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太后原本对雍王后怀着气,但是经过夏妫的这一番搅扰,倒也不顾得再教训雍王后了。
夏妫出身不好,又在孝文太后身边窝窝囊囊地过了将近五十年,养成了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孝文太后原本想再教训一下夏妫散散恶气,可犹如拳头打到棉花上,也没什么意思,最后只能作罢。
孝文太后原本打算带着夏妫离开,扭头准备走的时候又留意到了抱着大公主的棠姬,又顿了顿步子。
“你是谁?臻儿新纳的妃妾吗?”
还不等棠姬说话,雍王后率先出来解释。
“回大祖母的话,这位是河道上郑大人的夫人棠姬。”
孝文太后想了想,又问道:“那个修泾洛之渠的郑什么吗?”
“正是郑子徒郑大人。”雍王后道。
孝文太后点点头,又仔细瞅瞅棠姬的面容:“你这小媳妇长得,眉眼间竟有几分韩姬年轻时候的影子。”
夏妫和雍王后原本并没有发现,此时也都扭过头来仔细看了看棠姬的模样。
“这倒奇了,着小丫头看着还真有些韩姬的样子。”
“确实,孙媳今日刚看见棠姬的时候还不觉得,大祖母一说,孙媳也觉得有些像呢!”
……
棠姬心中突然一慌,很害怕自己此番进宫会给韩姬带来麻烦。倘若如此,她倒不如不进宫的好。
“天下之大,人有相识也正常。臣妇今日还见到一人,跟孝文太后您有些相像呢!”
孝文太后奇道:“跟哀家相像?是谁?”
“玄女庙中的九天玄女!”
孝文太后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笑个不停。
棠姬本以为靠着自己插科打诨已经糊弄过去了这个问题,没想到旁边的夏妫想了一会儿,又问了棠姬。
“不知夫人是哪国人啊?韩国、魏国还是燕国人啊?”
棠姬慌了一下,还以为夏妫知道些什么。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夏妫是第一次见她,不可能猜到她的身份。如果夏妫明确知道她是韩国的奸细,也不会再提魏国和演过。
她琢磨了片刻,终于猜到夏妫的意思。
方才雍王后介绍她时说了她叫韩姬,夏妫知道她姓姬,韩国、魏国和燕国的王族都是周天子的血裔,都姓姬。夏妫大概想着能出入雍王宫的人至少也得有哪国王族血脉,所以下意识认为她可能是韩国、魏国或者燕国的公主。
棠姬笑了笑,躬身行礼,回应道:“回娘娘,臣妇是雍国人。”
夏妫有些不敢相信:“雍国本地人吗?”
棠姬点头:“对,臣妇的亡父亡母都是京郊河畔村人士。”
夏妫闻言满脸是笑,倒比以为棠姬是哪国公主时显得更开心一些。
“好!照哀家说,郑大人迎娶一个像你这样漂亮聪慧的雍国姑娘就很好,比娶其他哪国的公主还要好!”
孝文太后方才还在跟夏妫怄气,此时听着夏妫的话也觉得很有见地,当场拔下发簪赏赐给了棠姬。
“我们雍国能有你这样的姑娘很好!小郑郎君能娶到你这样的姑娘,他也很好!”
说着,孝文太后亲手将发簪插到了棠姬的发髻上。
雍王后从棠姬的怀中接过大公主,给棠姬使了个眼色。
棠姬伏地跪谢恩典。
“谢太王太后赏!”
