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郊区。
某军事研究基地。
周振邦伏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指尖夹着一支渐短的香烟,烟灰将落未落。
桌面上摊开着数份文件,右侧是专项小组的下一阶段行动方案,左侧则是原单位待批的重要报告。
尽管周振邦已调任为“冬眠者”专项组副组长,但原单位的部分紧要工作仍需他亲自处理。
他今年才四十八岁,对于他这个职位来说,正是担子最重的时候,自是不敢因职务叠加的疲惫而稍有懈怠。
窗外夜色浓重,墙上时钟指向晚十一点十七分。
“叮铃铃!”
电话蓦地响起,是直通大领导的专线。
周振邦立即掐灭烟蒂,起身立正,拿起听筒:
“首长,我是周振邦。”
电话那头的声音平静厚重,透过听筒清晰地传来。
周振邦始终保持着笔挺的军姿,唯有眉心在听到某些字句时微微蹙起,又缓缓舒展。
“是,明白。”
“能做到。”
“没有困难。”
通话时间并不长。
片刻后,他沉声应道:“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电话挂断,听筒落回座机,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周振邦缓缓坐回椅中,身体向后靠去,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白炽灯冷硬的光线打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映出眼底翻涌的波澜。
关于燕双鹰同志的处理结果终于出来了,大领导讲了很多,但进行总结,其实就一句话:
“高度尊重、保障安全、友好合作、长期规划。”
十六个字,字字千钧。
他在心中反复咀嚼,目光渐沉。
这意味着,燕双鹰同志将被视为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对象,必须确保其绝对安全。
一切可能伤害到他的项目都不得进行,所有行动都要立足长远,稳步推进。
还要充分尊重他的个人意愿。
在生活中、工作中,让他找到归属感……
片刻后,周振邦重新坐直身体,心中已有决断。
他按下内部通讯键,下达命令:
“通知专项组所有成员,三十分钟后,在第一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
……
三天后的上午,周振邦带着燕双鹰穿过基地内部一条安静而明亮的走廊。
“来来来,老燕同志,”
周振邦在一扇房门前停步,脸上带着热络的笑意,掏出钥匙:
“看看组织给你准备的房间,以后你就搬到这里来住。时间仓促,条件比较简陋,希望你别见怪。”
钥匙转动,房门向内开启。
穿着黑色风衣的燕双鹰迈步而入,目光沉静地扫过房间。
这是一间经过精心设计的居所。
墙壁是洁净的现代材料,却粉刷了上了淡绿色的墙裙,恍惚间带着半个多世纪前的印记。
家具线条简洁现代,贴合人体工学,却采用了棉麻、实木等传统材质包裹。
桌上摆着一套他极熟悉的白色搪瓷杯,旁边是砚台和一支品相不错的毛笔。
而与它们并排的,则是巧妙嵌入墙体的智能环境控制面板和一键呼叫装置。
整个房间的现代科技感被刻意淡化,保持着五十年代的风貌。
周振邦乐呵呵地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目光投向墙壁上一块超薄显示屏,立刻上前介绍道:
“这里面是我们为你准备的资料,有过去的纪录片、老电影,国内外新闻的摘要,还有从五十年代到现在的代表性文艺作品,和一些历史记录,你有空都可以看看。”
他似乎想起什么,扭头朝门外高声喊道:
“小陈!小陈!过来一下!”
脚步声很快接近,一个模样端正的年轻战士出现在门口,利落敬礼:
“首长好!”
周振邦笑着对燕双鹰介绍道:“这是陈小林,以后就由他专门负责照顾你的生活起居了。
“屋里这些电器啊、设备啊,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他。”
他随即脸色故意一板,对小陈道,“以后老燕同志的生活就交给你了,要是出了半点纰漏,我拿你是问!”
小陈身体绷得笔直,声音响亮,“是!保证完成任务!”
他转向燕双鹰,略带腼腆的笑道,“首长好!”
燕双鹰微微颔首,“你好。以后就麻烦你了。”
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哦!对了!”
周振邦一拍手,像是又记起一件要紧事,“老燕,给你看个好东西!”
