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听说吴师爷又送来一喜,也很高兴,心想:莫非是巡抚大人要升我的官职?
嘴上却说:“吴师爷说笑了,夺取镇江全赖将士们用命搏杀,幸不辱使命,不知吴师爷说的另外一喜是什么?”
吴师爷哈哈大笑:“学生这次奉命总来了王巡抚的义妹和你完婚,不知这算不算是一喜呢?”说着他将众人身后的王英让到了前面。
王英赶紧向毛文龙行礼问好,独臂的福伯见到毛文龙,再也忍不住了,窜上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老爷,阿福终于见到你了!”
毛承杰看见福伯也很震惊,赶紧将他拉起来道:“阿福,你怎么到镇江来了?”
福伯从地上爬起来,简要的说了一下梗概,又向毛文龙介绍王化贞已经认王英为义妹,由吴师爷送来与他完婚的事情。
这时,毛文龙才看清楚,这位俏丽的小娘子,原来是自己丢在辽阳的贴身侍女王英。辽阳失陷前,他的小妾带着几个月大的儿子毛承斗从辽阳撤离,半路上遭到女真斥候的截杀,幸亏有个不知名的神射手搭救,才保住了儿子承斗的性命,小妾却为了保护儿子死在了女真人手里。
家将和护院抱着儿子来到广宁寻找自己,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无法抚养,只好让人送到杭州老家,交给老妻抚养。
逃出来的家将和家丁都没有提到过这个贴身侍女的事情。乱世当中死的人多了去了,没人会在乎一个侍女的死活。
自己也对这个侍女没什么印象,不知怎的,她不但和阿福一起逃了出来,还被辽东巡抚王化贞认为义妹,这中间肯定有很多的事情。
虽然自己对他没什么感情,既然巡抚大人都认了义妹,那么身份自然不同了,必须要认真对待,否则,巡抚大人的脸面往哪搁?
他赶紧走上去,问道:“阿英呀!好久不见,你也辛苦了!”
王英早已不是那个干瘦的下人丫头,在锦衣卫当中,开始她是锦衣卫王百户的亲家母,自然得到最好的优待。
到后来,他变成了辽阳锦衣卫千户的母亲,那可是老夫人,自然更受人尊重,养尊处优不敢说,哪里还轮得到她干脏活累活?
伙食丰盛,生活舒适,再加上本来就是美人胚子,很快就蜕变成一个贵妇人。
王英虽然已为人妇,孩子也那么大了,可面对毛文龙不知道是出于羞涩,还是激动,脸面通红,更加增添了少妇的风情韵味。
她上前行了一个万福:“老爷万福!”
毛文龙在一群糙汉子堆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眼见一个美少妇口喊老爷,他的心里如同小猫挠了一下一般,一阵酥麻,黝黑的老脸也有一些火辣辣的,赶紧虚扶一把,道:“免礼!免礼!”
王英趁势起身,这时脖子都红了,红通通的像个煮熟了的大虾。
“伯父好!”亭亭玉立的王文仙也赶紧行礼问好。
毛文龙赶紧问:“这位姑娘是?”
王英赶紧拉住王文仙介绍:“老爷,这是辽东锦衣卫副千户王大山的女儿,是专门陪我来寻亲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解释王文仙和自己儿子的关系。
毛文龙不明白副千户的女儿,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为什么要陪着自己的侍女千里迢迢来冒险寻亲,哪怕是巡抚王化贞也不可能请的动锦衣卫副千户的千金吧?满心疑虑不好当面问。
再看看自己曾经的贴身侍女,现在举止优雅,风韵动人,仿佛一个水蜜桃令人垂涎。毛文龙喉头不自觉滚动几下,长年在外征战,对于那方面也没有时间想,突然见到自己的贴身侍女竟然如此诱人,莫名冲动起来。
不过,毛文龙毕竟是个做大事的人,他连忙干咳一声掩饰尴尬。叫来了义子毛承禄,让他带福伯以及王英等家人下去安置休息。
孔有德是自己的部将又是义孙,几句话安排了防守任务,最重要的是接待吴师爷,他可是代表着辽东巡抚来的,属于顶头上司,要好好招待。
引着吴师爷来到守备府,摆上酒宴给吴师爷接风。
吴师爷支开其他人,悄悄将王化贞的亲笔书信呈给了毛文龙。
毛文龙展开一看,信是以私人的口吻所写。
辽东风急,军务倥偬,未暇晤面,然心常系将军忠勇。近得鞍山、海州一线军报,有一异军突起,其势如星火燎原,其锋锐不可当,本抚闻之,亦为之击节赞叹!此军之首,乃一少年英杰,名唤王杰。
此子真乃天降将星,智勇兼备!彼竟能统率一支精锐锦衣卫,于数日之间,连破建虏镶蓝旗所据七座堡寨,如摧枯拉朽!
