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人谈话的时候,大理寺卿已经派人将搜查出来的账本——余重羽兄弟勒索所得与送到和郡王弘昼手里的钱财明细——送到了御前。
皇帝面无表情的翻看几页后,啪的一声将账本合上。
“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满朝文武皆知,他爱新觉罗胤禛最是厌恶贪官污吏,却不想自己的亲子竟带头勒索商贾、鱼肉百姓。
这不啻于当着天下人的面打他耳光!
“传旨,和郡王弘昼私德有亏,命其从即日起重返上书房读书。”
没头没脑的一道旨意炸的弘昼和支持他的大臣险些一蹦三尺高。
什么叫私德有亏?
重返尚书房岂不是意味着他好不容易攥紧的权力又要交出去?
这重新读书又要读到什么时候?
弘昼急急忙忙的叫来身边人:“发生了什么?”
弘时那边又搞了什么?
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的弘昼,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又被弘时算计了。
哪想随从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面色苍白的表示:“王爷,余重羽那边出岔子了。”
“奴才刚刚收到消息,余重羽那边提前发作了,只是——”
随从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继续道:
“只是那原本该搜查出来的、可以证明四贝勒授意母族勒索商户的密信和账本消失不见,反而查出了余重羽收受钱财和孝敬王爷的证据。”
只怕他们的动作一早就被发现了,对方之所以没有打草惊蛇,便是为了今日这一出还施彼身。
“奴才还打听到,从余重羽家找出的证据虽不曾被公布于众,但大理寺卿派了人进宫面见皇上。只怕……”
只怕那账本已经落入了皇帝手里。
弘昼听完脸色极其难看,难怪!
难怪皇阿玛突然降旨训斥他。
下一瞬,暴怒的弘昼掀翻了桌子:“废物!”
棘手了!
弘昼神色晦暗不定,皇阿玛虽然申斥他,可到底没有挑明是因何,他竟是连为自己辩解一句都做不到。
但若是什么都不做就这样默默认下此事,这敛财贪婪、陷害兄弟的罪名又会死死焊在他头上。
而且,此时他若是有动作,又无异于是在告诉皇阿玛他收买了养心殿的人。
这——
当真是进不得,也退不得。
弘昼心头憋闷的想要杀人,双眼被怒意冲击的发红,咬牙含煞的看着随从:“既然发现了不妥,为何不告知本王?”
若是及时知晓,即便算计不成,至少也能将那本账册拦在宫门外!
随从缩了缩脖子:“王爷恕罪,一是因事发太快,两刻钟不到余氏族长和余氏兄弟的府邸就被查抄完了,二是今日宫门突然戒严,消息传不进来。”
两刻钟不到?宫门戒严?
弘昼在汹涌的怒意里找回了一丝丝理智,这不对劲。
可一时之间,弘昼也未能想明白到底哪里不对劲,只好暂且将之抛到脑后,转而咬牙恨声问:“余重羽那废物呢?”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他必叫他好看!
“回王爷的话,大理寺卿以余重羽为官不仁、欺压勒索商户为由,将他革职,鞭笞八十,发配西山挖煤五年。”
虽保住了性命,却又没有完全保住。
鞭笞八十足以去掉半条命,带伤挖矿又能挖多少?矿上可是有要求的,挖矿重量不足非但不能领到饭食,还会挨鞭子。
便是那身强体健的壮汉都未必能在煤矿活过五年,更别说余重羽这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读书人。
再加上自家王爷这明显不想让其好过的语气,这余重羽的命怕是到头了。
果不其然,下一瞬随从就听到了一句饱含恶意的冷哼:“陷本王于如此两难之地,罪该万死。”
处置了余重羽,弘昼又开始头脑风暴,冥思苦想如何破局。
然而一连几日都未有所得。
年关将至,继后丧期将过之时,朝堂上又掀起了一股立后风波。
在一众进言立后的声浪中,户部侍郎余重容参奏耿氏一族居心不良、觊觎待选秀女。
此言一出,金銮殿上一片寂静。
耿家什么?待选秀女怎么?
余重容不卑不屈继续道:“皇上容禀,几日前奴才的家仆奉命去蒙古敖汉部时,意外见到两个耿氏子弟。”
“奴才的家奴顿觉怪异,便恳请淑嘉郡主和额驸派人打听此二人的行踪,不想,这二人竟游走于蒙古诸部之间,大肆打听收集在旗待选秀女的消息。”
余重容双手托举着一封奏折:“此乃淑嘉郡主与额驸查到的耿氏子弟的行踪和消息,请皇上过目。”
高无庸立即接过奏折捧到皇帝手边。
而被余重容cue到的耿大人早已冷汗大冒的出列跪下,余重容此人一向低调,今日如此作为必是拿到了真凭实据。
探听待选秀女的消息并非什么大错,但错就错在他耿家乃皇子母族。
而更错的是,和郡王借耿氏族人行事却不跟他知会通气,以致此时事发倍感被动。
耿大人深吸一口气,直接磕头认罪:“皇上恕罪,皆因奴才家中有子孙数人适婚,蒙军旗格格较之满汉二旗更为健壮,更利于子嗣繁衍。”
“然,民间因国孝已六年不闻喜乐,各家皆翘首盼新妇,老臣着实担心选秀后再行相看来不及,只得出此下策,事先打听一二,只待大选结束便上门提亲。”
觊觎秀女就觊觎秀女吧,总好过意图不轨勾结未来的天子嫔妃和宗室福晋吧!
余重容头颅微垂,眼珠子斜睨了一眼跪在旁边的耿德金。
这老家伙也未免太小瞧人了,当真以为他交上去的证据里只有那么一点?
