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儿说:“我也说不好,只是觉得这里好像不只是我们几个人,白天的时候,我看到在崖壁上挂着一个烟头。”
我说:“烟头?我们这里面有吸烟的人吗?”
泉儿说:“我倒是观察了一下,金姐雇的人里倒是有吸烟的,不过人家是抽烟袋锅子啊!这个是用烟纸卷的。”
“也许是附近的村民,来这里砍柴的吧。”
泉儿立即说:“这鬼地方哪里有啥子村民嘛,方圆三十里之内就没有什么村子,谁跑三十里来砍柴吗?再说了,滇西这地方就不缺柴,你看这大山里,全是树。”
我这时候想起了北平来,总有人觉得到了冬天可以去山上砍柴,实际上别说是木头,山上连一根草都没有,早就被大家砍秃了。只要是到了冬天,总会冻死几个。
这么来看的话,还是这边的人好活,起码不会被冻死。
既然泉儿说了,我们就在这里等等好了。他等就好了,我趴着睡觉。
就在我睡的正香的时候,泉儿拉了拉我的衣服,我醒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影子。这是两个年轻男人,他俩到了天坑边上往下看。好像是在用绳子往下放着啥。
放下去之后,用力抖动绳子,然后往上拉。
这俩人到底在弄啥,我们倒是看个大概,但是细节实在是看不清,看起来像是在往上拉东西,他们的绳子上好像是拴了一个吸铁石。
一看这情况,我也不打算瘆着了,这俩家伙在干啥,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和泉儿慢慢下来,虽然发出了一些声音,但是这俩家伙很专注,在拎着马灯照呢。
当我和泉儿到了他俩身后的时候,他俩也没反应过来。
我和泉儿站着,那俩人蹲着,在弄地面上的一些东西,我首先看到的就是铜钱。
就在我注意看的时候,这俩人总算是发现我俩了,这俩家伙一起妈呀一声,连滚带爬就要跑,不过跑了几步又停下了。
这俩人转过身来看着我们,其中一个说:“你们谁呀!”
我一听口音就知道不是本地人,他们的口音像是中原人,也就是豫省那一代的。
我说:“你们谁呀?”
这俩人手里都卧着刀子,上下打量着我和泉儿。
泉儿说:“不要紧张,我们要害人的话,你俩早就是尸体了。”
这时候我蹲下,拿起来地上的铜钱,在马灯下照了照,上面写着:大西通宝。
这说明金姐说的没错,现在我奇怪的是,这俩家伙是怎么把这铜钱从下面捞上来的呢?我这时候看向了那绳子,也就是小手指那么粗,在顶端栓着一块不规则形状的石头,我拿着这石头放在铜钱上面,离着二十厘米远的时候,铜钱竟然噼里啪啦都吸了上来。
泉儿笑着说:“师父,这就是传说中的吸金石啊,能吸金,吸银和吸铜,偏偏不能吸铁。”
我说:“吸铁石我见多了,一般的喇叭里都有,这吸金石我还是第一次见。”
泉儿笑着说:“合着他俩是来这里吸金来了啊!”
这兄弟俩举着刀子靠近,我也不打算霸占别人东西,带着泉儿后退了两步。
这兄弟俩这才过来,收拾了绳子和吸金石之后,拿起来铜钱,拎着马灯看着我俩。
泉儿说:“两位,贵姓啊!”
这俩小伙子根本没多说话,进了林子,快速离开了。
泉儿说:“师父,这是谁呀?”
我说:“我估计这兄弟俩肯定和李天临有关系,你觉得呢?”
泉儿说:“我倒是对那块吸金石挺有兴趣的,据说那是天外飞石。”
我想了想说:“我们回去。”
他俩既然能在晚上来这里吸金,就说明这兄弟俩对这里非常熟悉,而且住的地方离着这里不远。这俩人应该不是在这里生活了一天两天,搞不好在这里生活了几辈子了。他们也许就是靠着这个过好日子。
虽然我不记得这俩家伙长啥样子,但是让我再看到,我肯定能一眼认出来。
回去之后,我们把这件事和书生说了下,并且我们决定,先不和安姐说。
第二天我和泉儿进了山,一进林子我就发现了隐隐约约的一条小路,我带着泉儿在林子里穿行,说心里话,很热,我们还必须包裹的严严实实,这里的蚊子实在是太厉害了。
终于走了大概五里地的时候,在林子里发现了一座破庙,这破庙不是传统的平地修起来的,而是用一个天然山洞改出来的。
有破庙,就说明以前这里以前是有路出去的。
我们在破庙里,发现了简单的床铺。在床铺旁边的地面上,有烟头。
泉儿捡起来说:“就是这里。”
破庙在一座大山的山脚下,破庙旁边有一条小河,我和泉儿沿着小河往下走,很快就发现了路,顺着小路一直往外走,走了十几里,到了大路上。
刚好在路边有一个放牛娃,他告诉我们,这条路一直走,最远能走到理州。
我和泉儿回去的时候天都黑了,我们决定,去一趟理州,我基本能肯定,这兄弟俩一定在理州。找到他们似乎也并不困难,我估计这俩人大概率不会去上班,这俩人啊,应该是当地游手好闲的人。
对金姐说我们呆腻了,打算去理州逛逛,金姐怕我们跑了,她说:“你们去逛逛可以,就别带着猴子了。”
这分明是把猴子当人质了,意思是我们要是跑了,猴子就不给我们了。
我们根本就没想跑了,我们只是想去找那兄弟俩。我们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天坑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泉儿特别会和人搞好关系,只用了三天,我们就在理州找到了这兄弟俩。
这是实实在在的亲兄弟,也确实姓李,名字就很随意了,老大叫李大郎,老二叫李二郎。
不过这兄弟俩可不是游手好闲的人,老大是当地供销社的主任,老二是邮局的邮递员。
我看到李大郎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时候,他正在柜台里面抽烟呢,见到我的时候一愣,但随后假装不认识,问我:“买点啥?”
