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使团进京-《匣中三尺》

  这天清晨,李云洲早早来到了摘星楼。

  他有预感,今天能登上三层。

  站在台阶前,轻轻吐了一口气,抬起腿踩在了第一层台阶上,然后是二层,三层,四层。

  他走的很慢,却没有一刻停留。

  之前那痛不欲生的针扎,对现在的他来说,就跟挠痒一样。

  在经历了断骨重生之后,对于忍耐疼痛,他自信满满。

  就算现在让他去体会生个孩子的痛,他也不会皱一下眉。

  一步两步,他走的很稳,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当他走到楼梯顶端,他的脑袋,就像是一根钉子扎破了气球,周身的压力霎时消散。

  紧接着脚底下的刺痛,也消失不见。

  恍惚间,他好像来到了三楼。

  抬眼望去,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这是幻觉?李云洲皱了皱眉,一时之间怔在了那里。

  “君子务本。”

  一个声音突然从上方传来。

  这道声音如同一个炸雷,在李云洲心间响起,他忽然有了一丝明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他一字一顿,在说完‘生’字后,花海纷纷散去,眼前露出了一节楼梯,和一个大大的笑脸。

  “恭喜,苦尽甘来,这里便是三层了。”管事书童拱手一礼。

  李云洲还了一礼,疑惑道:“刚才那些花是?”

  “欢迎仪式,是不是很特别!”

  “嗯。”李云洲抬脚迈上了最后几阶楼梯,随意问道:“那要是我,回答不上来问题呢?”

  书童笑了笑,“那也没事,无非就是欢迎的时间长了点。”

  “哦,能有多长?”李云洲有些好奇。

  “那要看你早上吃的多不多了。”

  李云洲不解的望着他,吃饭多少跟这个有关系吗?突然心中有所猜测,小心问道:“管事大人的意思是,饿死过去吗?”

  管事笑了笑,不置可否,转身便进了楼内。

  李云洲走进楼内,左右看了看,发现和一楼和二楼有所不同。

  三楼里面没有书,而是摆放着一些兵器,和一些大大小小的盒子。

  “这一层是宝物层。兵器也好,法宝也好,你可以挑一样,但是只能挑一样。”管事书童说完话,便站在一边笑盈盈的看着他。

  李云洲点点头,便向着那些货架走去。

  一排排看去,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样样俱全。只是那些盒子都闭得紧紧的,看不到里面是什么。

  “这些盒子我能打开看看吗?”李云洲回头问道。

  “不能打开。院长的意思是,各凭机缘。”管事书童摇着头,苦笑道。

  这不就是开盲盒吗?李云洲心中吐槽一句。

  “自己已经有了重剑,并不需要武器。要不要试试这些盲盒呢?”他心中嘀咕着。

  慢慢的观察着这些盒子,突然一个通体黑色的木盒映入了他的眼帘。心中一动,仿佛有个声音在呼唤他。

  或许是木盒的外形吸引了他。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笑了笑,轻轻抓起了它。

  “管事大人就它了。”

  管事的眼中满是惊诧,还有一丝不解,“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呢?”

  “呃,也许是这盒子比较精美吧。就算里面没有什么宝物,起码这个盒子还是值点钱的。”李云洲挠了挠头,笑着解释道。

  “你这小家伙呀!”管事哈哈一笑,“不过你这次真的是选到宝了,快打开看看吧。”

  李云洲心中一喜,不由得有些期待。

  这里面会是什么宝物呢?

  手指捏着盒盖,轻轻一掀。

  一个绿色的小葫芦便出现在了视野中。

  “这是?”李云洲转头看向管事。

  “混沌葫芦,传说是长在不周山的至宝。”

  “听名字就高大上。”李云洲嘿嘿一笑,“不知它有什么作用?”

  “不知?”

  “嗯?”

  管事书童心中酸了,幽幽道:“这等神物,我也只是听说过,又怎么会知道怎么用呢,你还是慢慢摸索吧!”

  他叹了口气,拍了拍李云洲的肩头,便起身离开了。

  李云洲看着手里的小葫芦,高度大约有五指,握在手里正好,不大不小的。

  看材质似木非木,还散发着淡淡的清气,握在手里有一种古玉的质感,非常舒服。

  这不会是用来盘的吧!

  他忽然记起,前世有许多人喜欢盘这玩意。看这葫芦好像是被盘了许多年了,这都包浆了。

  ……

  ……

  京城南门。

  一队车马正浩浩荡荡的驶进城门。

  街道两边一些爱看热闹人群,在那里嘀嘀咕咕讨论着。

  李云洲站在人群中,手里拿着一个绿色的小葫芦不时的盘两下,静静感受着,这人间烟火气息。

  一个多月的闭关修炼,让喜欢热闹的他,十分不适。

  听着周围人的议论,慢慢知道这一行人,是哪里来的了。

  南诏国的使团。

  只是今年来的时间,比往年要早很多。

  女帝的寿辰在冬月,往年都是十月份才来的,现如今才五月份,足足提前了五个月,想必是有什么变故,让他们不得不提前。

  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这一路上应该走的不慢。

  李云洲摇了摇头,信步往陈府的方向走去。

  刚迈进自己住的小院,一声小环还没喊出来,身后就传来了舅妈的声音。

  “哎吆,我的小祖宗,你这是去了哪里?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李云洲一怔,去书院之前跟母亲报备过了,难道母亲没和舅妈说吗?

  见礼后,笑着说道:“这几日都在书院。怎么,有什么事吗?”

  “喜事!”王氏笑了笑,“我们家小云洲还真是出息了啊!”

  李云洲微微一笑,心中想着,应该是调他去鸿胪寺的事。

  王氏继续说道:“前几天凤仪卫就送来了一纸调令,说是调你去鸿胪寺,升任鸿胪寺右少卿。”

  果然如此,李云洲轻轻一笑,“不是说得到冬天吗?”

  “这舅妈就不知道了。还是等你上任了,自己去问吧。”王氏看他一脸淡定,不由得暗暗点头,小小年纪就宠辱不惊,以后必成气候啊!

  “晚上别乱走了,府上开宴,庆祝庆祝。”

  “好,我想吃肘子。”

  “没问题,舅妈这就去厨房安排。”

  喜欢匣中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