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护国公府的紫藤萝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繁盛。
仅余几片枯褐的藤蔓,缠绕在抄手游廊的木柱上。
风一吹便发出干涩的“沙沙”声,廊下的青石板缝里积着细碎的黄叶。
偶有几片被风卷起来,打着旋儿落在冰冷的栏杆上。
府里的下人轻手轻脚地洒扫着青石板路,连咳嗽都要捂着嘴。
谁都知道,府里的老国公江九天,这些日子心情不畅。
江九天今年刚过五十,可看上去比寻常六旬老汉还要苍老些。
他背脊微驼,脸上刻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唯有一双眼睛,依旧透着股慑人的锐利。
只是看向自己那双早已无法站立的腿时,眼神便会飞快地黯淡下去。
二十几年前,他还是个靠着一身蛮力,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小兵。
那时先皇尚在,边境不宁,蛮夷的铁骑隔三差五就会越过长城,烧杀抢掠。
江九天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兵法谋略。只知道主将让冲,他就提着刀往前冲;主将让守,他就钉在原地绝不后退。
就凭着这份不要命的狠劲,他两年内从普通士卒晋升为参将,成了军营里人人敬畏的“江疯子”。
真正让他名留青史的,是那场雁门关之战。
那年深秋,蛮夷集结了三万铁骑,扬言要踏平雁门关,直取京城。
守军兵力不足,形势危急。江九天主动请缨,带着五百死士,伪装成溃败的逃兵,往蛮夷的营地跑去。
他故意把盔甲上的护心镜露在外面,又让手下人拖着兵器,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一路“慌不择路”地撞进了蛮夷的包围圈。
蛮夷首领见他衣着光鲜,以为来了个大官,当即下令活捉。
江九天假装挣扎,故意把逃跑的路线往山谷里引。
等到三万铁骑全部进入狭窄的山谷,他突然从怀里摸出火折子,点燃了藏在腰间的信号弹。
刹那间,山谷两侧的山坡上滚下无数巨石,箭雨如注。
蛮夷的惨叫和马蹄的悲鸣混在一起,震得山谷都在发抖。
那场仗打赢了,可江九天却差点丢了性命。
蛮夷首领发现中计后,挥刀朝他砍来。他虽躲过了要害,却被马蹄狠狠踩中了双腿。
等到亲兵把他从尸堆里扒出来时,他的腿已经肿得不成样子,骨头碎得连最好的军医都摇头。
先皇感念他的功劳,不仅赏了他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还下旨封他为护国公。
允许爵位世袭,就连他的婚事,都是先皇亲自敲定的——将吏部尚书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大婚那天,江九天坐在轮椅上,看着红盖头下的新娘,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这辈子,从泥地里爬起来。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那场仗,也全靠这条废了的腿。
婚后的日子过得平静又安稳。
妻子温柔贤淑,把府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没过几年,长子江闻和次子江栩相继出生。
江九天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两个儿子竟半点都没继承他的血性。
长子江闻打小就喜欢读书,手里总捧着本书。说话温声细语,连踩死只蚂蚁都要皱半天眉。
江九天起初还想教他骑马射箭,可江闻刚一碰到弓箭,就被弓弦弹得哭了鼻子。
此后再提习武,他就躲进书房里不肯出来了。
江九天气得直骂他没出息,可骂归骂,看着儿子捧着诗集,跟他讲“春眠不觉晓”时,他又忍不住把到了嘴边的狠话咽了回去。
罢了,文弱就文弱吧,至少安安分分,不会惹祸。
江闻十八岁那年,娶了礼部侍郎家的庶女花弄影。
这花弄影不仅长得漂亮,还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
小两口成亲后,每天在书房里一起看书、写字,偶尔还会合奏一曲。
府里的下人都说,从没见过这么恩爱的夫妻。
江九天看着长子的日子过得安稳,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只盼着次子江栩能争点气,哪怕不学武,至少别惹出太大的麻烦。
可江栩偏偏是个不让人省心的。
