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盯着手机屏幕,那条匿名私信像根刺,扎得他眼睛生疼:“你教的第三式,去年是谁用的?”
他没回,也没删,只是默默把手机扣在桌上,起身就往外走。
刚结束一场直播,热度还没消,假账的事儿也还没彻底翻篇,现在又来这么一句,明摆着是想把他重新拖进泥潭。他不能等,必须立刻点一把新火,把风向烧过来。
“张良!”他在走廊上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哑,“长城那事儿,给我推到顶!”
张良从会议室探出头,手里还拿着平板,眉头微皱:“现在?媒体全在骂我们破坏文物,网友都在联署要求清除刻痕……”
“对啊,骂得越狠,关注度越高。”刘邦抬手拍了下墙,眼神亮得吓人,“人设我都想好了——我不是毁长城的败类,我是让历史开口说话的文化推广大使。”
张良愣了两秒,低头刷了几下屏,嘴角忽然扬起:“行,我马上发通稿,《弹幕也是刻痕》。”
当天下午,#刘邦在长城刻弹幕#直接爆上热搜。
八达岭某段城墙,密密麻麻全是刻字:“汉临坊YYdS”“萧何别再做假账了”“樊哙今天吃狗肉了吗”“韩信算法2.0真香”“刘邦你跑路了记得带上我”。
还有人用歪歪扭扭的篆体写了一句:“朕也想当皇帝。”
视频一出,全网炸锅。
主流媒体连夜发文:《商业炒作不应践踏文明底线》《请尊重祖先留下的每一块砖》。网友集体声讨,要求限期清理刻痕,否则追究法律责任。监管局打来电话,限三天内提交整改方案。
更糟的是虞姬直播翻车。她本想帮刘邦说话,说这是“年轻人和历史的新互动方式”,结果镜头一晃,拍到墙角一行小字:“虞姬打榜第一名,下次直播跳女团舞”。
弹幕瞬间爆炸:“这是行贿吗?”“历史遗迹成应援墙了?”
风向彻底崩了。
晚上九点,公司紧急开会。
刘邦坐在主位,慢悠悠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热乎乎的狗肉,咬了一口,油光蹭在嘴角也不擦:“别慌,咱们上次靠直播翻盘,这次就靠展览翻身。”
“展览?”樊哙坐在边上,一脸懵,“你把刻字当展品?”
“对。”刘邦咽下肉,嗓门一下子提起来,“咱们办个‘从烽火到弹幕’特展,请博物馆背书。告诉所有人——这不是破坏,是对话。”
张良点头:“可以搞数字化归档,配上专家解读,做成文化项目。”
“标题我都想好了。”刘邦咧嘴一笑,眼睛弯成月牙,“《千年回声》。”
方案定下,连夜开工。
可第二天一早,天公不作美,暴雨倾盆。运输车卡在山路上,投影设备迟迟不到。布展团队干瞪眼,临时工开始抱怨,有人甚至想走人。
刘邦赶到现场,雨伞刚撑开就被风吹翻。他干脆把伞一扔,站到高处大喊:“今天谁留下冒雨干活,每人一张沛县烧烤终身免单卡!”
没人动。
他从樊哙手里接过保温盒,当众打开,连吃三大块狗肉。嚼得满嘴油光,声音洪亮得像喇叭:“我刘邦说话算话!今天这展要是办不成,我亲自给你们端盘子!”
气氛一下子燃了。
一群人嗷嗷叫着冲进雨里搬设备。樊哙带队用防雨布搭通道,钉子不够了,直接拿铁丝缠。
就在最后一批展板快装完时,手机一震。
张良发来视频链接,标题是《霸王怒斥无耻涂鸦》。
画面里,项羽站在长城另一头,一身黑甲,冷着脸:“有些人,连祖宗的脸都敢踩,也配谈文化?”
评论区全是“项羽说得对”“刘邦就是个流氓”。
刘邦看完,冷笑一声:“他急了。”
转头问韩信:“无人机准备好了吗?”
韩信点头:“随时能飞。”
“那就飞。”刘邦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给我在长城上空,投一场弹幕秀。”
傍晚六点,雨停。
“千年回声”特展正式开幕。
灯光亮起,第一波观众刚走进展区,头顶突然传来嗡鸣。上百架无人机升空,组成巨大光幕,实时滚动网友留言:
“秦始皇:朕的wi-Fi密码是。”
“修长城的民工:能不能发加班费?”
