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章用罢饭后,陪老夫人说了会儿话,起身告退,随后,戴缨也起身告退。
陆老夫人年纪上来,晚间精神不济,这会儿也有些乏了,点了点头。
灯火迷蒙间,陆老夫人半阖着眼,看着他二人离去,心头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不能细想,因为稍一细想脑中就是一片空白。
那异感太过迅速,完全捕获不住。
……
出了上房,戴缨走在陆铭章身侧,预先想好的言辞在脑中翻来覆去滚过,终于唤了一声:“大人。”
陆铭章住下脚步,侧目看她。
戴缨继续道:“缨娘在这里向大人认个错。”
陆铭章仍是不语,等她说下去。
“昨日阿缨在园中碰见了婉儿,因着小事拌嘴,最后叫老夫人知晓了,转头训了婉儿几句,阿缨心中难安,思来想去还是该同大人说明一下,若是因我让老夫人对婉儿生了不快,阿缨实在担不起,不如……”
戴缨拖长话音,不将话语道尽。
“不如什么?”陆铭章问道。
“不如阿缨自请离去。”
一语毕,戴缨屏着呼吸,微垂着颈,视线落在对面之人镶有深青色的衣摆上。
与其让陆铭章找理由打发她,不如她先把事情挑明,认下错,表明态度再自请离开,这样一来,于情于理,陆铭章反倒不能施为。
戴缨是这么想的,不出意外就是她想的那种结果,说起来,这就是女儿家之间的小事,她将和盘托出,陆铭章接下来应当会说几句客套话,些事翻篇。
然而,她等了半晌,对面仍是没有言语,颈脖僵得咯吱咯吱作响时,陆铭章开口了。
“你若真想离开,不该同我说,向老夫人请辞便可。”
戴缨心里一紧,做不出任何反应,脸上热辣辣的,好在夜黑看不出来。身体里的脏器开始往内缩,缩成一团,更像是逃,只剩一身皮肉强撑。
脑子在短暂的嗡鸣后渐渐转醒。
一切的预设皆是她的自以为是,以为事情会按她的想法流动,然而她料错了一点,陆铭章不是会被随意带动的人。
她那点伎俩哪能瞒得过他?她玩砸了,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在思忖间,陆铭章进前一步,戴缨沉浸于反思过失,在陆铭章靠近时,下意识抬头。
距离小小的拉近,使她更加被动起来,因为心慌,或许还有心虚,心开始不受控制地乱蹦。
他的声音从始至终没有太大起伏:“小小年纪,莫要乱耍小聪明,做那刀口舔蜜的事。”
戴缨心里一紧,身子更僵了,不敢辩驳,只能应是。
“忘记上次那个故事了?”陆铭章说道,“脑子倒是机灵,只是用错了地方……”
戴缨会过意,他说的是有关贡品的故事,苏家小娘子想办法补救破损的绣画,故事里苏家因祸得福,结尾皆大欢喜,可实际并不是。
“大人的话,阿缨记得,不敢忘。”戴缨重新低下头,如同一个受训的孩子。
陆铭章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说,转身离开了。
待他走后,戴缨这才发现,自己身后汗湿了一片,夜风一来,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
回了揽月居,孔嬷嬷早早让人备下热水。
沐间水汽氤氲,半人高的木桶里荡着水波,水面花瓣浮动,丝丝烟气腾起。
归雁替自家主子除了衣衫,扶她入到桶内,刚一进入,水面漫出,湿了地面。
戴缨靠坐着桶沿,戴缨靠坐在桶沿,水面恰好漫过隆起的胸乳。荡漾的波光里,那轮廓仿佛有了生命,追随着水的律动。
烛光浅黄,透着帷暮更显朦胧。
轻纱一样的淡光浮于整个屋室,那露于水面的肌比纱还要白,如同纱下覆着的雪肌,织物掩罩,却遮不住底下原本的颜色。
她家娘子生得好模样,在家中对下人们也好,又聪明,很会做生意,更会看账目,谁也别想瞒过她的那双眼。
只是出身比那些官家小娘子差了。
若是老爷能看重小娘子几分,就算身为商户又怎样,一样能过得好,偏老爷认为她家主子是女儿身,不能承继家业。
指着后院的姨娘们给他生儿子哩!不是她说,若真能生儿子,早生了。
归雁一边舀水替戴缨湿发,一面在心里打抱不平,手里搓揉着水亮的乌发,又是一声叹。
正在此时,外间的孔嬷嬷走了进来,因戴缨回来晚了,叨唠起来。
“小娘子今日怎么回来这样晚,这个天虽说不冷,却也下露水,这不,软衫上湿了这样一大片。”说着,将手里的衣衫往前一伸,“这样最容易伤风。”
孔嬷嬷是戴缨的乳母,从戴缨出生便随在身边侍候之人,她抱戴缨的次数比戴母还多。
戴缨的衣食住行,无一样不经她之手,是个极为细心尽职的妇人,这么些年的相依相伴,她早已把戴缨当自家孩子看待,不论戴缨年岁几何,在她眼中仍是未长大的模样。
孔嬷嬷说着走到外间,嘴里的话仍碎碎传来。
“女儿家晚回总归不好,夜里黑,坏事、脏事都是摸黑发生的,人心不可测,白日里尽藏着,一到夜里,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归雁隔着帷屏,笑道:“嬷嬷,你也忒谨慎了,这可是陆府,人前人后皆有人跟着,真要有什么坏事,不白养那么些人了?”
