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些天杀的北夏人!怎么能如此残忍!”
看着一片汪洋的浮尸,前来探查消息的西洋战舰上,个个夷人目眦欲裂!眼眶中的血丝犹如蛛丝一般在眼白上蔓延。
“长、长官!……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一名上尉身后,夷人士兵颤着身子小心翼翼问道。
“回天津!把视频告诉各国王室!咱们决不能让他们白白死了!”
虽然这些人都不是他们国家的人,可兔死狐悲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启程!返航回天津!!”
“是!”
随着战舰消失在血海中,天津与松江府的局势悄然发生变化。
宋应知带着两万军队离开战场后,在南下的过程中找到了一处孤岛休整。
“林将军,今夜让将士们把战舰损毁的地方修补完整,明日一早,火速赶往松江府。”
一日不到松江府,宋应知便心难安。
“元帅,战舰已经有人在修理了,不会耽误行程,天色不早了,您早些休息。”
林右天担忧地看着宋应知,他虽没有直接参与战场厮杀,可一个文官,年纪还大了,哪能和他们这些武夫相比。
两人说话间,宋文弃已经给宋应知搭建好营帐过来。
“三伯,我扶您回营帐休息。”
一天的劳累,宋文弃其实很累了,身上还有不少伤,但他养父不休息,自己无法安心入睡。
“好。”
宋应知点头,看着面色惨白的孩子,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身上的伤去找军医包扎了没?”
皎白的月光下,父子俩相互搀扶,慢慢走着。
“已经去过了,三伯,你放心,我不会作贱自己的。”
他现在可是要做父亲的人,惜命得很。
“那便好,左氏那里不用担心,你刘叔已经带着人从京城赶去天津,会照顾好她的。”
闻言,宋文弃心头一直紧绷的弦终于缓和。
“还是三伯考虑周全。”
当初打算带左璃来天津,宋文弃以为自己能很好的照顾好母子俩。
谁知这天津城,他几天回不去一次,把左氏一个人扔在城内。
要是母子俩有个好歹,他这辈子都原谅不了自己。
“咱们此去松江,恐怕至少要待上几个月,弃哥儿,你以后,不要如此任性了。”
宋应知微微摇头,不赞同孩子的做法。
“三伯,璃儿她武功很好的,你不用担心。”
两人成婚后,时常在院子里比武,对于媳妇的身手,他有信心。
“璃儿再厉害,现在也是有身孕之人,稍有不测便是一尸两命!我看你啊!就是胡来!”
宋应知本不想在这事教育宋文弃,但他们注定是要走武官一途,若不好好说道说道,以后同样的事还会再发生。
“知道了……三伯,我以后不会了。”
宋文弃不想惹他不开心,便顺着宋应知的意说下去。
眼瞧着终于到了营帐外,他暗暗松了口气。
“三伯,你好好休息,我回去看看木榕。”
宋应知摆摆手,示意对方离开。
进了营帐,脱下一身铠甲,只觉着一身轻松。
“哎……还真是年纪大了。”
精神紧绷了一天,这副身体很是吃不消,宋应知缓缓躺在床上,什么时候睡过去的都不知道。
意识朦胧之际,恍惚听到了宴庄的声音。
“元帅!元帅!快醒醒,大事不好了!”
嗯?
听到这句,宋应知下意识睁开眼睛,意识还未清醒,他便坐起身子,问:
“宴庄?”
“元帅!是我!”
营帐外的宴庄好似心急如焚,见宋应知醒来,便径直撩开营帐帘子,大步走到宋应知跟前。
“元帅!大事不好了!松江府那边的亲军卫来信!松江府失守!赵元帅殉国……”
“你说什么?!”
宋应知猛地从床上站起,双眼圆睁,满脸的不可置信!
“信呢!快给我!”