他引着燕双鹰走进卧室,唰地一下拉开衣柜门,笑道,“来来,看看!这都是组织给你准备的。”
柜内整齐悬挂着各类衣物,除了日常换洗的内衣,还有熨烫平整的中山装、便于活动的作训服。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单独占据了一整排的修身风衣,款式多样,剪裁利落,光看面料就知道价值不菲。
燕双鹰的目光落在那些衣服上,手指无意识地抬起,轻轻拂过一件黑色风衣的袖口,触感细腻柔韧。
周振邦在一旁笑道:“怎么样?还合心意吧?都是外国的大牌子,说实话,我一个月工资都未必够买这么一件。”
燕双鹰沉默着,指尖在一件风衣上停留了片刻才收回。
心中某处被轻轻触动。
他也只是在初醒时,问过有没有风衣可以穿,没想到竟被如此郑重地记下并安排了。
这时,小陈在一旁适时地提醒道,“两位首长,已经十二点了,要不我们先用餐吧?”
周振邦看向燕双鹰,轻声询问,“怎么样?要不先吃点?”
燕双鹰的目光从衣柜内收回,点点头,“好。”
饭菜很快被小陈用推车送来,一道道摆上餐桌。
色泽诱人,香气四溢。
周振邦热情地招呼燕双鹰落座,拿起公筷,指向中间一道造型精美的鱼:
“来,老燕,尝尝这个,松鼠桂鱼。组织上特意给你请来的师傅,八大菜系样样精通!看看合不合口味。”
燕双鹰依言夹起一筷送入口中,外酥里嫩,酸甜适口,滋味层次丰富。
他细细咀嚼后,诚心赞道:“味道很不错。”
“喜欢就好!”周振邦显得很高兴,随即又略带惋惜地说道:
“可惜啊,基地里头有纪律,不能陪你喝两杯。”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带着点分享秘密般的亲昵:
“等以后机会合适了,到我家里去,我藏了几瓶老酒,咱们好好喝一顿!”
燕双鹰动作微顿,抬眼看他,“哦?我还能出去?”
周振邦闻言,脸上立刻露出诧异的神色,仿佛听到了什么奇怪的话:
“你这话说的!你又不是犯人,怎么不能出去?”
他放下筷子,神色转为郑重:
“现在请你暂时留在基地,完全是出于对你的保护,让你能有一个安全的环境,逐步适应这个时代。
“等你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去看看,看看这几十年来,咱们国家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燕双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慢慢咀嚼着食物,不再言语。
茶足饭饱之后,燕双鹰忽然放下碗筷,目光平静地看向周振邦:
“国家为我做了这么多,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需要我做什么,请直说吧。”
周振邦脸上的笑意慢慢敛去,脸色一肃。
他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沉声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燕双鹰心中一凛,指节微微绷紧。
要来了吗?
恐怕接下来就是各种体检、研究、甚至走上解剖台……
“这里有两份工作邀请,或者说,是两份聘请书。”周振邦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指着第一份文件:
“这一份,是档案部门提出的。他们希望能聘任您担任特聘顾问。
“老燕同志,您亲身经历的那段烽火岁月,本身就是无可替代的宝贵历史财富。
“他们极度需要请您这样的一线亲历者,去帮助他们校核、补充一些档案的细节,让后世的记录尽可能还原它本来的面貌。”
接着,他的手指又移向第二份文件:
“这一份,是军队提出的。我们希望聘请您担任特别战术教官。
“您的实战经验、对敌斗争的策略,尤其是在极端环境下的单兵和小队作战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极具启发性和学习价值。
“我们希望能请您——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并且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视频授课的方式,为某些优秀的特种兵学员讲解分析一些经典战例。
“不过出于保密要求,这个过程会对你的面部和声音进行技术处理。”
燕双鹰的目光在两份文件上来回移动,沉默了足足十余秒,才抬眼看向周振邦,语气里带着一丝明显的愕然:
“就这些?”
周振邦被他问得一愣,疑惑地反问:
“对啊,就这些啊!这两项工作都极其重要,也非你莫属。难道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吗?”
燕双鹰顿了顿,微微摇头:
“没,没有。只是我以为……”
他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
周振邦看着他,忽然反应过来,随即失笑:
“你以为什么?以为我们要把你送上解剖台?还是关起来研究?”
他的笑容收敛,神情变得无比郑重,目光炽热:
“我们怎么会这么做呢?我们怎么能这么做呢?你不是样本,也不是研究对象,你是和我们并肩作战的同志啊!”
“组织做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用行动告诉你……”他注视着燕双鹰的眼睛,一字一句,缓慢而有力:
“燕双鹰同志,党和人民,从未忘记你。”
“欢迎回家!”
