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系统有点弱-《工程师的学霸系统》

  【我能开发你的潜力,帮助你达成目标】

  “敢情只是个半自动决策支持系统。”池宏略有些失望。

  “也就比人工智障强点。”

  【……】

  【学霸培养系统:本系统致力于开发宿主潜力。】

  【主属性如下】

  【智商:逻辑推理、计算能力】

  【情商:社交协作、情绪管理】

  【体魄:精力值上限、抗压能力】

  【想象力:创新思维、跨学科联想】

  【记忆力:知识留存效率】

  【魅力:影响力、表达力】

  “能加点吗?智商全加满,谢谢。”

  【不能】

  “能提供高科技图纸吗?”

  【不能】

  “这系统确实有点弱啊!”池宏已经下了结论。

  好在有前世的成功经验,就算没有系统,他也对自己充满信心。

  “既然重生了,还是弥补下遗憾吧。”

  “倒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

  “不过当年没好好学习,只考了个普通985,学历上确实算有点遗憾。”

  “那就先考个清北再说吧。”

  【警告!目标“清北“难度评级:★★★★★】

  【当前宿主综合能力评估:★★☆☆☆】

  【成功率预估:7.31%】

  池宏盯着眼前浮现的红色警告文字,嘴角却扬起一丝笑意。

  “如果所有的工程都能这样被评估成功率,那干技术也太容易了。”

  “显示我的主属性。”池宏命令道。

  蓝色光幕重新展开,他的各项属性以柱状图形式清晰呈现。

  【智商:6/10】

  【情商:1/10】

  【体魄:2/10】

  【想象力:3/10】

  【记忆力:4/10】

  【魅力:7/10】

  池宏的目光在“智商6/10”和“魅力7/10”上停留片刻,却在看到“体魄2/10”时皱起眉头。

  “这是将我四十岁的身体带过来了吗?”

  “还是说我果然从小就是个病号?”

  “难怪当年最后冲刺阶段总是力不从心……”

  他想起前世每到大考就生病的惨痛经历,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笔杆。

  “看来先要补补体魄!”池宏已制定好了实施方案。

  毕竟身体是本钱,不管是读书考试,还是将来的工作。

  一副高能的身体,绝对是成功的前提。

  “不过,情商1是什么鬼!?”

  “我看你是公报私仇,对我刚才的话进行报复吧!”

  【……】

  “好歹我也是几百人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从来没有人觉得我情商有问题!”

  【员工真实评价:0.8/10】

  “……”

  “算了,低分代表进步空间够大,先看看我目前的学习水平吧。”

  他拿出最近的月考成绩单:语文108,数学115,英语112,理综265——总分刚好600出头。

  “理综全靠物理撑着啊……”池宏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

  工程师的思维让他立刻开始分析数据:

  要上清北,至少需要再提高70分。

  按照当前各科水平,优先提升的肯定是数学——

  而且,2003年的高考数学……十分的特别……

  时间有限,语文这种提升缓慢的科目暂且放弃。

  “叮——”

  【新手任务发布】

  【任务名称:证明你勉强算个学霸】

  【内容:完成100道理科题目】

  【进度:0/100】

  【奖励:学习辅助工具×1】

  面对意料之中的新手任务,池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

  十年工程设计经验让他形成了最高效的思维模式——

  选择最熟悉的路径快速达成目标。

  而且,物理是所有理科里面,最不需要死记硬背的一科。

  其他科目里的公式定理,还需要时间慢慢去捡起来。

  ……

  下课铃响起时,他已经刷完了三十道题。

  同学们三三两两离开教室去吃午饭,池宏却稳坐如山,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流畅的轨迹。

  “喂,大学霸,不去吃饭?”林志强站在门口喊道。

  “你帮我带一份。”池宏头也不抬,扔出十元钱。

  “奇怪,以往吃饭都是最积极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林志强摇了摇头,整个教室只留下池宏一人。

  池宏忘我的写着题。

  力学分析题——静定的刚体分析,既不需要分析材料内部应力,也不需要考虑多自由度,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来。

  “力法?位移法?还是能量法?”他能给出三种解法。

  电路计算题——都是只有几个电容电阻组成的串并联电路,比起各种工程里的电路系统原理图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热力学问题——他可是手推热能传导公式,自编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结果比实验值还准确的专家。

  池宏发现,这十几年的技术生涯,已经将他练成了“全栈工程师”般的存在。

  相比较其他几门课,物理在工作中确实还能派上不少用场。

  在解完最后一道力学分析题后,池宏眼前突然跳出一条提示:

  【任务完成度:100/100】

  【奖励已发放:三圈定位法】

  池宏眨了眨眼,视野中突然出现了三个半透明的同心圆环,随着他的视线移动而变换大小。

  最内层的蓝色圆环范围最小,中间红色稍大,最外层的黑色圆环则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他疑惑地翻开数学习题集,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每道题目上方都浮现出一个小光点,有的落在蓝圈内,有的在红圈边缘,少数几道难题则孤悬在黑圈深处。

  池宏看着圈上的提示,恍然大悟:“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原来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自动将题目难度分等级。

  “这倒是个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对于舒适区里的基础题,池宏已完全掌握,再做只会浪费时间,直接跳过。

  而外圈的困难区,以池宏目前的水平,又暂时解答不了,花太多时间只会产生畏惧心理。

  他立刻翻到函数章节,专挑落在红圈内的题目。

  这些“拉伸区”题目的解题思路似曾相识却又需要稍加思考,正是最能提升能力的“关键点”。

  一本几千题的《黄冈密卷》,经过系统筛查后,有一大半基础题已经被排除了,被池宏直接划掉。

  接着,他将太难的题目框出来,准备后面再做。

  然后就开始享受最适合他的那些精华了。

  池宏越做越有成就感,每做完一道“拉伸区”的题,都感觉自己“长脑子”了。

  午休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池宏已经完成了二十道精心挑选的数学题。

  更令他惊喜的是,随着不断解题,红圈的范围正在缓慢但稳定地向外扩张,而黑圈则在逐渐缩小。

  等他完成全部“拉伸区”的试题后,一些原本在“困难区”的试题也落在了红圈以内。

  “看来,现在这些题也难不住我了。”

  转眼间,一本试题册,除了几道特别刁钻的大题外,已经被池宏全部消化。

  不停的正反馈让池宏毫无疲倦,比起玩游戏时的起起落落,在学习上不断查漏补缺的爽点既高级,又密集。

  放学后,池宏婉拒了林志强打《实况足球》的邀请,继续沉溺题海之中。

  他想要测试系统的成效,尽快拿到数据。

  三小时后,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池宏合上最后一本习题集,长舒一口气。

  系统界面适时弹出:

  【今日学习成果统计】

  【有效学习时间:5.2小时】

  【舒适区扩张: 12%】

  【拉伸区扩张: 8%】

  【困难区缩减:-15%】

  【智商属性经验值提升】

  池宏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属性面板上的【智商】和【记忆力】都有了些微的进展。

  不出所料,属性值还是纹丝不动。

  “满分就十点,果然没那么容易升级啊。”

  “虽然有了系统,”他对着满天星斗低语,“但提升还得靠我自己。”

  “不过,光是能够看到自己的进度,就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

  能够看清正确的方向,池宏充满了信心。

  此时,系统已经显示出他的变化——

  【潜力已开发:0.3%】

  【目标成功率预估: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