我说:“都是老朋友了,就不要装了。”
“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来都来了,总不能这么说话吧!”
他这时候伸着脖子喊了句:“小林,我来朋友了,我回去一下,到点儿你就关板儿。”
从里面出来一个拿着本子的姑娘,她应该是在盘库。按照规定,每个周二下午关板儿盘库,实际上他们上午就都盘了,下午直接关板儿都回家去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小林说:“没得问题。”
李大郎带着我们到了他家里,他有老婆,有孩子,照片上有全家福。他们兄弟俩,他老婆,还有一儿一女。
书生看着照片说:“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嘛!”
李大郎皱着眉说:“还行吧,你们说吧,找我来有啥子目的?”
我说:“听你口音像是中原一代的啊!”
“我们祖籍是这里的,前些年一直在中原生活,最近调动工作才回的原籍。”
我追问:“为啥要回来?”
李大郎很不耐烦地说:“你们到底要做些啥子,直说好了。是不是想知道天坑的事情?”
我们三个都没说话,纷纷看着他。
就是此时,一个妇女从外面进来了,一进来就说:“老李,你今天回来这么早啊,这还没到中午呢。”
妇女一进来看到我们三个就是一愣,她说:“这是谁呀?”
我立即说:“我们都是老李的朋友。”
李大郎说:“老家那边的人,对了,你出去置办一下饭菜,打五斤酒回来。”
这妇女出去没多久,李二郎就回来了,这家伙一回来就表现出了绝对的恶意,进来的时候,手里是抓着刀子的。
他进来就关了门说:“你们不要欺人太甚!我们只是想捞几个铜钱,你们何必这么咄咄逼人?你们要知道,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我说:“烟头?我们这里面有吸烟的人吗?”
泉儿说:“我倒是观察了一下,金姐雇的人里倒是有吸烟的,不过人家是抽烟袋锅子啊!这个是用烟纸卷的。”
“也许是附近的村民,来这里砍柴的吧。”
泉儿立即说:“这鬼地方哪里有啥子村民嘛,方圆三十里之内就没有什么村子,谁跑三十里来砍柴吗?再说了,滇西这地方就不缺柴,你看这大山里,全是树。”
我这时候想起了北平来,总有人觉得到了冬天可以去山上砍柴,实际上别说是木头,山上连一根草都没有,早就被大家砍秃了。只要是到了冬天,总会冻死几个。
这么来看的话,还是这边的人好活,起码不会被冻死。
既然泉儿说了,我们就在这里等等好了。他等就好了,我趴着睡觉。
就在我睡的正香的时候,泉儿拉了拉我的衣服,我醒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影子。这是两个年轻男人,他俩到了天坑边上往下看。好像是在用绳子往下放着啥。
放下去之后,用力抖动绳子,然后往上拉。
这俩人到底在弄啥,我们倒是看个大概,但是细节实在是看不清,看起来像是在往上拉东西,他们的绳子上好像是拴了一个吸铁石。
一看这情况,我也不打算瘆着了,这俩家伙在干啥,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和泉儿慢慢下来,虽然发出了一些声音,但是这俩家伙很专注,在拎着马灯照呢。
当我和泉儿到了他俩身后的时候,他俩也没反应过来。
我和泉儿站着,那俩人蹲着,在弄地面上的一些东西,我首先看到的就是铜钱。
就在我注意看的时候,这俩人总算是发现我俩了,这俩家伙一起妈呀一声,连滚带爬就要跑,不过跑了几步又停下了。
这俩人转过身来看着我们,其中一个说:“你们谁呀!”
我一听口音就知道不是本地人,他们的口音像是中原人,也就是豫省那一代的。
我说:“你们谁呀?”