某军事研究基地。
周振邦伏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指尖夹着一支渐短的香烟,烟灰将落未落。
桌面上摊开着数份文件,右侧是专项小组的下一阶段行动方案,左侧则是原单位待批的重要报告。
尽管周振邦已调任为“冬眠者”专项组副组长,但原单位的部分紧要工作仍需他亲自处理。
他今年才四十八岁,对于他这个职位来说,正是担子最重的时候,自是不敢因职务叠加的疲惫而稍有懈怠。
窗外夜色浓重,墙上时钟指向晚十一点十七分。
“叮铃铃!”
电话蓦地响起,是直通大领导的专线。
周振邦立即掐灭烟蒂,起身立正,拿起听筒:
“首长,我是周振邦。”
电话那头的声音平静厚重,透过听筒清晰地传来。
周振邦始终保持着笔挺的军姿,唯有眉心在听到某些字句时微微蹙起,又缓缓舒展。
“是,明白。”
“能做到。”
“没有困难。”
通话时间并不长。
片刻后,他沉声应道:“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电话挂断,听筒落回座机,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周振邦缓缓坐回椅中,身体向后靠去,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白炽灯冷硬的光线打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映出眼底翻涌的波澜。
关于燕双鹰同志的处理结果终于出来了,大领导讲了很多,但进行总结,其实就一句话:
“高度尊重、保障安全、友好合作、长期规划。”
十六个字,字字千钧。
他在心中反复咀嚼,目光渐沉。
这意味着,燕双鹰同志将被视为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对象,必须确保其绝对安全。
一切可能伤害到他的项目都不得进行,所有行动都要立足长远,稳步推进。
还要充分尊重他的个人意愿。
在生活中、工作中,让他找到归属感……
片刻后,周振邦重新坐直身体,心中已有决断。
他按下内部通讯键,下达命令:
“通知专项组所有成员,三十分钟后,在第一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
……
三天后的上午,周振邦带着燕双鹰穿过基地内部一条安静而明亮的走廊。
“来来来,老燕同志,”
周振邦在一扇房门前停步,脸上带着热络的笑意,掏出钥匙:
“看看组织给你准备的房间,以后你就搬到这里来住。时间仓促,条件比较简陋,希望你别见怪。”
钥匙转动,房门向内开启。
穿着黑色风衣的燕双鹰迈步而入,目光沉静地扫过房间。
这是一间经过精心设计的居所。
墙壁是洁净的现代材料,却粉刷了上了淡绿色的墙裙,恍惚间带着半个多世纪前的印记。
家具线条简洁现代,贴合人体工学,却采用了棉麻、实木等传统材质包裹。
桌上摆着一套他极熟悉的白色搪瓷杯,旁边是砚台和一支品相不错的毛笔。
而与它们并排的,则是巧妙嵌入墙体的智能环境控制面板和一键呼叫装置。
整个房间的现代科技感被刻意淡化,保持着五十年代的风貌。
周振邦乐呵呵地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目光投向墙壁上一块超薄显示屏,立刻上前介绍道:
“这里面是我们为你准备的资料,有过去的纪录片、老电影,国内外新闻的摘要,还有从五十年代到现在的代表性文艺作品,和一些历史记录,你有空都可以看看。”
他似乎想起什么,扭头朝门外高声喊道:
“小陈!小陈!过来一下!”
脚步声很快接近,一个模样端正的年轻战士出现在门口,利落敬礼:
“首长好!”
周振邦笑着对燕双鹰介绍道:“这是陈小林,以后就由他专门负责照顾你的生活起居了。
“屋里这些电器啊、设备啊,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他。”
他随即脸色故意一板,对小陈道,“以后老燕同志的生活就交给你了,要是出了半点纰漏,我拿你是问!”
小陈身体绷得笔直,声音响亮,“是!保证完成任务!”
他转向燕双鹰,略带腼腆的笑道,“首长好!”
燕双鹰微微颔首,“你好。以后就麻烦你了。”
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哦!对了!”
周振邦一拍手,像是又记起一件要紧事,“老燕,给你看个好东西!”
