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太清疑问,归墟法门-《诸天独行者》

  紫霄宫中,道韵如海,金莲沉浮。老子成功斩出善尸“玄黄道人”,迈入准圣初期,周身气息与之前已是云泥之别。

  那天地玄黄玲珑宝塔所化的善尸(太上老君),不仅承载了他的善念,更继承了此塔万法不侵的磅礴功德与防御之力,使得老子虽初入此境,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稳如不周山般的厚重感。

  即便以太清老子一贯清静无为、波澜不惊的心境,此刻道途得窥新天,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眉宇间也不由得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喜色。

  这喜悦并非张扬,而是一种发自道心深处的欣慰与明朗,仿佛拨云见日,前路豁然开朗。

  他微微阖目,体悟着准圣境界带来的种种玄妙,元神更加清明,与天地法则的感应也愈发清晰。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平和地扫过大殿。

  只见身旁的二弟元始与三弟通天,眼中带着祝贺与愈发坚定的道心;

  女娲、伏羲微微颔首示意;

  接引、准提面色更显疾苦,显然感受到了压力;

  帝俊、太一目光深邃,不知在思忖何等妖族大计;

  其余三千客,或羡慕,或敬畏,或陷入深思,众生百态,尽收眼底。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大殿后方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时,却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顿。

  那里坐着一位胖乎乎的道人,正是代表归墟岛前来听讲的八两。

  此刻的八两,依旧是那副乐呵呵的模样,似乎对老子斩尸成功也颇为赞赏,还对着老子挤了挤眼,算是打招呼。

  但老子以新晋准圣的神念细细感知,却心中蓦然一惊!

  他发现自己竟然完全看不透这胖道人的深浅!

  八两就坐在那里,气息平和,甚至有些懒散,仿佛人畜无害。

  但老子的神念探去,却如同泥牛入海,感应不到任何法力波澜,也摸不清其道行境界的边界。

  这种感觉,与他面对高台之上道祖鸿钧时有些类似,只是程度远不及道祖那般浩瀚无边,却也绝非大罗金仙所能拥有,甚至……

  比他这位新晋的准圣,似乎还要深邃一些?

  “这……”老子古井无波的道心泛起涟漪,“八两道友,据传乃是归墟岛那位混沌道尊的身边人。昔日道魔之争时,似乎便已有不俗神通。如今我以功德至宝斩却善尸,成就准圣,竟仍看不透他?难道他走的,并非老师所传的斩三尸之道?”

  这个念头一生,便再也难以遏制。鸿钧老师方才明确阐述,斩三尸乃明心见性、证道混元之正法。

  若八两修为果真还在自己之上,却又非斩尸之路,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洪荒之中,还存在另一条直达准圣、甚至更高境界的途径?

  这对于刚刚坚定走上斩尸之路的老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疑惑。

  他性情沉稳,不喜妄加揣测,但此事实在关乎道途认知,不由得他不重视。

  犹豫片刻,老子终究是秉持着求道之心,站起身来,对着高台之上的鸿钧躬身一礼,声音清朗而恭敬地问道:

  “老师慈悲,宣讲大道,弟子受益匪浅,侥幸明悟斩尸之妙,心中感激不尽。”

  鸿钧目光落下,淡然道:“尔根基深厚,灵宝契合,水到渠成,不必过谦。”

  老子再拜,随即话锋微转,目光似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八两的方向,继续问道:

  “老师所传斩三尸之法,乃无上妙道,为众生指明前路。然弟子有一惑,观那归墟岛八两(前辈),修为精深,似不在弟子之下,然其气息圆融一体,并无斩尸化身之象,不知八两(前辈)所修,乃是何种玄妙法门?似乎……并非我等所修之斩尸之道?”

  此言一出,原本沉浸在道境中的三千紫霄客,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角落里的八两,继而带着更大的好奇与敬畏望向高台上的道祖。

  是啊!经老子一提,众人才恍然察觉。这八两坐在那里,气息浑然天成,确实没有刚刚老子斩尸时那种化身分离的明显波动。

  并且一开始鸿钧便称八两为道友,可见其功力深厚,非一般大罗可比……

  且其能安然处于这混沌紫霄宫,代表那位神秘的混沌道尊前来,修为定然非同小可!难道真有别的路?

  帝俊、太一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念头急转。

  若真有他法,是否对妖族更适合?