皇帝陛下听闻大喜,亲旨册封王杰乃辽东锦衣卫千户,统帅所部兵马抵抗建奴肆虐。
更令人振奋者,其于阵前亲斩镶蓝旗巴牙喇勇士十八员,建虏为之胆寒,镶蓝旗旗主阿敏震怒,然亦无可奈何!
女真精锐正红、正蓝、镶白、镶蓝四旗,数万兵马齐聚鞍山堡,环伺围困,欲将此子除之而后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奈何,王杰率部坚守鞍山堡,独当建虏反扑之锋镝,浴血奋战,竟于万军之中,护得我汉家子民十余万众免遭涂炭!
其一部伤兵营驻守辽河以西,本抚念尔等忠勇,接来广宁庇护,其母王氏便在营中。
其母子身世,本抚偶闻之下,殊为诧异。细查方知,此王杰之母,王英者,竟曾是将军府中贴身侍婢!
更闻,此子王杰,英武果决,眉宇间气度竟与将军颇有几分神似……坊间隐有传言,此子实乃将军血脉,只是因故未曾认祖归宗。询问王氏果不其然。
本抚初闻,亦觉事涉将军家事,本不该置喙。然则,观王英其人,虽曾居仆役之位,然气度清雅,处事明理,更兼姿容秀美,品性温良。如此佳人,又为将军诞育如此麟儿,实属难得。
本抚思之再三,若王英出身微寒,恐于将军门楣、于麟儿前程,或有微瑕。本抚与将军同守危疆,情谊匪浅,不忍见明珠蒙尘,更不忍见忠勇虎子名分未定。
故,本抚不揣冒昧,已认王英为义妹!如此,王英便不再是昔日之婢女,而是我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妹!身份既显,门楣相当。
今修书一封,特为将军收复广鹿岛等失地道贺,亦为撮合一段天赐良缘!将军试想:
纳王氏此等才貌双全、性情温婉之佳人为侧室,红袖添香,岂非人生乐事?此为一美;
认归王杰此等勇冠三军、智略超群之虎子,承欢膝下,光耀门庭,岂非家门之幸?此为二美;
王杰麾下,乃是一支能征惯战、屡建奇功之铁血劲旅!此数万雄兵,皆因王杰之故,感念其恩义,忠诚无二。若王杰认祖归宗,归于毛氏门下,则此数万精兵悍卒,岂非天然即为将军之臂助?此乃平白得一支可定辽东之虎狼之师!此为三美;
父子双虎将,辽东何愁平?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抵抗鞑虏建功立业,陛下和朝廷必将重赏忠勇之臣,封侯指日可待,家门兴隆荣耀百世,此为四美。
美人入怀,麟儿在侧,虎旅驱使,家门鼎盛!此四美之事,集于将军一身,岂非天意眷顾?望将军勿以旧日为念,当思今日之利、未来之功。
王英既为本抚义妹,其礼数、妆奁,本抚自当备办周全,断不会辱没将军门楣。
辽事方殷,正需将军此等豪杰戮力同心。得此助力,将军如虎添翼,荡平建虏,指日可待!本抚于广宁,静候将军佳音。愿此良缘早缔,共襄国事!