孔嬷嬷急急走进来:“你这丫头就是没心,被姐儿护惯了,坏人可会把坏写在脸上?他要害你时会提前告之于你?一个人真想害另一人性命,别管身前身后跟了多少人,总能让他寻到空档。”
归雁不甘示弱,回问道:“依您这样说,和着怎么样都不行,早回晚回又有什么区别。”
“那也不是,小娘子若能听嬷嬷我的话,定能平平安安,百无禁忌。”孔嬷嬷说道。
前世,戴缨咽气时只有归雁相陪,孔嬷嬷在她嫁给谢容不久,被陆婉儿以莫须有的罪名赶出府,无非就是想让她身边无人,更好被拿捏。
她忘不了孔嬷嬷离开时看她的那一眼,不舍、忧惧,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情绪……
她料准她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却不能伴在她的身侧。
戴缨心道,前一世孔嬷嬷若得知她身死的消息一定难过,然而两世为人的戴缨却不知,孔嬷嬷走在了她前面。
被赶出谢府的孔嬷嬷并没有回平谷戴家,而是留在了京都,靠给人做粗活为生,其实以她的本事,就算留在京都,再寻一户好人家当仆妇并不难。
但那样一来,便失了自由,而孔嬷嬷留于京都为的是方便随时应候戴缨的差遣、随时探知她的消息。
这位乳母不想离小主人太远。
因长时间劳累,再加上吃不好,从前丰腴的身子迅速干瘪下去。
一日,天蒙蒙亮,街上摆早市的还没出来,孔嬷嬷从一户人家做活出来,正穿过街面,一辆马车毫无征兆地从雾中驶出。
那会儿街上没人,等到熹光微露,天边染上一抹白,街上零星来往的人才看清,地上躺着一个人。
这件事情,戴缨无从得知,不论前世还是今生,她只知孔嬷嬷离了谢府,回了平谷老家。
知道或是不知道,戴缨都不会再让身边的人有事,她会护好她们。
从前的她不爱听孔嬷嬷唠叨,可现在却觉得格外安心。
“好,好,我就听嬷嬷的,嬷嬷说什么便是什么。”戴缨笑道。
孔嬷嬷心奇小主子今日怎么这样好说话,当下也不唠叨了,开始铺床熏香。
待一切理毕,这才出了屋室。
戴缨靠着木桶,任归雁替她揉洗头发,洗净后,戴缨又在水中浸了会儿才起身。
归雁拿小暖炉给戴缨烘发,院里的下人们进屋清理沐间。直到服侍戴缨睡下,丫鬟们才退出房门。
夜已深,所有人皆已睡下,戴缨却睡不着,睁眼躺在床上,望着帐顶,叹了一口气后从床上坐起,趿鞋下榻,走到窗榻边倚坐,小几上的香炉已经冷了。
她将窗扇推开,让月光照进来,更显一室的寂静,执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盏凉茶,呷了一口,压下心头烦郁。
清辉的月色落到窗下人的细绢衫上,熏风一来,裹现衣下玲珑有致的轮廓,映透着雪肤。
不知是不是老天垂怜,给了她一次新生,可就算新生,这路仍是不好走。
她的新生不代表周围人变蠢了。
前世的她,困在那一方宅院,郁郁虚度直至死去,这一世,两脚刚刚迈出,却又遇到一座鳌山。
那是陆婉儿最大的倚仗,她的养父,陆铭章。
不同的是,前世的她连见他的资格都没有,而这一世,她见到了这个大人物……只是,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陆老夫人年纪上来,晚间精神不济,这会儿也有些乏了,点了点头。
灯火迷蒙间,陆老夫人半阖着眼,看着他二人离去,心头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不能细想,因为稍一细想脑中就是一片空白。
那异感太过迅速,完全捕获不住。
……
出了上房,戴缨走在陆铭章身侧,预先想好的言辞在脑中翻来覆去滚过,终于唤了一声:“大人。”
陆铭章住下脚步,侧目看她。
戴缨继续道:“缨娘在这里向大人认个错。”
陆铭章仍是不语,等她说下去。
“昨日阿缨在园中碰见了婉儿,因着小事拌嘴,最后叫老夫人知晓了,转头训了婉儿几句,阿缨心中难安,思来想去还是该同大人说明一下,若是因我让老夫人对婉儿生了不快,阿缨实在担不起,不如……”
