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这里怎么看也不像是高速,或是说要上高速前和下高速后的路,还有现在已经一点多了,如果你中途不是去上了个大号发现拉裤里了,于是顺便回家洗了个澡再……”
“没有!”司机打断吴用的话。
“我知道你没有,我只是这样说,所以说,我们现在……”
“被鬼打墙了!”司机抢答地说。
“嗯~可以这么说,但也可以不这么说。”吴用往窗外看去,外面一片漆黑,唯有车前大灯照亮的前方一段路。
“怎么了怎么了?外面怎么了?”司机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吴用身上,也学着吴用往两边看去。
然而,他看到的和吴用看到的并非同一个世界。
吴用看到路上有人,有很多人,正步调相同地缓缓往前或往后走去,身上穿着各式衣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些走着走着消失了,又有些人凭空出现在队列里,继续走着。
这些人只是在走着,没有表现出其他异常行为,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车,或是说他们连和他们一起走的人都无视了,自顾自地在走。
“外面怎么了嘛?”司机见吴用看了好一会儿窗外都不说话,心中一急,喊了一声。
“嗯~你怎么停下来,先往前开,慢慢开。”吴用说。
车不知何时停了下来,或许是在吴用醒来后和司机搭话那会儿就停了吧。
“还开?怎么开都开不出去,还要慢慢开?”司机反问道。
“快开。”吴用把头转回来,眼中传达出“不开麻烦就大了”的意思。
虽然吴用想要传达的意思是这样,但作为司机却理解成了另一种意思,或是本能地职业地理解成了“我是乘客,你是司机,我让你开就开”。
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司机轻踩油门,车就又开始缓缓往前开去了。
车开了一会儿,眼前的事物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现在还在“鬼打墙”中。
“大师,你不是说往前开吗,怎么好像还没……”司机一边开着,一边看着后视镜里的吴用大师问道。
“还没出去是吧。”吴用抢先说出司机要说的话。
“对。”
“为什么?”
“因为……”
因为这不是鬼打墙。
在这个世界上,在人还没出现前,路就已经有了。
蚂蚁会在蚁穴中修筑蚁路方便各工种蚂蚁在蚁穴中穿行,迁徙的候鸟会每年固定飞同一条航线去栖息地过冬、繁衍,这样的路或有形或无形,都是生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走的路。
在人出现后,路更是与人息息相关。
有个大文豪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原始部落,每天外出打猎的人经常走同一个方向出去,走多了,草被拨开被踩折,逐渐稀疏,一条路便出现了。
到了近现代,路更是多种多样,地上走的,水里开的,天上飞的,太空转的应有尽有。
无形的路就不多说了,有形的路(一般是陆地上)大多数是为了让走的人比以前多才修的路,更方便舒适地走。
其中,就有这么一条奇特的路。
它从被定义成路开始就一直经历着变化,从土路到驿路,再到官道,最后到现代的水泥路,其科技水平和舒适度是在一直提高。
然而,它不变的是,几千年来,这条路走向没有任何改动,原来是怎么样,这个弯的角度如何,是否有变曲为直等变化都是没有。
也就是说,让一个经常走这条路的盲人穿越回古代,他也只是会觉得今天的路尘土有点多,脚有点硌,心里大骂哪个泥头车超载抖了一路碎石头下来。
于是,这么一条奇特的路,在另一个世界更是有着更为奇特的作用。
让“人”走到冥界或是地府这种地方,以及从这种地方走出来。
这里打双引号的人当然是那些在路上走着的人,而不是在车里的司机和吴用,于是很显然,他们是误入的。
那么他们是怎么“误入”的呢?
一切都源于三个因素的巧合结合。
鬼迷心窍的司机、睡着的吴用还有夜晚。
先是夜晚,路开了。
然后是一心想着尽快穿越黑暗而达到大赚特赚目的的司机。
最后是因为灵气吸收方式变化后即便是睡觉也在吞吐灵气的吴用。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没有吴用,司机就和他以前一样怎么走都是平平安安的,不是夜晚,路不会开,没有这个想出走另一条路的鬼点子的司机也进不了。
于是,夜晚,路开了。
司机的心变成了通行证,吴用的灵能力漩涡中吸收和释放的灵气又让这辆车的灵气浓度比别的地方要高得多,这便让这辆车“化妆”成了“人”,拐进了另一个世界的“路口”。
“因为什么?”司机突然说,因为吴用说完因为就不说话了。
“没什么,不是什么大问题。”吴用说。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怎么出去。”司机开心地问,情绪高涨地似乎下一秒就出去了一样。
其实也确实和吴用说的一样,并不是大问题。
他们现在所误入的“鬼道”,之所以和鬼打墙一样一直兜兜转转出不去,是因为灵魂虽然达到了通行标准,但肉身却让他们“挤不出去”这条阴阳之间的“缝隙”。
那么解决的方法有了。
等到了白天,鬼道关闭,缝隙消失,他们自然就被从哪来就回哪去地“挤回来了”。
但这个方法会导致另一个问题,吴用将赶不上七点的飞机。
不过现在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不动声色,自然而然地把问题解决了。
想必杜督也会理解的,帮我再买一张机票。
或许吧……
“那你倒是说怎么出去啊,车快没油了,油表亮黄灯了。”司机催促道。
“那你先停车吧。”吴用一边说着,一边又看向窗外。
司机听了,一脚刹车把车刹停了。
“然后呢?”
