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芷薇回滨海那天,天上下起了大雪。
雪花将机场的标识悄然掩埋,寒风灌了进来。
她穿着黑色长风衣,站在候机厅靠窗的位置。
“芷薇,落地了?”
“打不到车?”
“没事,妈托人过去接你。”
电话刚挂,她便把那只右手塞进风衣的口袋里。
五年没回来,再次踏进这座城市,心里总觉得有点陌生。
十多分钟后,手机又响了。
她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来电显示跳动着两个字“小叔”。
最终,她还是按了接听,把手机贴到耳边。
“我在九号出口等你。”
听筒里传来周予策的声音,那声音熟悉得让她心头一颤。
宋芷薇鼻子突然一酸,眼眶发热。
她拖着箱子快步走到八号门,一眼就看见宾利车旁站着个男人,一身挺括的西装,笔直地站在雪地里。
个子很高,气质清冷,哪怕周围都是人,他也特别显眼。
不管在哪儿,周予策总是让人没法忽视的存在。
宋芷薇抿了抿干燥的嘴唇,开口道:“小叔。”
周予策顺手接过行李箱,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就穿这么点?”
她下意识拉了拉风衣领子,低头答道:“走得急,没查天气。”
这次回来是因为奶奶走了,她得赶回来办丧事。
机票是半夜订的,凌晨四点的航班,只睡了不到两个小时。
行李也只草草收拾了几件衣物,连厚外套都忘了带。
“上车吧。”
他没有再多问,转身替她拉开副驾驶的车门。
她犹豫了一秒,最终还是弯腰坐了进去。
车内暖得几乎发闷,空调的热风持续不断地从出风口吹出。
周予策一边操控着方向盘,一边从后视镜里留意她。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等红灯时,淡淡开口:“后座的箱子里有暖宝宝,要的话自己拿。”
“你穿这么薄,下车后更冷。”
宋芷薇的手指微微蜷了一下。
她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松了一下安全带,转身去够后面的储物箱。
“咔哒”一声,盖子弹开。
她伸手去摸,却够不着,只好往旁边挪了一下身子。
指尖刚碰到箱子深处的东西,头顶却不小心蹭到了他的肩膀。
黑色西装擦过她的发丝,几根头发被静电带起,鼻尖飘过一丝淡淡的木质香,带着凉意,她呼吸微微一滞。
“还没拿到?”
她猛地缩回手,往车门边靠了靠。
“拿到了。”
“啪”地一声,盖子重新扣上,她迅速抽回手。
周予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
五年过去,这小姑娘确实变了。
小时候总爱追着他跑,嘴里一个劲儿喊“哥哥”,家里人总是纠正她,那是小叔。
那时她才七八岁,周予策不过刚上大学。
两人年纪差着九岁,可她偏要叫他哥哥。
“拿到就好。”
宋芷薇没再出声,只是望着窗外,看雪花一片片掠过车窗。
滨海到处都是冷清清的,天上下着大雪,地上堆得厚厚一层。
车子在路上走得很慢,轮胎打滑,开得特别费劲。
到了灵堂门口,谢玲玲穿着身黑衣服,胸口别着白花,眼睛肿得厉害,一看就是哭过很久。
她看见宋芷薇从车上下来,立刻走过去拉住她的手,盯着她看了几秒,轻声说:“怎么瘦成这样了?”