“刘邦:今天烧烤半价,樊哙亲自烤。”
“项羽:滚。”
全场沸腾。
有人拍下视频发出去,不到十分钟,#原来弹幕也能很庄严#冲上热搜第一。央视记者当场采访,问这算不算对文物的不敬。
刘邦站在展板前,指着一条刻字:“你看这句‘我想回家’,和两千年前戍边士兵刻的‘想娘’,是不是一模一样?”
记者愣住。
“他们用刀,我们用字。”刘邦笑着说,“变的是工具,没变的是——人想说话。”
现场掌声雷动。
展览火了,参观人数远超预期。博物馆连夜加开夜场,学生团一波接一波。连老头老太太都来了,举着手机在刻字前拍照,嘴里念叨:“这不比广场舞有意思?”
第三天,有学者跳出来批评:“把历史娱乐化,是对严肃性的消解。”
刘邦没急着反驳。
他直接联系百所小学,搞了个“给秦始皇写句话”活动。孩子们的留言被AI转成篆体,投在虚拟长城墙上:
“你为什么不修电梯?”
“兵马俑能合影吗?”
“统一六国累不累?”
最火的一条是:“朕看了你的小作文,加你好友了。”
全网疯传。
闭幕式当晚,刘邦站上观景台,背后是灯火通明的长城,头顶无人机群拼出“谢谢观看”四个大字。
央视镜头对准他,主持人问:“现在还有人说你蹭热度,你怎么看?”
“蹭?”刘邦笑了,眼角泛光,“我这不是蹭,是搭桥。以前人传烽火,现在我们发弹幕。都是想让别人听见自己。”
台下掌声如雷。
他没再多说,转身走下台。
手机不停震动,全是庆功消息。
张良发来数据:展览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破二十亿,品牌好感度上升37%,连带着狗肉套餐销量翻了五倍。
樊哙凑过来:“下一步干啥?还能比刻长城更狠?”
刘邦没答,抬头看向远处。
那边灯火通明,是他们刚租下的大型发布会场馆。
他摸了摸袖子,里面还藏着一块温热的狗肉。
“不急。”他说,声音轻却坚定,“有人要搞大事,咱们就等着,看她怎么出牌。”
场馆顶层,灯光亮起。
一个身影站在玻璃幕墙后,正低头看着手机。
他没回,也没删,只是默默把手机扣在桌上,起身就往外走。
刚结束一场直播,热度还没消,假账的事儿也还没彻底翻篇,现在又来这么一句,明摆着是想把他重新拖进泥潭。他不能等,必须立刻点一把新火,把风向烧过来。
“张良!”他在走廊上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哑,“长城那事儿,给我推到顶!”
张良从会议室探出头,手里还拿着平板,眉头微皱:“现在?媒体全在骂我们破坏文物,网友都在联署要求清除刻痕……”
“对啊,骂得越狠,关注度越高。”刘邦抬手拍了下墙,眼神亮得吓人,“人设我都想好了——我不是毁长城的败类,我是让历史开口说话的文化推广大使。”
张良愣了两秒,低头刷了几下屏,嘴角忽然扬起:“行,我马上发通稿,《弹幕也是刻痕》。”
当天下午,#刘邦在长城刻弹幕#直接爆上热搜。
八达岭某段城墙,密密麻麻全是刻字:“汉临坊YYdS”“萧何别再做假账了”“樊哙今天吃狗肉了吗”“韩信算法2.0真香”“刘邦你跑路了记得带上我”。
还有人用歪歪扭扭的篆体写了一句:“朕也想当皇帝。”
视频一出,全网炸锅。
主流媒体连夜发文:《商业炒作不应践踏文明底线》《请尊重祖先留下的每一块砖》。网友集体声讨,要求限期清理刻痕,否则追究法律责任。监管局打来电话,限三天内提交整改方案。
更糟的是虞姬直播翻车。她本想帮刘邦说话,说这是“年轻人和历史的新互动方式”,结果镜头一晃,拍到墙角一行小字:“虞姬打榜第一名,下次直播跳女团舞”。
弹幕瞬间爆炸:“这是行贿吗?”“历史遗迹成应援墙了?”
风向彻底崩了。
晚上九点,公司紧急开会。
刘邦坐在主位,慢悠悠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热乎乎的狗肉,咬了一口,油光蹭在嘴角也不擦:“别慌,咱们上次靠直播翻盘,这次就靠展览翻身。”
“展览?”樊哙坐在边上,一脸懵,“你把刻字当展品?”
