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杀祸生悄随梁山-《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待季瑶说完,季石微微点头,抚须叹道:“不错,单凭方才半个时辰,便将天火门二三百之众,尽皆诛戮,此等狠辣手段与超绝实力,纵览江湖各门各派势力,有这般能耐者,怕是少之又少。”

  言至此处,季石随即发出一声长叹,接着说道:“若果真另有一股神秘势力,意在试探那旎啸,此股势力,只怕是非同小可、深不可测。

  “孙小姐,您且细想一番,这般势力,既已知晓旎啸便在我碧龙帮船上,却仍借着天火门那黄会,贸然寻上孙小姐您,此举足可说明,这股势力与那旎啸一般无二,全然不将天火门与碧龙帮放在眼中,毫无惧意。”

  季瑶听闻至此,不禁惊得呆立当场。

  半晌之后,她方才缓缓回过神来,轻声道:“如此说来,那旎啸索性杀了黄会,又灭了众多天火门高手,莫非只为引出那股暗中蛰伏的势力?”

  季石微微颔首,神情间满是叹惋之色:“江湖上皆传,那旎啸行事,全无黑白好坏之分,更言其手段通神,杀戮无数。然则,能与他为敌者,又岂会是寻常人、普通江湖势力?”

  且说旎啸,不多时便至后船,径直向韩文庆问起情况。

  韩文庆先朝船舱外张望了一番,又以眼神示意身旁妹妹韩雨薇。

  韩雨薇会意,轻轻对他点了点头,示意船舱外无人。

  韩文庆见此,方才对旎啸说道:“公子先前所料不差,待你们上岸之后,果真有天火门的人妄图趁机上船,想是欲寻何物。

  “虽有几人侥幸登上船来,奈何船上碧龙帮有二三十人,一阵刀剑棍棒齐下,乱砍乱打,将那上船之人尽皆诛杀。”

  旎啸听罢,并未言语,只是默默凝视着船只前行,但见那岸边青草,缓缓向后移去。

  沉吟片刻,旎啸便对韩文庆交代道:“此番江湖杀戮,自会引得官府留意。且依我料想,那天火门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必会遣人通知官府,拦下我等船只。到时,韩兄你出面应对便是,用你东厂身份,料可无虞。”

  韩文庆未作多思,拱手应道:“公子放心,在下自当遵命。”言罢,一双眼睛却仍看着旎啸,似有话欲言。

  旎啸见状,对他微微一笑:“是时候,去会会那黄门主了。想那黄门主也是老谋深算之人,自会看出这其中暗藏的蹊跷。”

  两船只一路向北,行至十余里,便悠悠驶入那安山湖。

  且说先前那西岸之处,黄会尸身之侧,忽有一人手指微微颤动。观其装扮,正是天火门弟子,然此刻浑身血肉模糊,显是受伤极重,昏死过去多时。

  未几,这人终是缓缓挣扎着起身,抬眼间见得黄会尸身,顿时如疯魔一般扑将过去,拼命摇着黄会身躯,声嘶力竭地惊喊哭道:“三少爷,三少爷呐!”

  可那黄会早已断气多时,便是神仙临凡,也是回天乏术、无药可救。

  这人哭喊良久,见黄会毫无反应,只得强撑着起身,举目四顾,眼神中满是绝望与迷茫。

  恰在此时,那宣固率领十数人匆匆赶来。

  先前他见势不妙,慌忙逃走,待发觉河中那两艘船只往北而去后,方才四处收集剩余的天火门弟子,又折返回来寻那黄会。

  此刻,宣固一行见得那天火门弟子,急忙飞奔过去。

  待见得已死的黄会,宣固身为老仆,心中除了怒恨交加,泪水也是夺眶而出,簌簌而落。

  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赶忙派了一名身手矫健的弟子前去报信。

  而后,他吩咐几人寻了些草木,将黄会的尸体抬了,径直朝着一个方向匆匆而去。

  至于那已死上百的门中弟子,他眼下实是无暇掩埋,只能任其曝尸于野外,心中满是悲戚与无奈。

  他们方走不久,忽有一身影缓缓站起,身着黑衣,面蒙黑巾,只静静看着宣固等人离去的方向,发出一声轻笑。

  此人正是梅花山庄弟子班远。自他从陕西折返之后,四处寻访,终得与旎啸相见。旎啸遂下密令,令其在岸上悄然随行。

  怎料后来,旎啸察觉有人暗中唆使那黄会,表面上是阻船拦阻季瑶,实则暗地探查他旎啸的底细。

  旎啸何等人物,当即心生一计,将计就计,果断出手斩杀黄会,意欲引那门主黄宗现身。

  班远一直隐匿于暗处,对于先前那一场厮杀,也只是冷眼旁观,并不插手。

  旎啸曾特意交代于他,要他小心留意周围动静,查看是否有第三方势力之人潜伏窥伺。然直至厮杀结束,却始终不见有人现身。

  此时,班远又悄悄跟上了那宣固一行人。

  他此举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想探知那潜伏于天火门中的另外势力之人,是否在此处留下了什么蛛丝马迹。可惜一路跟了数十里,却一无所获。

  不过,班远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紧跟着宣固,设法打听出天火门在这一带的分舵所在之处。

  旎啸曾对他说,黄会一死,那黄宗必然会火速赶来此分舵,坐镇指挥,以图复仇。

  班远一路悄然跟随,只见前面那些人径直往西北方向而去。他心中暗自思忖,那天火门的分舵,只怕便在那梁山之上。

  果然,待到日落时分,班远一路跟至梁山下。抬眼望去,只见山上旗帜猎猎飘扬,仔细辨认,正是那天火门的旗帜。

  梁山,本唤作“良山”。只因春秋之时,其附近有良邑,故而得此之名。至汉文帝前元十二年,文帝将第二子刘武封为梁王。此梁王曾于这山中行猎,待其薨逝之后,又葬于山之北麓。自此,“良山”之名便易为“梁山”。

  班远细细端详这梁山,但见其气势雄浑壮阔,风光旖旎秀丽。再往那树林深处瞧去,竟隐匿着一处庄院。

  班远潜行至庄院近旁,定睛观瞧,只见这庄院临堤傍冈而建,青瓦覆顶,白泥抹墙。桑麻映日,榆柳成行。竹坞之中,山鸡引吭高鸣;村坊之内,野犬汪汪吠叫。

  班远悄无声息地潜入庄院之中,但见众多天火门弟子,皆面露悲凄之色,惶惶然如惊弓之鸟,全无往日威风。

  不久,班远终于寻到一处所在。

  只见那黄会已然被收敛停当,其尸体躺于一具上好的棺材之内。那老仆宣固一番悉心交待之后,便前往隔壁房间。

  班远施展轻功,隐匿于横梁之上,屏气凝神,侧耳倾听。

  只听得那宣固向一天火门弟子询问,那弟子躬身答道:“门主此刻正在隔壁大名府清丰县,属下已然飞鸽传书,想必门主明日便会赶至此处。”

  班远闻听此言,心中暗自盘算,随即悄然退去。出了梁山之后,便一路寻旎啸而去。

  喜欢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