他打小就调皮捣蛋,上房揭瓦、下河摸鱼,没有他不敢做的事。
江九天起初还管着他,可每次教训完,妻子总会偷偷给他塞点心。
下人也不敢真的约束他,久而久之,江栩就越发无法无天了起来。
等到十五六岁时,他更是成了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
每天带着一群跟班,不是在酒楼里喝酒,就是在花楼里厮混,京城里的百姓见了他,都要绕着走。
江九天不是没管过,他把江栩绑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用鞭子抽得他浑身是伤。
可江栩要么哭着求饶,转头就忘了;要么梗着脖子跟他犟,说什么“我是护国公府的二公子,就算杀了人,也没人敢把我怎么样”。
每次听到这话,江九天都气得浑身发抖,他恨不得把这个儿子重新塞回娘胎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终究是血脉相连,狠不下心真的处置他。
真正出事那天,是京城有名的花魁苏怜儿的生辰。
江栩带着跟班去了“醉春楼”,几杯酒下肚,就跟隔壁桌的公子哥吵了起来。
起因不过是苏怜儿给那位公子哥递了杯酒,江栩觉得丢了面子。
他当场就掀了桌子,那位公子哥也是个有脾气的,当即跟他理论起来。
两人越吵越凶,江栩趁着酒劲,抄起桌上的酒壶就朝对方的头上砸去。
一声闷响,那位公子哥当场就倒在了地上,鲜血顺着额头流下来,染红了地上的地毯。
醉春楼里的客人吓得尖叫起来,江栩却还没醒酒,指着地上的人哈哈大笑。
说他“不知天高地厚,敢跟护国公府的二公子抢女人,死有余辜”。
等到官府的人赶来时,那位公子哥已经没了气。
巧的是,当时贤王李煜弦正在附近公干。贤王带人赶到现场时,见发生了命案,当即下令把江栩抓进了大牢。
江九天得知消息时,正在跟长子江闻在廊下品茶闲聊。
听到下人说江栩在醉春楼打死人,还被贤王抓了。他当场就从轮椅上摔了下来,磕得额头直流血。
他顾不上包扎伤口,让下人推着轮椅,火急火燎地往贤王府赶。
他知道贤王李煜弦是个铁面无私的人,可江栩是他的小儿子,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江栩死。
到了贤王府门口,他不顾身份,跪在地上求见贤王。可守门的侍卫却说贤王正在处理公务,不见任何人。
他就在贤王府门口跪了整整一天,从清晨跪到黄昏。膝盖跪得血肉模糊,可贤王始终没有露面。
直到傍晚时分,一个侍卫出来告诉他,贤王已经下了令。江栩目无王法,草菅人命,判斩立决,明日午时行刑。
听到“斩立决”三个字,江九天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口鲜血从嘴里喷了出来,染红了身前的青石板。
他想站起来跟贤王理论,可双腿早已不听使唤。只能瘫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贤王府的大门缓缓关上。
他被下人抬回护国公府时,府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护国公夫人坐在院子里哭得天昏地暗,长子江闻站在一旁,脸色苍白,手里的书掉在地上都没发觉。
江九天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他这辈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从来没怕过什么,可现在,他却怕自己保不住儿子了。
第二天午时,刽子手的刀落下时,江九天正坐在前厅的梨花木椅上。
他手里握着当年先皇赏赐的玉佩,玉佩冰凉,硌得他手心生疼。
他没有去刑场,也没有哭,只是静静地坐着。直到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府里的紫藤萝花落在他的肩头,他都没有动一下。
从那以后,护国公府就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江九天变得越发沉默寡言,他告了假,不再去上朝了。每天只是坐在前厅的椅子上,看着院子里的紫藤萝发呆。
偶尔有人提起江栩,他也只是闭上眼睛,一句话都不说。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府里才会传来他压抑的哭声,混着窗外的风声,听得人心里发疼。
江闻也告假,带着花弄影离开了护国公府,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喜欢敢宠妾灭妻?活得不耐烦了吧?