“对。”刘邦咽下肉,嗓门一下子提起来,“咱们办个‘从烽火到弹幕’特展,请博物馆背书。告诉所有人——这不是破坏,是对话。”
张良点头:“可以搞数字化归档,配上专家解读,做成文化项目。”
“标题我都想好了。”刘邦咧嘴一笑,眼睛弯成月牙,“《千年回声》。”
方案定下,连夜开工。
可第二天一早,天公不作美,暴雨倾盆。运输车卡在山路上,投影设备迟迟不到。布展团队干瞪眼,临时工开始抱怨,有人甚至想走人。
刘邦赶到现场,雨伞刚撑开就被风吹翻。他干脆把伞一扔,站到高处大喊:“今天谁留下冒雨干活,每人一张沛县烧烤终身免单卡!”
没人动。
他从樊哙手里接过保温盒,当众打开,连吃三大块狗肉。嚼得满嘴油光,声音洪亮得像喇叭:“我刘邦说话算话!今天这展要是办不成,我亲自给你们端盘子!”
气氛一下子燃了。
一群人嗷嗷叫着冲进雨里搬设备。樊哙带队用防雨布搭通道,钉子不够了,直接拿铁丝缠。
就在最后一批展板快装完时,手机一震。
张良发来视频链接,标题是《霸王怒斥无耻涂鸦》。
画面里,项羽站在长城另一头,一身黑甲,冷着脸:“有些人,连祖宗的脸都敢踩,也配谈文化?”
评论区全是“项羽说得对”“刘邦就是个流氓”。
刘邦看完,冷笑一声:“他急了。”
转头问韩信:“无人机准备好了吗?”
韩信点头:“随时能飞。”
“那就飞。”刘邦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给我在长城上空,投一场弹幕秀。”
傍晚六点,雨停。
“千年回声”特展正式开幕。
灯光亮起,第一波观众刚走进展区,头顶突然传来嗡鸣。上百架无人机升空,组成巨大光幕,实时滚动网友留言:
“秦始皇:朕的wi-Fi密码是。”
“修长城的民工:能不能发加班费?”
“刘邦:今天烧烤半价,樊哙亲自烤。”
“项羽:滚。”
全场沸腾。
有人拍下视频发出去,不到十分钟,#原来弹幕也能很庄严#冲上热搜第一。央视记者当场采访,问这算不算对文物的不敬。
刘邦站在展板前,指着一条刻字:“你看这句‘我想回家’,和两千年前戍边士兵刻的‘想娘’,是不是一模一样?”
记者愣住。
“他们用刀,我们用字。”刘邦笑着说,“变的是工具,没变的是——人想说话。”
现场掌声雷动。
展览火了,参观人数远超预期。博物馆连夜加开夜场,学生团一波接一波。连老头老太太都来了,举着手机在刻字前拍照,嘴里念叨:“这不比广场舞有意思?”
第三天,有学者跳出来批评:“把历史娱乐化,是对严肃性的消解。”
刘邦没急着反驳。
他直接联系百所小学,搞了个“给秦始皇写句话”活动。孩子们的留言被AI转成篆体,投在虚拟长城墙上:
“你为什么不修电梯?”
“兵马俑能合影吗?”
“统一六国累不累?”
最火的一条是:“朕看了你的小作文,加你好友了。”
全网疯传。
闭幕式当晚,刘邦站上观景台,背后是灯火通明的长城,头顶无人机群拼出“谢谢观看”四个大字。
央视镜头对准他,主持人问:“现在还有人说你蹭热度,你怎么看?”
“蹭?”刘邦笑了,眼角泛光,“我这不是蹭,是搭桥。以前人传烽火,现在我们发弹幕。都是想让别人听见自己。”
台下掌声如雷。
他没再多说,转身走下台。
手机不停震动,全是庆功消息。
张良发来数据:展览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破二十亿,品牌好感度上升37%,连带着狗肉套餐销量翻了五倍。
樊哙凑过来:“下一步干啥?还能比刻长城更狠?”
刘邦没答,抬头看向远处。
那边灯火通明,是他们刚租下的大型发布会场馆。
他摸了摸袖子,里面还藏着一块温热的狗肉。
“不急。”他说,声音轻却坚定,“有人要搞大事,咱们就等着,看她怎么出牌。”
场馆顶层,灯光亮起。
一个身影站在玻璃幕墙后,正低头看着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