棠姬原本还不知道为何几人听到她的国籍都如此欣慰,在她跪地的一瞬间,一下子都想明白了。
郑子图不是雍国本地人,如果他在雍王身边这些年,回头又娶一个异国人,难免会被怀疑他的忠心。
倘若他娶的是一个雍国的旧贵族,雍王疑心他攀附权贵难免与他离心,反而是迎娶棠姬这么个雍国平民对于他的仕途最有助益。
出身高贵的千金小姐脾气往往也不会太好,郑子徒若将这样的媳妇娶回家,日后不仅要低三下四的伺候媳妇,在朝堂上大概也要受尊贵的老岳父掣肘;可若找个出身寒微的夫人,郑子徒在家中就是老爷,所有人都得听他的。倘若他不想见自己这老婆,也大可像之前对棠姬一样一晾就是三年。
这么算下来,同棠姬成婚,对郑子徒来说确实是一件极为划算的事情。
棠姬这个时候也在想,郑子徒之前即便是抢婚也要娶她,是不是其实也带着一点私心的?
孝文太后在此处逗留了一小会儿又打算去别处看看,临走前还不忘吩咐雍王后,无论如何得把赵太后和韩姬叫过来拜见她。
雍王后其实有点为难。
韩姬一直住在宫中,事情还好说一点,即便是让人提着担架过去也能将人抬过来。可赵太后素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自打雍王后嫁到雍国以来赵太后就一直幽居别宫,她一个做儿媳妇的,真不一定有这么大的本领。
“往后,这事儿你能办成吗?”孝文后又冷着脸看了雍王后一眼。
雍王后无可奈何,最后只能点头。
见雍王后应下差事,孝文后这才满意地带着夏妫离开。
两位老祖宗都离开之后,雍王后这才松了一口。
没想到还不等雍王后坐下歇会儿,又有宫人抱着册子来问雍王后宴会布局。
雍王后劳累一天,面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强打着精神,抱着大公主过去看那册子上的内容。
“这里……”
雍王后指着册子正要说什么,可话还没出口,她身子剧烈一晃,一仰头向后倒去。
“王后娘娘,您怎么了?”
宫人们十分焦急地奔过去,最后多亏棠姬手脚机灵,一把拥住雍王后,又伸出另一只手接住大公主,这才无人受伤。
“照看好大公主!把大公主交给奶娘!”
棠姬将大公主塞给宫人,又扶着雍王后半躺在旁边的座椅上,顺手拉过雍王后的手腕,帮她探了下脉搏。
宫人看着棠姬的动作,焦急问道:“郑夫人,您会医术吗?我们王后怎么样?”
棠姬细细查看着王后的脉象,脉搏流利圆滑,入盘走珠……竟像是喜脉!
棠姬的医术是之前在韩国的暗桩营里学的。暗桩营里几乎什么都教,所以棠姬对于诸子百家涉猎颇广,但是除了演戏、打听消息,她其实哪样也不精通。
她老早就从医书上看见过,很多人吃撑了胃胀也会产生滑脉,她的医术实在是没有精到这种程度。
倘若是帮人包扎个伤口止止血她还算有经验,但是帮妇人看是否有身孕,她拿不准。
“要不……”棠姬抬头看向满脸期待的宫人,“你还是去请太医吧!”
宫人有些无语,扭头跑去太医院请太医了。
棠姬喂雍王后喝了些温水,雍王后缓了一会儿终于苏醒。
雍王后揉着脑袋看着天:“棠姬妹妹,本宫方才怎么了?”
棠姬扶着雍王后坐定,这才关切地问她:“娘娘,您最近饮食怎么样,有没有积食的情况?”
雍王后摇了摇头:“本宫最近胃口一直都不太好,今天一忙就是半日,至今还未进水米。”
棠姬又问道:“那娘娘,您最近的月事可还准吗?”
雍王后掐着之间算了算日子:“确实迟了半月多了。”
说到这里,雍王后恍然大悟,握着棠姬的手又惊又喜。
“你是说,本宫可能又怀上孩子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不过还是等太医来了确认一下才好。”棠姬道。
后面的话雍王后根本没有听进去,现在已经激动的手都在抖。
雍王后嫁进雍国数年,至今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眼看宫中的其他夫人妾侍都大了肚子,她的心中也一直很恐慌。
倘若雍王的长子不是从她这个王后肚子里出来,别说孝文太后那边难交差,只怕雍王的感情也难以维系几年了。
她很需要再次怀孕,尽快生下雍王的长子。
夏妫出身不好,又在孝文太后身边窝窝囊囊地过了将近五十年,养成了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孝文太后原本想再教训一下夏妫散散恶气,可犹如拳头打到棉花上,也没什么意思,最后只能作罢。
孝文太后原本打算带着夏妫离开,扭头准备走的时候又留意到了抱着大公主的棠姬,又顿了顿步子。
“你是谁?臻儿新纳的妃妾吗?”