“妈……”
宋芷薇一开口,声音便有些发颤,眼眶也瞬间红了。
五年前,她拖着行李箱离开周家老宅时,冷着脸发过誓。
这辈子,再也不回来。
那时候,她心里满是怨恨。
可如今,真的站在故地,看到谢玲玲那张依旧温婉的脸,心口却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压住了。
“大嫂。”
就在这时,一道男声传来。
周予策从驾驶座上下来,恭敬地叫了一声。
谢玲玲转过头看向他,眼底闪过一丝感激。
“让你费心了,予策。”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感激,“芷薇刚回来,我这边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人去接她。多亏你听见我打电话,主动提出帮忙,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才好。”
今天是老太太的头七,也是正式出殡的日子。
天气阴沉,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家里几个司机都去接那些身份重要的亲戚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车和人手能去机场接人。
她正急得团团转,周予策恰巧路过,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差事。
“外面太冷,风又大,你先进去吧。”
谢玲玲看了看四周,低声对宋芷薇说道。
“你哥他们在里面等着呢,怕老太太走得不安生,一直守着灵堂没走。”
宋芷薇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
周予策应了一声,没有多留,转身便朝灵堂的方向走去。
等他走远了,谢玲玲这才拉着宋芷薇的手臂。
那里风小些,人也少。
她这才压低了声音,语重心长地问:“工作……还没辞吧?”
“还没。”
宋芷薇垂下眼。
她是个律师,前两年刚从国外一所顶尖法学院毕业。
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实习表现,顺利进入了一家享誉国际的律所。
两年来,她拼命工作,熬过无数个通宵,终于在那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
谢玲玲叹了口气,眉心微蹙。
“辞了吧,回家来,现在老太太走了,周家再没人能管你了。你回来,妈心里也好有个盼头……”
谢玲玲是二婚,年轻时凭着一张清秀的脸和温柔的性子,嫁进了周家这户人人羡慕的豪门。
可她娘家势单力薄,没人撑腰,刚进门时处处受制。
两个继子女对她敬而远之。
婆婆更是冷眼相待,连她穿什么衣、吃什么饭都要挑剔。
她只能忍着,讨好着,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的和睦。
这些年,她过得憋屈又疲惫。
唯一让她咬牙坚持的,就是亲生女儿宋芷薇。
她盼着女儿有出息,盼着她能飞得远远的。
可又盼着她能回来,回到自己身边。
如今婆婆过世了,家里的气氛终于松动了一些。
两个继子女也各自成家立业,不再处处盯着她。
雪花将机场的标识悄然掩埋,寒风灌了进来。
她穿着黑色长风衣,站在候机厅靠窗的位置。
“芷薇,落地了?”
“打不到车?”
“没事,妈托人过去接你。”
电话刚挂,她便把那只右手塞进风衣的口袋里。
五年没回来,再次踏进这座城市,心里总觉得有点陌生。
十多分钟后,手机又响了。
她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来电显示跳动着两个字“小叔”。
最终,她还是按了接听,把手机贴到耳边。
“我在九号出口等你。”
听筒里传来周予策的声音,那声音熟悉得让她心头一颤。
宋芷薇鼻子突然一酸,眼眶发热。
她拖着箱子快步走到八号门,一眼就看见宾利车旁站着个男人,一身挺括的西装,笔直地站在雪地里。
个子很高,气质清冷,哪怕周围都是人,他也特别显眼。
不管在哪儿,周予策总是让人没法忽视的存在。
宋芷薇抿了抿干燥的嘴唇,开口道:“小叔。”
周予策顺手接过行李箱,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就穿这么点?”
她下意识拉了拉风衣领子,低头答道:“走得急,没查天气。”
这次回来是因为奶奶走了,她得赶回来办丧事。
机票是半夜订的,凌晨四点的航班,只睡了不到两个小时。
行李也只草草收拾了几件衣物,连厚外套都忘了带。
“上车吧。”
他没有再多问,转身替她拉开副驾驶的车门。
她犹豫了一秒,最终还是弯腰坐了进去。
车内暖得几乎发闷,空调的热风持续不断地从出风口吹出。
周予策一边操控着方向盘,一边从后视镜里留意她。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等红灯时,淡淡开口:“后座的箱子里有暖宝宝,要的话自己拿。”
“你穿这么薄,下车后更冷。”
宋芷薇的手指微微蜷了一下。
她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松了一下安全带,转身去够后面的储物箱。
“咔哒”一声,盖子弹开。
她伸手去摸,却够不着,只好往旁边挪了一下身子。
指尖刚碰到箱子深处的东西,头顶却不小心蹭到了他的肩膀。
黑色西装擦过她的发丝,几根头发被静电带起,鼻尖飘过一丝淡淡的木质香,带着凉意,她呼吸微微一滞。
“还没拿到?”