  元始天尊眉头微蹙,似对“异端”之路有所排斥。

  通天教主则眼中露出饶有兴趣的神色。

  女娲、镇元子等亦是凝神静听。

  一时间,紫霄宫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都在等待道祖的解答。

  高台之上,鸿钧道祖那万古不变的脸上,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滞涩。

  老子这个问题,可谓问到了关键之处,甚至隐隐触及了他传下斩三尸之法的部分深层意图!

  鸿钧身合天道(进程之中),深知洪荒世界潜力巨大,众生强者越多,天道本源就越发强大活跃,他想要完全掌控天道、乃至最终身合天道,难度就会倍增。

  传下斩三尸之法,明面上是赐下通天之路,但暗中亦有限制与算计。

  此法需以先天灵宝为寄托,而先天灵宝数量有限,且品阶越高,斩尸效果越好。

  这必然会导致洪荒大能为了争夺灵宝而相互倾轧、厮杀,无形中便会削弱顶尖强者的数量与整体实力,便于他日后掌控局面,推行天道秩序。

  所谓“大道之争”,本就是你死我活。若人人皆有望混元,天道必然过于“拥挤”和“强大”,反而不美。

  此乃鸿钧深藏于心的天机,不可为外人道也。

  而归墟岛一脉,尤其是陈凡与八两,走的明显是迥异于斩三尸的道路(陈凡乃以力证道混元,八两是三元归一),实力强横,超乎算计,本就是鸿钧布局中的变数。

  如今被老子当众问出,他自然不能如实相告,否则必然引起众大能对斩尸之法的疑虑,甚至去探寻其他可能,打乱他的计划。

  电光火石间,鸿钧心念已定。

  他目光恢复古井无波,看向老子,又扫了一眼面带憨厚笑容、似乎事不关己的八两,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天道威严:

  “太清所感不差。八两道友所修,确非斩三尸之法。”

  众人屏息。

  鸿钧继续道:“洪荒浩瀚,大道三千,皆可证道。然条条道路,艰难险阻,各有缘法。归墟岛一脉,传承特殊,乃混沌道尊于无尽混沌中悟得的独有法门,契合其岛混沌本源,非常人所能企及,亦非寻常资质可以修炼。”

  他语气平淡,将八两的修为归因于“归墟岛独有传承”和“混沌道尊所悟”,既解释了现象,又巧妙地暗示此法门槛极高,几乎不可复制,将众人的好奇心与探寻欲引向了神秘莫测的归墟岛和那位轻易不现身的混沌道尊,而非质疑斩三尸之道本身。

  “尔等当谨记,”鸿钧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告诫之意,“斩三尸之法,乃贫道体悟天道,为洪荒众生开辟的最为稳妥、明晰之正道。心无旁骛,方得始终。切不可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否则道基不稳,悔之晚矣。”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维护了斩三尸之法的正统性,又敲打了众人,不要胡思乱想。

  下方的八两,听到鸿钧这番解释,胖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是门儿清。

  他自然知道自家陈兄弟的路子和鸿钧不是一回事,也隐约猜到鸿钧传斩尸法可能别有深意。

  但此刻鸿钧给足了归墟岛面子,并未贬低他们的道路,反而将其抬得很高,他也就乐得顺水推舟,没必要去拆穿什么。

  于是,八两站起身来,对着鸿钧拱了拱手,笑嘻嘻地道:“道祖过奖了,俺老八这点微末道行,不过是跟着陈兄弟沾光,混个温饱,比不得道祖您这堂皇正道,普惠众生啊哈哈。”

  他这话看似自谦,实则也点明了自家后台是陈凡,同时暗示鸿钧的法门是“普惠众生”,而他们的是“独门绝技”,各有千秋,算是给了鸿钧一个台阶下。

  鸿钧深深看了八两一眼,目光中竟似闪过一丝极淡的感激之色,微微颔首,不再多言,继续开始讲解斩却恶尸的关窍。

  老子得到这个答案,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为何独门法门能直指准圣甚至更高?),但道祖已然定性,他也不好再追问,只得躬身一礼:

  “谢老师解惑,弟子明白了。” 随即坐下,只是心中对归墟岛与混沌道尊的忌惮与好奇,又加深了一层。

  经此一问一答,紫霄宫内众大能的心思更是复杂。

  有的对归墟岛更加敬畏,有的对斩尸之路更加坚定,也有的,内心深处悄然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而鸿钧的讲道,依旧在继续,只是这第二次讲道,注定因这个小插曲,而在许多人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洪荒的水,比他们想象的更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