这俩人手里都卧着刀子,上下打量着我和泉儿。
泉儿说:“不要紧张,我们要害人的话,你俩早就是尸体了。”
这时候我蹲下,拿起来地上的铜钱,在马灯下照了照,上面写着:大西通宝。
这说明金姐说的没错,现在我奇怪的是,这俩家伙是怎么把这铜钱从下面捞上来的呢?我这时候看向了那绳子,也就是小手指那么粗,在顶端栓着一块不规则形状的石头,我拿着这石头放在铜钱上面,离着二十厘米远的时候,铜钱竟然噼里啪啦都吸了上来。
泉儿笑着说:“师父,这就是传说中的吸金石啊,能吸金,吸银和吸铜,偏偏不能吸铁。”
我说:“吸铁石我见多了,一般的喇叭里都有,这吸金石我还是第一次见。”
泉儿笑着说:“合着他俩是来这里吸金来了啊!”
这兄弟俩举着刀子靠近,我也不打算霸占别人东西,带着泉儿后退了两步。
这兄弟俩这才过来,收拾了绳子和吸金石之后,拿起来铜钱,拎着马灯看着我俩。
泉儿说:“两位,贵姓啊!”
这俩小伙子根本没多说话,进了林子,快速离开了。
泉儿说:“师父,这是谁呀?”
我说:“我估计这兄弟俩肯定和李天临有关系,你觉得呢?”
泉儿说:“我倒是对那块吸金石挺有兴趣的,据说那是天外飞石。”
我想了想说:“我们回去。”
他俩既然能在晚上来这里吸金,就说明这兄弟俩对这里非常熟悉,而且住的地方离着这里不远。这俩人应该不是在这里生活了一天两天,搞不好在这里生活了几辈子了。他们也许就是靠着这个过好日子。
虽然我不记得这俩家伙长啥样子,但是让我再看到,我肯定能一眼认出来。
回去之后,我们把这件事和书生说了下,并且我们决定,先不和安姐说。
第二天我和泉儿进了山,一进林子我就发现了隐隐约约的一条小路,我带着泉儿在林子里穿行,说心里话,很热,我们还必须包裹的严严实实,这里的蚊子实在是太厉害了。
终于走了大概五里地的时候,在林子里发现了一座破庙,这破庙不是传统的平地修起来的,而是用一个天然山洞改出来的。
有破庙,就说明以前这里以前是有路出去的。
我们在破庙里,发现了简单的床铺。在床铺旁边的地面上,有烟头。
泉儿捡起来说:“就是这里。”
破庙在一座大山的山脚下,破庙旁边有一条小河,我和泉儿沿着小河往下走,很快就发现了路,顺着小路一直往外走,走了十几里,到了大路上。
刚好在路边有一个放牛娃,他告诉我们,这条路一直走,最远能走到理州。
我和泉儿回去的时候天都黑了,我们决定,去一趟理州,我基本能肯定,这兄弟俩一定在理州。找到他们似乎也并不困难,我估计这俩人大概率不会去上班,这俩人啊,应该是当地游手好闲的人。
对金姐说我们呆腻了,打算去理州逛逛,金姐怕我们跑了,她说:“你们去逛逛可以,就别带着猴子了。”
这分明是把猴子当人质了,意思是我们要是跑了,猴子就不给我们了。
我们根本就没想跑了,我们只是想去找那兄弟俩。我们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天坑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泉儿特别会和人搞好关系,只用了三天,我们就在理州找到了这兄弟俩。
这是实实在在的亲兄弟,也确实姓李,名字就很随意了,老大叫李大郎,老二叫李二郎。
不过这兄弟俩可不是游手好闲的人,老大是当地供销社的主任,老二是邮局的邮递员。
我看到李大郎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时候,他正在柜台里面抽烟呢,见到我的时候一愣,但随后假装不认识,问我:“买点啥?”
我说:“都是老朋友了,就不要装了。”
“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来都来了,总不能这么说话吧!”
他这时候伸着脖子喊了句:“小林,我来朋友了,我回去一下,到点儿你就关板儿。”
从里面出来一个拿着本子的姑娘,她应该是在盘库。按照规定,每个周二下午关板儿盘库,实际上他们上午就都盘了,下午直接关板儿都回家去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小林说:“没得问题。”
李大郎带着我们到了他家里,他有老婆,有孩子,照片上有全家福。他们兄弟俩,他老婆,还有一儿一女。
书生看着照片说:“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嘛!”
李大郎皱着眉说:“还行吧,你们说吧,找我来有啥子目的?”
我说:“听你口音像是中原一代的啊!”
“我们祖籍是这里的,前些年一直在中原生活,最近调动工作才回的原籍。”
我追问:“为啥要回来?”
李大郎很不耐烦地说:“你们到底要做些啥子,直说好了。是不是想知道天坑的事情?”
我们三个都没说话,纷纷看着他。
就是此时,一个妇女从外面进来了,一进来就说:“老李,你今天回来这么早啊,这还没到中午呢。”
妇女一进来看到我们三个就是一愣,她说:“这是谁呀?”
我立即说:“我们都是老李的朋友。”
李大郎说:“老家那边的人,对了,你出去置办一下饭菜,打五斤酒回来。”
这妇女出去没多久,李二郎就回来了,这家伙一回来就表现出了绝对的恶意,进来的时候,手里是抓着刀子的。
他进来就关了门说:“你们不要欺人太甚!我们只是想捞几个铜钱,你们何必这么咄咄逼人?你们要知道,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