“然后我们下车走吧。“
“没有!”司机打断吴用的话。
“我知道你没有,我只是这样说,所以说,我们现在……”
“被鬼打墙了!”司机抢答地说。
“嗯~可以这么说,但也可以不这么说。”吴用往窗外看去,外面一片漆黑,唯有车前大灯照亮的前方一段路。
“怎么了怎么了?外面怎么了?”司机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吴用身上,也学着吴用往两边看去。
然而,他看到的和吴用看到的并非同一个世界。
吴用看到路上有人,有很多人,正步调相同地缓缓往前或往后走去,身上穿着各式衣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些走着走着消失了,又有些人凭空出现在队列里,继续走着。
这些人只是在走着,没有表现出其他异常行为,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车,或是说他们连和他们一起走的人都无视了,自顾自地在走。
“外面怎么了嘛?”司机见吴用看了好一会儿窗外都不说话,心中一急,喊了一声。
“嗯~你怎么停下来,先往前开,慢慢开。”吴用说。
车不知何时停了下来,或许是在吴用醒来后和司机搭话那会儿就停了吧。
“还开?怎么开都开不出去,还要慢慢开?”司机反问道。
“快开。”吴用把头转回来,眼中传达出“不开麻烦就大了”的意思。
虽然吴用想要传达的意思是这样,但作为司机却理解成了另一种意思,或是本能地职业地理解成了“我是乘客,你是司机,我让你开就开”。
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司机轻踩油门,车就又开始缓缓往前开去了。
车开了一会儿,眼前的事物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现在还在“鬼打墙”中。
“大师,你不是说往前开吗,怎么好像还没……”司机一边开着,一边看着后视镜里的吴用大师问道。
“还没出去是吧。”吴用抢先说出司机要说的话。
“对。”
“为什么?”
“因为……”
因为这不是鬼打墙。
在这个世界上,在人还没出现前,路就已经有了。
蚂蚁会在蚁穴中修筑蚁路方便各工种蚂蚁在蚁穴中穿行,迁徙的候鸟会每年固定飞同一条航线去栖息地过冬、繁衍,这样的路或有形或无形,都是生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走的路。
在人出现后,路更是与人息息相关。
有个大文豪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原始部落,每天外出打猎的人经常走同一个方向出去,走多了,草被拨开被踩折,逐渐稀疏,一条路便出现了。
到了近现代,路更是多种多样,地上走的,水里开的,天上飞的,太空转的应有尽有。
无形的路就不多说了,有形的路(一般是陆地上)大多数是为了让走的人比以前多才修的路,更方便舒适地走。
其中,就有这么一条奇特的路。
它从被定义成路开始就一直经历着变化,从土路到驿路,再到官道,最后到现代的水泥路,其科技水平和舒适度是在一直提高。
然而,它不变的是,几千年来,这条路走向没有任何改动,原来是怎么样,这个弯的角度如何,是否有变曲为直等变化都是没有。
也就是说,让一个经常走这条路的盲人穿越回古代,他也只是会觉得今天的路尘土有点多,脚有点硌,心里大骂哪个泥头车超载抖了一路碎石头下来。
于是,这么一条奇特的路,在另一个世界更是有着更为奇特的作用。
让“人”走到冥界或是地府这种地方,以及从这种地方走出来。
这里打双引号的人当然是那些在路上走着的人,而不是在车里的司机和吴用,于是很显然,他们是误入的。
那么他们是怎么“误入”的呢?
一切都源于三个因素的巧合结合。
鬼迷心窍的司机、睡着的吴用还有夜晚。
先是夜晚,路开了。
然后是一心想着尽快穿越黑暗而达到大赚特赚目的的司机。
最后是因为灵气吸收方式变化后即便是睡觉也在吞吐灵气的吴用。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没有吴用,司机就和他以前一样怎么走都是平平安安的,不是夜晚,路不会开,没有这个想出走另一条路的鬼点子的司机也进不了。
于是,夜晚,路开了。
司机的心变成了通行证,吴用的灵能力漩涡中吸收和释放的灵气又让这辆车的灵气浓度比别的地方要高得多,这便让这辆车“化妆”成了“人”,拐进了另一个世界的“路口”。
“因为什么?”司机突然说,因为吴用说完因为就不说话了。
“没什么,不是什么大问题。”吴用说。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怎么出去。”司机开心地问,情绪高涨地似乎下一秒就出去了一样。
其实也确实和吴用说的一样,并不是大问题。
他们现在所误入的“鬼道”,之所以和鬼打墙一样一直兜兜转转出不去,是因为灵魂虽然达到了通行标准,但肉身却让他们“挤不出去”这条阴阳之间的“缝隙”。
那么解决的方法有了。
等到了白天,鬼道关闭,缝隙消失,他们自然就被从哪来就回哪去地“挤回来了”。
但这个方法会导致另一个问题,吴用将赶不上七点的飞机。
不过现在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不动声色,自然而然地把问题解决了。
想必杜督也会理解的,帮我再买一张机票。
或许吧……
“那你倒是说怎么出去啊,车快没油了,油表亮黄灯了。”司机催促道。
“那你先停车吧。”吴用一边说着,一边又看向窗外。
司机听了,一脚刹车把车刹停了。
“然后呢?”
“然后我们下车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