好一个四美之事集于一身!毛文龙这辈子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事情,被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砸得晕晕乎乎,一个劲傻笑。
喜欢明末风云:开局卖掉辽阳城
嘴上却说:“吴师爷说笑了,夺取镇江全赖将士们用命搏杀,幸不辱使命,不知吴师爷说的另外一喜是什么?”
吴师爷哈哈大笑:“学生这次奉命总来了王巡抚的义妹和你完婚,不知这算不算是一喜呢?”说着他将众人身后的王英让到了前面。
王英赶紧向毛文龙行礼问好,独臂的福伯见到毛文龙,再也忍不住了,窜上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老爷,阿福终于见到你了!”
毛承杰看见福伯也很震惊,赶紧将他拉起来道:“阿福,你怎么到镇江来了?”
福伯从地上爬起来,简要的说了一下梗概,又向毛文龙介绍王化贞已经认王英为义妹,由吴师爷送来与他完婚的事情。
这时,毛文龙才看清楚,这位俏丽的小娘子,原来是自己丢在辽阳的贴身侍女王英。辽阳失陷前,他的小妾带着几个月大的儿子毛承斗从辽阳撤离,半路上遭到女真斥候的截杀,幸亏有个不知名的神射手搭救,才保住了儿子承斗的性命,小妾却为了保护儿子死在了女真人手里。
家将和护院抱着儿子来到广宁寻找自己,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无法抚养,只好让人送到杭州老家,交给老妻抚养。
逃出来的家将和家丁都没有提到过这个贴身侍女的事情。乱世当中死的人多了去了,没人会在乎一个侍女的死活。
自己也对这个侍女没什么印象,不知怎的,她不但和阿福一起逃了出来,还被辽东巡抚王化贞认为义妹,这中间肯定有很多的事情。
虽然自己对他没什么感情,既然巡抚大人都认了义妹,那么身份自然不同了,必须要认真对待,否则,巡抚大人的脸面往哪搁?
他赶紧走上去,问道:“阿英呀!好久不见,你也辛苦了!”
王英早已不是那个干瘦的下人丫头,在锦衣卫当中,开始她是锦衣卫王百户的亲家母,自然得到最好的优待。
到后来,他变成了辽阳锦衣卫千户的母亲,那可是老夫人,自然更受人尊重,养尊处优不敢说,哪里还轮得到她干脏活累活?
伙食丰盛,生活舒适,再加上本来就是美人胚子,很快就蜕变成一个贵妇人。
王英虽然已为人妇,孩子也那么大了,可面对毛文龙不知道是出于羞涩,还是激动,脸面通红,更加增添了少妇的风情韵味。
她上前行了一个万福:“老爷万福!”
毛文龙在一群糙汉子堆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眼见一个美少妇口喊老爷,他的心里如同小猫挠了一下一般,一阵酥麻,黝黑的老脸也有一些火辣辣的,赶紧虚扶一把,道:“免礼!免礼!”
王英趁势起身,这时脖子都红了,红通通的像个煮熟了的大虾。
“伯父好!”亭亭玉立的王文仙也赶紧行礼问好。
毛文龙赶紧问:“这位姑娘是?”
王英赶紧拉住王文仙介绍:“老爷,这是辽东锦衣卫副千户王大山的女儿,是专门陪我来寻亲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解释王文仙和自己儿子的关系。
毛文龙不明白副千户的女儿,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为什么要陪着自己的侍女千里迢迢来冒险寻亲,哪怕是巡抚王化贞也不可能请的动锦衣卫副千户的千金吧?满心疑虑不好当面问。
再看看自己曾经的贴身侍女,现在举止优雅,风韵动人,仿佛一个水蜜桃令人垂涎。毛文龙喉头不自觉滚动几下,长年在外征战,对于那方面也没有时间想,突然见到自己的贴身侍女竟然如此诱人,莫名冲动起来。
不过,毛文龙毕竟是个做大事的人,他连忙干咳一声掩饰尴尬。叫来了义子毛承禄,让他带福伯以及王英等家人下去安置休息。
孔有德是自己的部将又是义孙,几句话安排了防守任务,最重要的是接待吴师爷,他可是代表着辽东巡抚来的,属于顶头上司,要好好招待。
引着吴师爷来到守备府,摆上酒宴给吴师爷接风。
吴师爷支开其他人,悄悄将王化贞的亲笔书信呈给了毛文龙。
毛文龙展开一看,信是以私人的口吻所写。
辽东风急,军务倥偬,未暇晤面,然心常系将军忠勇。近得鞍山、海州一线军报,有一异军突起,其势如星火燎原,其锋锐不可当,本抚闻之,亦为之击节赞叹!此军之首,乃一少年英杰,名唤王杰。
此子真乃天降将星,智勇兼备!彼竟能统率一支精锐锦衣卫,于数日之间,连破建虏镶蓝旗所据七座堡寨,如摧枯拉朽!