戴缨拖长话音,不将话语道尽。
“不如什么?”陆铭章问道。
“不如阿缨自请离去。”
一语毕,戴缨屏着呼吸,微垂着颈,视线落在对面之人镶有深青色的衣摆上。
与其让陆铭章找理由打发她,不如她先把事情挑明,认下错,表明态度再自请离开,这样一来,于情于理,陆铭章反倒不能施为。
戴缨是这么想的,不出意外就是她想的那种结果,说起来,这就是女儿家之间的小事,她将和盘托出,陆铭章接下来应当会说几句客套话,些事翻篇。
然而,她等了半晌,对面仍是没有言语,颈脖僵得咯吱咯吱作响时,陆铭章开口了。
“你若真想离开,不该同我说,向老夫人请辞便可。”
戴缨心里一紧,做不出任何反应,脸上热辣辣的,好在夜黑看不出来。身体里的脏器开始往内缩,缩成一团,更像是逃,只剩一身皮肉强撑。
脑子在短暂的嗡鸣后渐渐转醒。
一切的预设皆是她的自以为是,以为事情会按她的想法流动,然而她料错了一点,陆铭章不是会被随意带动的人。
她那点伎俩哪能瞒得过他?她玩砸了,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在思忖间,陆铭章进前一步,戴缨沉浸于反思过失,在陆铭章靠近时,下意识抬头。
距离小小的拉近,使她更加被动起来,因为心慌,或许还有心虚,心开始不受控制地乱蹦。
他的声音从始至终没有太大起伏:“小小年纪,莫要乱耍小聪明,做那刀口舔蜜的事。”
戴缨心里一紧,身子更僵了,不敢辩驳,只能应是。
“忘记上次那个故事了?”陆铭章说道,“脑子倒是机灵,只是用错了地方……”
戴缨会过意,他说的是有关贡品的故事,苏家小娘子想办法补救破损的绣画,故事里苏家因祸得福,结尾皆大欢喜,可实际并不是。
“大人的话,阿缨记得,不敢忘。”戴缨重新低下头,如同一个受训的孩子。
陆铭章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说,转身离开了。
待他走后,戴缨这才发现,自己身后汗湿了一片,夜风一来,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
回了揽月居,孔嬷嬷早早让人备下热水。
沐间水汽氤氲,半人高的木桶里荡着水波,水面花瓣浮动,丝丝烟气腾起。
归雁替自家主子除了衣衫,扶她入到桶内,刚一进入,水面漫出,湿了地面。
戴缨靠坐着桶沿,戴缨靠坐在桶沿,水面恰好漫过隆起的胸乳。荡漾的波光里,那轮廓仿佛有了生命,追随着水的律动。
烛光浅黄,透着帷暮更显朦胧。
轻纱一样的淡光浮于整个屋室,那露于水面的肌比纱还要白,如同纱下覆着的雪肌,织物掩罩,却遮不住底下原本的颜色。
她家娘子生得好模样,在家中对下人们也好,又聪明,很会做生意,更会看账目,谁也别想瞒过她的那双眼。
只是出身比那些官家小娘子差了。
若是老爷能看重小娘子几分,就算身为商户又怎样,一样能过得好,偏老爷认为她家主子是女儿身,不能承继家业。
指着后院的姨娘们给他生儿子哩!不是她说,若真能生儿子,早生了。
归雁一边舀水替戴缨湿发,一面在心里打抱不平,手里搓揉着水亮的乌发,又是一声叹。
正在此时,外间的孔嬷嬷走了进来,因戴缨回来晚了,叨唠起来。
“小娘子今日怎么回来这样晚,这个天虽说不冷,却也下露水,这不,软衫上湿了这样一大片。”说着,将手里的衣衫往前一伸,“这样最容易伤风。”
孔嬷嬷是戴缨的乳母,从戴缨出生便随在身边侍候之人,她抱戴缨的次数比戴母还多。
戴缨的衣食住行,无一样不经她之手,是个极为细心尽职的妇人,这么些年的相依相伴,她早已把戴缨当自家孩子看待,不论戴缨年岁几何,在她眼中仍是未长大的模样。
孔嬷嬷说着走到外间,嘴里的话仍碎碎传来。
“女儿家晚回总归不好,夜里黑,坏事、脏事都是摸黑发生的,人心不可测,白日里尽藏着,一到夜里,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归雁隔着帷屏,笑道:“嬷嬷,你也忒谨慎了,这可是陆府,人前人后皆有人跟着,真要有什么坏事,不白养那么些人了?”