还不等棠姬说话,雍王后率先出来解释。
“回大祖母的话,这位是河道上郑大人的夫人棠姬。”
孝文太后想了想,又问道:“那个修泾洛之渠的郑什么吗?”
“正是郑子徒郑大人。”雍王后道。
孝文太后点点头,又仔细瞅瞅棠姬的面容:“你这小媳妇长得,眉眼间竟有几分韩姬年轻时候的影子。”
夏妫和雍王后原本并没有发现,此时也都扭过头来仔细看了看棠姬的模样。
“这倒奇了,着小丫头看着还真有些韩姬的样子。”
“确实,孙媳今日刚看见棠姬的时候还不觉得,大祖母一说,孙媳也觉得有些像呢!”
……
棠姬心中突然一慌,很害怕自己此番进宫会给韩姬带来麻烦。倘若如此,她倒不如不进宫的好。
“天下之大,人有相识也正常。臣妇今日还见到一人,跟孝文太后您有些相像呢!”
孝文太后奇道:“跟哀家相像?是谁?”
“玄女庙中的九天玄女!”
孝文太后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笑个不停。
棠姬本以为靠着自己插科打诨已经糊弄过去了这个问题,没想到旁边的夏妫想了一会儿,又问了棠姬。
“不知夫人是哪国人啊?韩国、魏国还是燕国人啊?”
棠姬慌了一下,还以为夏妫知道些什么。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夏妫是第一次见她,不可能猜到她的身份。如果夏妫明确知道她是韩国的奸细,也不会再提魏国和演过。
她琢磨了片刻,终于猜到夏妫的意思。
方才雍王后介绍她时说了她叫韩姬,夏妫知道她姓姬,韩国、魏国和燕国的王族都是周天子的血裔,都姓姬。夏妫大概想着能出入雍王宫的人至少也得有哪国王族血脉,所以下意识认为她可能是韩国、魏国或者燕国的公主。
棠姬笑了笑,躬身行礼,回应道:“回娘娘,臣妇是雍国人。”
夏妫有些不敢相信:“雍国本地人吗?”
棠姬点头:“对,臣妇的亡父亡母都是京郊河畔村人士。”
夏妫闻言满脸是笑,倒比以为棠姬是哪国公主时显得更开心一些。
“好!照哀家说,郑大人迎娶一个像你这样漂亮聪慧的雍国姑娘就很好,比娶其他哪国的公主还要好!”
孝文太后方才还在跟夏妫怄气,此时听着夏妫的话也觉得很有见地,当场拔下发簪赏赐给了棠姬。
“我们雍国能有你这样的姑娘很好!小郑郎君能娶到你这样的姑娘,他也很好!”
说着,孝文太后亲手将发簪插到了棠姬的发髻上。
雍王后从棠姬的怀中接过大公主,给棠姬使了个眼色。
棠姬伏地跪谢恩典。
“谢太王太后赏!”
棠姬原本还不知道为何几人听到她的国籍都如此欣慰,在她跪地的一瞬间,一下子都想明白了。
郑子图不是雍国本地人,如果他在雍王身边这些年,回头又娶一个异国人,难免会被怀疑他的忠心。
倘若他娶的是一个雍国的旧贵族,雍王疑心他攀附权贵难免与他离心,反而是迎娶棠姬这么个雍国平民对于他的仕途最有助益。
出身高贵的千金小姐脾气往往也不会太好,郑子徒若将这样的媳妇娶回家,日后不仅要低三下四的伺候媳妇,在朝堂上大概也要受尊贵的老岳父掣肘;可若找个出身寒微的夫人,郑子徒在家中就是老爷,所有人都得听他的。倘若他不想见自己这老婆,也大可像之前对棠姬一样一晾就是三年。
这么算下来,同棠姬成婚,对郑子徒来说确实是一件极为划算的事情。
棠姬这个时候也在想,郑子徒之前即便是抢婚也要娶她,是不是其实也带着一点私心的?