皇帝面无表情的翻看几页后,啪的一声将账本合上。
“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满朝文武皆知,他爱新觉罗胤禛最是厌恶贪官污吏,却不想自己的亲子竟带头勒索商贾、鱼肉百姓。
这不啻于当着天下人的面打他耳光!
“传旨,和郡王弘昼私德有亏,命其从即日起重返上书房读书。”
没头没脑的一道旨意炸的弘昼和支持他的大臣险些一蹦三尺高。
什么叫私德有亏?
重返尚书房岂不是意味着他好不容易攥紧的权力又要交出去?
这重新读书又要读到什么时候?
弘昼急急忙忙的叫来身边人:“发生了什么?”
弘时那边又搞了什么?
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的弘昼,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又被弘时算计了。
哪想随从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面色苍白的表示:“王爷,余重羽那边出岔子了。”
“奴才刚刚收到消息,余重羽那边提前发作了,只是——”
随从艰难的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继续道:
“只是那原本该搜查出来的、可以证明四贝勒授意母族勒索商户的密信和账本消失不见,反而查出了余重羽收受钱财和孝敬王爷的证据。”
只怕他们的动作一早就被发现了,对方之所以没有打草惊蛇,便是为了今日这一出还施彼身。
“奴才还打听到,从余重羽家找出的证据虽不曾被公布于众,但大理寺卿派了人进宫面见皇上。只怕……”
只怕那账本已经落入了皇帝手里。
弘昼听完脸色极其难看,难怪!
难怪皇阿玛突然降旨训斥他。
下一瞬,暴怒的弘昼掀翻了桌子:“废物!”
棘手了!
弘昼神色晦暗不定,皇阿玛虽然申斥他,可到底没有挑明是因何,他竟是连为自己辩解一句都做不到。
但若是什么都不做就这样默默认下此事,这敛财贪婪、陷害兄弟的罪名又会死死焊在他头上。
而且,此时他若是有动作,又无异于是在告诉皇阿玛他收买了养心殿的人。
这——
当真是进不得,也退不得。
弘昼心头憋闷的想要杀人,双眼被怒意冲击的发红,咬牙含煞的看着随从:“既然发现了不妥,为何不告知本王?”
若是及时知晓,即便算计不成,至少也能将那本账册拦在宫门外!
随从缩了缩脖子:“王爷恕罪,一是因事发太快,两刻钟不到余氏族长和余氏兄弟的府邸就被查抄完了,二是今日宫门突然戒严,消息传不进来。”
两刻钟不到?宫门戒严?
弘昼在汹涌的怒意里找回了一丝丝理智,这不对劲。
可一时之间,弘昼也未能想明白到底哪里不对劲,只好暂且将之抛到脑后,转而咬牙恨声问:“余重羽那废物呢?”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他必叫他好看!
“回王爷的话,大理寺卿以余重羽为官不仁、欺压勒索商户为由,将他革职,鞭笞八十,发配西山挖煤五年。”
虽保住了性命,却又没有完全保住。
鞭笞八十足以去掉半条命,带伤挖矿又能挖多少?矿上可是有要求的,挖矿重量不足非但不能领到饭食,还会挨鞭子。
便是那身强体健的壮汉都未必能在煤矿活过五年,更别说余重羽这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读书人。
再加上自家王爷这明显不想让其好过的语气,这余重羽的命怕是到头了。
果不其然,下一瞬随从就听到了一句饱含恶意的冷哼:“陷本王于如此两难之地,罪该万死。”
处置了余重羽,弘昼又开始头脑风暴,冥思苦想如何破局。
然而一连几日都未有所得。
年关将至,继后丧期将过之时,朝堂上又掀起了一股立后风波。
在一众进言立后的声浪中,户部侍郎余重容参奏耿氏一族居心不良、觊觎待选秀女。
此言一出,金銮殿上一片寂静。
耿家什么?待选秀女怎么?
余重容不卑不屈继续道:“皇上容禀,几日前奴才的家仆奉命去蒙古敖汉部时,意外见到两个耿氏子弟。”
“奴才的家奴顿觉怪异,便恳请淑嘉郡主和额驸派人打听此二人的行踪,不想,这二人竟游走于蒙古诸部之间,大肆打听收集在旗待选秀女的消息。”
余重容双手托举着一封奏折:“此乃淑嘉郡主与额驸查到的耿氏子弟的行踪和消息,请皇上过目。”
高无庸立即接过奏折捧到皇帝手边。
而被余重容cue到的耿大人早已冷汗大冒的出列跪下,余重容此人一向低调,今日如此作为必是拿到了真凭实据。
探听待选秀女的消息并非什么大错,但错就错在他耿家乃皇子母族。
而更错的是,和郡王借耿氏族人行事却不跟他知会通气,以致此时事发倍感被动。
耿大人深吸一口气,直接磕头认罪:“皇上恕罪,皆因奴才家中有子孙数人适婚,蒙军旗格格较之满汉二旗更为健壮,更利于子嗣繁衍。”
“然,民间因国孝已六年不闻喜乐,各家皆翘首盼新妇,老臣着实担心选秀后再行相看来不及,只得出此下策,事先打听一二,只待大选结束便上门提亲。”
觊觎秀女就觊觎秀女吧,总好过意图不轨勾结未来的天子嫔妃和宗室福晋吧!
余重容头颅微垂,眼珠子斜睨了一眼跪在旁边的耿德金。
这老家伙也未免太小瞧人了,当真以为他交上去的证据里只有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