孔嬷嬷急急走进来:“你这丫头就是没心,被姐儿护惯了,坏人可会把坏写在脸上?他要害你时会提前告之于你?一个人真想害另一人性命,别管身前身后跟了多少人,总能让他寻到空档。”
归雁不甘示弱,回问道:“依您这样说,和着怎么样都不行,早回晚回又有什么区别。”
“那也不是,小娘子若能听嬷嬷我的话,定能平平安安,百无禁忌。”孔嬷嬷说道。
前世,戴缨咽气时只有归雁相陪,孔嬷嬷在她嫁给谢容不久,被陆婉儿以莫须有的罪名赶出府,无非就是想让她身边无人,更好被拿捏。
她忘不了孔嬷嬷离开时看她的那一眼,不舍、忧惧,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情绪……
她料准她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却不能伴在她的身侧。
戴缨心道,前一世孔嬷嬷若得知她身死的消息一定难过,然而两世为人的戴缨却不知,孔嬷嬷走在了她前面。
被赶出谢府的孔嬷嬷并没有回平谷戴家,而是留在了京都,靠给人做粗活为生,其实以她的本事,就算留在京都,再寻一户好人家当仆妇并不难。
但那样一来,便失了自由,而孔嬷嬷留于京都为的是方便随时应候戴缨的差遣、随时探知她的消息。
这位乳母不想离小主人太远。
因长时间劳累,再加上吃不好,从前丰腴的身子迅速干瘪下去。
一日,天蒙蒙亮,街上摆早市的还没出来,孔嬷嬷从一户人家做活出来,正穿过街面,一辆马车毫无征兆地从雾中驶出。
那会儿街上没人,等到熹光微露,天边染上一抹白,街上零星来往的人才看清,地上躺着一个人。
这件事情,戴缨无从得知,不论前世还是今生,她只知孔嬷嬷离了谢府,回了平谷老家。
知道或是不知道,戴缨都不会再让身边的人有事,她会护好她们。
从前的她不爱听孔嬷嬷唠叨,可现在却觉得格外安心。
“好,好,我就听嬷嬷的,嬷嬷说什么便是什么。”戴缨笑道。
孔嬷嬷心奇小主子今日怎么这样好说话,当下也不唠叨了,开始铺床熏香。
待一切理毕,这才出了屋室。
戴缨靠着木桶,任归雁替她揉洗头发,洗净后,戴缨又在水中浸了会儿才起身。
归雁拿小暖炉给戴缨烘发,院里的下人们进屋清理沐间。直到服侍戴缨睡下,丫鬟们才退出房门。
夜已深,所有人皆已睡下,戴缨却睡不着,睁眼躺在床上,望着帐顶,叹了一口气后从床上坐起,趿鞋下榻,走到窗榻边倚坐,小几上的香炉已经冷了。
她将窗扇推开,让月光照进来,更显一室的寂静,执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盏凉茶,呷了一口,压下心头烦郁。
清辉的月色落到窗下人的细绢衫上,熏风一来,裹现衣下玲珑有致的轮廓,映透着雪肤。
不知是不是老天垂怜,给了她一次新生,可就算新生,这路仍是不好走。
她的新生不代表周围人变蠢了。
前世的她,困在那一方宅院,郁郁虚度直至死去,这一世,两脚刚刚迈出,却又遇到一座鳌山。
那是陆婉儿最大的倚仗,她的养父,陆铭章。
不同的是,前世的她连见他的资格都没有,而这一世,她见到了这个大人物……只是,没留下什么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