孝文太后在此处逗留了一小会儿又打算去别处看看,临走前还不忘吩咐雍王后,无论如何得把赵太后和韩姬叫过来拜见她。
雍王后其实有点为难。
韩姬一直住在宫中,事情还好说一点,即便是让人提着担架过去也能将人抬过来。可赵太后素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自打雍王后嫁到雍国以来赵太后就一直幽居别宫,她一个做儿媳妇的,真不一定有这么大的本领。
“往后,这事儿你能办成吗?”孝文后又冷着脸看了雍王后一眼。
雍王后无可奈何,最后只能点头。
见雍王后应下差事,孝文后这才满意地带着夏妫离开。
两位老祖宗都离开之后,雍王后这才松了一口。
没想到还不等雍王后坐下歇会儿,又有宫人抱着册子来问雍王后宴会布局。
雍王后劳累一天,面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强打着精神,抱着大公主过去看那册子上的内容。
“这里……”
雍王后指着册子正要说什么,可话还没出口,她身子剧烈一晃,一仰头向后倒去。
“王后娘娘,您怎么了?”
宫人们十分焦急地奔过去,最后多亏棠姬手脚机灵,一把拥住雍王后,又伸出另一只手接住大公主,这才无人受伤。
“照看好大公主!把大公主交给奶娘!”
棠姬将大公主塞给宫人,又扶着雍王后半躺在旁边的座椅上,顺手拉过雍王后的手腕,帮她探了下脉搏。
宫人看着棠姬的动作,焦急问道:“郑夫人,您会医术吗?我们王后怎么样?”
棠姬细细查看着王后的脉象,脉搏流利圆滑,入盘走珠……竟像是喜脉!
棠姬的医术是之前在韩国的暗桩营里学的。暗桩营里几乎什么都教,所以棠姬对于诸子百家涉猎颇广,但是除了演戏、打听消息,她其实哪样也不精通。
她老早就从医书上看见过,很多人吃撑了胃胀也会产生滑脉,她的医术实在是没有精到这种程度。
倘若是帮人包扎个伤口止止血她还算有经验,但是帮妇人看是否有身孕,她拿不准。
“要不……”棠姬抬头看向满脸期待的宫人,“你还是去请太医吧!”
宫人有些无语,扭头跑去太医院请太医了。
棠姬喂雍王后喝了些温水,雍王后缓了一会儿终于苏醒。
雍王后揉着脑袋看着天:“棠姬妹妹,本宫方才怎么了?”
棠姬扶着雍王后坐定,这才关切地问她:“娘娘,您最近饮食怎么样,有没有积食的情况?”
雍王后摇了摇头:“本宫最近胃口一直都不太好,今天一忙就是半日,至今还未进水米。”
棠姬又问道:“那娘娘,您最近的月事可还准吗?”
雍王后掐着之间算了算日子:“确实迟了半月多了。”
说到这里,雍王后恍然大悟,握着棠姬的手又惊又喜。
“你是说,本宫可能又怀上孩子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不过还是等太医来了确认一下才好。”棠姬道。
后面的话雍王后根本没有听进去,现在已经激动的手都在抖。
雍王后嫁进雍国数年,至今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眼看宫中的其他夫人妾侍都大了肚子,她的心中也一直很恐慌。
倘若雍王的长子不是从她这个王后肚子里出来,别说孝文太后那边难交差,只怕雍王的感情也难以维系几年了。
她很需要再次怀孕,尽快生下雍王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