皇帝陛下听闻大喜,亲旨册封王杰乃辽东锦衣卫千户,统帅所部兵马抵抗建奴肆虐。
更令人振奋者,其于阵前亲斩镶蓝旗巴牙喇勇士十八员,建虏为之胆寒,镶蓝旗旗主阿敏震怒,然亦无可奈何!
女真精锐正红、正蓝、镶白、镶蓝四旗,数万兵马齐聚鞍山堡,环伺围困,欲将此子除之而后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奈何,王杰率部坚守鞍山堡,独当建虏反扑之锋镝,浴血奋战,竟于万军之中,护得我汉家子民十余万众免遭涂炭!
其一部伤兵营驻守辽河以西,本抚念尔等忠勇,接来广宁庇护,其母王氏便在营中。
其母子身世,本抚偶闻之下,殊为诧异。细查方知,此王杰之母,王英者,竟曾是将军府中贴身侍婢!
更闻,此子王杰,英武果决,眉宇间气度竟与将军颇有几分神似……坊间隐有传言,此子实乃将军血脉,只是因故未曾认祖归宗。询问王氏果不其然。
本抚初闻,亦觉事涉将军家事,本不该置喙。然则,观王英其人,虽曾居仆役之位,然气度清雅,处事明理,更兼姿容秀美,品性温良。如此佳人,又为将军诞育如此麟儿,实属难得。
本抚思之再三,若王英出身微寒,恐于将军门楣、于麟儿前程,或有微瑕。本抚与将军同守危疆,情谊匪浅,不忍见明珠蒙尘,更不忍见忠勇虎子名分未定。
故,本抚不揣冒昧,已认王英为义妹!如此,王英便不再是昔日之婢女,而是我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妹!身份既显,门楣相当。
今修书一封,特为将军收复广鹿岛等失地道贺,亦为撮合一段天赐良缘!将军试想:
纳王氏此等才貌双全、性情温婉之佳人为侧室,红袖添香,岂非人生乐事?此为一美;
认归王杰此等勇冠三军、智略超群之虎子,承欢膝下,光耀门庭,岂非家门之幸?此为二美;
王杰麾下,乃是一支能征惯战、屡建奇功之铁血劲旅!此数万雄兵,皆因王杰之故,感念其恩义,忠诚无二。若王杰认祖归宗,归于毛氏门下,则此数万精兵悍卒,岂非天然即为将军之臂助?此乃平白得一支可定辽东之虎狼之师!此为三美;
父子双虎将,辽东何愁平?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抵抗鞑虏建功立业,陛下和朝廷必将重赏忠勇之臣,封侯指日可待,家门兴隆荣耀百世,此为四美。
美人入怀,麟儿在侧,虎旅驱使,家门鼎盛!此四美之事,集于将军一身,岂非天意眷顾?望将军勿以旧日为念,当思今日之利、未来之功。
王英既为本抚义妹,其礼数、妆奁,本抚自当备办周全,断不会辱没将军门楣。
辽事方殷,正需将军此等豪杰戮力同心。得此助力,将军如虎添翼,荡平建虏,指日可待!本抚于广宁,静候将军佳音。愿此良缘早缔,共襄国事!
好一个四美之事集于一身!毛文龙这辈子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事情,被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砸得晕晕乎乎,一个劲傻笑。
喜欢明末风云:开局卖掉辽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