仅余几片枯褐的藤蔓,缠绕在抄手游廊的木柱上。
风一吹便发出干涩的“沙沙”声,廊下的青石板缝里积着细碎的黄叶。
偶有几片被风卷起来,打着旋儿落在冰冷的栏杆上。
府里的下人轻手轻脚地洒扫着青石板路,连咳嗽都要捂着嘴。
谁都知道,府里的老国公江九天,这些日子心情不畅。
江九天今年刚过五十,可看上去比寻常六旬老汉还要苍老些。
他背脊微驼,脸上刻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唯有一双眼睛,依旧透着股慑人的锐利。
只是看向自己那双早已无法站立的腿时,眼神便会飞快地黯淡下去。
二十几年前,他还是个靠着一身蛮力,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小兵。
那时先皇尚在,边境不宁,蛮夷的铁骑隔三差五就会越过长城,烧杀抢掠。
江九天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兵法谋略。只知道主将让冲,他就提着刀往前冲;主将让守,他就钉在原地绝不后退。
就凭着这份不要命的狠劲,他两年内从普通士卒晋升为参将,成了军营里人人敬畏的“江疯子”。
真正让他名留青史的,是那场雁门关之战。
那年深秋,蛮夷集结了三万铁骑,扬言要踏平雁门关,直取京城。
守军兵力不足,形势危急。江九天主动请缨,带着五百死士,伪装成溃败的逃兵,往蛮夷的营地跑去。
他故意把盔甲上的护心镜露在外面,又让手下人拖着兵器,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一路“慌不择路”地撞进了蛮夷的包围圈。
蛮夷首领见他衣着光鲜,以为来了个大官,当即下令活捉。
江九天假装挣扎,故意把逃跑的路线往山谷里引。
等到三万铁骑全部进入狭窄的山谷,他突然从怀里摸出火折子,点燃了藏在腰间的信号弹。
刹那间,山谷两侧的山坡上滚下无数巨石,箭雨如注。
蛮夷的惨叫和马蹄的悲鸣混在一起,震得山谷都在发抖。
那场仗打赢了,可江九天却差点丢了性命。
蛮夷首领发现中计后,挥刀朝他砍来。他虽躲过了要害,却被马蹄狠狠踩中了双腿。
等到亲兵把他从尸堆里扒出来时,他的腿已经肿得不成样子,骨头碎得连最好的军医都摇头。
先皇感念他的功劳,不仅赏了他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还下旨封他为护国公。
允许爵位世袭,就连他的婚事,都是先皇亲自敲定的——将吏部尚书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大婚那天,江九天坐在轮椅上,看着红盖头下的新娘,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这辈子,从泥地里爬起来。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那场仗,也全靠这条废了的腿。
婚后的日子过得平静又安稳。
妻子温柔贤淑,把府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没过几年,长子江闻和次子江栩相继出生。
江九天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两个儿子竟半点都没继承他的血性。
长子江闻打小就喜欢读书,手里总捧着本书。说话温声细语,连踩死只蚂蚁都要皱半天眉。
江九天起初还想教他骑马射箭,可江闻刚一碰到弓箭,就被弓弦弹得哭了鼻子。
此后再提习武,他就躲进书房里不肯出来了。
江九天气得直骂他没出息,可骂归骂,看着儿子捧着诗集,跟他讲“春眠不觉晓”时,他又忍不住把到了嘴边的狠话咽了回去。
罢了,文弱就文弱吧,至少安安分分,不会惹祸。
江闻十八岁那年,娶了礼部侍郎家的庶女花弄影。
这花弄影不仅长得漂亮,还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
小两口成亲后,每天在书房里一起看书、写字,偶尔还会合奏一曲。
府里的下人都说,从没见过这么恩爱的夫妻。
江九天看着长子的日子过得安稳,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只盼着次子江栩能争点气,哪怕不学武,至少别惹出太大的麻烦。
可江栩偏偏是个不让人省心的。
他打小就调皮捣蛋,上房揭瓦、下河摸鱼,没有他不敢做的事。
江九天起初还管着他,可每次教训完,妻子总会偷偷给他塞点心。