宴庄面色哀痛,纸条刚拿出来,便被宋应知一把薅走。
待将里面的内容看完,宋应知整个人颤颤巍巍、失魂落魄地坐回床上。
“松江府怎么会失守?!赵元帅怎么会……”
咽了咽口水,他只觉喉头干涩,仿佛有一块巨石堵在胸口。
宴庄心里也不好受,他曾是程元帅手下的兵,与赵明阳也算有交情。
加上海航相处的那几年,说不难过的假的。
“赵将军一世英勇,战功赫赫,没想到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宴庄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心中叹息。
“作为将士,能死在战场是一件光荣的事,眼下不是伤心的时候,宴庄,你去通知林将军他们,现在动身去松江,越快越好。”
宋应知将手中的纸条狠狠捏碎,起身套上战甲。
宴庄看了一眼宋应知,应了一声便消失在营帐内。
很快,林右天和宋文弃等人都被召集过来。
众人听闻松江府失守、赵元帅殉国的消息,皆是满目震惊加悲愤。
“镇守松江府的士兵只有两万,面对五万的十二联军,他们不是对手,能坚守这么多天已经是不容易了……”
宋应知压下心中的哀痛情绪,继续说道:“眼下还剩五千士兵退回苏州府镇守,咱们得加快速度,要不然,他们也是撑不了多久。”
“是!元帅!”
众人纷纷抱拳,迅速消失在营帐中。
彼时,皓月当空,孤岛四周得温度冷得让宋应知不禁打了个冷颤。
深吸一口气,宋应知望向远方的海面,平静的海面之下,仿佛能看到松江府那场惨烈的战役。
没过多久,所有人登上战舰,整装待发。
“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十艘战舰很快驶离海岸,在夜色中朝着松江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元帅,从这里赶去松江府需要两天的时间,咱们现在是要去支援松江卫,还是先去捣毁补给点?”
林右天左右不定,眼下他们这点兵力,兵分两路是不可能了。
一方面,是断绝夷人后路的绝佳时机,另一方面,却是拯救五千将士的危急关头……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
看着一片汪洋的浮尸,前来探查消息的西洋战舰上,个个夷人目眦欲裂!眼眶中的血丝犹如蛛丝一般在眼白上蔓延。
“长、长官!……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一名上尉身后,夷人士兵颤着身子小心翼翼问道。
“回天津!把视频告诉各国王室!咱们决不能让他们白白死了!”
虽然这些人都不是他们国家的人,可兔死狐悲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启程!返航回天津!!”
“是!”
随着战舰消失在血海中,天津与松江府的局势悄然发生变化。
宋应知带着两万军队离开战场后,在南下的过程中找到了一处孤岛休整。
“林将军,今夜让将士们把战舰损毁的地方修补完整,明日一早,火速赶往松江府。”
一日不到松江府,宋应知便心难安。
“元帅,战舰已经有人在修理了,不会耽误行程,天色不早了,您早些休息。”
林右天担忧地看着宋应知,他虽没有直接参与战场厮杀,可一个文官,年纪还大了,哪能和他们这些武夫相比。
两人说话间,宋文弃已经给宋应知搭建好营帐过来。
“三伯,我扶您回营帐休息。”
一天的劳累,宋文弃其实很累了,身上还有不少伤,但他养父不休息,自己无法安心入睡。
“好。”
宋应知点头,看着面色惨白的孩子,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身上的伤去找军医包扎了没?”
皎白的月光下,父子俩相互搀扶,慢慢走着。
“已经去过了,三伯,你放心,我不会作贱自己的。”
他现在可是要做父亲的人,惜命得很。
“那便好,左氏那里不用担心,你刘叔已经带着人从京城赶去天津,会照顾好她的。”
闻言,宋文弃心头一直紧绷的弦终于缓和。
“还是三伯考虑周全。”
当初打算带左璃来天津,宋文弃以为自己能很好的照顾好母子俩。
谁知这天津城,他几天回不去一次,把左氏一个人扔在城内。
要是母子俩有个好歹,他这辈子都原谅不了自己。
“咱们此去松江,恐怕至少要待上几个月,弃哥儿,你以后,不要如此任性了。”
宋应知微微摇头,不赞同孩子的做法。
“三伯,璃儿她武功很好的,你不用担心。”
两人成婚后,时常在院子里比武,对于媳妇的身手,他有信心。
“璃儿再厉害,现在也是有身孕之人,稍有不测便是一尸两命!我看你啊!就是胡来!”