他引着燕双鹰走进卧室,唰地一下拉开衣柜门,笑道,“来来,看看!这都是组织给你准备的。”
柜内整齐悬挂着各类衣物,除了日常换洗的内衣,还有熨烫平整的中山装、便于活动的作训服。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单独占据了一整排的修身风衣,款式多样,剪裁利落,光看面料就知道价值不菲。
燕双鹰的目光落在那些衣服上,手指无意识地抬起,轻轻拂过一件黑色风衣的袖口,触感细腻柔韧。
周振邦在一旁笑道:“怎么样?还合心意吧?都是外国的大牌子,说实话,我一个月工资都未必够买这么一件。”
燕双鹰沉默着,指尖在一件风衣上停留了片刻才收回。
心中某处被轻轻触动。
他也只是在初醒时,问过有没有风衣可以穿,没想到竟被如此郑重地记下并安排了。
这时,小陈在一旁适时地提醒道,“两位首长,已经十二点了,要不我们先用餐吧?”
周振邦看向燕双鹰,轻声询问,“怎么样?要不先吃点?”
燕双鹰的目光从衣柜内收回,点点头,“好。”
饭菜很快被小陈用推车送来,一道道摆上餐桌。
色泽诱人,香气四溢。
周振邦热情地招呼燕双鹰落座,拿起公筷,指向中间一道造型精美的鱼:
“来,老燕,尝尝这个,松鼠桂鱼。组织上特意给你请来的师傅,八大菜系样样精通!看看合不合口味。”
燕双鹰依言夹起一筷送入口中,外酥里嫩,酸甜适口,滋味层次丰富。
他细细咀嚼后,诚心赞道:“味道很不错。”
“喜欢就好!”周振邦显得很高兴,随即又略带惋惜地说道:
“可惜啊,基地里头有纪律,不能陪你喝两杯。”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带着点分享秘密般的亲昵:
“等以后机会合适了,到我家里去,我藏了几瓶老酒,咱们好好喝一顿!”
燕双鹰动作微顿,抬眼看他,“哦?我还能出去?”
周振邦闻言,脸上立刻露出诧异的神色,仿佛听到了什么奇怪的话:
“你这话说的!你又不是犯人,怎么不能出去?”
他放下筷子,神色转为郑重:
“现在请你暂时留在基地,完全是出于对你的保护,让你能有一个安全的环境,逐步适应这个时代。
“等你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去看看,看看这几十年来,咱们国家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燕双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慢慢咀嚼着食物,不再言语。
茶足饭饱之后,燕双鹰忽然放下碗筷,目光平静地看向周振邦:
“国家为我做了这么多,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需要我做什么,请直说吧。”
周振邦脸上的笑意慢慢敛去,脸色一肃。
他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沉声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燕双鹰心中一凛,指节微微绷紧。
要来了吗?
恐怕接下来就是各种体检、研究、甚至走上解剖台……
“这里有两份工作邀请,或者说,是两份聘请书。”周振邦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指着第一份文件:
“这一份,是档案部门提出的。他们希望能聘任您担任特聘顾问。
“老燕同志,您亲身经历的那段烽火岁月,本身就是无可替代的宝贵历史财富。
“他们极度需要请您这样的一线亲历者,去帮助他们校核、补充一些档案的细节,让后世的记录尽可能还原它本来的面貌。”
接着,他的手指又移向第二份文件:
“这一份,是军队提出的。我们希望聘请您担任特别战术教官。
“您的实战经验、对敌斗争的策略,尤其是在极端环境下的单兵和小队作战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极具启发性和学习价值。
“我们希望能请您——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并且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视频授课的方式,为某些优秀的特种兵学员讲解分析一些经典战例。
“不过出于保密要求,这个过程会对你的面部和声音进行技术处理。”
燕双鹰的目光在两份文件上来回移动,沉默了足足十余秒,才抬眼看向周振邦,语气里带着一丝明显的愕然:
“就这些?”
周振邦被他问得一愣,疑惑地反问:
“对啊,就这些啊!这两项工作都极其重要,也非你莫属。难道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吗?”
燕双鹰顿了顿,微微摇头:
“没,没有。只是我以为……”
他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
周振邦看着他,忽然反应过来,随即失笑:
“你以为什么?以为我们要把你送上解剖台?还是关起来研究?”
他的笑容收敛,神情变得无比郑重,目光炽热:
“我们怎么会这么做呢?我们怎么能这么做呢?你不是样本,也不是研究对象,你是和我们并肩作战的同志啊!”
“组织做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用行动告诉你……”他注视着燕双鹰的眼睛,一字一句,缓慢而有力:
“燕双鹰同志,党和人民,从未忘记你。”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