下人也不敢真的约束他,久而久之,江栩就越发无法无天了起来。
等到十五六岁时,他更是成了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
每天带着一群跟班,不是在酒楼里喝酒,就是在花楼里厮混,京城里的百姓见了他,都要绕着走。
江九天不是没管过,他把江栩绑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用鞭子抽得他浑身是伤。
可江栩要么哭着求饶,转头就忘了;要么梗着脖子跟他犟,说什么“我是护国公府的二公子,就算杀了人,也没人敢把我怎么样”。
每次听到这话,江九天都气得浑身发抖,他恨不得把这个儿子重新塞回娘胎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终究是血脉相连,狠不下心真的处置他。
真正出事那天,是京城有名的花魁苏怜儿的生辰。
江栩带着跟班去了“醉春楼”,几杯酒下肚,就跟隔壁桌的公子哥吵了起来。
起因不过是苏怜儿给那位公子哥递了杯酒,江栩觉得丢了面子。
他当场就掀了桌子,那位公子哥也是个有脾气的,当即跟他理论起来。
两人越吵越凶,江栩趁着酒劲,抄起桌上的酒壶就朝对方的头上砸去。
一声闷响,那位公子哥当场就倒在了地上,鲜血顺着额头流下来,染红了地上的地毯。
醉春楼里的客人吓得尖叫起来,江栩却还没醒酒,指着地上的人哈哈大笑。
说他“不知天高地厚,敢跟护国公府的二公子抢女人,死有余辜”。
等到官府的人赶来时,那位公子哥已经没了气。
巧的是,当时贤王李煜弦正在附近公干。贤王带人赶到现场时,见发生了命案,当即下令把江栩抓进了大牢。
江九天得知消息时,正在跟长子江闻在廊下品茶闲聊。
听到下人说江栩在醉春楼打死人,还被贤王抓了。他当场就从轮椅上摔了下来,磕得额头直流血。
他顾不上包扎伤口,让下人推着轮椅,火急火燎地往贤王府赶。
他知道贤王李煜弦是个铁面无私的人,可江栩是他的小儿子,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江栩死。
到了贤王府门口,他不顾身份,跪在地上求见贤王。可守门的侍卫却说贤王正在处理公务,不见任何人。
他就在贤王府门口跪了整整一天,从清晨跪到黄昏。膝盖跪得血肉模糊,可贤王始终没有露面。
直到傍晚时分,一个侍卫出来告诉他,贤王已经下了令。江栩目无王法,草菅人命,判斩立决,明日午时行刑。
听到“斩立决”三个字,江九天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口鲜血从嘴里喷了出来,染红了身前的青石板。
他想站起来跟贤王理论,可双腿早已不听使唤。只能瘫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贤王府的大门缓缓关上。
他被下人抬回护国公府时,府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护国公夫人坐在院子里哭得天昏地暗,长子江闻站在一旁,脸色苍白,手里的书掉在地上都没发觉。
江九天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他这辈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从来没怕过什么,可现在,他却怕自己保不住儿子了。
第二天午时,刽子手的刀落下时,江九天正坐在前厅的梨花木椅上。
他手里握着当年先皇赏赐的玉佩,玉佩冰凉,硌得他手心生疼。
他没有去刑场,也没有哭,只是静静地坐着。直到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府里的紫藤萝花落在他的肩头,他都没有动一下。
从那以后,护国公府就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江九天变得越发沉默寡言,他告了假,不再去上朝了。每天只是坐在前厅的椅子上,看着院子里的紫藤萝发呆。
偶尔有人提起江栩,他也只是闭上眼睛,一句话都不说。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府里才会传来他压抑的哭声,混着窗外的风声,听得人心里发疼。
江闻也告假,带着花弄影离开了护国公府,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喜欢敢宠妾灭妻?活得不耐烦了吧?