “不。”刘邦摇头,“合作是真的。但五千万,你不用真打款。”

  项羽挑眉:“空手套白狼?”

  “是资源整合。”刘邦正色道,“你帮我造势,我帮你立‘扶持中小企业’的人设。你现在缺什么?缺政策支持,缺社会好感度。而我,能给你一场‘科技赋能传统行业’的完美剧本。”

  包厢陷入沉默。窗外,一只乌鸦掠过湖面。

  良久,项羽缓缓开口:“你要我冒什么风险?”

  “零风险。”刘邦笑道,“最多,你损失一个发布会的座位。但如果成了——你将成为‘中国版马斯克’,一个跨界赋能的传统产业升级推动者。而我,带你进一个你从未触达的下沉市场。”

  项羽盯着他,忽然问:“你那三百万用户,真值钱吗?”

  “值不值钱,不看数据,看故事。”刘邦举起酒杯,“就像这瓶茅台,临期的,超市甩卖五十块一瓶。但要是出现在‘西楚-大汉战略发布会’的餐桌上,它就是‘国宴同款’,一瓶炒到三千。”

  两人对视片刻,终于,项羽举杯:“好。我给你三天。三天后,发布会见。”

  刘邦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他干裂的嘴角流下,像血。

  回到公司,已是深夜。

  萧何盯着电脑屏幕,脸色发白:“刚收到消息,‘阿里牧’的公关总监发朋友圈,说‘密切关注大汉科技的战略动向’。已经有三家媒体联系我们要采访。”

  樊哙一拳砸在桌上:“成了!咱们要翻盘了!”

  萧何却没笑:“刘邦,你真打算卖用户?那可是我们最后的资产。”

  “卖?我舍不得。”刘邦坐在炉子边,又掏出那半块狗肉,轻轻放在炭灰上,“我只是让他们觉得,我敢卖。”

  他抬头,望向墙上那幅手绘的“大汉天下图”——从沛县起步,经咸阳、洛阳,直指京城。红线密布,像是血管,又像是牢笼。

  “这世道,不怕穷,不怕惨,就怕没人信你快成了。”他低声说,“只要他们开始信,咱们就有时间。”

  “时间干什么?”

  “时间……”刘邦笑了笑,“把假的,变成真的。”

  炉火微弱,却映得他半张脸通红,像极了当年在芒砀山斩白蛇时的那道血光。

  而就在此时,手机震动。

  一条微信弹出:

  【韩信:刘总,听说你缺钱?我有个项目,稳赚不赔,要不要听听?】

  刘邦盯着那条消息,久久未回。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窗外,风更大了。

  炉子里,那块狗肉终于开始冒油,香气缓缓弥漫,像是希望,又像是幻觉。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座金碧辉煌的写字楼顶层,一个男人正站在落地窗前,俯视整座城市。

  他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封面上写着:《关于大汉科技用户数据资产的收购意向书》。

  他轻轻一笑,拨通电话:

  “准备资金。我要拿下这家公司——连人带梦,一起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