宋应知本不想在这事教育宋文弃,但他们注定是要走武官一途,若不好好说道说道,以后同样的事还会再发生。
“知道了……三伯,我以后不会了。”
宋文弃不想惹他不开心,便顺着宋应知的意说下去。
眼瞧着终于到了营帐外,他暗暗松了口气。
“三伯,你好好休息,我回去看看木榕。”
宋应知摆摆手,示意对方离开。
进了营帐,脱下一身铠甲,只觉着一身轻松。
“哎……还真是年纪大了。”
精神紧绷了一天,这副身体很是吃不消,宋应知缓缓躺在床上,什么时候睡过去的都不知道。
意识朦胧之际,恍惚听到了宴庄的声音。
“元帅!元帅!快醒醒,大事不好了!”
嗯?
听到这句,宋应知下意识睁开眼睛,意识还未清醒,他便坐起身子,问:
“宴庄?”
“元帅!是我!”
营帐外的宴庄好似心急如焚,见宋应知醒来,便径直撩开营帐帘子,大步走到宋应知跟前。
“元帅!大事不好了!松江府那边的亲军卫来信!松江府失守!赵元帅殉国……”
“你说什么?!”
宋应知猛地从床上站起,双眼圆睁,满脸的不可置信!
“信呢!快给我!”
宴庄面色哀痛,纸条刚拿出来,便被宋应知一把薅走。
待将里面的内容看完,宋应知整个人颤颤巍巍、失魂落魄地坐回床上。
“松江府怎么会失守?!赵元帅怎么会……”
咽了咽口水,他只觉喉头干涩,仿佛有一块巨石堵在胸口。
宴庄心里也不好受,他曾是程元帅手下的兵,与赵明阳也算有交情。
加上海航相处的那几年,说不难过的假的。
“赵将军一世英勇,战功赫赫,没想到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宴庄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心中叹息。
“作为将士,能死在战场是一件光荣的事,眼下不是伤心的时候,宴庄,你去通知林将军他们,现在动身去松江,越快越好。”
宋应知将手中的纸条狠狠捏碎,起身套上战甲。
宴庄看了一眼宋应知,应了一声便消失在营帐内。
很快,林右天和宋文弃等人都被召集过来。
众人听闻松江府失守、赵元帅殉国的消息,皆是满目震惊加悲愤。
“镇守松江府的士兵只有两万,面对五万的十二联军,他们不是对手,能坚守这么多天已经是不容易了……”
宋应知压下心中的哀痛情绪,继续说道:“眼下还剩五千士兵退回苏州府镇守,咱们得加快速度,要不然,他们也是撑不了多久。”
“是!元帅!”
众人纷纷抱拳,迅速消失在营帐中。
彼时,皓月当空,孤岛四周得温度冷得让宋应知不禁打了个冷颤。
深吸一口气,宋应知望向远方的海面,平静的海面之下,仿佛能看到松江府那场惨烈的战役。
没过多久,所有人登上战舰,整装待发。
“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十艘战舰很快驶离海岸,在夜色中朝着松江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元帅,从这里赶去松江府需要两天的时间,咱们现在是要去支援松江卫,还是先去捣毁补给点?”
林右天左右不定,眼下他们这点兵力,兵分两路是不可能了。
一方面,是断绝夷人后路的绝佳时机,另一方面,却是拯救五千将士的危急关头……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