她猛地缩回手,往车门边靠了靠。
“拿到了。”
“啪”地一声,盖子重新扣上,她迅速抽回手。
周予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
五年过去,这小姑娘确实变了。
小时候总爱追着他跑,嘴里一个劲儿喊“哥哥”,家里人总是纠正她,那是小叔。
那时她才七八岁,周予策不过刚上大学。
两人年纪差着九岁,可她偏要叫他哥哥。
“拿到就好。”
宋芷薇没再出声,只是望着窗外,看雪花一片片掠过车窗。
滨海到处都是冷清清的,天上下着大雪,地上堆得厚厚一层。
车子在路上走得很慢,轮胎打滑,开得特别费劲。
到了灵堂门口,谢玲玲穿着身黑衣服,胸口别着白花,眼睛肿得厉害,一看就是哭过很久。
她看见宋芷薇从车上下来,立刻走过去拉住她的手,盯着她看了几秒,轻声说:“怎么瘦成这样了?”
“妈……”
宋芷薇一开口,声音便有些发颤,眼眶也瞬间红了。
五年前,她拖着行李箱离开周家老宅时,冷着脸发过誓。
这辈子,再也不回来。
那时候,她心里满是怨恨。
可如今,真的站在故地,看到谢玲玲那张依旧温婉的脸,心口却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压住了。
“大嫂。”
就在这时,一道男声传来。
周予策从驾驶座上下来,恭敬地叫了一声。
谢玲玲转过头看向他,眼底闪过一丝感激。
“让你费心了,予策。”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感激,“芷薇刚回来,我这边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人去接她。多亏你听见我打电话,主动提出帮忙,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才好。”
今天是老太太的头七,也是正式出殡的日子。
天气阴沉,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家里几个司机都去接那些身份重要的亲戚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车和人手能去机场接人。
她正急得团团转,周予策恰巧路过,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差事。
“外面太冷,风又大,你先进去吧。”
谢玲玲看了看四周,低声对宋芷薇说道。
“你哥他们在里面等着呢,怕老太太走得不安生,一直守着灵堂没走。”
宋芷薇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
周予策应了一声,没有多留,转身便朝灵堂的方向走去。
等他走远了,谢玲玲这才拉着宋芷薇的手臂。
那里风小些,人也少。
她这才压低了声音,语重心长地问:“工作……还没辞吧?”
“还没。”
宋芷薇垂下眼。
她是个律师,前两年刚从国外一所顶尖法学院毕业。
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实习表现,顺利进入了一家享誉国际的律所。
两年来,她拼命工作,熬过无数个通宵,终于在那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
谢玲玲叹了口气,眉心微蹙。
“辞了吧,回家来,现在老太太走了,周家再没人能管你了。你回来,妈心里也好有个盼头……”
谢玲玲是二婚,年轻时凭着一张清秀的脸和温柔的性子,嫁进了周家这户人人羡慕的豪门。
可她娘家势单力薄,没人撑腰,刚进门时处处受制。
两个继子女对她敬而远之。
婆婆更是冷眼相待,连她穿什么衣、吃什么饭都要挑剔。
她只能忍着,讨好着,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的和睦。
这些年,她过得憋屈又疲惫。
唯一让她咬牙坚持的,就是亲生女儿宋芷薇。
她盼着女儿有出息,盼着她能飞得远远的。
可又盼着她能回来,回到自己身边。
如今婆婆过世了,家里的气氛终于松动了一些。
两个继子女也各自成家立业,不再处处盯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